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偶見一幅百年老照片,受它啟發使我提筆做題為《撫今追昔話白塔》的文章,我圍繞南充白塔的始建背景,歷經的歲月滄桑,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尋,深入其間,不斷更新自我認知,感念之情不覺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文旅地標 聞名巴山蜀水</b></p><p class="ql-block"> 南充白塔,又名無量寶塔,因其塔身為白色,故人們通常以白塔稱之。它始建于公元960年至963年宋太祖時期,高39.56米,塔身裝飾精美,塔檐四角掛有銅鈴,風吹時銅鈴會發出響聲,由此便有了“白塔晨鐘”的美譽,它是南充古八景之一,是四川省保留的宋塔之一,還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千年古塔 見證綢都今昔</b></p><p class="ql-block"> 白塔屹立嘉陵江畔,南充高坪鶴鳴山風景區,它日夜陪伴濤濤江河水,俯?沿江兩岸的城鄉原野,見證綢都人民的辛勞以及綢都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我作為老南充,又特別是老南充的攝影人,也見證了白塔及白塔四周的驚人變化,筆端到此,還是由圖片說話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下面展示我近段時間拍攝的一組白塔專題熱品之作,最后再隆重推出攝影先輩大師的老照片,作為本篇圖片的壓倉石。</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b></p> 不同時段和角度拍白塔 <p class="ql-block"> 以上圍繞白塔所拍9幅圖片,有朝暉夕陽、藍天白云、池塘倒影、綠樹掩映、月夜光影、樹下人文等,主題集中反映了優美環境、建設成就和科技含量以及人們的幸福生活。</p> 一百一十五年前的老照片 <p class="ql-block"> 分析這幅作品,我首先說環境條件,當時拍攝白塔四周的地形地貌與現在比,好像還殘存這么一點相似的輪廓,但地表包括遠處的嘉陵江,是一片荒涼和蕭條,沒有人氣和生氣。什么叫貧窮?什么叫落后?這幅作品已經反映得淋瀝盡致了。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說作品,寧靜的環境中屹立著一座古老滄桑的白塔,這幅作品“窯藏”一百一十五年,它猶如一壇陳年的美酒散發著濃郁悠香,這里我們回過頭來追述攝影史,不難看出它是一門年輕的藝術,從法國著名畫家達蓋爾發明攝影術的1839年算起,攝影到現在才185年的歷史,在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攝影才傳入中國,那么在1909年這位攝影先輩大師能拍出這樣的作品,簡直難能可貴,為南充留下這幅圖片資料,算是作了貢獻。作者何許人?我們留心看看圖片右下角標注有“@贏牟左史”,這也許是他或收藏者留下的標記(化名),另外我在一則資料中看到一個外國人在1906年于蘇州拍下《一見傾城》作品,難道拍白塔同屬一人嗎?不得而知。不管怎樣,他值得我們這些攝影晚輩學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楊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平罗县|
岳阳市|
邯郸县|
曲水县|
栖霞市|
揭东县|
门源|
柳江县|
和静县|
河西区|
阿尔山市|
四平市|
徐汇区|
鹰潭市|
烟台市|
南江县|
阳江市|
博罗县|
鹤壁市|
铜鼓县|
章丘市|
洛宁县|
宜春市|
肇源县|
牡丹江市|
澳门|
蓬莱市|
永和县|
鄂温|
芒康县|
卢氏县|
高平市|
彭水|
安塞县|
渝中区|
龙山县|
通州市|
南涧|
越西县|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