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4月28日清晨,飛機??在雨中降落米蘭機場,開始了為期16天的意大利深度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巴車從機場開出,停在了斯福爾扎城堡旁邊,我們順路參觀了城堡然后步行前往米蘭大教堂。城堡外圍被綠地和高大的樹木所環繞,因剛下過雨的緣故,空氣清新,令人賞心悅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斯福爾扎城堡最初建于14世紀,當時它是一座防御城堡,用于保護米蘭城的安全。但在15世紀初,這座城堡被重建成為一座宮殿,并成為了斯福爾扎家族的住所。斯福爾扎家族是米蘭公爵的家族,他們在米蘭城擁有統治地位,并且致力于將米蘭建設成為歐洲最富裕和最繁榮的城市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斯福爾扎家族的統治下,城堡成為了一個文化和藝術的中心。許多著名的藝術家和學者都曾經在這里工作和生活。其中最著名的是達芬奇,他在城堡內完成了《最后的晚餐》等許多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斯福爾扎城堡的歷史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16世紀初,米蘭城和斯福爾扎家族陷入了政治動蕩,這座城堡也多次遭到攻擊和破壞。后來,城堡被重新修復,并成為一個軍事基地,用于保衛米蘭城的安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18世紀初,斯福爾扎城堡的用途再次發生了變化。它被改建成為一個博物館和藝術中心,收藏了許多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和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城堡再次經歷了一場災難。它遭到了盟軍的轟炸,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文物被毀壞或失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戰爭結束后,斯福爾扎城堡被徹底修復,并重新開放給公眾參觀。如今,這座城堡已成為米蘭市最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每年吸引著數百萬的游客前來觀賞它壯麗的建筑和珍貴的藝術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斯福爾扎城堡是米蘭城市歷史滄桑的象征,它見證了歐洲歷史上許多重要事件和政治動蕩。然而,盡管它曾經歷了數百年的戰亂和毀壞,但它仍然屹立不倒,成為了米蘭城市的一個標志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城堡左右兩角是兩座對稱的高大圓形角樓,各飾有一塊石刻盾牌,刻有象征長期統治米蘭的維斯孔蒂和斯福爾扎家族的族徽——巨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城堡的正門面對市中心方向,入口上方建有一座高達70米的塔樓。這個叫作菲拉雷特的塔樓,建于1900年至1905年,大門上方一幅巨大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刻的是騎馬的翁貝托一世國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城堡正門前的噴水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城堡正門前街心花園中的朱塞佩·加里波第(1807-1882)騎馬雕像,他是意大利獨立和解放運動著名領袖、民族英雄、軍事家,意大利建國三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往大教堂的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街上的又一尊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來往的有軌電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在維修中的斯卡拉歌劇院。它是世界最著名的一所歌劇院,于1778年8月3日正式啟用,首日上演安東尼奧·薩列里的歌劇《重建歐洲》。在世界藝術史上,很少有一座劇院像意大利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那樣,被看成是完美的化身、建筑的典范。它不僅是一座華美的大歌劇院,同時也是歌劇、尤其是意大利歌劇的象征,甚至還是意大利音樂的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遭到轟炸破壞,戰后意大利政府撥出巨資,以當時最高的標準重建,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劇院之一。被譽為“歌劇之麥加”,而其最著名之處便在于它頂部的“鉆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歌劇院的對面是斯卡拉廣場,正中矗立著先后兩次定居米蘭的文藝復興時期大藝術家和科學家萊奧納爾多·達·芬奇紀念碑。碑頂是達·芬奇立像——左手托肘,右手輕拈著胡須,面容端莊,深邃明澈的雙眸,透露出智慧光芒。碑座上立有他的4位得意門生的立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丁大街街景,再往前走就是著名的米蘭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終于來到了米蘭大教堂廣場,可以一睹大教堂的芳容,只可惜天氣不給力天空陰沉沉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米蘭大教堂原名為多莫大教堂,也被稱為圣母降生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規模僅次于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的世界第二大教堂。這座教堂不僅是米蘭的象征,而且因其壯麗的建筑和豐富的歷史意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主教堂始建于1386年,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完成最高的哥特式塔尖上的鍍金圣母瑪麗亞雕像。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完工,1897年最后完工,歷時五個世紀。1805年拿破侖曾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至1965年教堂正面最后一座銅門被安裝,才算全部竣工。<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米蘭大教堂整個外觀極盡華美,主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是歐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筑之一,整個建筑呈拉丁十字形,長度大于寬度。教堂的建筑風格十分獨特,上半部分是哥特式的尖塔,下半部分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風格,從上而下滿飾雕塑,極盡繁復精美,是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米蘭大教堂在宗教界的地位極其重要,著名的《米蘭赦令》就從這里頒布,使得基督教合法化,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在這里達·芬奇為使得大教堂更加壯麗,畫過無數設計草稿,并為這座建筑發明了電梯。米蘭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建筑和尖塔最多的建筑,被譽為“大理石山”。米蘭大教堂也是米蘭總教區的主教堂,米蘭教區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區。米蘭大教堂不僅僅是一個教堂,一棟建筑,他更是米蘭的精神象征和標志,也是世界建筑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正面被6個巨大方柱分隔出五扇銅門,完成于1896年至1965年,每座銅門上分有許多方格,每個方格內雕刻著教堂歷史、神話與圣經故事。左邊第一個銅門于1948年完成,表現的是君士坦丁皇帝的法令;第二個銅門是1950年所作,講述的是圣·安布羅吉奧的生平;第三個最大的銅門位于正中,是1906年完成,重37噸,描繪的是圣母瑪麗亞的一生;第四個銅門是在1950年完成的,講的是從德國皇帝菲德烈二世滅亡到萊尼亞諾戰役期間米蘭的歷史;第五個銅門1965年完成,表現的是從圣·卡羅·波羅梅奧時代以來大教堂的歷史。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大教堂正中的最大銅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外立面上各種人物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前是著名的大教堂廣場,建于1862年,是米蘭市的中心,也是舉行政治、宗教等大型活動的地方。廣場上有無數的鴿子在悠閑踱步,任人喂食、觀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廣場的中心,矗立著維托里奧·埃曼努埃爾二世國王的騎馬雕像,描繪的是他在圣馬爾蒂諾戰役中騎馬激勵士兵沖鋒的場景。這座雕像于1896年雕成,是為了紀念國王在復興運動中贏得了意大利的統一而立,也是意大利國家團結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我們乘坐電梯上到大教堂屋頂時,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只見尖拱、壁柱、花窗欞,以及135個尖塔,像濃密的塔林刺向天空,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教堂的外部總共有2000多個雕像,甚為奇特,如果算上內部雕像總共有6000多個,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大教堂的屋頂上俯瞰米蘭,遠處的摩天大廈,近處的屋頂餐館、咖啡廳,和教堂尖塔上古老的石雕遙相呼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漫步穿過那無數的尖塔和雕像,就像穿梭在森林中。近距離觀看,每一個塔尖上都有一個精致的人物雕像,這些雕像描繪的是圣人、天使或其他宗教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屋頂的中央塔是教堂的最高點,為108米,出于公元15世紀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魯諾列斯基之手。塔頂上的圣母瑪利亞雕像于1774年才建成,高4.2米,為鍍金銅像,圣母身裹3900多片金葉片,重700多公斤,當天氣晴好時,整個圣母像在陽光下光輝奪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屋頂上縱橫交錯著33座石橋,連接屋頂各個部分,登上屋頂可鳥瞰全市風光,在晴朗的日子里,還可以看到遠處綿延到馬特峰的阿爾卑斯山脈風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大教堂屋頂俯瞰廣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參觀完大教堂屋頂,順著920級旋轉階梯下來就進入了大教堂內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內部也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宏偉的大廳被四排柱子分開,形成五道走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廳內全靠兩邊的側窗采光,窗細而長,上嵌彩色玻璃,光線幽暗而神秘。兩柱之間的彩色玻璃大窗是哥特式建筑的顯著裝飾特色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的玻璃窗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高約20米,共有24扇,主要以耶穌故事作為主題,正中的太陽光彩圖案寓意正義和仁愛,這些彩色玻璃造于500多年前,至今仍光彩奪目。當陽光透過彩色玻璃射入教堂時,霎時,讓人明白宗教的美原來可以這樣宣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墻壁和壁龕內的雕像,其數量驚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建筑都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中的《被剝皮的圣徒巴多羅買》大理石雕像。他是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曾在公元1世紀把基督教傳入了亞美尼亞,并在亞美尼亞以身殉教,還遭受了極為嚴酷的刑罰——剝皮。雕塑正是描繪了圣人手拿折疊好的自己人皮的情景。雕像展示了人體所有肌肉、靜脈和肌腱。這座雕像展現的不僅是基督教信仰,而是一篇關于人體解剖學的藝術論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祭壇是哥特式建筑的裝飾重點。殿內的中央大祭壇是佩萊格里尼于1581年設計的,四周設5尺高欄,正中圣體龕外有8根鍍金銅柱,支撐著一個凱旋基督銅像的頂蓋,將他罩于其中,其下由四個小天使抬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的大理石地板是一件非凡的藝術杰作。令人驚嘆的鑲嵌圖案以其復雜的設計、象征意義和工藝吸引著人們的注意。經過5百多年的磨損,可以看出黑色大理石比其他大理石更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參觀完大教堂又來到大教堂博物館,博物館是米蘭大教堂的一部分,就在大教堂旁邊的米蘭老皇宮內。博物館成立于二十世紀中期,旨在保護和展示米蘭大教堂的文化和藝術遺產。博物館的展品包括大教堂的?建筑模型、?雕塑、?繪畫、?紡織品和?金屬工藝品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物館一座小院子中的金色圣母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館藏的各種人物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館藏中有珍貴的禮拜儀式和宗教物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館中描繪宗教故事的彩繪玻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米蘭大教堂廣場左側是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建于1865-1877年。長廊呈十字形,長198米,寬105米,高47米,頂部是一個玻璃圓頂,具有巴洛克風格和工業革命后的玻璃鋼架結構,得名于意大利統一后第一位國王埃曼努埃爾二世。這里是米蘭的商業中心之一,被認為是歐洲最美的商業拱廊之一,享有“米蘭的客廳”的美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地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馬賽克圖案。巨大的拱形建筑富麗堂皇,長廊內有裝璜考究的金銀首飾、時裝、禮品店、餐館,咖啡廳和書店,是米蘭市民的休閑中心,也是各國游客必到之處,終年熱鬧,人流如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精美的拱頂造型。</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宿迁市|
稷山县|
资溪县|
眉山市|
涿鹿县|
镇远县|
永安市|
南丹县|
沛县|
依安县|
京山县|
雷波县|
新河县|
东台市|
吴川市|
惠州市|
白玉县|
潞西市|
布尔津县|
乐山市|
清涧县|
伊吾县|
历史|
孝义市|
方正县|
扶余县|
德惠市|
永吉县|
福海县|
宝山区|
汪清县|
宣化县|
南和县|
聂荣县|
类乌齐县|
西乡县|
马关县|
公安县|
柘荣县|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