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獅子兔子和狐貍</p><p class="ql-block">(民間故事56?王俊智搜集整理)</p><p class="ql-block">獅子、兔子和狐貍做朋友時,狐貍狡猾,常常捉弄獅子和兔子。</p><p class="ql-block">有一天,獅子對兔子說:“咱們也捉弄一下狐貍吧。”</p><p class="ql-block">兔子說:“中啊,可怎么捉弄呢?”</p><p class="ql-block">獅子說:“狐貍嘴饞好吃肉,你去叫來它,我有辦法。”</p><p class="ql-block">兔子叫來狐貍說:“狐大哥,你不是愛吃肉嗎?獅子知道哪里有。”</p><p class="ql-block">狐貍聽說有肉吃,非常高興,問獅子哪里有肉。</p><p class="ql-block">獅子說:“哪兒哪兒那座廟前有一匹馬,你去,可以吃到馬肉。”</p><p class="ql-block">狐貍說:“我一吃,那馬不跑了?”</p><p class="ql-block">獅子說:“你把你們兩個的尾巴拴在一起,它就跑不了啦。”</p><p class="ql-block">“中!”狐貍高興極了。</p><p class="ql-block">狐貍來到那座廟前,那里果然臥著一匹馬。那馬在打瞌睡哩。</p><p class="ql-block">狐貍過去把自己的尾巴和馬的尾巴拴在一起,就去咬馬的屁股。馬感到屁股一陣鉆心地痛,跳起來就跑,因為倆尾巴在一起拴著,拖著狐貍身上一道又一道的。</p><p class="ql-block">獅子和兔子藏在一旁偷看,見計得逞,高興地大笑起來。</p><p class="ql-block">據說,現在狐貍身上的道道兒,就是當年讓馬拖的,兔子的三瓣嘴,就是當年大笑弄扯的,獅子的大疙瘩頭就是當年偷看大笑搖頭搖大的。現在的馬,也輕易不臥著休息了。</p><p class="ql-block">附記:</p><p class="ql-block">唐正中老師講這個故事,我就記下來了,因為當時覺得有趣。</p><p class="ql-block">唐正中老師,小名菊只,后來有了年紀,人們就稱他老菊子。</p><p class="ql-block">唐正中老師是鶴壁市郊區鹿樓鄉故縣村人。故縣村原是隋朝時期湯陰縣最早的縣衙所在地,那時候就蕩源縣。后來蕩源縣搬到現在的湯陰縣,就改名叫湯陰縣啦。有這一層關系,唐正中老師就自稱蕩源居士。唐正中老師愛好書法,經常掂著毛筆寫字,落款就大大方方寫上“蕩源老人書”。這個《獅子兔子和狐貍》是唐正中老師講的,我就搜集整理了出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回县|
鹤山市|
库车县|
杭锦旗|
万年县|
渝中区|
泗水县|
合阳县|
庆安县|
聂拉木县|
永嘉县|
桂林市|
奇台县|
开鲁县|
林西县|
葵青区|
乌审旗|
贺兰县|
阳泉市|
肥乡县|
吉林市|
阿合奇县|
阜城县|
清苑县|
敦煌市|
隆子县|
大荔县|
林州市|
郎溪县|
南通市|
枣强县|
江北区|
阿克陶县|
遂平县|
松江区|
翼城县|
桂阳县|
宁都县|
鄂伦春自治旗|
温州市|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