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王集鄉(xiāng)的農(nóng)村姑娘李昆蘭,她在80年代初高考落榜后回鄉(xiāng),帶領鄉(xiāng)親們養(yǎng)殖土元和甲魚共同致富,年收入達到了三四萬元,蓋起了三十多間新瓦房,她還是農(nóng)村最早一批購買彩電、錄音機、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和拖拉機的人。李昆蘭20多歲就成為了著名的致富典型,先后擔任鄉(xiāng)團委副書記、縣經(jīng)濟聯(lián)合社副經(jīng)理等職務,她還編寫了《土元的飼養(yǎng)與管理》和《怎樣飼養(yǎng)甲魚》兩本書,出版后影響巨大。她還到20多個縣的70多個農(nóng)戶家中,傳授他人養(yǎng)殖經(jīng)驗,捐款2萬多元在當?shù)嘏d辦敬老院和民兵之家等,成為了聞名全國的“勤勞致富女狀元”,獲得了“全國青年新長征突擊手”、“三八紅旗手”、“河南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4年,我軍收復老山的邊境還擊戰(zhàn)打響,李昆蘭家富不忘報國,給前線戰(zhàn)士們寄去了一面寫著‘祖國的英雄、無私的奉獻’的錦旗和日記本等。1986年3月,她獨自一人坐車去云南前線慰問將士,并自費購買了5000元的慰問品(在當時這是一個不小的數(shù)目),給戰(zhàn)士們買了最需要的日用品,并克服重重困難登上了老山慰問子弟兵。她深受前線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精神的鼓舞,她見到了守衛(wèi)陣地的貓耳洞里潮濕、陰暗,戰(zhàn)士們蓬頭垢面,卻勇敢樂觀,讓她感動得流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前線的每一天,李昆蘭都充滿了感動,立志成為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經(jīng)請示上級和征兵選拔,1986年5月22日,河南省太康縣人民武裝部批準她入伍,成為了47軍139師醫(yī)院的一名護士,加入“老山蘭女子救護隊”,無論危險在哪里,她總是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那里,與戰(zhàn)友們一起在槍林彈雨中成功救回了一個又一個傷員。在護理工作中,她細心地為傷員喂水喂飯,為他們洗臉擦身,還會讀書讀報講故事,用行動鼓勵傷殘戰(zhàn)士自強不息,被戰(zhàn)士們親切地稱為“貓耳洞人的知心大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她的參軍故事和在前線的英勇表現(xiàn),再次感動了全國人民,使得《她這樣走向硝煙》《好一個今日花木蘭》等報道廣為流傳,讓她成為了全國聞名的英雄人物。1986年10月,李昆蘭的故事首次被《中國民兵》報道。一年后,她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成為了全軍婦女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并在表彰大會上受到了表彰。緊接著,她又在全軍第二次英模代表大會上嶄露頭角,獲得了“英雄模范”的稱號。她的名字,和那個時代的經(jīng)典歌曲如《血染的風采》、《小草》、《再見吧媽媽》一起,成為了那個時代人們心中永恒的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李昆蘭后來進入北京總后醫(yī)專的生物醫(yī)學工程專業(yè)學習,并一直在部隊服役,最后在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yī)院副政委崗位上退休。</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磐安县|
辽源市|
罗源县|
大竹县|
九寨沟县|
乐昌市|
澄城县|
红安县|
沽源县|
朝阳区|
南昌县|
瓮安县|
石河子市|
靖边县|
阳新县|
杂多县|
沽源县|
清水河县|
威宁|
平遥县|
仪征市|
遂川县|
滨海县|
乌兰浩特市|
蒙山县|
宁阳县|
二连浩特市|
丹阳市|
云阳县|
平遥县|
巢湖市|
西峡县|
崇义县|
虎林市|
满洲里市|
元氏县|
永胜县|
益阳市|
南昌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