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管辛棄疾叫辛帥,不是說他做過安撫使,相當于是個元帥,而是說他的人很帥。<br> 一個人長得標致可以叫帥,長得不夠標致也可以叫帥,帥,關鍵是要有風度,有氣度,夠灑脫干脆,而辛棄疾的帥更加不是從形貌中來,我們說的是他的才情。<br> 一個人的才情也分文才和武才,辛棄疾文武雙全,文韜武略,文治武功,焉得不帥?<br> 詩人的位次不好說,李杜的粉絲們到現在依然爭得不可開交,在我看來實則是理想與現實之爭,屈從于現實的多些,可惜大家都不愿意放棄理想。詞的方面則一直是蘇辛爭雄,難得的是圈內漸漸達成了一致,這個讓很多蘇粉憤憤不平的結果就是,饒是東坡先生詞章華美,人又多才多藝,擁躉無數,以詞論詞,以境論詞,卻要屈居在“詞中之龍”之下。<br>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br>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br>這首《摸魚兒》是我大學時期在一本書法字帖上看到的,起初是欣賞作者的行草書,意外的是讀著讀著喜歡上了辛詞,然后就一發而不可收拾了。于多年之后的我而言,辛棄疾是最優秀的詞人,而這首《摸魚兒》更是名篇中的名篇。此章用語清新明白,并不晦澀,三言五語間勾勾畫畫,就把那恁多心事娓娓道來,讓讀者的心情也隨著他忽起忽落,忽悲忽喜,讀罷又覺他通篇構思得當,行文氣韻生動,把用詞來抒情寫作言簡意賅卻又綿密細膩、朗朗上口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再三品味,其中所表達出的情志更是感人肺腑,對我們這些仰慕者來說,這樣的作品閑時拿過來吟誦幾句、酒后描上幾筆也是一種享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br>“更能消幾番風雨”,說的是花朵既經風吹雨打而憔悴不堪,這是自然之道,我們無可奈何卻偏要問個奈何,這樣不合乎理偏又合乎情的開篇詰問,正是文人常見的春秋筆法,那么我們就只好依著他由花及人來問,人世間的風風雨雨我們又能承受多少呢?沒的又想起那句“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趙令疇寫得也是不錯,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是為情所困,還是宦海沉浮才有感而發,而人生如白駒過隙,這樣短短的一段光陰,有人用來揮霍,有人用來享受,我想大多數人是渾渾噩噩不知所措,唯辛棄疾表面上感慨的是花,又似乎只是和常人一樣對生命短暫美好的感嘆,實則說的又是他的家國情懷,壯志未酬之憾,這已經是他這一問的第三層意思了。每讀其文,都會讓人更想起他的一生作為,更情不自禁地聯想到我們自己,到底什么樣的人生才值得我們去追求和向往呢?豈曰無衣?與子同仇,在那個山河破碎,人如飄萍的年代,也許辛詞體現的,正是這樣一種精神,受眾又怎能不為之感動。這樣的立意寫出來的東西也自然是與眾不同,廣受推崇。<br> 詞人一脈,一向是多愁善感,面對毫不留情的“匆匆春又歸去”,詞人的心情自然是低落消沉已極,查查文史,這時的辛棄疾已然四十歲,南渡后整整一十七年 ,早早成名,然而這樣漫長的時間卻所獲寥寥,想必他已經感覺到了年齡和心理上的沉重壓力。雖然多年為宦,對常人來說也算是志得意滿,此生不虛了,然而對辛來說再多的得意,再多的刻意也無法填補心中的遺憾,為了北伐,經歷了多次戰場上的搏命廝殺,又在官場中摸爬滾打,虛與委蛇,與那些志同道合的愛國者相憐相惜,共赴國難,起起落落間有多少愛恨情仇,風雨飄搖,芳華易老乃至落紅無數,伴隨著英雄老去,上述的一切仿佛都沒有了意義,沒有了實現夢想的機會,這其中的細膩曲折讓人格外地難過,說到動情處渾不似豪放詞宗,比婉約還要凄厲,讓人跟著他一起痛徹心肺,有道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時光匆匆,怎顧人老,黃土之下,又分什么英雄美人?!<br>因他這幾句詞,我也曾追逐落花多年,雖然也看過多少的落英繽紛,零落成泥碾作塵,美侖美奐,卻始終未能拿出一張照片來表現出他所說的“何況落紅無數”,無法描述曾經詞中感受過的那份惋惜和痛楚,也不知這樣的遺憾到何時才能得到彌補,心中竟也莫名的失落。<br>勸春留住自然是徒勞的,不管怎樣的文筆,又遑論怎樣的修為,春天又怎會顧及凡人們的感受,大概就是有多少希望便會有多少失望了,饒是世人絞盡腦汁,甚至說到天涯芳草無歸路來強行挽留,恍惚之間,春早已乘風歸去,經綸世務者自然不知不覺,那些最敏感多情的人也只有面對著畫檐蛛網枝頭飛絮負手而嘆,這時詞人的心情已經由起初的被打壓和摧殘以至于一再錯過佳期所導致的落寞,轉到了再次努力生出一絲希望,然后又再次被無情的現實打入谷底,一波三折,真讓人無計可施。<br>覺者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細想想,到頭來真個是英雄末路,萬法皆空。只是如果是真英雄,又怎堪一切成空?每于夢中驚醒,又怎能不想起不懷念那些永遠不會也不應該被遺忘的東西,悲從中來,喜從中來,然后渾身的氣力和勇氣更從中而來。世人千千萬萬各有不同,其實在人生態度上可以只分成兩類,一類是看空的,一類是看有的,你說是空就是空,你若說有就是有,色空合二為一,僅此而已。辛棄疾這樣的人,就是一直看有的,明知是空,依然看有,并為此奮斗終生,這樣的人生,又怎不令人肅然起敬? 下闋的開頭便不忍心再提春天了,另從長門事說起,仿佛一個人痛得久了,便有些麻木,麻木得久了,又想起應該有些事情做做,只不料,說起來依然是痛。原來長門事也是已經被一誤再誤,和春花逝去一般讓人無可奈何了,而且不單是被誤,更被好事者找上門來,他們嘴里的罪過就是你蛾眉太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縱使你有一千種好,一萬張嘴來傾訴,又有誰聽?!一而再,再而三被無視,被辱沒,悲憤交加是也!<br>不過,英雄雖也是匹夫,卻絕非常人可比,無數次風吹雨打過后,他們并不像尋常花草一樣委頓在地,任人欺凌,而是越戰越勇,奮起抗爭,絕不向命運妥協,“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這是生命的最強音!心存正念的人,化灰化土,或光或燭,尚能照亮人間,蠅營狗茍的人,機關算盡也只有黃土加身,看你囂張過后能得到什么,神龜雖壽,猶有竟時,更何況這些鼠目寸光的小人!所謂豪放,不外如此,所謂豁達,不過如此。<br>這樣的唇槍舌劍,是蘇軾永遠也寫不出來的境界,他看到的只是“歸去來兮,吾歸何處”,或者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拗不過,放開罷了,求的是個人退而求其次,心安理得,而辛棄疾做的,是大踏步迎上前去,喝一句“鼠輩敢耳?!”,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讓過后,不是自我的麻醉,不是刻意的看淡得失,而是有我在,你別來,是“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是“以手推松曰,去!”,至于心中也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夜半鳴蟬”,那只是閑來的下酒菜而已,誰又能因此錯看了他? 論及作品的深度和廣度,或許蘇辛二人不相上下,但是辛詞的精品更多,而且在選材和內容上很多時候離開了個人的成敗得失和榮辱,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擺在前面,作為自己畢生著述的方向,這樣的文品,不知不覺中就顯得高了那么一些些。蘇軾當年與王安石的紛爭,又何嘗不是如此?<br>那王安石的文采又如何在眾人之下,為什么拋開文墨,投身政治改革,我們看他取的便不是利己而是大義,縱千萬人,吾往矣,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否則天生你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又有何用?儒生的人生志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來如此。東坡當年懵懂,成了拗相公的反對派,到了晚年,卻能一笑泯恩仇,親自為其執筆書寫墓志銘,想來定然是明白了其中道理,終于又做了司馬光等頑固守舊派的反對派,東坡啊東坡,我仿佛看到了你又回到了少年,人家是左右逢源,你是兩面不討好,不過卻還是天不負你,你不負天。若非如此,以東坡和稼軒的才情,又讓我們如何割舍,硬生生分個高下?<br>《摸魚兒》讓我們看到了詞人在無奈中落寞,在希望和失望中漸漸消沉,在一次又一次被壓迫的麻木中再度醒來,憶起舊恨前情,在沉默中終于爆發,發出了面對命運的怒吼!這樣的怒吼又豈止是他個人的一聲吶喊,也是天下有識之士面對壓迫共同的呼聲!<br>漫天飛舞的詞章是如此的絢麗,那為民為國的壯美情懷是如此的迷人,我們仿佛看到了這俗世上最璀璨的煙火,又看著它們在夜空中黯然逝去,那樣的一個時代,那樣的一個英雄,那樣的一個文學大師,最后也只是道一聲“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留給我們的只有長久的黑暗和更長久的一聲嘆息。<br>稼軒,聽說你臨死還在喊著“殺賊,殺賊”,好美的一生,苦了你的一生。<br>稼,莊稼,你從來無愧這片土地,軒,高敞處也,你從來立足如此之高,讓無數的明星巨擘黯然失色,又何必有臨別這樣的嘆息。<br>以詞而論,一波三折乃至沖上情緒的高潮,最后戛然而止顯然更具有藝術的感染力,對人而言,無論怎樣輝煌的人生,終有曲終人散、謝幕之時,《摸魚兒》這樣的結果安排,對詞對人,都是完美或者說可以接受的,只是,對辛帥這樣的詞人,我們世人又怎么忍心讓他憤懣,讓他難過,怎么忍心讓這樣的身影在歷史中淡去,文章,小術耳,稼軒,你是詞中之龍,也是人中之龍。<br><br> 每讀《摸魚兒》,回腸蕩氣,每思及稼軒,百感交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外汇|
陆良县|
保德县|
嘉黎县|
务川|
茌平县|
洪雅县|
安龙县|
乌审旗|
泗水县|
惠东县|
周口市|
诸城市|
响水县|
自贡市|
汾西县|
阿城市|
渭南市|
怀集县|
肥城市|
柳林县|
清镇市|
凤山县|
米脂县|
河间市|
甘孜县|
皋兰县|
保定市|
龙陵县|
万宁市|
闵行区|
正蓝旗|
丹寨县|
比如县|
子长县|
武宣县|
宜章县|
扎囊县|
原阳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