<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共和國初期,有過許多偉大的探索,知青是獨具符號、獨具影響力的探索。</p><p class="ql-block">無論這個探索是自愿的、響應號召的,還是被動的,都不是偶然的,都是不可磨滅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道德風范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5 年,以楊華為首的六十名北京青年,帶著理想,自愿遠赴農村墾荒。黨中央給予了高度贊揚,并把他們命名為“知青”,從此知青以一種特定的風采,光耀大地。</p><p class="ql-block">1958年17歲的干部子女邢燕子,高中畢業后,放棄在天津當工人或者繼續升學,自愿下鄉到農村安家落戶,她發奮圖強,熱愛農業勞動的新風氣,收獲了農民的高度認可,成為共和國最早樹立的知青典型。</p><p class="ql-block">1961年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高中畢業生董加耕,主動放棄北京大學錄取,自愿選擇到農村當農民掙工分,成為第一個放棄上大學的知青。他的源動力是,農村還很落后,改變農村面貌,比上大學更重要、更急迫。董加耕再一次將中國青年的信仰施于天下。最早的如同一顆顆耀眼的明星,照亮了整個中國。</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也被他們感動了。老人家十幾次親自接見邢燕子、董加耕,1964年還邀請邢燕子、董加耕、錢學森、陳永貴、王進喜一起參加他的生日宴會。而周總理僅邢燕子就接見了13次。沒有哪個領袖會把工人、農民和初高中青年捧到如此高位。知青在偉人的關懷下,蕩漾開來。</p> <p class="ql-block">1975年參加知青縮小三大差別學習班期間,對一名上海女知青印象非常深刻,或者說被她的事跡所感動,至今記憶猶新。她叫程春梅,1969年同金訓華一起到遜克縣雙河插隊,后被生產隊推薦到復旦大學讀書,這是只有非常優秀的知青才能獲得的光榮與珍貴,比現在考入復旦還要珍貴。她認為這份珍貴是生產隊所有知青共同奮斗而來的。大學畢業后,她放棄了這份珍貴,義無反顧地又回到知青點,立志同知青們一起扎根邊疆,建設新農村,成為從知青到大學生再回歸知青的全國第一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還不是知青探索腳步的全部。林宏,北京八一射擊場女衛生員,父母都是新四軍干部,當時的軍事科學院高干,林宏是典型的紅二代,本不在上山下鄉之列。1975年,她不顧周圍人的質疑,毅然決然地辭掉輕松的工作,離開北京溫暖的家,到雙河與程春梅并肩插隊、艱苦奮斗。楊成武等老將軍親自接見她,贊揚她展現出的新青年風采。</p><p class="ql-block">我和她曾同在一個墾荒點工作、學習、勞作。她把包括總參贈送給她的精裝版《魯迅全集》、世界冠軍董湘毅的冠軍獎牌等所有贈品,全部捐給了知青點,由我管理。我們用她的贈品辦起了生產隊的第一個圖書室。</p><p class="ql-block">還有侯雋、朱克家等等。</p><p class="ql-block">知青與現代青年的觀念是完全不一樣的。那個年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精神。知青是帶著精神來到中國的,他們把理想化作了實際行動,探索的是,農民和大學生一樣平等,農村和城市一樣有作為,沒有貴賤之分。偉大的壯舉,拉滿了知青的氣場,全中國都被知青帶了節奏,凝聚了民心,凝聚了力量。為國為民而為,就是大有作為。</p> <p class="ql-block">二、最有責任心的一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1966年到1969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探索教育改革席卷全國,高考停止,</span>“老三屆”<span style="font-size:18px;">滯留學校,</span>城市就業壓力很大。</p><p class="ql-block">恰恰這個時期的1968年三月,珍寶島戰役打響,引發全國進入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狀態,黑龍江邊境更是擦槍走火,摩擦不斷,極度緊張。祖國需要保衛,祖國需要大批青年挺身而出。</p><p class="ql-block">同年12月,毛主席發出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就偉人的高瞻遠矚,發出這樣的號召,絕非僅僅為了解決就業那么簡單。</p><p class="ql-block">按照中央1968年6.18指示,沈陽軍區迅速成立了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969年初開始,50多萬北京、上海等地知青,身著綠軍裝陸續開進黑龍江,知青運動應運而起。保衛祖國沸騰了知青的熱血,全世界都能聽到他們震撼乾坤的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言壯語,都能感覺到洶涌澎湃的上山下鄉洪流。許多知青都是抱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祖國而犧牲的準備,自愿報名來黑龍江屯墾戍邊的。讀過那些知青的回憶錄,就知道知青的熱血有多沸騰。</p> <p class="ql-block">黑龍江一下子來了這么多不戴領章、帽徽,身穿綠軍裝的知青,為中蘇邊境帶來了神秘色彩。五十萬知青就是五十萬大軍,哪個國家能不害怕?超級大國在中國人空前的凝聚力面前,在冒著敵人炮火前進的知青面前懵了、發抖了,再也沒敢在邊境輕舉妄動??纯茨菑埮嗍治珍摌?,英姿颯爽地站在遜克邊境巡邏的照片,就能知道知青的氣勢和作為。</p> <p class="ql-block">1969年不滿20歲的金訓華,帶頭響應黨的號召,帶領他的同學們自愿選擇到遜克屯墾戍邊,保衛邊疆。同年,為了從洪水中搶救一根電線桿子,金訓華英勇犧牲,用生命詮釋了知青的紅色信仰和奉獻精神。那個年代沒有人質疑他的犧牲值不值,只要你是為國家為人民而犧牲的,都是值得的。金訓華被時代譽為革命青年的榜樣。他浪遏擊水的形象被制成郵票全國發行,激勵了更多的知青踏著他的足跡上山下鄉、保衛祖國。程春梅踏著他足跡,上完大學又回到了雙河,林宏踏著他足跡,不是知青甘為知青,來到雙河繼承他的遺志。</p> <p class="ql-block">一群懵懂的上海、北京知青,剛剛到虎林縣農場不久,就遇到一場山火,為了撲滅山火,阻止火勢燒過邊境,引起不必要的兩國糾紛,他們自發地集合起來,英勇無畏地前往撲火。他們沒有任何撲火經驗,迎火而上,火勢兇猛,很快吞噬了這群年輕的生命,幸存下來的也都被燒成重傷,落下終身殘疾。其中一位16歲的上海女知青,身材瘦小,大家不讓她去撲火,她硬是追趕上汽車,加入到撲火隊伍,也英勇犧牲。她們不知道烈火燒身嗎?在撲火之前她曾寄給媽媽一瓶北大荒的醬油,當母親收到那瓶醬油時,她已經犧牲在了烏蘇里江邊,那瓶醬油成了她母親永遠的思念,母親也從未打開過那瓶醬油。</p><p class="ql-block">最初,這群犧牲的知青,不但沒有被追認為烈士,也沒有墓碑,甚至還一度被說成了反革命事件。參加撲火的一名幸存的北京女知青,被燒得面目全非,調回北京被安排在首鋼工作,談及此事,她淡然地說,我沒后悔。沒后悔,激情燃燒的歲月,妙齡少女都能迸發出為國舍命的血性和擔當。</p> <p class="ql-block">三、改變農村面貌的一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萬知青是開墾北大荒的第二代,較之十萬官兵(大部分是文盲)的第一代,他們對北大荒的沖擊力更大,影響更深遠。</p><p class="ql-block">1958年全國有80%的文盲,到1968年,估計邊疆農村的文盲、半文盲不少于80%。知青是中國歷史上受教育最多的第一代,多少年多少代,也沒有這么多人一起過讀書。</p><p class="ql-block">我插隊的那個村,生產隊長告訴我,上海知青來之前,村里的人是不知道刷牙的,大部分人穿的都是免襠褲,扎麻繩,孩子大了也很難上學,即使上學也很少有讀完初高中的,因為沒有教師,音樂課更是想都別想的事。大多數生產隊幾乎沒有人能完整地讀全報紙。</p><p class="ql-block">知青來了,村里的人仿佛打開了一扇窗,黃浦江的風刮了進來:上海大世界竟然有13層高,太神奇了!勞動后,知青們天天要洗澡,太不可思議了。小提琴悠揚的旋律,在田間地頭回響,也叩響了農民對未來的憧憬。</p><p class="ql-block">知青是接受再教育,實踐中又反過來熏陶了農民群眾,大大提高了農村的結構性素質。他們在哪里,哪里農民群眾的思想和意識就有了本質性的提升,就有了一下子飛躍起來了的精神面貌。又猶如被犁過的黑土荒原,煥發出勃勃生機。農村有了新的氣場,紅紅火火。</p> <p class="ql-block">許多知青當上了民辦教師,山溝里的孩子有了識文斷字的機會。大批知青下鄉十年,十年里該有多少農村的孩子受過知青的教育。這些孩子又恰好是改革開放第一批打工仔、農民工。如果沒有大批知青教他們學習文化,那么,不但改革開放缺少了文化基礎,而且我國的高文盲率也還要延后,農村還會在更落后的泥潭中徘徊。</p><p class="ql-block">或許有人統計過,知青開墾了多少荒原,但一定很難統計出,有多少知青成了教師、鐵姑娘隊長、女拖拉機手、赤腳醫生、生產隊長、農技高手、各種勞動模范、各級領導干部等等。</p><p class="ql-block">一個我教過的孩子,當我重返青年點時,對我說,你們在這里再多待幾年多好啊,知青都走了,村里的文化味一下子沒了太多, 空蕩蕩的。</p><p class="ql-block">當你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當你被車接車送上下學時,知青的這個年齡,正住在天寒地凍的帳篷里為國家墾荒,正在用磚搭起的書桌上、在煤油燈下教農村孩子讀書。</p> <p class="ql-block">知青犧牲了自己,用淺薄的知識照亮了農村,照亮了無數的農家子弟。說知青是振興鄉村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功臣一點也不為過,只不過那時叫:廣闊天地大有作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傷痕粉和公知們選擇性失明了知青的作為。他們利用人們自私的劣根性,妙筆生花地肆意夸大知青的缺點,謬誤百出地、指鹿為馬地把傷痕、孽債、被毀掉的一代統統潑向知青,誤導了社會對知青本質的認識。</p> <p class="ql-block">四、有知青的地方就有堅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青寫就的歲月,有人稱崢嶸歲月、有人叫蹉跎歲月、有人妄言知青是被毀掉的一代。知青獨特的存在,收獲了全世界的目光。《華爾街日報》的直截了當,更是生動地表達了外國人對知青的認知:知青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勤奮的人” 。這絲毫不是夸張,知青少小離家,初涉世事便吃了最難吃的苦,做了最難做的事,被艱苦奮斗擊打得火花閃爍。</p><p class="ql-block">何以流傳,唯有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插隊時,睡過樺樹枝和谷草搭成的帳篷鋪,也真正飽受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大田作業最能體現人的勞動體力和技能,每年的夏鋤時節,一天鏟地16小時以上,一條長約兩公里的壟,要一口氣鏟到頭,孩子般的知青哪里受過這樣的苦?受不了也要受。烈日炎炎,大汗淋漓,背部讓烈日烤的滲出了鹽漬,摸一把都是白色顆粒,還有蚊蟲、瞎蠓的叮咬,特別是瞎蠓,成群的瞎蠓連老牛都能叮死。極度沒有水,就喝發綠的泡子水。即使從苦水里走過來的貧下中農也被知青所打動了,他們說,知青為了國家、為了我們,從大城市來到偏遠農村吃我們同樣的苦,受我們同樣的罪,我們要把最好的糧食交公糧。</p> <p class="ql-block">1968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師獨立營二連,誕生于最北大荒的孫吳縣。30多名最小年齡只有16、17歲的上海、北京等地知青,走進了近乎原始的小興安嶺西麓的辰清河。這里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山深林密、一片野茫茫。從未見過的呼嘯北風,裹挾著冰雪直往脖子里灌;從未見過的零下40°的冰天雪地,滴水成冰。支起兩頂帳篷,帳篷里兩排通鋪,中間用樺樹條及草簾子隔開,一頭住男知青,一頭住女知青。帳篷外邊是草甸、沼澤、野獸,杳無人煙。沒有水,爐子融化雪做飲用水;沒有電,點起馬燈、煤油燈;野茫茫漆黑的夜,在寒冷的助威下,顯得更長;沒有路,砍掉雜草樹木自己修路。幾乎每一個人都凍傷過腳、手、耳朵、鼻子。到了春季,山水從帳篷里流過,知青們就睡在流水上用樺樹枝和谷草搭就的通鋪。開墾北大荒,哪怕你是妙齡少女也個個都是鋼鐵漢。</p><p class="ql-block">站在曾經的帳篷面前,望著自己親手開墾的多情的土地,碩果金黃,變成了北大倉,已經白發蒼蒼的知青,落下滾燙的淚水。一片北大荒,遍地是青春。</p> <p class="ql-block">問題來了,為什么沒有讀過多少書的知青,怎么就偏偏演變成了產生黨和國家領導人最多、產生劃時代杰出人才最多的一代?他們是怎么成才的哪?</p><p class="ql-block">外國人稱中國一位重量級的外交家,才華橫溢、硬氣博學,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和獨特風格。他,1969年16歲從北京下鄉到周圍遍布監獄、勞改農場的黑龍江北安墾荒種地??嗪兀善鸱敝氐霓r活,他和他的戰友們,真切感受到了農民群眾的艱難,了解了他們的方方面面,真切感受到了農村與上海、北京存在的巨大差距。于是,他們感同身受地升華了思想,覺得應該為縮小差別做出能為的作為,哪怕這個作為僅僅是勞其筋骨。</p><p class="ql-block">經歷了少小離家,經歷了艱苦的勞作,磨礪出知青們超強的獨立性、創造性、自信心和頑強的意志,為他們日后成才打下思想品質基礎,為國家準備了干部和人才。</p> <p class="ql-block">博學與才華,從來都不是從書本到書本,而是從書本到實踐,從實踐再到書本的反復過程。教員說:“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p> <p class="ql-block">苦澀的是知青,迷茫的是知青,沒多少知識的也是知青;自愿、甘愿的是知青,放棄上名牌大學的是知青,上名牌大學又回到農村的還是知青;普通的城里人是知青,高干子女也必須當知青;一生默默無聞的是知青,才高八斗、硬朗博學、成為杰出人才的還是知青。</p><p class="ql-block">知青的探索為現代的大學生做了最好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在知青的生命刻度線上,知青的刻度最深。為云南知青進京請愿的丁惠民,雖然積極促成了知青大返城,但究其一生,心跡一直在知青。所有知青都懷念被風帶走的歲月,從上海來黑河插隊的前駐美大使,在今年的一次大學演講中表示,對人生從知青起步,永遠抱有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知青,存在感最強的一代青年,他們探索的腳步與共和國血脈相依,他們光耀大地的成績單是寶貴的財富,將永遠被銘記。</p><p class="ql-block">共和國不能沒有知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毕节市|
新源县|
遂宁市|
景洪市|
洪雅县|
盈江县|
固镇县|
青海省|
平潭县|
将乐县|
绍兴县|
浙江省|
从化市|
大荔县|
乌什县|
宁强县|
巫溪县|
兴仁县|
呈贡县|
宝鸡市|
镇雄县|
炎陵县|
云浮市|
都江堰市|
贵德县|
萨嘎县|
仁怀市|
海门市|
吉林市|
遵化市|
玉树县|
保康县|
盐城市|
伊通|
蒲江县|
当涂县|
海晏县|
修水县|
堆龙德庆县|
额济纳旗|
阳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