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江蘇/劉德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劉玉珍(覺賢主持)是江蘇建湖人現為:鹽城市佛教協會顧問;建湖縣佛教協會副會長;延壽寺管委會主任、當家師;江蘇省劉氏宗親會名譽會長;鹽城市劉氏宗親會顧問;建湖縣劉氏宗親會名譽會長;</b></p> <p class="ql-block"><b>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在這個充滿詩意和溫馨的季節里,我和射陽縣劉氏宗親會會長劉真、顧問劉安權等一行三人來到了建湖顏單延壽寺,在這個香火旺盛的古老名寺里,我們零距離地接觸江蘇省劉氏宗親會名譽會長劉玉珍(覺賢主持),通過采訪這位德高望重,久負盛名的覺賢主持,讓劉氏宗親和廣大讀者深入地了解覺賢主持一路走來的過程,感受覺賢主持的寧靜與超越世俗的大智慧,使內心得到洗禮和重塑,讓漂泊的心有所依托。</b></p> <p class="ql-block"><b> 覺賢主持對我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并高興地接受我的采訪。她說:“我作為新時代佛教人士,將攜感恩之心,一定緊跟黨的步伐,站上新征途,奮進新起點,做偉大時代的奮進者,與黨同心,與時代同行,為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顏單延壽寺不僅是一座寺廟,也是一座文化遺產,更是一個精神凈土,洗滌心靈的勝地。”她向我們娓娓道來她一生的佛緣以及顏單延壽寺的前世今生:</b></p><p class="ql-block"><b> 她說:“我叫劉玉珍(俗名)覺賢(法號),1955年出生在江蘇省建湖縣顏單鎮七里村,我是棄兒(女)出身。 剛出生時,就因家道中落,父親因病去世。母親貧病交迫,被棄送附近小廟和尚領養,從此“童貞入道。”三年自然災害,小廟和尚自身生活難以維持,就丟下我,外出謀生。萬幸的是我在地方政府和好心人的呵護下,有衣穿、有飯吃,還減免我書學費,讓我無后顧之憂,安心上學校念書、平時還教我做人做事。讀書到 初中畢業,立即安置我在縣糧食局顏單糧管所工作。在剛工作時,我對自已要求非常嚴格,遇到不懂的地方,虛心向同事學習。在單位無論對領導對同事對工作,我都能做到:勤勉盡力做事,腳踏實地做人。不久,領導分配我擔任顏單糧管所司磅員,后又擔任出納會計。在單位我不僅是一位好員工,更是一位佛心堅定、德行高潔的人。因從小就有佛緣,后來皈依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茗山法師門下。茗山法師深知我有慧根,修書推薦我去福州崇福寺佛學院深造學習。后來,茗山法師在遲暮之年又收我為俗家弟子,特許我帶發出家,就這樣我放下俗塵舊事,提前辦了退休手續,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延壽寺的重建、擴建工作中去。從此,與孤燈、佛像、經書終日為伴。”</b></p> <p class="ql-block"><b> 很多人很好奇,很想知道覺賢主持從小到老六十多年來與佛門為什么有如此深的佛緣?經過我們了解:茗山法師覺得覺賢有慧根,與佛有緣。知道她的最高境界,是走出紅塵,進入佛門。她人生的最終歸宿,是步入佛海,釋放自己的才華與博大精深,這就是覺賢主持的格局與遠見。</b></p><p class="ql-block"><b> 在近一個小時的采訪中,覺賢主持她言語溫和,舉止淡定從容,與之攀談,“如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令人身心安靜踏實。</b></p><p class="ql-block"><b> 在晨鐘暮鼓聲中屬于覺賢主持新的一頁悄然翻開。出家后,覺賢主持為振興佛教不畏艱難,深入研修,潛心戒律,實踐躬行,成為當代佛教界備受尊敬的主持。</b></p><p class="ql-block"><b> 是的,人生的一個轉折讓悟性極高的劉玉珍出家歸隱,皈依佛門。從此,佛門多了一位修為甚高的覺賢主持,覺賢主持的智慧與超然讓世人敬仰,她的定力與慈悲讓世人敬重。舍棄凡塵俗世一心向佛的覺賢主持,她的人生達到了超然于物外,從心所俗不逾矩的境界,又為得道高僧。</b></p><p class="ql-block"><b> 在青燈古佛下,在晨鐘暮鼓聲中,縈繞在覺賢主持內心的除了對于佛法的執著追求之外,是否還有對于今生往事的回憶和感悟?</b></p> <p class="ql-block"><b> 改革開放后,一心虔心佛教的覺賢主持在報紙上看到鎮江金山寺重建的情況,又了解到附近寺廟紛紛復建。而她所在地的延壽庵,仍是“文革”劫難中殘留的幾間破舍,于是萌發出將延壽庵重建為延壽寺的念頭。然而,重建工作談何容易,難度很大,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巨大財力從何而來?</b></p><p class="ql-block"><b> 歷史上延壽庵幾經毀建,幾度興衰。顏單延壽庵始建于何年今早已無法考證,據縣志記載,該庵曾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與大云寺、水月庵、桑臺寺齊名,統稱為“湖垛南鄉四大寺”。該庵原屬曹洞宗,系南宗青原派。清代下葉,一度為羅漢院下院。當時,曹洞宗逐漸與凈土、臨濟兩宗融合,延壽庵便專志修凈祈福、延年益壽。</b></p><p class="ql-block"><b> 近現代歷史上,延壽庵遭受過兩次較大劫難:一是在抗日戰爭中被愛國武裝拆毀,用其磚木構建工事御敵;另一次是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佛像全部被毀,滿眼望去屋頂坍塌,只剩斷墻殘壁。為重建延壽寺,黨和政府落實了宗教政策,給延壽寺帶來了劫后重生的機遇。在地方黨委、政府和宗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當地佛教高僧覺賢(茗山法師的弟子)承擔起延壽寺重建的重任。從1983年開始籌建,覺賢便一邊工作,一邊廣積善緣。她不畏艱辛,四處奔波,廢寢忘食,從不叫苦。為了籌集資金,不但捐出多年積蓄,還傾注全部心血和汗水。善心感動諸多名人志士、佛界信眾紛紛慷慨解囊,贊助資金源源不斷從各地匯來。終于在1994年9月延壽寺完成第一階段的主體建筑,并經政府批準正式對外開放。</b></p> <p class="ql-block"><b> 重建后的延壽寺屹立于江蘇省中北部的鹽阜大地上,寺址位于建湖縣顏單鎮延壽橋南畔,古為沙村蕩北塘,同屬九龍口水系,水面上凸起的一座水廟。</b></p><p class="ql-block"><b> 延壽寺總體格局恢宏,氣宇非凡,寺外東、南、北三面環水,風光旖旎。寺下亦有水路,可聞汨汨流水。水韻禪聲,相映成趣。頻有幽深邃遠的文化意境,她像寶石一樣鑲嵌在美不勝收的雙湖公園和九龍口旅游度假區之間,已成為蘇北旅游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b></p><p class="ql-block"><b> 進入21世紀,延壽寺又啟動了第二輪修整工程。到2017年,一座嶄新的寺院已呈現在人們眼前。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建筑規模更加宏大,布局設置更加合理。全寺九進十八堂(主殿),全部雙法角,遠遠望去,猶如古代的宏偉宮殿。原來山門朝北,整修后又開了南大門,山門外,新辟6000平方米的停車場,南接331省道。山門迎面,建有60米長、7米高的大型浮雕九龍壁,造型大氣,雕刻精致,令人嘆為觀止。主建筑有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彌勒殿、韋馱殿、玉佛殿、觀音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共有大殿18座,廂房432間,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寺廟占地面積153廟。仿蘇州西園寺建筑格局的1600平方米的羅漢堂格外引人注目,500尊羅漢栩栩如生,佛像全部是24K真金裝身。殿、堂、佛、塔,古色古香。每殿系8只銅風鈴,不管風從哪里來,只聽鈴聲悠揚。寺的東北側,屹立著一座六角33米高延壽石塔,無論是晨曦初照,還是夜幕降臨,石塔在光影的映襯下都展現出別樣的韻味。石塔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文明和智慧的光芒。見證著歲月的更迭和歷史的變遷。院內放生池處,小橋流水,透過清澈的池水,可以看到那亭亭玉立的碧玉盤似的荷葉,池底的魚兒歡快地游著,池邊花草爭芳斗艷,配以漢白玉的浮雕,為花園式的寺院增添無窮的生機,五座石橋橫臥延壽渠,水清岸綠,鳥語花香,一派和諧氣氛,寺內晨鐘暮鼓,幾多休閑。殿堂內的璧畫、佛像塑造、楹聯、匾額皆出自大家手筆,精妙絕倫。</b></p> <p class="ql-block"><b> 今日延壽寺,高僧云集,文人薈萃,佛釋交融,談禪論道,這里已成為集佛教文化、園林藝術及自然景觀于一體的宗教活動場所和旅游休閑的好去處。寺院環境幽靜,遠離城市的喧嘩,所以不但佛教的善男信女、社會的各界老年人也喜歡這里的環境,喜歡在這里修身養性。經常有北京、上海、蘇錫常等地以及國內的各界人士慕名來此修行禮佛,或度假或靜住。平時,來這里的香客不絕于途。都是為享受這里的佛教文化和美好的自然環境而來。</b></p><p class="ql-block"><b> 在浮躁的世俗社會中,覺賢主持虔誠拜佛,佛法精湛,頗具智慧,為人厚重平實,嚴于律已,寬以待人,樂善好施。有佛門高僧的德行,而且持戒非常嚴格。在她的主持下,延壽寺從弘揚佛教文化入手,積極創新,不斷開創人文寺院工作新格局。黨的十九大以來,延壽寺充分弘揚佛教教義之積極因素,與時俱進,努力將各類活動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軌道,堅持每天升國旗制度。</b></p> <p class="ql-block"><b> 覺賢主持還慷慨解囊,資助觀音庵、凈土庵、桑臺寺、麋王廟、凈慧寺、復興庵改變了面貌。</b></p><p class="ql-block"><b> 覺賢主持非常熱心當地公益事業,獨資新建了顏單鎮革命烈士陵園;常年贊助鎮敬老院,為敬老院添置日常生活用品,春節給老人發放壓歲錢;這幾年為顏單中心衛生院陸續捐資100多萬元,用于更新設備、添置床位、改善衛生環境等;為顏單鎮中小學投入了幾十萬元,添置教師辦公桌椅、學生學桌、室內空調等。特別是對貧困學子,每年資助學費,過年送新衣服。覺賢主持的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真的感天動地!</b></p><p class="ql-block"><b> 劉玉珍(覺賢主持)不僅受到世人的愛戴和衛護,還是我們劉家人敬重的姑奶奶,她對省、市、縣劉氏宗親會的大力支持,以及對各位劉氏宗親給予的關愛,讓人記憶猶新,很難忘懷。</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11月19日~20日,在鹽城建湖舉辦江蘇省劉氏宗親會二屆二次會議暨三次理事成立大會,來自全省各地的劉氏宗親會領導和230多名劉氏老板和宗親應邀而來建湖,劉玉珍(覺賢主持)贊助20多萬元招待前來開會、觀光、考察的省、市、縣劉氏宗親會領導以及眾多老板和劉氏宗親。</b></p><p class="ql-block"><b>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覺賢大師的善舉受到了黨和政府的表彰,多次被評為市、縣宗教活動場所和省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以及每年都被評為先進個人。2001年,被選舉為鹽城市佛教協會顧問,同時兼任建湖縣佛教協會副會長。</b></p> <p class="ql-block"><b> 延壽寺曾是一座單純的燒香禮佛小廟,歷史上幾經興衰毀建。改革開放后,盛世因緣下的 延壽寺,在當家師覺賢的引領下,創新發展,在原來的基礎上重建了一座九進十八堂的現代寺院。歷史的沉淀,加上現代的元素的補充,使今天的延壽寺外表更加古樸莊重,內涵更加豐富深厚。它的功能,不僅是敬香寺院,而且是文化寺院、和諧寺院、服務寺院。很多人都渴望從覺賢主持的一生中獲得智慧,續而獲得內心的寧靜,找到心靈的歸宿。</b></p> <p class="ql-block"><b> 2024年11月10日(農歷10月初10)是劉玉珍(覺賢主持)的七十大壽。 在生日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祝賀江蘇省劉氏宗親會名譽會長、鹽城市劉氏宗親會顧問、建湖縣劉氏宗親會名譽會長劉玉珍(覺賢主持)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愿您早證菩提,成就佛果。</b></p><p class="ql-block"><b> 歲月悠悠,春秋輪換,您的智慧與堅韌始終熠熠生輝。愿您在未來的日子里,健康長壽,幸福安康!盡享人生的美好時光。</b></p> <p class="ql-block"><b> 清風挽月,人間秋香。愿佛光普照,人生不過是場修行,一場路過。路過人間,或許你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事情,也經歷了很多風雨,開不開心,苦不苦,只有自己最清楚。</b></p><p class="ql-block"><b> 人生如過客,何必千千結,無論相聚或是別離,我們都要對自己好一點,學會愛自己,善待自己。讓我們在時光里享受溫暖,在流年里靜賞花開。晚秋已過,時雖匆匆,心靜而從容。愿山川常盛,家和常興,世界所有美好,都是愛與善良留下的豐碩成果。</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10月2日于延壽寺</b></p> <p class="ql-block"><b>作者:劉德明</b></p> <p class="ql-block"><b>主編:李龍成</b></p> <p class="ql-block"><b>攝影師:劉真</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蓬溪县|
子洲县|
长汀县|
鄂托克前旗|
白银市|
桃江县|
涞源县|
镇安县|
珲春市|
双辽市|
昌黎县|
朔州市|
苏州市|
青阳县|
夹江县|
金阳县|
黄陵县|
基隆市|
宣城市|
东辽县|
宣化县|
东乡族自治县|
吴江市|
房产|
隆林|
玛纳斯县|
黄大仙区|
遂宁市|
卢氏县|
修水县|
宁波市|
本溪市|
张家川|
南木林县|
乐东|
南江县|
沾益县|
肇庆市|
玉山县|
承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