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工造化風景異</p><p class="ql-block">—武隆天坑天生三橋寫生隨記</p><p class="ql-block"> 作者:魏懷亮</p> <p class="ql-block"> 身為畫家,我一直在努力追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文歷史的厚重韻味,渴望在作品中多留下些動心的印記。重慶武隆天坑·天生三橋景區,無疑是這般令人心馳神往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步入景區,宛如邁進夢幻之境。這里的丹霞地貌宛如天工地造,獨特而驚艷,天坑地縫完美交融。抬眸之際,懸崖絕壁處處可見,仿佛大自然以巨手精心雕琢而成,又似一幅幅巨大的浮雕屹立在天地之間。</p> <p class="ql-block"> 天生三橋,那宏大奇絕的橋洞,令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天龍橋,橋洞高聳,氣勢恢宏,如一座巍峨的宮殿大門,陽光穿透橋洞灑落,化作一道道神秘光束,似在訴說古老故事。洞壁之上,生長著各種奇特植物,有的如綠色瀑布傾瀉而下,有的仿若小巧盆栽,不時隨風搖曳。兩橋洞自然相連,其中一橋洞遠觀形似伸出的大拇指,仿佛在向世人夸贊這片土地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從橋側沿階而下,橋底不遠處,有一座仿古四合院——天福官驛,這里是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唯一外景拍攝地。一想起那震撼畫面曾在此取景,心中便涌起莫名激動,仿佛自己也穿越進了電影的場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 從側面仰觀青龍橋,橋洞輪廓恰似一條青龍欲騰空而起,威風凜凜,那彎曲的弧度猶如青龍矯健的身軀在舞動。橋下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見底,在陽光照耀下閃爍粼粼波光,似無數顆璀璨的寶石在跳動。我坐在溪邊,靜靜凝視這座橋,感受著它的威嚴與靈動。青龍橋下,跨溪水有一小巧石拱橋,站于橋上憑欄仰望,青龍橋洞與天空自然形成鯉魚跳龍門之象,魚頭魚身魚尾形態逼真,惟妙惟肖,仿若正縱身一躍,剛剛躍出龍門,那靈動的姿態恰似一個充滿活力的精靈。</p> <p class="ql-block"> 黑龍橋橋洞幽深昏暗,散發神秘莫測之感,猶如一個神秘的黑洞,吸引著人們去探索。洞內不時有水滴落下,發出清脆聲響,宛如大自然的樂章。橋洞石壁上,歲月留下斑駁痕跡,那是大自然的筆觸,滿含滄桑與力量。我小心翼翼步入橋洞,感受那份神秘與寧靜。</p> <p class="ql-block"> 黑龍橋橋洞幽深昏暗,散發神秘莫測之感,猶如一個神秘的黑洞,吸引著人們去探索。洞內不時有水滴落下,發出清脆聲響,宛如大自然的樂章。橋洞石壁上,歲月留下斑駁痕跡,那是大自然的筆觸,滿含滄桑與力量。我小心翼翼步入橋洞,感受那份神秘與寧靜。</p> <p class="ql-block"> 青龍橋與黑龍橋之間是飛鷹天坑,仰觀山峰似雄鷹展翅,巨大的天坑像是雄鷹起飛的巢穴,兩側絕壁則如它的勁健翅膀,那雄偉的姿態似乎隨時都能一飛沖天。站在天坑仰望,仿佛能體悟雄鷹翱翔天空的豪邁與自由。</p><p class="ql-block"> 武隆天生三橋景區,既是大自然的杰作,亦是人類歷史與文化的瑰寶。沿著景區步道前行,每一步皆是一次與自然的對話。懸崖絕壁林立,如同一幅幅巨大畫卷展現在眼前。有的陡峭險峻,如刀削斧劈;有的被綠植覆蓋,生機無限。我走走停停,不時駐足勾畫幾筆,每一幅速寫都是我與這片土地的心靈交流,是我對大自然壯美勝景的心跡記錄。武隆天坑·天生三橋,我生命中又多了一份天工造化勝景的美好記憶。</p> 魏懷亮寫生作品選。 <p class="ql-block"> 《五隆天坑》之一</p><p class="ql-block"> 46X45cm 紙本水墨</p> <p class="ql-block"> 《五隆天坑》之二</p><p class="ql-block"> 46x45cm 紙本水墨</p> <p class="ql-block"> 《五隆天坑》之三</p><p class="ql-block"> 46x45cm 紙本水墨</p> <p class="ql-block"> 《五隆天坑》之四</p><p class="ql-block"> 46×45cm 紙本水墨</p> <p class="ql-block"> 《五隆天坑》之五</p><p class="ql-block"> 46x45cm 紙本水墨</p> <p class="ql-block"> 《五隆天坑》之六</p><p class="ql-block"> 46x45cm 紙本水墨</p> <p class="ql-block">畫家簡介</p><p class="ql-block"> 魏懷亮,1960年9月出生于河北平山,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九屆理事、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名譽副主席、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名譽主席、湖南美術館首任館長、中國美協河山畫會會員、李可染畫院研究員、書畫頻道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p><p class="ql-block"> 作品曾多次參加原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大型美展并獲獎。其中《跨越》獲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對話》獲2005年“全國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2012年8月獲“第一屆湖南省文學藝術獎”。《尋找棲息地》系列被《中國書畫報》評為“2012中國書畫年度作品”。2013年2月舉辦《路上的風景·魏懷亮中國畫藝術展》,2016年5月舉辦《紫氣東來·魏懷亮花鳥畫展》,部分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p><p class="ql-block"> 出版有《魏懷亮澄懷?了悟》《魏懷亮畫集》《魏懷亮畫集·花鳥卷》《路上的風景·魏懷亮中國畫藝術展特刊》等畫集。《美術》《美術觀察》《畫壇》《中國藝術報》《中國藝術品收藏》等專業刊物和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山東衛視、雅昌藝術網等媒體專題介紹。</p> <p class="ql-block"> * * * * * * </p> <p class="ql-block">后記:</p><p class="ql-block"> 魏懷亮作為我的胞弟,他定居長沙,我在北京,很少見面,但有微信聯系,猶如在身邊一樣。</p><p class="ql-block"> 近幾年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全國各地寫生,可以說是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山山水水,游覽了全國各地的歷史文化古跡,創作出了許多優秀作品。走到各地都受到了當地美術界朋友們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支持,并應邀在當地舉辦美術講座,深受歡迎。在國慶75周年來臨之際,我把弟弟魏懷亮寫的寫生隨記、拍攝的圖片、寫生創作的作品編輯成《美篇》,與美友們共同分享。祝福廣大美友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洛南县|
景洪市|
仲巴县|
淄博市|
蓝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石楼县|
普安县|
宜丰县|
永定县|
常山县|
泾阳县|
新兴县|
即墨市|
云梦县|
兴国县|
滨海县|
延长县|
固始县|
额济纳旗|
固原市|
肥乡县|
井陉县|
麻城市|
吉隆县|
尼勒克县|
长寿区|
澎湖县|
青阳县|
大冶市|
习水县|
班玛县|
论坛|
高碑店市|
唐海县|
全椒县|
昌吉市|
邢台县|
呼和浩特市|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