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第五小學四年級組語文“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在2024年9月28日正式拉開帷幕。</p> 集體備課集智慧 <p class="ql-block"> 集體備課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加強教師合作與團隊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好處。它是教師們共同進步的途徑,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p> 講課展風采 <p class="ql-block"> 走進教室,迎面而來的是不同教師的課堂風格。有的如潺潺流水,細膩而平和;有的則如疾風驟雨,激烈而震撼。??同課異構,似乎是一種巧妙的教育魔術。在這個魔術的舞臺上,每一位教師都是魔術師,他們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為學生們呈現出不同的課堂風景。??</p> <p class="ql-block"> 每一位老師都精心準備,各顯神通,把教學活動演繹的精彩紛呈!下面讓我們來跟隨圖片一起來進入老師們精彩有趣的教學活動吧??</p> <p class="ql-block"> 第一節課是由吳雪老師執教《麻雀》, 吳老師在教學中,從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到精讀課文,理解課文,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吳老師引導學生自己讀,自己學,自己匯報,自己評價,親自參與學習實踐活動。從找老麻雀、小麻雀、獵狗的特點,到發現老麻雀救小麻雀時的矛盾的表現,再到體會“一種強大的力量”。整個過程,我僅僅起到點撥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在理解“嘶啞”一詞時,找到相對應的音頻,讓學生親自聽一聽,理解一下嘶啞的意思會更充分一些。對于理解看麻雀的描寫句子不夠深入,應由句到詞,抓住關鍵,層層突破。由學習完這樣的學習方法,再理解獵狗的攻擊與退縮時,教學時間稍短,讀得不夠充分。以上是這一課的教學反思,今后會不斷改進,教育學生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為本單元習作寫法奠定基礎。</p> <p class="ql-block"> 第二節課是由李超老師執教的《麻雀》主要講了一個麻雀媽媽為了救小麻雀而與獵狗展開的激烈的斗爭,體現出了母愛的偉大。</p><p class="ql-block"> 本文的教學目標有兩點:一是知道可以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事,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交代清楚。二是知道可以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清楚展現事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p><p class="ql-block"> 隨后,李老師回顧了整堂教學,發現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p><p class="ql-block"> 1、字詞占用時間稍長一點。</p><p class="ql-block"> 2、通過關鍵詞描寫抓住3個角色的動作、神態、心理等描寫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清楚。從而展現出老麻雀的無畏,獵狗的攻擊與退縮。講述的不到位。</p><p class="ql-block"> 針對以上不足,我想在不斷改進中,我更多的應該給予學生一種學法指導并能遷移運用。本篇課文重點在于老麻雀和獵狗的對比,而這對比中又把大量的筆墨放在老麻雀的描寫上,有動作的,心理的。是否我可以在教學中進行相關動物描寫的學法滲透,讓這篇閱讀教學指向一定的寫作。課雖結束,但留給我的亦是諸多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第三節課是由田靜老師老師執教的《麻雀》的第二課時。田靜老師與學生一起探究學習,做到了張弛有度。田靜老師上這節課的時候,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在學習過程中我也注意指導朗讀,當學生難以進入情境時,我根據作者的描述,讓學生想象小麻雀的幼小無力,獵狗的兇狠龐大,老麻雀的英勇無畏以及它們的.動作和神態。在感受的基礎上再朗讀,效果顯著,進步很大。我與學生一起感受:從“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中感受小麻雀的可憐、無耐與孤單,正如連堂所說:“此刻,它是多么需要媽媽呀!”從“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中感受獵狗的龐大、兇猛,從自己的對比中感受老麻雀的弱小。從而體會老麻雀從樹上飛下來所需要的那種勇氣。</p><p class="ql-block"> 不足之處:在本節課中我雖然注重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但讀書的形式單一化(指名讀)缺乏多樣化:默讀,自由讀,齊讀……在授課環節中細節設計不緊密(板書),我更多的應該給予學生一種學法指導并能遷移運用。</p> <p class="ql-block"> 第四節課是李芳老師執教的《麻雀》第二課時,在本節課上:</p><p class="ql-block">1.瞄準“會寫”的靶心。</p><p class="ql-block"> “習作單元”是統編教材編排體系中的嶄新板塊,也是亮點之一。在這一節課中,李老師瞄準“會寫”的靶心,自始至終都引導學生從文本閱讀中感悟“作者是如何寫的”這一命題,在閱讀對話中解構文本,在交流分享中建構寫法。</p><p class="ql-block"> 在教學過程中,緊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引生文本閱讀中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故事中出現了哪幾個角色?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故事的'經過是怎樣的呢?故事的結果是什么呢?誰能把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說一說?誰能加上時間、地點再說一遍?讓故事得以完整地存在,也是間接地告訴學生“把事情寫清楚”的一般“線路圖”一一起因一經過一結果。</p><p class="ql-block">2.把握“讀好”的情趣。</p><p class="ql-block"> 在整體感知故事情節時,分三個板塊指讀文本,并及時追問:小麻雀遇險了,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老麻雀奮不顧身地拯救小麻雀,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兩只麻雀脫險了,你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師生合作配樂朗讀中感受到了故事情節的一波三折,扣人心“代入“故事之中。</p><p class="ql-block">3.架設“抵達”的橋梁。</p><p class="ql-block"> 本節課李老師借助教材提供的文本結構或者語言樣式,為學生的讀寫鋪路、搭橋,助推學生從“閱讀”的此處“抵達”習作的彼岸。小練筆寫一寫生活中父母關愛自己的一個片段,緊扣“怎樣把事情寫清楚”這一習作要素,讓學生在理趣與情趣中并存。</p> <p class="ql-block"> 第五節課是由孫婧老師執教的《麻雀》第二課時。《麻雀》是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文章講述了一只剛出生的小麻雀被一陣大風刮在地上,被獵狗發現、攻擊,老麻雀奮不顧身拯救小麻雀,最終獵狗被老麻雀嚇退縮的事。</p><p class="ql-block"> 第五單元是習作單元,所以我在教學中重點指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法,于是自學提示中讓學生圈畫重要語句及關鍵詞,并批注出發現及感受,小組匯報時及時概括引導,抓住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抓住角色的神態動作心理等把看作者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寫清楚的寫作方法,并且在總結方法后能夠學以致用,寫一寫生活中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第六節課是由任建杰老師執教《麻雀》第二課時。從教學設計上,任老師研讀參考書,做到了教學目標明確,圍繞單元要素設計教學流程,流程清晰。整個課堂教學中,任老師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關注學生過程的指導和方法的習得,并且將理解內容、學習表達、體會情感和感悟形象融合在教學環節之中,充分體現了閱讀教學的要素,以及寫作方法的滲透。另外,在板書設計上也花了一定心思,能夠從板書上了解寫清一件事需要寫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總體來說,教學過程遵循了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基本規律,做到了流程清晰、教學過程規范。</p> <p class="ql-block"> 第七節課是由陶艷賀老師執教的《精衛填海》。本課教學,陶老師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來展開,在學生讀通課文,讀懂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想象故事的結果。學生在學習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的同時充分感受了神話故事中神奇的想象以及鮮明的精衛形象,在此基礎之上結合人和事,懂得傳承神話背后的精神力量。課上如果對于每次朗讀都提出更明確的要求,重點字詞的意思再做強調講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p> <p class="ql-block"> 第八節課是由王麗娟老師執教的《牛和鵝》本節課教學王老師主要是運用所學批注方法讓學生批注式閱讀。圍繞課后題二題、三題展開教學,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我”見到鵝和鵝襲擊我的句子,做批注,并體會當時的心情。以學生畫、交流批注為主,讓學生真正學會批注式閱讀,有思考便有收獲。通過抓住動作、神態、語言描寫,運用多種方式朗讀體會當時的心情。自學金奎叔的話,批注悟出道理。整體課堂環節自然順暢,但自身教學語言不夠精煉,總愛重復學生所說的話,口頭語偏多,還需加倍控制,改掉自己的壞毛病。板書設計還需加細斟酌,體現教學重點。知識之樹常青,唯不斷學習,方能品嘗其甘甜果實。愿在學習之路,我的教學開出勝利之花!</p> 評課促成長 <p class="ql-block"> 在第五小學張主席帶領下集體研討課,相互學習,共同進步。</p> <p class="ql-block"> 張英華主席評: 備課時結合單元語文要素、單元交流平臺、課后題,精準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讓課堂教學有抓手,有突破,習作單元不同于其他單元,通過這一單元課文的學習,學生要學會如何把一件事寫清楚。</p><p class="ql-block"> 《麻雀》這一課,學習作者如何按照一定順序,抓住動作、神態、聲音,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清楚;讀中感悟很重要,如何組織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朗讀,通過對重點段落的朗讀,潛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學到作者的寫作方法,這種方法并不是教師通過總結歸納,強加給學生的;教學課件只是輔助教學的作用,不應該成為提詞器,要大膽取舍,留下有用的,刪掉不必要和不需要的。</p><p class="ql-block"> 總之,資深教師也不能僅僅依靠自己掌握的教學方法,吃老本,不更新,年輕教師仍需謙虛學習,不要穿新鞋,走老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我們所有人應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多讀書、多思考、勤交流、多實踐,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努力讓我們的課堂生動起來,但愿我們的語文課堂多一些朗朗讀書聲,少一些教師的細碎分析,為語文課堂教學帶來質的提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動,老師們通過聽課、自我反思、評課、教學研討的方式,使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時聽取老師們的建議做出改善,有效地促進學校的教學積極性。本次公開課活動為教師們搭建了一個實踐教學理念、鍛煉自己、交流學習的平臺,使大家在教學方面得到了磨煉和提高,激發了學生對多種教學方式的興趣,同時推進了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水本無華,相撞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心靈的碰撞,靈感的生發,即是教研的意義所在。相信四年級語文組教師在以后的教研活動中,會涌現出更多的精彩課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我們將深研促優,用心用情托舉孩子們美好的明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桦南县|
万安县|
山阴县|
七台河市|
静乐县|
麻栗坡县|
永州市|
唐山市|
永嘉县|
枣阳市|
墨竹工卡县|
玛沁县|
同心县|
隆化县|
榆树市|
德兴市|
商河县|
卢氏县|
孝昌县|
沙坪坝区|
峨眉山市|
亳州市|
蚌埠市|
漳浦县|
滦平县|
桑日县|
西畴县|
靖西县|
太康县|
分宜县|
新平|
谢通门县|
松滋市|
太湖县|
岢岚县|
梓潼县|
黄山市|
昌吉市|
天等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