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籌備已久的游騎湘西之旅終于成行。 </p><p class="ql-block"> 本次出行,采取4+2的方式,兩輛汽車搭載八位騎士和八輛單車,從湘鄉出發,依次參觀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吉首矮寨大橋景區和邊城茶峒景區,然后車停邊城,八人組隊,開啟純騎行模式。我們腳踏風火輪,翻山越嶺,途經重慶秀山、湘西保靖,分別到訪龍山縣惹巴拉景區、里耶八面山景區、里耶秦簡博物館、里耶古城遺址和花垣十八洞村、湘西掛壁公路及矮寨盤山公路,直抵吉首市區。全程騎行300余公里,累計爬升海拔4500余米,累并快樂著!于25日上午結束騎行,下午駕車平安返回湘鄉。</p> <p class="ql-block">出行第一站: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鎮七里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日本投降中國戰區受降典禮在湖南省芷江縣舉行,侵華日軍在此交出了兵力部署圖,并接受了載有關于日軍投降詳細規定的備忘錄,史稱“芷江受降”。</p> <p class="ql-block"> 進入紀念館內部,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這里不僅展示了日本投降的歷史事件及其意義,還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照片,讓人仿佛穿越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出芷江”,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侵華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奉岡村寧次之命,飛抵芷江洽降。博物館內的一幕幕情景再現,當看到日方投降代表耷拉著腦袋、面無表情的鞠躬于中方受降代表面前,呈上受降書時,這一幕讓人不禁感慨萬千,讓人興奮不已。</p> <p class="ql-block">人民的勝利,偉大的勝利,正義的勝利,反法西斯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出行第二站: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鎮。</p><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橋,全稱為“矮寨特大懸索橋”,橫跨德夯大峽谷。矮寨大橋是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觀。這座建在355米的兩座大山之間的懸索橋全長1779米,主橋長達1414米,大橋的建設者們克服了地形險要、地質復雜、吊裝艱難、氣象多變和運輸不易五大難題,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首次采用巖錨吊索結構;首創“軌索滑移法”架設鋼桁梁;采用橋隧相連的結構模式,創造了四項“世界第一”。</p> <p class="ql-block"> 矮寨盤山公路屬于三一九、二O九國道重復線(原湘川公路)的一段,位于湘西吉首市西15公里,公路長約6.2公里,修筑于水平距離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為70—90度的大小斜面上。這樣特定的空間迫使公路多次轉折,形成13道銳角急彎,26截幾乎上下平行重疊的路面。</p> <p class="ql-block"> 矮寨盤山公路有三奇:</p><p class="ql-block">一奇——圓形轉車臺。坡度越來越大,路幅越來越窄,彎道越來越急。有的折彎處,前有懸崖,旁有絕壁,甚至滿足不了作180度折彎的條件,工程設計者就在這里巧妙地設計了一個僅容一輛車通過的圓形轉車臺,讓車在臺中轉體360度后,再折向上前進。6.2公里的路程,轉車臺就有7處。</p><p class="ql-block">二奇——“路上天橋橋上路”。其實這是一座石拱橋,橋洞僅容一輛卡車通過。從這里向上,是整個矮寨盤山公路最經典也是最險要的路段。穿過橋洞10余米,前方是一處懸崖,左一個立體的反“8”字形,繼續盤旋向上。</p><p class="ql-block">三奇——“千米延伸至6.2公里”。全長6.2公里的路段,其實它的水平距離不足1000米。原因就在于這里的垂直高度440米,而整個山體的坡度卻有70度。在這樣特定的空間,公路不得不多次轉折,形成13道銳角急彎,26截幾乎平行、上下重疊的路面。</p> <p class="ql-block"> 站在橋上看向遠方的人們,在欣賞著美景的同時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出行第三站:花垣縣邊城茶峒古鎮。</p><p class="ql-block"> 路牌上的大字“邊城茶峒景區”十分醒目,“中國特色小鎮”的字樣則表明這是一個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茶峒印象:湘西花垣,重慶、湖南、貴州交界,雞鳴三省,一腳踏三省,一鍋煮三省;沈從文先生筆下的小說《邊城》;清水江,輕舟慢過,拉拉渡;翠翠,白塔;古巷古跡故居,老街老店新商鋪;灰墻青磚木房屋,木雕門窗。</p> <p class="ql-block"> 正當我們在此拍照時,來自邵陽的美女游客適時投幣,驚醒了沉睡一宿的公雞,于是我們真實的體會了一次雞鳴三省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茶峒古鎮有著古巷灰墻青磚、鱗次櫛比的店鋪、原木雕花的門窗;青石板路,磚瓦房屋,河水流淌起伏貫通古鎮;輕舟泛起,燈火倒映。</p> <p class="ql-block"> 邊城真正之美不在于風景,而在于沈從文筆下文字之美。</p><p class="ql-block"> 漫步茶峒,走進沈從文的文字中,去尋找沈從文筆下真正的邊城。</p> <p class="ql-block"> 一半詩情畫意,一半人間煙火。</p><p class="ql-block"> 等一城煙雨,只為你;</p><p class="ql-block"> 度一世情緣,只和你。</p><p class="ql-block"> 到湘西,去茶峒,那里有你向往的詩和遠方,留下忙碌的生活,接觸大自然,感受人文,品味一段不同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從邊城往惹巴拉方向,上坡路段連綿不斷,看路況很好,兩旁風景也很美,大伙雖然有點累、也有點渴,還是能堅持著、快樂著向前沖。</p> <p class="ql-block">出行第四站:龍山縣惹巴拉景區。</p><p class="ql-block"> 惹巴拉景區位于龍山縣苗兒灘鎮,距離龍山縣城60公里,距離里耶鎮約40公里。“惹巴拉”是土家語:意為美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惹巴拉宮風格特異,有土王宮、擺手堂、沖天樓、窨子屋、轉角樓、拉拉渡等建筑,是全國性影視拍攝基地,不少影視作品在此取景。可惜目前已經處于荒廢狀態。</p> <p class="ql-block"> 惹巴拉最有名的風雨橋——涼亭橋。呈Y型,洗車河與靛房河在這里相遇,匯聚成撈車河,三條河流呈人字形,串起惹巴拉、撈車、梁家三個自然村寨。涼亭橋風雨走廊就建在三條河交匯之處。</p> <p class="ql-block"> 惹巴拉風雨橋,是木結構廊橋,全長288米,橋上裝飾展示土家織錦與鐫刻土漢詞匯。是世界上最長的土家風雨橋。</p> <p class="ql-block"> 投宿惹巴拉景區郭大姐家民宿,吃當地美食,晚餐后我們夜游惹巴拉景區!</p> <p class="ql-block"> 這里有熱火朝天的土家擺手舞、茅古斯、梯瑪歌、打溜子、咚咚喹等土家歌舞器樂,有絢麗別致的土家織錦等非遺項目。這里有熱辣辣的包谷燒酒和大塊臘肉砟魚。</p> <p class="ql-block"> 別了惹巴拉,迎著朝霞、騎著戰車向八面山出發。</p> <p class="ql-block">出行第五站:里耶八面山。</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從惹巴拉出發,騎行38公里的起伏路后到達里耶八面山腳下,然后又是17公里的八面山爬坡路!太爽了吧!</p> <p class="ql-block"> 八面山,是亞洲最大的桌山,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里耶鎮。其平均海拔達1200多米,最高峰1416米,我們騎行達到海拔高度為1328米,有“湘西屋脊”之稱。</p> <p class="ql-block"> 在八面山山頂這塊石碑前,我們這群騎友留下了珍貴的合影。身著統一的騎行服,大家并排而立,笑容滿面,背景中的巨大巖石標志見證了我們的旅程。這里的大自然風光令人陶醉,每一次騎行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p> <p class="ql-block">遠眺八面山</p> <p class="ql-block"> 沿著山路蜿蜒而上,八面山的自然景觀逐一展現。山頂的八面峭壁高聳入云,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守護著這片土地。站在山頂的觀景臺上,我俯瞰著整個八面山的美景,那如詩如畫的景色讓我們陶醉。</p><p class="ql-block"> 此外,湘西剿匪記中的土匪洞也位于八面山之中,它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的傳奇故事。山頂??很多蒙古包和民宿,還有大草原、跑馬場和滑翔傘基地,供游客消遣游玩和納涼避暑…據說在山頂還可以經常看到美麗的云海,??我們來的不是時候,自然沒有看到傳說中的壯麗云海。</p> <p class="ql-block"> 這位已經是奶奶級別的菇涼,本次跟隊出行,表現出了超常的毅力,長途跋涉,日夜兼程,終究還是被巍巍聳立的八面山所屈服,在上山途中,體能下降,于是由我們的騎行金牌保姆助力一程,最終也勝利登頂。此處應該??掌聲響起??????</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農歷八月二十一日,星期一,晴天。恰逢我們的騎行大師強哥生日,待我們騎上海拔1400多米的八面山山頂,已經是將近下午兩點了,來一瓶冰啤酒,為強哥的生日干杯??!</p> <p class="ql-block"> 八面山被譽為“南方空中草原”“中國南方草場的一顆明珠”,是沈從文筆下的“別樣一個國度”,平均海拔1200多米,四周懸崖絕壁,山上地勢平緩,綠草如茵。山上溶洞、天坑、天橋、石林等星羅棋布,一步一景,構筑出一幅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畫。</p> <p class="ql-block">出行第六站:里耶古城。</p><p class="ql-block"> 里耶—土家族語是開拓這片土地的意思。里耶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里耶鎮。他與芙蓉鎮、浦市古鎮、邊城茶峒并稱為“湘西四大古鎮”。</p> <p class="ql-block"> 古城的每一磚每一瓦都透露著歷史的氣息,走在古老的街道上,仿佛可以聽到歷史的回響。</p> <p class="ql-block"> 從里耶古城出發,途經白云山連續3.8公里上坡,個個心中??信仰,腳下??力量,很快就輕松地爬完了這個長坡。</p> <p class="ql-block">出行第七站:花垣縣十八洞村。</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村莊依山傍水,寧靜而美麗,村民們熱情好客,讓人感受到了湘西人民的熱情與淳樸。</p> <p class="ql-block"> 十八洞村八分山一分水、半分建筑半分田,村寨依山就勢、臨空筑房,民居特色鮮明,苗族風情濃郁。十八洞村于2017年2月成功實現脫貧摘帽。</p> <p class="ql-block">出行第八站:花垣縣湘西掛壁公路。</p><p class="ql-block"> 這條公路蜿蜒曲折,穿梭于山林之間,讓人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唯一一次中獎!哈哈,恭喜強哥!生日快樂!中獎開心!</p> <p class="ql-block"> 五天行程,四晚住宿,三晚住的是民宿。</p><p class="ql-block"> 晚餐之后,我們漫步鄉間寨落,看那古老而黝黑的木板房,錯落有致的矗立在半山坡,房屋之間是狹窄彎曲的石板路;瞧,??一位老奶奶正在用木制推車運輸物品,每次運輸一袋,往返十余次,雖身材瘦小,卻腿腳靈活,我們主動和她搭訕表示愿意幫忙推一把,她笑而不答,以示拒絕。</p><p class="ql-block"> 高筑的石板臺階,是每家每戶出入的必經之地,物品的運輸純粹靠人民的肩背和竹簍,偶爾可見的電動車和摩托車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我們走近一戶人家,有位老人正站在門口,與之招呼之后,老人執意要搬條板凳給我們坐坐,喝一杯她家的山泉茶水,還邀請我們到她家吃晚餐,講述他們簡單而幸福的生活。淳樸民風讓我們向她連連致謝!</p><p class="ql-block"> 偶爾也有幾家是平坦的斜坡路,看那門口停著一輛手扶拖拉機,旁邊有位男子在忙活,與之交談,他是靠這臺拖拉機收廢品為生,每次收貨回來,都是沿著這狹窄的石板上坡路倒車開回家(因為他家前后沒有一處寬敞平坦的地方夠他倒車),日積月累練就了超好的倒車技術。</p> <p class="ql-block"> 騎行軌跡!記錄了我們所到之處。</p><p class="ql-block"> 湘西,是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是旅行者到天堂,這里??美麗的自然風景,??神秘的文化底蘊,??豐富的美食佳肴和淳樸熱情的少數民族!湘西,就像一本厚重的書,每一頁都充滿了驚喜和故事。每一個到訪的人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和驚喜。</p><p class="ql-block"> 五天的湘西之旅,我們對神秘的湘西雖然只有絲絲的了解,但是她那美麗的景色、潔凈的環境、平整的道路、淳樸的人民、清新的空氣、物美價廉的食宿和神秘的少數民族文化,讓我們深深地愛上了她,期待不久的將來,我們再次踏上這片神秘的湘西沃土…</p> <p class="ql-block">五天開心之旅,完美收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丰县|
绥棱县|
满洲里市|
满城县|
大宁县|
康马县|
洪雅县|
巴彦县|
临邑县|
乌兰县|
乐昌市|
淮安市|
道真|
保德县|
嘉兴市|
榆树市|
晋宁县|
阿克苏市|
大城县|
灯塔市|
无极县|
楚雄市|
铅山县|
巨野县|
精河县|
南溪县|
弋阳县|
宣威市|
乌鲁木齐市|
崇明县|
宁海县|
肥西县|
彭山县|
漳浦县|
宽甸|
兰州市|
开江县|
枣阳市|
余干县|
长武县|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