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光福古鎮背依鄧尉山,瀕臨太湖,是蘇州吳中地區的名鎮。光福古鎮名聞天下得益于悠久的種梅史,《光福志》記載:“鄧尉山里植梅為業者,十中有七”,可見種梅之盛,自古有“鄧尉梅花甲天下”的美譽。清康熙皇帝南巡至此,曾感慨題詩:“鄧尉知名久,看梅及早春。繽紛開萬樹,相對愜佳辰”。</p> <p class="ql-block"> 我的舅舅和姨媽等親戚均生活在光福鎮,姨媽一家除種植枇杷、楊梅、紅橘和桂花等花果樹外,空閑時還以繡花和養蠶為副業。1972年時我還在農村插隊,就要到春節了,我寫信告訴父母,春節我不回家了,到光福和太湖外婆家過年。</p><p class="ql-block"> 當時我寫了一篇《到太湖去》的散文,描繪了春節即將到來時光福的盛景:“光福是坐落在太湖之濱的一個古鎮,本來就十分繁華,在春節前就更加熱鬧了。鄉下的農民,佩紅戴綠的年輕婦女以及從各地回鄉探親的人們匯成了一條川流不息的人河,擠滿了街道、商店和供銷社,尤其是耳畔的吳儂軟語,讓我感到十分親切”,而“通往太湖的山坡上,紅梅、白梅、綠梅爭先恐后地綻開花蕾,散發出陣陣幽香,早桃也迫不及待地開出粉紅的花蕊,笑靨迎人,多像一幅色彩繽紛的水墨圖啊!”</p> <p class="ql-block"> 舅舅住在光福寺附近的一個老宅院里,他每天進出老宅都要經過寺前的石拱橋,這座石橋雖不起眼,卻是一座宋橋,有近千年歷史。我曾多次與舅舅談起光福的名勝古跡,自然是光福寺和光福塔,還有司徒廟了,可我除去過司徒廟外,光福寺卻不知何故一直是關閉的,只能透過緊閉的大門縫隙看到里面的大殿古樹和高高聳立的光福塔。這次重返光福,聽舅舅說光福寺經過修復,已向游人開放了,讓我喜出望外。</p> <p class="ql-block"> 清晨,由于離光福寺開放時間尚早,我們決定先步行去離光福鎮不遠的司徒廟。司徒廟掩映在綠樹中,寺門敞開著,還沒有一個游人,一片靜寂,初陽照在黃墻上,留下斑駁的影子。寺外即“香雪海”,如若初春,梅花綻放,白勝雪、紅霞染、綠萼俏,彌漫十余里,千頃一片白,每年這時車水馬龍,游人如織,“鄧尉探梅”已成為游人賞花尋幽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 司徒廟因東漢時大司徒鄧禹曾在此隱居而名,廟內尚存鄧禹手植的四株古柏,讓人驚奇的是這幾株形狀怪異的古柏雖經歷了兩千多年風霜雨雪,卻依然生機盎然,郁郁蔥蔥。乾隆皇帝南巡于此,曾賜名這四株古柏為“清、奇、古、怪”。只見“清”者碧郁蒼翠,挺拔清秀;“奇”者主干折裂,其腹中空;“古”者紋理紆繞,古樸蒼勁;“怪”者臥地三曲,形若蟠龍,被稱為“蘇州四絕”。</p> <p class="ql-block"> 司徒廟雖不大,但花木扶疏,曲徑回廊,鳥鳴清幽,般若莊嚴。除佛殿梵舍外,還留有眾多珍貴的歷代石刻,其中包括明人所刻“楞嚴經”。</p> <p class="ql-block"> 光福寺也稱銅觀音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1500余年,我們從司徒廟返回時,寺院已經開放了。穿過宋代光福寺橋和山門牌坊進入寺內,迎面是大雄寶殿,大殿前有一株數人方能合抱的香樟樹,為明代所植,高大繁茂的枝葉在晨風中簌簌作響。</p><p class="ql-block"> 寺院依龜山而建,曲徑通幽,逐層而上,修復一新的光福寺塔雄峙山巔。這座磚木結構的佛塔與寺同年代而建,唐代曾毀于大火,現保留下來的塔為清乾隆年間重修,由于年久失修,早已殘破不堪。1993年春,我回光福探親時,曾在碼頭邊以塔為背景留影,那時光福寺不開放,只能遠遠眺望古樸的塔影。</p> <p class="ql-block"> 光福塔高聳在龜山上,猶如一座燈塔,這座瀕臨太湖的塔是光福的標志。這次重返光福我終于能進入光福寺,沿著狹仄的樓梯登至塔的最高層,站在塔檐邊,頂著寒冷的湖風,舉目四望,近可賞鄧尉梅花,遠可眺天平、靈巖、穹窿諸山,湖光山色,古鎮風貌盡收眼底,遠處云煙籠罩,與太湖波光融合成一幅山水畫。</p> <p class="ql-block"> 如今,走在光福鎮的老街上,古樸的感覺已漸漸遠去。沿街老屋墻面被出新,刷成白色,原來小河裸露的土岸都加砌了水泥護壁,印象中的太湖碼頭,也不見了蹤影。記得幾十年前,太湖里的小漁船是可以通過縱橫交錯的港汊搖進鎮里的,能看到漁民們從船上抬下一筐筐魚蝦販賣,空氣中到處散發著魚鮮的腥味。清澈的河浜邊,身著靛青色布衣,頭戴繡花布巾的村婦們蹲在青石板上洗菜浣衣,開心的交談,那款款的鄉音充滿了生機活力。</p> <p class="ql-block"> 現在古鎮的港汊大都被改造,小漁船也不能從太湖搖進古鎮,僅有的小河寂寞著,空蕩蕩的水面只是水鄉的象征。近年修復的光福塔,不知何故與我1993年站在港汊邊背景中塔的形狀也相去甚遠,惟有不變的是那款款的鄉音,還是那么讓我感到親切。我想,水鄉光福的千年神韻和民俗風情只能在記憶中回味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霍城县|
永城市|
佛坪县|
古丈县|
洛宁县|
德格县|
琼海市|
怀来县|
桃园市|
拉萨市|
荔浦县|
繁昌县|
云霄县|
桃园县|
乌拉特中旗|
略阳县|
青河县|
东乡族自治县|
玉溪市|
腾冲县|
绵竹市|
海口市|
连州市|
汤阴县|
株洲县|
博兴县|
沂南县|
荔浦县|
焉耆|
武强县|
万荣县|
阜城县|
大姚县|
湘潭县|
二连浩特市|
珲春市|
嘉荫县|
新乡县|
清河县|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