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 第二屆《跟著課本去游學》佳作征集活動結束之際,大家欣喜萬分,一致認為:無論是作品數量還是質量,對比第一屆都有較大的提高,特別是美友們在思想上沒有抵觸情緒,樂于“跟著課本去游學”。</div><div><br></div><div> 在成績面前 , 游學人沒有忘乎所以,而是組織管理人員開展了”支招”活動,各位積極響應,揭短處,尋方法,不亦樂乎!</div><div><br></div><div> 現將大家的意見歸類整理 , 以問答的形式呈獻出來 ,希望能對今后的游學有所幫助。<br></div><div><br></div> <div><br></div> <i><font color="#ed2308"><b> 游學作品主要問題是什么?怎樣解決?</b></font></i> 游學作品主要問題是“掛羊頭,賣狗肉”,部分文章只是在開頭引用一段話,或在標題處列出課文名稱,正文只字未提。還有的作品尋章摘句、引經據典過多,看起來“學”的內容豐富,實則與課文脫節(jié),與一般游記無異。<br><br><div> 建議不要應付式地對待 , 而要做好游學前后的工作。<br><br></div><div> 游學前 ,仔細閱讀相關課文,對課文中主要內容、歷史背景、人文景觀等等有個大致的了解,進而確定游覽重點,把握游學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等,做到胸中有數。<br><br></div><div> 游學時 ,要注意哪些景點課文作了描述 , 哪些地方課文上是沒有的,身處景點之中有哪些感慨,對于這些師生是最感興趣的。同時,拍照時不要放過自認為是細微末節(jié)的地方,如碑文、雕飾品、游客的感慨等等。<br><br></div><div> 游學后 ,梳理照片和收集到的資料 ,擬定撰稿計劃。再讀課文,修改撰稿計劃,然后緊扣課文內容撰稿。當然,撰稿不是復述課文內容,而是要有所發(fā)現,有所感悟,要讓學生通過閱讀你的游學作品,擴大學習視野,拓寬知識范圍,更好地理解課文,進而激發(fā)學習閱讀和實踐探索的興趣。<br><br></div><div> 反思作品 。游學作品發(fā)布后 ,不要萬事大吉,建議注意收集各個方面的信息,聽取不同意見,再度修改作品,使之趨于完美。<br><br></div><div> 當然 ,千個和尚千個法 ,以上建議只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大家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游學方法。<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i><b><font color="#ed2308"> 有美友問 ,自己退休前不是搞教育的,“跟著課本去游學”是個全新而又陌生的領域,怎樣學習借鑒才能盡快適應游學圈的發(fā)展。</font></b></i><br></div> 加強學習借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樣學習借鑒呢?歸納大家的想法有以下幾條:<br><br><div> 平日要多積累文學 、史學 、美學等學科的知識, 不斷提升寫作功力;<br><br></div><div> 學習他人優(yōu)秀作品 , 不斷提升寫作水平 。如老羅老師《深秀瑯琊山 千年醉翁亭》一文,大家公認是一篇游學范文。作者行前誦讀《醉翁亭記》,后按照課文內容指引游學瑯琊山,創(chuàng)作時將課文內容巧妙、自然地融于作品中,且語言精煉生動,圖片恢宏大氣,音樂激昂悅耳,產生的整體效果不言而喻。<br><br></div><div> 借鑒他人游學經驗 ,為我所用 。《游學探索》已經編發(fā)了十九期,刊用了很多來自游學一線的經驗文章,以及他圈的經驗之談,或玩轉美篇的方式方法等。如 蜀都閑人老師的 《 略談游學作品之寫作 》,結合自己的游學經歷,提出了切實有效的游學建議,對于廣大游學愛好者學習提升,有較強的指導作用;張興容老師的 《 勸學“審稿標準”》,著重談到標準的重要性,以及對文字、圖片及總體的要求,有理有據。學習之后,對掌握標準、有的放矢投稿都有利。還有老羅、清心、浪子書生、流星雨、悠閑籬笆院、行攝八方、稻香老農、妮妮等老師的創(chuàng)作經驗,以及Amy.yao和云舒等老師如何評論的作法,值得學習。</div><div><br></div><div> 結對學習,優(yōu)勢互補。“青藍結對”活動要扎實有效,彼此真誠相見,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游學之星要主動擔責,起表率作用。<br><br></div><div> 網絡學習 。如中央臺 《 跟著書本去旅行 》節(jié)目,內容豐富多彩,播出頻道:CCTV-10 科教,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大家不妨抽時間觀看。<br><div><br></div></div> <div><br></div><div> <b><i><font color="#ed2308">不少游學文章與中小學課文并不完全吻合,原因僅僅知道課文題目,不了解課文內容,撰寫的作品與課文“貌合神離”,迫切需要學習課文。那么,在哪里可以學到課文呢?</font></i></b><br></div> 只知道課文題目,不清楚課文內容,是寫不好游學作品的。那么,有哪些途徑學習了解課文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途徑可以解決:<br><br><div> 在京東購買一套中小學語文課本 ,或在身邊的學生中,收集舊課本備用;<br><br></div><div> 在網上輸入需要課文題目 ,即可收索出課文原文;<br><br></div><div> 很多景點就有課文原文 ,游學時注意拍照收集即可。如游學瑯琊山,景區(qū)內就有多處《醉翁亭記》原文;黃州赤壁二賦堂中,就有《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寒山寺中,有很多《楓橋夜泊》碑文;杭州岳王廟中,有岳飛親筆書寫的《滿江紅》;酉陽桃花源景區(qū)門口一側,懸掛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牌匾等等。</div><div><br></div><div> 還有在西湖 、泰山 、西津渡 、北固山 、岳陽樓 、黃鶴樓 、渣滓洞 、黃龍溪 、武侯祠 、頤和園、古猗園、醉白池、滕王閣、襄陽古城、米芾公園、七寶老街、南鑼鼓巷、麗江古城、浮梁古縣衙、王羲之故居等景點,可以拍攝到大量的詩文。<br><br></div> <div><br></div><div> <b><i><font color="#ed2308"> 美友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出彩作品和出彩評論。</font></i></b><br></div> 過來游學圈編發(fā)了很多佳作集,真正 “ 跟著書本去旅行 ” 的作品才是這珍貴的。另外,評論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評論重點應在游學作品與課文的關聯(lián)程度以及加強兩者緊密聯(lián)系的融合度上,但不少評論忽略了這點;有的說一些毫不相干得話,風馬牛不相及;甚至相互吹捧。<br><br><div> 為解決以上問題 ,近日 ,游學圈組織管理人員推薦自認為最佳的作品,并附上推薦理由。然后,組織人員評審、修改推薦理由。最后將編制成《游學佳作欣賞》,供大家收藏學習。<br><br></div>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716zlvm?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2893537"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游學佳作欣賞</a></p> <div><br></div><div> <b><i><font color="#ed2308"> 少數美友還是遵循過去寫作的“ 老習慣 ”,找“ 度娘 ”或景點官網下載一些“ 知識點 ”,“ 長篇大論 ”介紹景點,而忽視了與課本中原作品“ 彼此照應 ”和“ 兩者間融合度 ”。對此,游學圈有哪些規(guī)定和要求?</font></i></b><br></div> 《 游學圈投稿須知 》第四條明文規(guī)定:“ 文字原創(chuàng)比例不小于70%,照片清晰、構圖合理,圖片數量不少于15張,最好不多于50張,轉載的文章或圖片,一定要注明出處。 ” 游學作品提倡原創(chuàng),轉載文章和圖片不得超標,還要注明出處。轉載文章時最好用自己理解的語言來表達,盡量不要原文轉載。<br><br><div> 圖片要求人與景觀同框 ,和諧自然 ,美觀大方 ,賞心悅目 ,且疏密、遠近、角度等恰到好處,給人以美感。作者個人照片必須與景物相融,不可多用。<br><br></div><div> 日常說說作品不得用作者個人照片 ,圖 、文必須是原創(chuàng)作品,圖片不少于9張,文字不少于120字。文字中也要體現“游?學?悟”特點。<br><div><br></div></div> <div><br></div><div> <b><i><font color="#ed2308"> 游學作品創(chuàng)作有哪些要求?</font></i></b><br></div> 創(chuàng)作游學作品時 ,一定要注重融合 ,不論引用的詩詞,或者課文內容,應放入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否則就會有突兀之感。引用課文注意長文重點引用,短文短詩全文引用,會更完整更清晰可見。<br><br><div> 游學圈文章是游記 ,重要的將看到的景點書寫出來,著重游蹤線索,而不是都是網絡內容,書寫歷史知識也要轉化成為自己的理解去。不能體現“游、學、悟”特點的抒情散文不要發(fā)表。<br><br></div><div> 游學作品主要是為中小學學生服務的 , 作品不宜過長 ,小學作品要短小精悍 ,語言簡潔流暢;初、高中可適當放寬要求,但也不能太過高深。提倡千字文 ,最佳在1500字左右。<br><br></div><div> 作品要考慮讀者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能力 ,因為語文學習是循序漸進的,文章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接受能力。小學部分的語言,盡量生動活潑、富有童趣。初、高中部分尤其是文言文比較枯燥難懂,多以相關歷史人物故事和吸睛奪目美景圖片等方法,讓其鮮活起來,有助于學生感性認識、知性理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br><br></div><div> 另外 ,書寫格式要規(guī)范,如每個自然段開頭空兩格;文章結構、修辭手法、語法運用、遣詞造句,甚至錯別字等方面做出表率,以免誤人子弟;排版要美觀,圖片、配樂要應景等,既增強閱讀效果,又為中小學學生起到表率作用。</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333333"> 值得提醒的是 , 教育部將于2025年調整部分課文內容 ,因此 ,我們撰寫”跟著課本去游學“作品時,以部編新版語文課文為主,其他版本為輔。跟著歷史、地理等課文去游學的作品可作常規(guī)文章發(fā)表,不得參與游學征文。</font></div><div><div><br></div></div> <div><br></div><div> <b><i><font color="#ed2308">游學評論有哪些要求?</font></i></b><br></div> 游學評論既要熟悉書本和作品內容 , 又要熟悉游學圈對作品“游、學、悟”的要求,點評時要體現出文章精華及主題內容,對于書本和作品內容不熟悉、不深入,不要胡亂解讀,以免誤人子弟。<br><br><div> 評論語言精準流暢 , 時常學習如戰(zhàn)劍如虹 、云中君、蜀都閑人等老師評論的精妙之處。<br><br></div><div> 另外 ,評論面向全體 ,不要一味照顧熟人,如評論管理層人員多,大眾美友的少,要像海天一帆老師這次評論那樣,側重于大眾美友,特別是新進美友。更不要相互評論、彼此吹捧。<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b><i><font color="#ed2308"> 有美友問:《跟著課本去游學》佳作征集活動已搞了兩屆了,接下來會搞第三屆嗎?</font></i></b><br></div> 會的。《跟著課本去游學》佳作征集活動是一項常規(guī)工作,每年一次。<br><br><div> “第三屆《跟著課本去游學》佳作征集活動”將于2025年8月進行,征集2024年8月16日至2025年8月15日期間發(fā)表的《跟著課本去游學》佳作,請大家提前準備:收藏《中小學語文課文目錄》;每次外出旅游前,刻意做好課本景點的游學工作,積極創(chuàng)作中小學師生喜聞樂見的游學作品來,為“大語文”教育改革貢獻余熱,為我們的生活增光添彩!</div><div><br></div><div> 在新的一年里 , 積極創(chuàng)作游學新篇 ,不要把舊作改頭換面作為征集作品投稿,到時我們會把前兩屆的作品集子與第三屆征集的作品 一 一 對照的。<br></div><div><div><br></div></div> <div><br></div><div> <b><i><font color="#ed2308">下一屆 《 “百字評論”集萃 》 作品征集活動有哪些安排?</font></i></b><br></div> 第三屆《跟著課本去游學》佳作征集活動結束后,緊接著是《“百字評論”集萃》作品征集活動,不過,評論的時間與本屆不同:凡在2024年8月16日至2025年8月15日期間評論的都算數。功夫放在平時,這樣評論準備充分一些,質量要高一點,也緩解了集中評論精力不足的問題。請各位平時合理安排時間,及時評論。<div><br></div> <div><br></div><div> <b><font color="#ed2308">怎樣做一個優(yōu)秀的游學愛好者?</font></b></div> 《 美友圈 “ 跟著書本去旅行 ”章程 》第一章第二條規(guī)定:游學圈是在“美篇平臺旗下,由熱愛美篇、愛好旅游、善于讀書和寫作的美友,自愿結成,傳播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娛樂性示范性的游學美友圈。”游學圈是由一批極富社會責任感的美友組成的團隊,自愿扛起了推動高質量教育發(fā)展的大旗,在休閑娛樂之余,踴躍游學,積極創(chuàng)作,為中小學生課外學習提供優(yōu)質閱讀佳作。<div><br></div><div> 那么 , 怎樣做一個優(yōu)秀的游學愛好者呢?主要是圍繞“三心”,自我提升。</div><div><br></div><div> </div><div> 愛心 。 游學圈的理念是 " 攜手游學,與愛同行 "。加入游學圈,必須認同游學理念,富有愛心。愛美友,與廣大游學者一道,團結一致,悉心游學;愛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為社會的發(fā)展、為教育的改革的深化,為廣大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貢獻一份力量。</div><div><br></div><div> 耐心 。做好游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同時,參與游學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因此,我們要有耐心,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div><div><br></div><div> 細心 。游學是一門學問 ,作品要符合 ”游、學、悟”特點,主題鮮明,語言流暢,以及編輯排版、配圖配樂都有 一定的要求,需要我們細心觀察,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貢獻他人,愉悅自己,樂在其中!<br><div><br></div></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屏南县|
丰城市|
孙吴县|
新宾|
恭城|
涞源县|
巴塘县|
丰城市|
贺州市|
兴隆县|
临澧县|
红桥区|
济源市|
巴东县|
台东县|
鞍山市|
岑溪市|
靖州|
寿阳县|
咸丰县|
云阳县|
西城区|
滁州市|
仁寿县|
巴塘县|
乐业县|
云安县|
宣威市|
镇远县|
麦盖提县|
巴彦淖尔市|
玛沁县|
静乐县|
尚义县|
香河县|
黑龙江省|
通山县|
连城县|
福州市|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