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太突然,太不可思議了,我的戰友,我的排長,董克元竟突然間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記得剛到部隊第四天,我們二十幾個新兵整隊去營部看電影。在領導的帶領下,就著電影還未開場的空間,一窩蜂的擁進了軍人服務社,選購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因為規定了購買時間,所以我們這些不懂規矩的新兵一進場就亂哄哄的,爭先恐后的要這要那。大約五秒鐘左右,一個洪亮、腔鼻喉自然共鳴的聲音猶如從房頂貫下,“大家不要亂,排好隊一個一個來,這樣會更快。” 我循聲望去,一個英武帥氣,高大挺拔,眉清目秀,臉面嚴肅卻又不乏親和的老兵在招呼著我們,指揮著我們。那一次,我不記得自已買了什么,只記住了他這個人,因為他長的太帥了,盡管我此時還不知他的名字,但他的形象卻就此印在我的腦海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二次見到他是在部隊的演出隊。新兵下連后的不久,我就被選調到演出隊。我拉京胡,他演少劍波和李玉和,準備參加軍區直屬隊的匯演。他因為服務社的采購任務,我們所有的人員都到位了,他這位“主角”卻還在外地出差,不見雁歸。我問領隊周海清(我下連后的副指導員):“我們的少劍波什么時候來,他表演的怎樣?” 領隊告訴我:“他過兩天就來了。他的演技怎么樣我不知道,但他的形象絕對好,這一點我們完全有信心拿分。” “形象絕對好”,我心里想,莫非是他!果不其然,真的是他!沒想到,我入伍后心中念想過的第一個人,競是我在演出隊最緊密的伙伴,心里美滋滋的,此時我才知道他叫董克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董克元戰友所以能參加演出隊純粹是領導看他形象好才選中的。其實他沒有一點表演基礎,一些簡單的表演動作經他一比劃,完全變了樣,極不協調。看到他這個樣子,很多人包括領隊和隊長很是作急,很怕到時完不成演出任務弄個大笑話。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大家似乎看到了希望。因為他的態度很正,不恥下問,謙虛向學,不管是誰為他指點動作,他都會一招一式、不厭其煩的認真學習,空隙時他也會一人認真的反復練習。他的聲音很好,可就音樂而言,他是個門外漢,歌唱起來,卻會經常跑音,節奏還亂套。為此我經常對著曲譜一對一的反復為他示唱,為他扣音。這個過程很長,可他從來都是一臉謙和,一板一眼的認真學唱。他的謙恭,他的真誠,他的認真和執著,以及他良好的適應能力,不僅徹底打消了演出隊所有人的顧慮,也為我消除了作為一個新兵為老兵糾偏的拘謹。我與他的這次合作,雖談不上完美,但可謂稱心。由此,我們成了軍中的好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和董克元戰友再次交集是76年他來當我們的排長。我作為他的三班長,自認為是他當時最喜歡最認可的兵。他當排長時,我最大印象是他非常喜歡聊天。他不僅會聊,而且善聊,人文故事,鄉風民俗,政治軍事,古今中外,海闊天空,無所不包。更有甚者,當聊到興致處,他會眉飛色舞,手舞足蹈,激情四射,仿佛他就是一個活鮮鮮的事中人。正因為如此,我很喜歡聽他聊天,此中我們不僅增進了友誼,更主要的是我從中收獲了很多東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董克元戰友喜歡寫作,競有兩部長篇小說,十幾萬字的詩詞歌賦流傳于世,也許很多當年的戰友都沒想到,我便是其中之一。我在他手底下任班長近十個月,只記得1976年9月的一天,他約我聊天,我到他宿舍時他不在,只見書桌上散放著兩張白紙,我走近一看,一首尚未完成的五言絕句躍然紙上,現今我只完整的記住了“大樹相繼傾,黑云壓天城。”這兩句,第三句打頭的兩字是“國人”,其余三字想不起來了。這是我當年唯一的一次見他寫詩,而且還未完成。至今回憶這些,聯想到當年的政治風云,翻看他郵寄給我的三本傾心之作,我感覺到董排長不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而且有著敏銳的政治觸感,豐厚的人文情懷,為國為民建功立業的理想抱負。可惜,時運不濟,他渴望燦爛的生命卻在無風無雨也無晴的境遇中悄然歸去。真的令人傷感,讓人悲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董克元戰友是84年轉業地方的,時至今日,我和他相見相聚過三次。第一次是2014年11月24日,他得知我在杭州美館幫戰友馬松林做畫展,當即欣然乘車從山東趕來,不巧的是我家中急電,督我不要錯過見證孫子即將面世的機會。因為此事,他下車,我們在杭州站臺上握手擁抱,輕聊了幾句,我便匆匆踏上動車回歸了廈門。第二次是2016年8月的青島戰友會,我們大杯喝酒,暢意聊天,遺憾的是他夫人身體有恙,戰友聚會還未結束,他便匆匆離去。第三次是2018年3月的楊州戰友會。這一次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不僅一起享用美酒美食,游覽美景美色,還一起乘車去周恩來的舊居參觀。更讓我快心快意的是,我們同游《瘦西湖》后,即興唱和,各自賦詩一首,他說史,我喻今。過往每每憶此,好不痛快!而今稍稍想起,心酸涕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排長,我親密的兄弟!三千界的佛火已經燃起,八萬里的神燈也已點亮,那邊有我們的老首長,也有不少的戰友兄弟,你一路走好,與他們相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斯人已去,音容永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18年3月24日同游揚州 “瘦西湖”時的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們游覽“瘦西湖”唱和的詩句被他收錄到他的《山河集》的書稿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戍邊者”是董克元戰友創作的第二部長篇小說,計285千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部是“濰河兒女”,為什么沒有寄給我,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是董克元戰友贈書時寫給我的贈言,這也是他唯一留存于我的親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林汀,是董克元戰友創作后期的筆名。他為什么用這個名字,我們沒有交流。我揣摩很久,使我想起了宋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因為在部隊聊天時,他好幾次吟誦這首千古傳唱的詩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天祥是南宋未期很著名的人物,他有極強的民族氣節,又有極具的政治抱負,一生憂國憂民,是個上馬能殺賊,下馬著文章的能人。董克元戰友取筆名為“林汀”是否心意“零丁”,這只是我個人根據他的以往予以的猜測,大家不可過度解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早春”是董克元戰友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共計570千字。</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河集”主要收入了他自1965年至2019年間不同時期的詩詞歌賦及幾篇散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董克元戰友的每部作品都有作者簡介,大同小異。我比較了一下,《山河集》對他的介紹相對更完整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董克元戰友喜聊、會聊、善聊,戰友聚在一起,自然而然他會成為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還是那么的儁氣,還是那么的英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時光不公,怎么沒給你留下一點痕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還是當年的雄氣,還是過去的豪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歲月蹉跎,也沒改變你不服輸的印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依然那樣的逸氣,依然那樣的脾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戰友相逢,赤誠以待是你不變的元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一這是2018年3月在揚州戰友會為老排長董克元的精彩表現點贊時的隨筆,現轉錄于此,以悼追憶。</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皇皇萬千言,字字破心田。</p><p class="ql-block"> 家國天下事,大書情和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翻頁覓行蹤,故人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回瞻那身綠,衣衫淚相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武义县|
苍山县|
定南县|
宝山区|
合水县|
光山县|
安西县|
林甸县|
柳江县|
佛冈县|
郓城县|
德庆县|
玉环县|
洪雅县|
梁山县|
文成县|
东兰县|
泰兴市|
昂仁县|
沙湾县|
吉首市|
呼和浩特市|
从化市|
淳化县|
图们市|
沂源县|
石楼县|
济南市|
塔城市|
承德市|
宁强县|
齐齐哈尔市|
崇信县|
中卫市|
遂川县|
郑州市|
磐安县|
苏尼特左旗|
永定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