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錯過中秋登高日,心念摩詰有遺篇;</p><p class="ql-block">常恨廣陵無山岳,空有西湖瘦可憐。</p><p class="ql-block">青山隱隱隱對岸,綠水迢迢迢鄉關;</p><p class="ql-block">正是一年秋正好,碧天白云向江南。</p><p class="ql-block"> ——佚名《無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再次隨“美欣美途”秋行蕪湖古城、登臨馬仁奇峰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因為偕妻同往蕪湖本就是“美欣美途”。即或行前妻有恙而唯余獨往,仍不失為“美欣美途”。知我者謂我自戀于路上,不知我者謂我莫知所云,由他耳。</p><p class="ql-block"> 蕪湖位于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有“吳楚古郡,江東名邑”之稱。據悉,蕪湖有2500年歷史滄桑,春秋時期謂之“鳩茲”。且不論今意其為“鳩鳥云集,水草茂盛”,僅觀其名就能聯想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吟唱,聞其音仿佛聽到來自《詩經》深處的蒼古遙響。何必簡稱“蕪”,潦草了凌亂了一座古城。</p><p class="ql-block"> 所謂蕪湖古城,系指明萬歷年間開筑建設的城池,位于現蕪湖城南,長江與青弋江交匯處。駐車南停車場高架橋下,自東入口進入古城,按墻上古城示意圖徑直而入,但見古街古建依然是當年灰白,只是店鋪商肆涌動著現代潮流。古城不大,兜兜轉轉一個時辰足以走遍。</p> <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座古城,文廟、寺院、衙署、戲臺是其必要元素。相信蕪湖史上曾有過,然其歷經戰火內亂早已面目全非。即便復建興建也不過是畫虎類貓罷了。君不見古城門樓除南“長虹門”從底座到到閣樓、從形制到外貌還有些像“虎”,其他諸如“宣城門”“能仁寺”“城隍廟”“衙署”“文廟”“牌坊”等古建,或氣象一新,或幾近坍塌,或氣勢端莊,或裝作高冷,終不過非虎非貓而已,令人不能久視。</p><p class="ql-block"> 一路隨同學夫君吳先生單反按圖索驥走下來,曾經的西“弼賦門”北“來鳳門”舊址新立著“步云坊”與“雙忠牌坊”;“文廟”外觀看似恢弘卻無字匾;“城隍廟”“能仁寺”端坐于鬧市反倒寡落景象;“衙署”更是“有衙無署”,前門慘不忍睹;晚清“模范監獄”也只是空余一堵磚墻。看下來,做舊不及徽州和平遙古城的依稀彷佛,圖新不如蘇州平江路和揚州仁豐里的文創新穎。但愿節假日盛時會有不一樣的光景呈現,以不負蕪湖古城兩千多年的悠悠歲月。</p><p class="ql-block"> 好在此行只為登高馬仁奇峰而來,閑逛蕪湖古城權當作正餐前的開胃小菜,縱使不那么契合口味,也無妨接下來對“馬仁奇峰”這道“硬菜”的渴望。而況戶外人穿城而過,在乎更多的只是遠方山野。</p> <p class="ql-block"> “馬仁奇峰”曾常出沒于戶外休閑者的眼中和腳下,好幾次錯過只好以“緣分未到”聊慰己心。故而,此番前往與“馬仁奇峰”相遇,似乎有些緣落今朝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行前略略備些功課,得知——馬仁奇峰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境內,有皖南張家界,江濱小黃山之稱。 馬仁奇峰概有“六奇”:奇峰為魯迅峰、駱駝峰,峰峰神似;奇壁為馬仁石壁,為蕪湖十景之一;奇柱為一柱擎天,被譽為蕪湖第一柱;奇洞為太陽洞、漏月洞,隔山相望;奇屋為人字天、一線天,鬼斧神工;奇林為楠木林、櫧樹林,林林挺秀。</p><p class="ql-block"> 出行隊伍中絕大多數都是初來,對“美欣美途”大概也是乍到,所以請來導游引領。三十多人的大隊人馬中五六十歲甚至以上者眾,小眾聚集且志在打卡者多,這就為此行“嬉笑與擺拍不止,休閑與平庸互現”埋下伏筆。此乃余內心極不情愿而又不得不與之為伍矣,就因了這向往已久的“馬仁奇峰”。</p><p class="ql-block"> 在景區門樓與一旁“馬仁奇峰”立石遲滯不行絡繹拍照者多矣,及至“中華第一福鼎”廣場更是流連忘返。無論男女老長相識與不相識,皆各懷心思紛紛在此祈福求福和接福納福。曾聞武漢龜山公園和黃帝故里新鄭均建有“中華第一鼎”,項羽家鄉宿遷甚至號稱“天下第一鼎”,可謂“牛氣沖海內,囂聲震天宇”。蕪湖稱“中華第一福鼎”,豪氣之中略帶些收斂,福氣之中張揚著圣意,不輸天下各方,蓋因鼎上刻有康熙帝當年為母祝壽所寫99個御筆“福”字。</p><p class="ql-block"> “中華福鼎哪里有?似曾相識在夢中”,有些恍惚。</p> <p class="ql-block"> 過“馬仁寺”而不入,勿擾佛門清凈是也。蜿蜒而上石階,開啟登山模式。悠長彎曲的石徑盤升于一大片原始古林樹中,多為“苦櫧”與“楠木”,皆綠意森然,絕對能提振山行者精神。尤其“楠木林”,漸次標注有“薄葉楠”和“紫楠”,雖不及“金絲楠”珍貴,也是罕見于云貴川域外。其突出者:一為“螺旋楠”,形似鏤空繡球堆砌而獨秀于林;一為“迎客楠”,酷似黃山松婆娑枝葉張臂歡迎訪客到來。</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楠海大峽谷”中,忽而一馬當先,在開路前行的同時,能盡享莽莽楠海秀色可餐、錚錚石巖天作奇觀的先睹為快。忽而延宕其后,在回望古樹掩映幽深石道空無一人的靜寂中,凝神那石樹相依相守矢志不移的千年之戀,注視那有山石撐腰而不懼寒來暑往風雨飄搖的華樹竟發。忽而想象自己就是那株低首不語的楠木,欲在“思禪壁”前找回自我,于遠離塵世的幽靜處默默書寫四季常青的生命華章。</p><p class="ql-block"> 馬仁奇峰南側有一寬敞明亮洞穴名“石屋”,由三塊巨石鼎力而自然構成。有人笑比男女交媾石圖,引得一旁幾許側目幾許不屑。明明形同神似,心中暗合卻口眼鄙之,貌似正人君子,或為假正經者也。“石屋”高30 m,面積數十平,據說既能擋風又能遮雨還很通透,且內有天然石桌石凳,儼然僧人幽居。倘遇三先生攜三五知己來此圍爐烹茶,把盞推蓋,輕吹淺啜,談笑今古,風雅神仙,好不快活。</p> <p class="ql-block"> 穿過“石屋”至山埡口,于太陽山和月亮山峰巖之間搭建320m長180m高的“飛龍在天玻璃棧橋”連接“絕壁天梯玻璃棧道”共520m,組成了一個高空體驗觀景勝地。雖國內諸多山林景區玻璃棧道并不罕見,卻仍然吸引著游客樂此不疲,且許多觀光者就是沖著行走玻璃棧道的心驚膽顫和緊張刺激而來。尤其那些個爺爺奶奶輩在此一下就回到了少年時代的放任無忌,肆意張揚著“為老不尊”的歡愉。</p> <p class="ql-block"> 于我而言,更看重的是借助兩山崖壁間的棧道,可以坐擁一往晴朗秋空下一碧蔚藍的天一抹絲滑的流云入懷;可以放眼一脈脈連綿橫亙的山嶂一闕闕頓挫有致的峰巖一幅幅群巒聳翠江山多嬌的畫圖醉睛;可以感懷一縷縷秋陽的和煦溫暖一陣陣秋風的微涼體恤一片片山林的起伏滄桑;可以遙想一輪紅日于太陽山升起的蓬勃一圓明月于漏月洞瀉露的清冷一檔朝霞暮靄喚起山霧流嵐和內心潮起的歡欣激蕩。</p><p class="ql-block"> 下山是導游退出按路標指引的自由之行,時間的闊綽令人心生疑竇伴隨著隱隱遺憾。一個人的孤行猶如身在一個人的山林,沒有人聲喧囂也沒有隊伍拖沓,我與山林或坐而孤寂在空茫且自在的自然里,或行而緩慢在林樹透光且悠長的時間里,那是多么美好又奇妙的體驗啊!即便沒有上到太陽山月亮山峰巔,即便沒有看到偉人峰馬仁石壁的真容,即便沒有目睹一柱擎天直指云霄的震撼,何妨這淡然無奇的逍遙。</p> <p class="ql-block"> 及至景區出口,又見到“偉大領袖”塑像,如同一座偉岸的山峰喚起四年前的記憶猶新——曾經來過啊,馬仁奇峰,怎么就忘吶?感謝領袖指引,令我故地重游,如夢方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南充市|
麻城市|
新宁县|
沙坪坝区|
石狮市|
东宁县|
台北市|
蓬溪县|
永新县|
哈尔滨市|
平舆县|
理塘县|
梅河口市|
阳朔县|
甘泉县|
读书|
那坡县|
英吉沙县|
沙河市|
巴彦淖尔市|
西和县|
乳山市|
汶川县|
呼图壁县|
栾城县|
达拉特旗|
靖边县|
米泉市|
陇南市|
云阳县|
许昌市|
宜城市|
通许县|
饶平县|
昆明市|
甘孜县|
莲花县|
大丰市|
道真|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