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國古建筑博物館位于北京先農壇公園內,公園步道兩邊古柏參天,路樹成蔭,十分幽靜。</p><p class="ql-block">先農壇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初名叫山川壇,祭祀先農太歲等自然之神。明朝嘉靖年間建太歲殿,用來專門祭祀太歲,就是八大行星的木星,因為木星繞太陽一周正好是12年,跟我國的十二生肖正好對應,因此成為古人崇拜的偶像,萬歷年間正式改為先農壇。北京的九壇八廟之一就有先農壇,它與天壇隔著中軸線東西對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進入公園首先看到的是太歲殿建筑群,由拜殿和太歲殿組成。</p> <p class="ql-block"><br></p> 拜殿正門 焚帛爐是祭祀時焚燒祝帛祭品的爐子 <p class="ql-block">進入拜殿,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正上方的盤龍藻井。中間的盤龍是用一整塊金絲楠木雕刻而成,形態逼真,栩栩如生,雕工精湛,是難得的藝術珍品。</p> <p class="ql-block">明清北京隆福寺毗盧殿明間藻井 </p><p class="ql-block">明景泰三年(1452年)</p><p class="ql-block">北京隆福寺藻井,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進行了大修。明代宗朱祁鈺敕建,是明清兩代的皇家香火寺院。寺內的主要建筑為萬善正覺殿、毗盧殿、兩座大殿內均有精美的藻井,1976年拆除大殿,構件存于西黃寺。198年移至先農壇保存。2011年經修復后展出。其最大特色在于井芯,為珍貴的金雕而成的盤龍明鏡,形象威嚴、體態生動。</p><p class="ql-block"><br></p> 殿內兩邊展覽了許多傳統的經典古建筑模型和一些古代建筑規制的圖片介紹。 <p class="ql-block">佛宮寺釋迦塔</p><p class="ql-block">遼(947-1125年)</p><p class="ql-block">山西朔州應縣</p><p class="ql-block">建于遼清寧二年(1056年),塔高67.31米。第一層立面重檐,以上各層均為單檐,共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暗層,構成雙層套筒式結構,實為九層,是遼代樓閣式木塔建筑的實例,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塔。</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大殿</p><p class="ql-block">唐(618-907年)</p><p class="ql-block">山西五臺縣佛光新村</p><p class="ql-block">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是唐代木構殿宇的典范之作。唐代木架結構中,尤其是斗棋部分,構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規格化,設計與施工水平大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營造法式》-﹣中國古代建筑的"文法課本" </p><p class="ql-block">頒行于宋崇寧二年(1103年)的營造政書《營造法式(作者將作監李誡),詳細記載了北宋后期官方核定的大木作、小木作、石作、彩畫等各類建筑制度和功限、料例、圖樣。從書中可知,唐宋時期的建筑設計、施工和管理統一于"以材為祖"的材份制度之下,具有極高的科學性和便捷性。《營造法式》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營造學說的寶典。</p> <p class="ql-block">隆興寺 </p><p class="ql-block">(模型,1:250)河北正定縣</p><p class="ql-block">北宋(960--1127年)</p> <p class="ql-block">明代景德街牌樓斗拱明(1308--1644年)</p> <p class="ql-block">半掩門婦人形象石雕(復制品) </p><p class="ql-block">金(1115--1234年)</p><p class="ql-block">為宋代墓葬石雕,宋代,墓內雕刻出現反映惠主人生活場景形象,如宴飲或婦人半掩門等,這一做法還波及到金代統治地區,婦人半掩門形象成為考古學金代惠育新代的重要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唐代屋檐特點:屋檐平緩,出檐深遠,斗拱碩大。</p> <p class="ql-block">南禪寺大殿</p><p class="ql-block">唐(618--907年)</p><p class="ql-block">山西五臺縣城西南李家莊</p><p class="ql-block">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筑,也是亞洲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大殿</p><p class="ql-block">唐(618-907年)</p><p class="ql-block">山西五臺縣佛光新村)</p><p class="ql-block">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是康代木構殿宇的典范之作。唐代木架結構中,尤其是斗性部分,構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規格化,設計與施工水平大大提高。</p> 穿過拜殿來到后面的太歲。<div>大殿門前應該是要搞慶祝建國75周年活動,所以進行了一些布置。</div> <p class="ql-block">天宮藻井也叫星空藻井,最早是在北京隆福寺的萬善正覺殿。1976年地震后移至先農壇保存。藻井色彩鮮艷,做工精美,四周方形中間圓形,一共有三層,上面排滿了亭臺樓閣,瓊樓玉宇,每層都有云紋雕刻相隔,周圍繪有仙人、仙女等人物四角有四個大力士天神守護著。藻井正中間是古代星宿圖,深藍色星空里鑲嵌著金色的星位圖,這是600多年前的星空,據說根據這個星位圖倒推回去正好是我國的唐朝時期。真可謂是巧奪天工,曠世孤品。</p> 藻井四角的四個大力士 太歲殿兩側是一些中國古建筑構建和一些圖片介紹 <p class="ql-block">琉璃雕龍穿花脊飾</p><p class="ql-block">明(1368--1644年)</p> <p class="ql-block">仿太和殿上琉璃構建</p> <p class="ql-block">角科斗拱◇模型◇1:1) </p><p class="ql-block">清(1644--1911年)</p><p class="ql-block">北京先農壇太歲殿</p><p class="ql-block">角科斗拱是安裝在的角柱上的斗拱,在建筑的轉角處,斗拱的兩個外立面完全一致。這種斗拱在斜角45度線的方位上安裝斜翹、斜昂、由昂等構件,這些斜向的構建與屋檐轉角處的角梁組合在一起,構成完整復雜的轉角結構。太歲殿建筑面積1320平方米,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室內高度15.97米。太歲殿外檐有平身科斗棋96攢,柱頭斗拱18攢,角科斗拱4攢,建筑雄偉宏大,保留了明代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古建筑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構架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梁、穗等主要構件組合而成,各個桅伴之間維點以榫卯相連接,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p><p class="ql-block">拾梁式是在石礎上立柱,在立柱上架梁,再在梁上架數層疊架的梁,自下而上逐層縮短,最上層梁中間立小柱或三角撐、形成三角形屋架、屋面重量通過椽、糠、梁、柱傳到地面。抬梁式建筑主要用于宮殿、壇廟、寺院等大型建筑。。</p> <p class="ql-block">北京隆福寺萬善正覺殿次間藻井</p><p class="ql-block">明(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br></p> 金磚 <p class="ql-block">秦咸陽宮一號宮殿想象復原 </p><p class="ql-block">(模型)</p><p class="ql-block">秦(前221-﹣前206年)</p><p class="ql-block">透址位于陜西咸陽</p><p class="ql-block">咸陽宮是秦朝奢華宮殿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漢代陶樓 </p><p class="ql-block">漢(前206--220年)</p><p class="ql-block">此為慕葬出土明器,這表明木構架建筑的漸趨成熟和多層木樓閣技術的發展,使夯土修筑的高臺建筑日趨衰落,并成為南北朝木塔建筑的發端。</p> <p class="ql-block">冥器陶庭院 復制品</p><p class="ql-block">東漢(25--220年)</p> <p class="ql-block">趙州橋</p><p class="ql-block">即河北趙縣安濟橋,由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建造,上最早出現的敞肩大跨度石拱橋。</p> 走出太歲殿建筑群后來到先農壇公園里的觀耕臺,是明清兩代皇帝親耕的地方。觀耕臺前面有一小塊農田,一共是一畝三分,也是俗話“一畝三分地”的由來。每年清明節后皇帝會在這里親自扶犁耕地三趟,以示對農業的重視。 <p class="ql-block">先農壇神倉建筑群是先農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園大門對面。始建于嘉靖十年,主要功能是儲存皇帝親耕收獲的谷物,為祭祀活動提供谷物祭品,承載著重要的禮儀功能。包括神倉、碾房和倉房。其中神倉圓廩被稱為“天下第一倉”為先農壇獨有。</p> 結尾: 中國古代建筑,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而放異彩于世界之東方。這一由中華民族所創造和發展的"空間造型藝術和建構技術",自成體系,獨樹一幟,是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神奇的土木結構、卓越的科技成就與迷人的藝術風材,令華夏營造處處閃爍溫潤的哲學精神、嚴謹的想和燦爛的人性光輝。<br><br>領略中國古代建筑輝煌的發展歷程,欣賞著她典雅精致的造型和獨具一格的技藝時,我們能感受到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中華五千年的生命脈動,進而引發我們對宇宙、歷史、人生的思考。<div><br></div><div><br></div><div> 2024.9.26</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科尔|
临猗县|
姜堰市|
土默特左旗|
自治县|
曲松县|
卢龙县|
措美县|
蕉岭县|
长汀县|
吉水县|
莱州市|
沙洋县|
西丰县|
吴堡县|
海南省|
阳谷县|
柳林县|
潼关县|
莒南县|
泌阳县|
方城县|
神木县|
蓝田县|
大同市|
武城县|
夏邑县|
沙湾县|
长春市|
诸城市|
古丈县|
九龙坡区|
赞皇县|
丰城市|
五指山市|
张家港市|
蕉岭县|
易门县|
三亚市|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