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作協讀書沙龍第八期《一句頂一萬句》讀書分享活動,于 2024 年 9 月 22 日在韓寒瑜伽館如期舉行。此次活動由溫婉知性、飽讀詩書的宋力行老師主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熱身:書友作品分享</h3> 雍州跑團公眾號提前為大家分享了四位書友的讀后感。<br><br><div>盧迪以《“說得著” 是幸福人生的絆腳石》為題,圍繞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從 “智慧、孤獨、語言、志趣” 四個關鍵詞展開感悟。在智慧層面,強調此書對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具有實踐指導意義,需結合自身經歷感悟書中智慧。孤獨被視作人生必修課,人們都在尋覓說得著的人,遇不到便會陷入孤獨,且心智成熟者更易孤獨,最終要學會與孤獨和平共處。語言成為超越人生困境的絆腳石,人雖困于語言,追求 “說得著” 卻難以通過語言交心,唯有跳出語言去行動實踐,方能感受愛。志趣則是通往個體自由的學位證,書中人物缺乏精神靈魂,應從向外求轉變為向內省察的志趣,然而作品雖未塑造出這樣的角色,卻以開放式結局升華了語言困境,從反方向給出了走出人生困境的答案,由此在書友分享群中引發了熱烈討論。<br></div> 心語以《命運輪回中的孤獨與追尋》為題,圍繞閱讀過程中的三個疑問對小說進行探討。其一,讀完小說仍未明確哪句話能 “頂一萬句”,但書中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都有至關重要的 “一句話”,且都在尋找 “說得著又愿意為對方說的人”。其二,小說中人物關系和事件關系極為復雜,涵蓋家庭關系、婚姻關系、社會關系以及事件的相互交織,反映了人世間的真實面貌和人們面臨的各種困境挑戰。其三,小說通過三代人的故事呈現出命運的輪回,出延津與回延津的結構體現了家族命運傳承和歷史延續,人們在不同時代都陷入相似困境,無法逃脫命運輪回,進而引發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讀書會組織者謝險峰以《孤獨是人生的常態》為題,深入探討了孤獨是人生常態這一主題。首先,通過柏拉圖的寓言引出人類對 “另一半” 的尋找,而孤獨也因此成為人生常態。接著結合小說內容,指出《一句頂一萬句》中人物關系復雜,故事背景下的小人物們處于巨大孤獨中,為尋找說得著話的人而努力。書中以魔幻筆觸描述中國式孤獨,從眾多人物的孤獨與找尋中,展現出茫茫人海中找到知心人的不易。同時,提到現代社會人們也面臨著孤獨,即使有健全交際圈仍渴望被理解。又以書中吳摩西與吳香香的對話為例,說明 “說得來” 即找到理解自己的人很重要。最后強調孤獨是人生常態,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另一半,而這份尋覓讓我們更加珍惜相遇相知,在自我探索成長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堅定。 創作神槍手曹全利以《劉震云從黃土地蹣跚至文學殿堂的堅韌征途》為題,圍繞劉震云的人生經歷,展現了他從河南黃土地出發,歷經甘肅戈壁灘的軍旅生涯,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對知識的渴望,在高考恢復后成功考入北大,開啟文學創作之旅。他的作品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以獨特風格探索生活真諦與人性奧秘,從《塔鋪》到《一句頂一萬句》等作品不斷成熟,贏得國內外廣泛贊譽。2011 年獲茅盾文學獎并成為人大教授,繼續耕耘文學田野,他的人生是一部從黃土地蹣跚至文學殿堂的堅韌征途。 百家爭鳴:現場分享讀后感 魯旭主席針對大家的熱烈討論,就小說的題目做了分享。他指出,“一句頂一萬句” 這句話在 “文化大革命” 初期,是林彪提出的充滿個人崇拜的口號。毛澤東對此進行了駁斥,認為人的一句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力量。魯旭主席認為,從讀者角度看,僅看書名就能想到作者在整個作品中可能會體現出一種思想被禁錮的意識。在小說創作中,人物的取舍是作家在故事謀篇布局中的重要環節,作品中的人物如何尋求解放,受到時代背景和所處環境的影響。對于底層人物的平淡敘述,反映了底層人的追求,他們做不了領袖。長篇小說的結構中,哪些人傳達哪些思想涇渭分明,這是小說塑造光輝人物形象的創作規律。 馬伊梅老師在分享中提到,這本書她有兩大收獲。一是了解了河南方言 “噴空”(聊天、閑談、吹牛),人們通過這種輕松、隨意的交流方式來分享生活中的趣事、經歷、感受,以此緩解壓力、增進感情。二是楊百順和殺豬的老曾這段師徒情因一句壞話而破裂,反映出人際交往中言語的力量和不可控性。一句話在傳播過程中會以不同的形式變形、走樣,從而引發誤解和矛盾。這體現了人際交往的復雜、信任的脆弱、輿論的影響力以及人性中的輕信、沖動和缺乏寬容的弱點。因為無心之失或被誤解的言語而破壞原本良好的關系,所以大家都在辛苦地找那個說得著的人。 王淑娟老師說 “你是你周圍六個人的平均數”,我們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有情緒、喜好愛憎,但書不會。我們可以隨時把書拿起來,不是為了學習什么,而是給自己思想找一個口子,找一個對象。在生活中找不到說得著的人,我們一起就在書中找,和書中的人物交流。讀書的意義就是享樂,借別人的體驗來體驗自己的人生。 從小說中,我們也感悟到,在這個千絲萬縷的生活里,每個人都在撕扯著自己、糾纏著別人,也就是和周圍人建立各種關系,如原生家庭的關系、婚姻關系、社會關系。因為這些相互纏繞和復雜的糾纏,我們一直處在糾結中,所以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活得很累。每個人都守護著自己的一把鎖,苦苦尋找能打開自己的那把鑰匙,這把鑰匙,或許是一句話、或許是一個擁抱、或許是一個點頭的認可,也就有了彼此建立鏈接的那個點。就像狐貍對小王子說,“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彼此需要了。無論玫瑰園有多少玫瑰,我的那朵玫瑰勝過你們全部,因為它是我澆灌的,因為它是我的玫瑰。” 作家紅孩說,小說是我說的世界,散文是說我的世界,文學不在廟堂,文學在大街上。不同的文字傾訴的都是自己的心聲。放下書掩卷長思: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論時代如何變換,四季如何更替,我們都在命運的大圈中輪回。這一生找不到的鑰匙,下一世還會再繼續尋找,所以我們得找,找的過程就是和解。 最后總結中宋老師說,在廣袤的森林中,萬千樹木林立,卻總有那么一棵樹,以其獨特的姿態獨秀于一片樹林中。這棵樹堅守著自己的獨特性,它渴望找到與自己相似、相近的那棵樹,以獲得共鳴與理解。我們每個人都如同獨特的樹木,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尋覓著那個與自己心靈相通、志趣相投的人,就像那棵獨特的樹在尋找它的同類。我們渴望遇到能夠真正理解自己、與自己 “說得著” 的人,在彼此的交流與陪伴中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我們或許會經歷許多的迷茫與孤獨,但正是這種對相似靈魂的追尋,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不斷探索,期待著與那個特別的 “同類” 相遇,共同書寫屬于我們的精彩故事。 這本書還有一些地方自己沒有讀懂,期待您的解讀:<br>1. 老詹的那幅教堂圖救贖了誰?<br>2. 教堂圖紙的背面,寫著兩排字。一排是蠅頭小楷:<br>惡魔的私語?第二排是鋼筆字:不殺人,我就放火?<br><br> 2024年9月23日<br><br><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福鼎市|
鲁山县|
兴和县|
灌阳县|
合水县|
绵阳市|
鲜城|
兰西县|
遂川县|
襄城县|
平武县|
上林县|
黔西县|
金塔县|
八宿县|
黄平县|
平武县|
龙南县|
肇东市|
晋中市|
女性|
永宁县|
志丹县|
安顺市|
宁远县|
无棣县|
天长市|
昌图县|
化隆|
黔西|
大足县|
平和县|
宁河县|
梁河县|
娄底市|
太仆寺旗|
长宁县|
信丰县|
阿图什市|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