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圖/文:姚東旭</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1788176</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2日上午,我們一行三人將行李寄存在酒店后,就連忙趕到武漢漢陽的歸元禪寺,我與妹妹在二十年前,我們兒子在武漢讀大學的時候到這里來過,也是在這里吃的齋飯。</p><p class="ql-block"> 經過這二十年的時間推移,歸元禪寺的變化也是很大的,新建有巨大的雙面觀音像,還有圓通閣,齋館也有所變化。</p> <p class="ql-block"> 歸元禪寺,又稱歸元寺,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20號,由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于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依王氏葵園而創建,是武漢四大叢林之一,武漢市佛教協會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歸元禪寺東眺晴川閣、南濱鸚鵡洲、北鄰古琴臺,占地153畝,有殿舍200余間,各類佛教經典7000余卷。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庭院組成,分別擁有藏經閣、大雄寶殿和羅漢堂等三組主體建筑群。還有翠微峰、翠微妙境、翠微古井、翠微池、念佛堂、三圣堂、大士閣、韋馱殿、碑廊、天王殿、地藏殿、吉祥鐘、觀音閣、鐘樓、鼓樓、雙面觀音等參觀點。因寺內古樹參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歸元禪寺又被稱為“漢西一境”。</p> <p class="ql-block"> 藏經閣是北院的主體建筑,是收藏佛教經典和藝術珍品的地方。現存的藏經閣高約20米,共兩層五間,是武漢市內唯一的磚木結構古建筑物,復建于民國九年(1920年)。藏經閣內殿堂高闊,正中供奉白玉釋迦牟尼佛坐像,由緬甸佛教三寶弟子于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贈予歸元禪寺。</p> <p class="ql-block"> 羅漢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間,毀于咸豐年間,重建于光緒年間,迄今已百余年歷史。清人曹生謙于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為羅漢堂題寫了一幅楹聯:從白光開創以來,祖德靈長,迄今三百余年,重新廣廈供羅漢歷同治中興而后,人心沉溺,原將二十八品,普濟群生講法華。 </p><p class="ql-block"> 羅漢堂的建筑布局呈田字形,在十字分割線上辟四個天井式內院,院內奇花異草,四季常青。由于四廳相聯,各有風道,殿宇高聳,上設天窗,保證了羅漢堂的通風和光彩,同時可減少溫差的變化,對于100多年來的羅漢塑像,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羅漢堂內的五百羅漢是湖北黃陂縣王氏父子用九年時間塑成的。</p><p class="ql-block"> 黃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鄉,有悠久的泥塑歷史傳統,技藝朔熟,藝人輩出。據《歸元叢林羅漢碑記》,歸元寺的五百羅漢,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羅漢石刻拓本為依據,進行加工提煉,創造而成的。工藝上采用“脫胎漆塑”,又稱“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層沾貼套塑,稱為漆布空塑,最后飾以金粉。它的特點是抗潮濕,防蟲蛀,經久不變。兩百年間羅漢堂幾次受水災侵襲,但水退后羅漢仍完好無損。</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們一行三人在齋館用餐,感覺菜品的味道不錯,尤其是干鍋松茸雜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福泉市|
东港市|
三江|
凤城市|
南充市|
金门县|
安塞县|
金华市|
浦北县|
寻甸|
南投县|
三门县|
榆林市|
广东省|
阳春市|
碌曲县|
宜君县|
鄂托克前旗|
石台县|
蕉岭县|
阿荣旗|
工布江达县|
锦屏县|
台中县|
吐鲁番市|
申扎县|
青浦区|
封丘县|
丹棱县|
教育|
嘉荫县|
中西区|
安平县|
宁德市|
车险|
昌黎县|
华容县|
汉阴县|
三台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