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雙雄聯姻 珠聯璧合</p><p class="ql-block">—-記抗美援朝精英張于、齊文英夫婦</p> <p class="ql-block"> 雙雄聯姻 珠聯壁合</p><p class="ql-block">——記朝戰精英張宇、齊文英夫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_、光榮、不凡的人生經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倆都是我們“最可愛的人”——七十多年前那場“立國之戰”赴朝作戰的精英。也就是在那場保家衛國浴血奮戰中,他們培育出了深厚的戰友情和愛情之花,直至成為夫妻。有人問張于:你是怎么把她挽入懷中的?他說:那是組織分配的……。別說,還真說的不錯。因為若組織沒有派他們參戰,他們是很難相遇的。</p><p class="ql-block"> 說他倆是雙雄或精英,也是有根據的,且看他倆不凡的經歷;</p><p class="ql-block"> (一)、張于</p> <p class="ql-block"> 1933年出生于重慶 。</p><p class="ql-block"> 1949年進入二野軍政大學三分校學習。 1950年(17歲)分配到34師文工隊任宣傳員。</p><p class="ql-block"> 1951年3月入朝參加第五次戰役,任務是在戰場搜救轉移掩護傷員,并兩次立功受獎。</p><p class="ql-block"> 1952年8月(19歲)在軍教導團學習結束后,到34師106團5連3排任實習副排長。</p><p class="ql-block"> 當時5連在金城前線進行戰術反擊,與戰士一起戰斗。5連陣地西鄰十五軍陣地,他們在五圣山與敵激戰,張宇也躍躍欲試。不久接到去上甘嶺參戰任務,隨副指導員一起組織上送給養、彈藥,下送傷員等任務。當時炮彈如雨,非常危險。</p><p class="ql-block"> 五次戰役時,在炮火中揹出許多傷員,其中六個戰友犧牲,就地掩埋,令人痛入心扉。</p><p class="ql-block"> 上甘嶺是朝鮮中部五圣山東南5979、5377兩個高地之間的小山村。</p><p class="ql-block"> 在上甘嶺戰役中,5連連長朱國法,排里二等功臣王賢喜都英勇犧牲。這場戰爭是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范發福里特發動的“攤牌之戰”,目的是為后來的談判取得更大的籌碼。</p><p class="ql-block"> 1952年10月14日,在飛機大炮密集火力后,敵人以7個營的兵力發起進攻,占領了高地表面陣地,從此開始了一場持續43天的大決戰。</p><p class="ql-block"> 據報道,一天內敵人出動飛機500架次,投下500多枚航空炸彈,傾瀉炮彈30萬發,平均每秒6發,地毯式轟炸,極其殘酷。</p><p class="ql-block"> 在15軍軍長秦基偉、45師師長崔建功指揮下,經過7天7夜反復爭奪,軍師預備隊班級干部百分之百,排級干部百分之89,連級干部百分之65傷亡。17個連每連人員只剩25人以下,有些連隊全部傷亡。不得已退守坑道。坑道里無彈藥、無飲水、無食物,極端困難。</p><p class="ql-block"> 在五次戰役中,入團介紹人游夢章、堂弟張淮、同班戰友金貯賓,也先后犧牲。</p><p class="ql-block"> 回國后,他在部隊中又獲得新榮譽:</p><p class="ql-block"> 1954年回國后,主要任務是練兵,成績突出。</p><p class="ql-block"> 1、在師參謀業務考核中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2、在南京軍區軍用步槍比賽中榮獲冠軍。</p><p class="ql-block"> 3、在全軍武裝泅渡中破國際紀錄。</p><p class="ql-block"> 轉業地方后保持軍人本色。參與組織南京老戰友藝術團,參與編排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志愿軍組歌》在全國公演。</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于—-甘當配角的一塊“烏金”</p><p class="ql-block"> (1)</p><p class="ql-block">張于,1933年出生于重慶,</p><p class="ql-block">年方17奔赴朝鮮戰場。</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塊貨真價實的“烏金”,</p><p class="ql-block">助力中國女版“保爾. 柯察金——</p><p class="ql-block">夫人齊文英更加閃閃發光。</p><p class="ql-block">不是夫人掠美,</p><p class="ql-block">而是他甘當綠葉為紅花陪襯。</p><p class="ql-block">他像一個禿頭漢子,</p><p class="ql-block">“絕頂”聰明!</p><p class="ql-block">只在二野軍政大學培訓幾個月,</p><p class="ql-block">就成為合格的文藝“小強”,</p><p class="ql-block">他在炮火連天的朝鮮前線,</p><p class="ql-block">既能戰地演出,</p><p class="ql-block">又可沖上戰場。</p><p class="ql-block">在舉世震驚的上甘嶺戰役中,</p><p class="ql-block">他在槍林彈雨中救傷員,送給養,</p><p class="ql-block">含著淚水將陣亡將士安葬。</p><p class="ql-block">他兩次立功,</p><p class="ql-block">受到嘉獎。</p><p class="ql-block">他有鋼鐵意志,</p><p class="ql-block">也有綿綿柔腸。</p><p class="ql-block">憶起當時年輕戰友流血犧牲,</p><p class="ql-block">常常止不住熱淚流淌。</p><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他是典型的黨叫干啥就干啥的模范,</p><p class="ql-block">干一行、專一行、干好一行。</p><p class="ql-block">朝鮮停戰回國后,</p><p class="ql-block">他堅持操練不停步,</p><p class="ql-block">軍事技術繼續不斷增強!</p><p class="ql-block">在南京軍區步槍射擊比賽中榮獲冠軍,</p><p class="ql-block">在全軍武裝泅渡比賽中破國際紀錄,登上金榜。</p><p class="ql-block">在轉業地方工作后,</p><p class="ql-block">他是邊學邊干好榜樣。</p><p class="ql-block">晉升為建筑工程師,</p><p class="ql-block">受到領導多次表揚。,</p><p class="ql-block">由于當過戰地文工團員,</p><p class="ql-block">他一直持有鐘情藝術的熱心腸。</p><p class="ql-block">常為京劇票友用京胡伴奏,</p><p class="ql-block">讓群眾業余生活溢彩添光!</p><p class="ql-block"> (3)</p><p class="ql-block">張宇同志轉業不褪色,</p><p class="ql-block">退休不離崗。</p><p class="ql-block">在志愿軍南京老戰士藝術團成立后,</p><p class="ql-block">和接任第二任團長的夫人齊文英一起上崗,</p><p class="ql-block">參與創作、演出大型音樂歌舞劇《志愿軍組歌》,</p><p class="ql-block">讓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得到弘揚。</p><p class="ql-block">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婦唱夫隨的動人樂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齊文英:</p><p class="ql-block">前不久,有人寫了一首自由詩,概述了她光榮的一生,詩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沐春園護理院真是有幸,</p><p class="ql-block">迎來了九旬中國女版“.柯察金!</p><p class="ql-block">她,</p><p class="ql-block">就是九旬抗美援朝老戰士齊文英!</p><p class="ql-block">她出身寒門,豆蔻年華,</p><p class="ql-block">芳齡十六瞞著慈母報名入伍,</p><p class="ql-block">成為赴朝作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p><p class="ql-block">瘦弱玲瓏的身軀,</p><p class="ql-block">看似很不相稱,</p><p class="ql-block">她卻自覺無比榮幸、英俊!</p><p class="ql-block">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p><p class="ql-block">她是一名文藝工作者,</p><p class="ql-block">但卻兼任傷員急救護理,</p><p class="ql-block">從死神手里搶救英雄的寶貴生命!</p><p class="ql-block">她無所畏懼,</p><p class="ql-block">在炮火硝煙中飛奔,</p><p class="ql-block">被炸傷眼睛,</p><p class="ql-block">卻不肯離開前線!</p><p class="ql-block">回國治療后,</p><p class="ql-block">又毅然重返朝鮮戰場,</p><p class="ql-block">是不折不扣的女中精英!</p><p class="ql-block">她從藝四十多年,</p><p class="ql-block">對藝術精益求精!</p><p class="ql-block">學歷只有初中二年級,中央音樂學院理論函授作曲三年結業,</p><p class="ql-block">但她堅持干中學、學中干,</p><p class="ql-block">成長為兼具劇本創作、作曲、歌唱、表演、指揮的</p><p class="ql-block">女中才俊。</p><p class="ql-block">金子放到哪里都會發光,</p><p class="ql-block">她在“解甲歸田”直到退休后,</p><p class="ql-block">又穿著戎裝,</p><p class="ql-block">繼續譜寫軍旅榮光十八年光陰!</p><p class="ql-block">前蘇聯的革命英雄“保爾.柯察金”雙目失明,</p><p class="ql-block">創作了舉世聞名的文學巨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p><p class="ql-block">把一生獻給人類最壯麗的解放事業;</p><p class="ql-block">中國女版“保爾.柯察金”,</p><p class="ql-block">雙目只有0.03視力的八旬女英雄齊文英,</p><p class="ql-block">曾擔任“志愿軍南京老兵藝術團”團長,</p><p class="ql-block">主創了大型舞蹈史詩《志愿軍組歌》,</p><p class="ql-block">在全國巡回演出多場,</p><p class="ql-block">獲贊盈盈!</p><p class="ql-block">受到包括前國防部長遲浩田、前南京軍區司令向守志的高度肯定、好評!</p><p class="ql-block">并分別題詞:</p><p class="ql-block">“志愿軍精神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p><p class="ql-block">齊雯英,響亮的名字,</p><p class="ql-block">享有多種光彩奪目的榮譽,</p><p class="ql-block">被授予無數光榮稱號,匾框鑲金:</p><p class="ql-block">淮陰文化系列首位全票通過副高級職稱副研究員,</p><p class="ql-block">淮陰市建國四十周年有重大貢獻的文藝工作者,</p><p class="ql-block">南京市黨史宣傳教育先進個人、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先進個人;</p><p class="ql-block">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時代先進個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但我認為最閃亮的榮譽是:</p><p class="ql-block">中國的“保爾”齊文英,</p><p class="ql-block">傳承抗美援朝精神的驍將齊雯瑛,</p><p class="ql-block">領銜主創《志愿軍組歌》的巾幗英雄齊文穎!</p><p class="ql-block">回到本文開頭:</p><p class="ql-block">我說齊文英入駐沐春園,</p><p class="ql-block">是沐春園的榮幸,</p><p class="ql-block">因為她名聞遐邇,德高望重,</p><p class="ql-block">又迎來她抗美援朝的老戰友——</p><p class="ql-block">志愿軍南京老戰友藝術團的精英。</p><p class="ql-block">他們著戎裝來此慰問演出,</p><p class="ql-block">讓養老院的老人們享用一次弘揚抗美援朝革命精神的藝術盛宴,</p><p class="ql-block">接受一次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也陶冶了身心!</p><p class="ql-block">“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的歌聲響起,</p><p class="ql-block">讓我們熱血沸騰,</p><p class="ql-block">忘記了我們現在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忘記了自己的年齡!</p><p class="ql-block">又回到風華正茂的青春時代,</p><p class="ql-block">與志愿軍老戰士們一起,</p><p class="ql-block">放開喉嚨歌唱,鏗鏘踏步:</p><p class="ql-block">一、二、三、四,</p><p class="ql-block">奔向那保家衛國的戰場,</p><p class="ql-block">重溫當年入黨時忠于祖國、勇于獻身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二、戰火考驗過的甜密愛情</p> <p class="ql-block"> 張于、齊文英都是四川人,參軍時年方十六、七歲,正是情竇初開之時。而又都正巧進入二野軍政大學學習。齊文英的年輕貌美,還是引起張于這個帥小伙的注意。一次,在從軍大到文藝隊的木船上,他就留意到姑娘的面貌,其左唇上的大黑痣,還引起的他的遐想:那是一顆”美人痣”還是“剋夫痣”?……。</p><p class="ql-block"> 而齊文英呢,雖未那么早就留心張于,但由于同在三十四師文工隊里,又是同鄉,還是對張于有了更多關注,甚至找機會測試張于對自己是否有點情愫。一次,她知道張于有個美差,回國采購演出服裝等道具,以治療眼傷為由,請假為張宇送行。但中間有一條淺淺小水溝隔著,她脫鞋下水試試水深,又坐到一塊石頭上歇著。這時碰巧被張宇看到,他本想乘機拉她一把,后又考慮水很淺,人家未必領情。而齊文英的內心卻正相反,盼著他來“表現”一下,可張宇卻像個木頭人無所動作,這讓齊文英很失望,并生了氣。齊文英上岸后,張宇主動走近獻殷勤,問她要在國內買什么東西,齊冷冷回答,不麻煩你了。張宇碰了釘子,無趣地離開,回頭觀察一下她,她低著頭,連“再見”也未說一聲,張于頓感很失望。多少年后談起這件事,齊文英對丈夫張宇說;哼,要是擺在現在,你連門都沒有了!張于想,要是放在現在,我非把你摟入懷中抱上岸,順便送個熱吻給你,還要你下次還給我…。</p><p class="ql-block"> 張宇與齊文英還真有很深的緣分,他回顧說:在軍校,從不同大隊,一起安排到34師文工隊;五次戰役一起安排到戰救二所;我到102團五連后,她也被安排來了。我會打坑道,她會跳舞,我們又一起來創作坑道舞。后來我調到團部,她又到團俱樂部作輔導。1954年我回二營,她又到營部蹲點來了…..。戰爭時期,我怕自己隨時會“光榮”,不敢有非分之想,后來停戰了,組織上仍有意無意安排我們有相聚的機會,我還能無動于衷嗎?回憶這段情緣,他對愛妻齊文英說 :組織上這么有心,不服從不行啊!聽到這些話,齊文英心領神會地笑了,不由自主地捶了他一拳—-“你好壞!”</p> <p class="ql-block"> 三、共同組織創作演出大型歌舞劇《志愿軍組歌》</p> <p class="ql-block">原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題詞</p> <p class="ql-block">原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題詞</p> <p class="ql-block">原中國文聯主席周巍峙指揮藝術團唱他作曲的《志愿軍戰歌》</p> <p class="ql-block">齊文英指揮唱歌</p> <p class="ql-block"> 張于、齊文英夫婦是抗美援朝的直接參與者,又是多年從事戰時宣傳演出的實踐者。退出現役直至退休,仍對用文藝手段宣傳弘揚抗美援朝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很熱心。因此,當有關部門組建志愿軍老戰士藝術團,并推薦齊文英接任第二任團長、張于等積極參與工作時,他們就當仁不讓,承擔起這份重大、光榮的責任。</p><p class="ql-block"> 2000年3月14日,54名志愿軍老土在南京國防園組織成立“中國人民志愿軍南京老戰士藝術團”,原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上將任藝術團顧問,空軍戰斗英雄韓德彩中將擔任名譽團長。首任團長是藝術團創始人、14歲參加志愿軍的的老戰土李華邦。2008年帶病登臺演奏《我的祖國》結束時倒在了舞臺上,用生命實踐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革命誓言,2011年2月,年近八旬的齊文英接棒藝術團長,下半年啟動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志愿軍組歌》的排練。2012年12月6日在南京大行宮會堂首演,1380個座位座無虛席,取得巨大成功。此后陸續在丹東、北京等演出180多場。張于作為藝術團策劃、編劇、劇務等做了大量工作,助力齊文英出色完成各項演出任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張于——“廉頗老矣”,但每日都要持杖按時到全護區陪伴失明、失智、失能的老伴。誰能如此?唯有老伴!</p> <p class="ql-block">張于陪護在理療中的愛妻</p> <p class="ql-block">張于在全護理樓幫助老伴按摩手指</p> <p class="ql-block">參加2024年迎國慶活動</p> <p class="ql-block">同上。張于夫婦在后排右上角</p> <p class="ql-block"> 四、相濡以沫 相伴終生</p> <p class="ql-block"> 齊文英、張于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上世紀五十年代,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作出了貢獻;轉業地方后,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奉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退休后又重返藝術團,為弘揚抗美援朝愛國主義革命精神不遺余力,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p><p class="ql-block"> 此外,他們風雨同舟、甘苦與共,在任何情況下始終不渝、相濡以沫的戰友之情、夫妻之愛,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方面,張于在年過九旬時,對失明、失能、失智的愛妻齊文英無微不至的關心照護,特別令人感動。比如,他每天持著拐杖到全護理樓“上班”,向面無表情的愛妻嘮叨,幫她按摩肩背、手掌,或者放音樂給她聽,希望她有所反映。有時她的嘴角會動一動,張于就很高興,認為這是對他的回應。什么叫“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就是!因為心心相應,有時比直白的語言更重要,內容更豐富,有更大的想像空間。</p> <p class="ql-block"> 五、老戰友藝術團盛情慰問在養老院的老團長齊文英夫婦</p><p class="ql-block">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齊文英、張于夫婦當年的光輝業績和優秀品質,一直感染著曾經的老戰友、老同事。在他們雙雙入住養老院后,他們帶著身著戎裝的節目,集體到養老院登臺表演,慰問他們和其他當過兵和未當過兵的老人,受到院方和老人的熱烈歡迎。張于老人推著失明、失能、失智的中國女版“保爾.柯察金”——夫人齊文英親臨現場,令人無比感動。當莊嚴的“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歌聲響起時,群情激奮,暴發出一陣又一陣熱烈掌聲,喚起了人們對那段可歌可泣歷史的回憶,以及對當年我們“最可愛的人”——志愿軍戰士們的無比崇敬。那段流血犧牲、戰勝敵人的光輝歷史不能忘記,但我們也不希望再發生,辦法只有一個,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 ,使敵人不敢輕舉妄動!若敢來犯,就迊頭痛擊,讓他們有來無回!</p> <p class="ql-block">在聆聽老戰友藝術團的歌聲</p> <p class="ql-block">2023年在七號樓與老戰友歡聚</p> <p class="ql-block">老戰友合影、獻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荣昌县|
敦化市|
梅河口市|
东阿县|
鄢陵县|
区。|
饶河县|
临桂县|
伊吾县|
包头市|
德安县|
平果县|
景泰县|
满城县|
二连浩特市|
定西市|
科尔|
安平县|
萝北县|
垣曲县|
漠河县|
黎城县|
尉犁县|
花莲市|
宜宾市|
嘉定区|
肇源县|
陵水|
新龙县|
楚雄市|
景洪市|
珠海市|
荥阳市|
克山县|
吉木萨尔县|
廊坊市|
澄江县|
长海县|
北川|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