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7日,中秋假期的第二天,我們一行五人前往輝縣黃水鄉清水莊,開始兩天的重裝徒步之旅!此次行程路線為清水莊→龍水梯→雞冠梯→十字嶺→王莽嶺→滴水寨→清水莊,全程約26公里,計劃兩日完成。</p> <p class="ql-block"> 從清水莊左側進入麒麟溝,溝內正在施工,現場一片狼籍,工人們正在鋪設一截截兩米多高的水泥管道,聽說是正在建造泄洪管道!但這樣的設計實在讓人疑感?溝道地形復雜,沙多石亂,管道根基易形變毀壞,不知能否擋得住洪水的沖刷?</p><p class="ql-block"> 施工也給我們提供了一點便利,管道兩側的大路尤為好走,比以前的亂石叢中找路輕松多了!有工人指引我們靠右側行駛……</p> <p class="ql-block"> 很快就到達了堤壩前,這也是泄洪管道的源頭,三米高的堤壩想要爬上去并不容易!雖然有架小木梯在拐角處,但還是挺難上去,好在我們攀爬野線走得多,倒沒費太大勁兒都順利通過。</p><p class="ql-block"> 上來后右側是下不去的,只能迂回到左側才能下去,而且左側靠山體位置也好上壩,所以不如直接沿管道左側行走到此最為方便。</p> <p class="ql-block">泄洪管道出口!</p> <p class="ql-block"> 后面的道路又回歸到以前的亂石小道之上,我們背著一二十公斤重的大包左右騰挪,一路的拔高對體力是個巨大的考驗!我的漸感吃力!</p> <p class="ql-block"> 太行雙嶺穿越在全國的知名度非常高,最為著名的當屬從龍水梯→雞冠梯→十字嶺,一千多米的連續拔高再加上雞冠梯的險竣,讓好多驢友畏懼前行!對絕大部分驢友來說能輕裝上至十字嶺已屬不易,敢于重裝挑戰的更是少之又少!</p> <p class="ql-block"> 麒麟溝內一處孤有的水源在青山綠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柔美飄逸!微風中一陣涼爽的撫慰讓人頓感精神一振!</p> <p class="ql-block"> 雄偉綿延的太行崖壁如城墻般亙立于天地之間,蔚藍的天空中舒展著幾朵悠閑的云朵,青草翠林盡情的鋪灑在各個角落,四周到處洋溢著蟲鳴鳥語,遠離喧囂的都市,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間,讓靈魂與天地山川相融,不羨鴛鴦不羨仙,只愿身在太行山……</p> <p class="ql-block"> 越來越陡的拔高讓飄蕩的思緒又回到了現實!龍水梯到了!陡坡慢慢變成了臺階,我的雙腿漸感吃力,呼吸也開始有些凌亂!楊柳哥更是一步一喘!走得甚是艱難。從2022年的最后一次希夏邦馬重裝之旅到如今已整整兩年沒再背起大包,久疏戰陣對自己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好在長年良好的運動習慣給了我堅持下去的資本!</p> <p class="ql-block"> 龍水梯!梯底到梯頂約200米高,共500多臺階,是以前山上山下村民常走的一條要道,因梯口有一柱石恰似龍頭而得名,我已走過四五次了,但都是輕裝,正常情況下兩個小時即可登頂,一個多小時便可下至清水莊,這次重裝之旅雖然慢了許多,但時間充裕,只要能走動,一切都不是問題。</p> <p class="ql-block">龍水梯上半段臺階路!要比下半段難上不少!</p> <p class="ql-block"> 終于到達了龍水梯頂,上面有一片松樹林,是上山驢友歇腳的風水寶地,請允許我光著膀子休息片刻,順便把已經濕透的短袖曬上一曬。</p> <p class="ql-block"> 松林旁有一小草原,我們五人合影一張!從左至右分別為竄山甲、水木年華、軍號嘹亮、清彧、楊柳(均為網名)。</p> <p class="ql-block"> 第二名小兄弟是我們順路"撿"上的一名新驢,年輕人有個性,一沖動就來爬山了,幸好遇到了我們,因為裝備不到位,沒有拐杖,鞋也不行,后面吃了不少苦頭!但卻堅持到了最后,體力毅力都沒得說。</p> <p class="ql-block">"趕羊塽"!(網絡借圖)</p> <p class="ql-block"> 由于山頂又在施工,我們走進了另一條小路,靠近"趕羊塽"一側,也就是潭溝一側,從上面這個標志性的大曬場前路過。</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們在龍水梯村北頭路邊做了點兒午飯,補給了些水,休息片刻,繼續開啟拔高之旅。</p> <p class="ql-block"> 龍水梯村到白云龕村的這段爬坡也不簡單,感覺比以往幾次都費勁!</p><p class="ql-block"> 雖然是中秋假期,天氣也不錯,但山里游客并不多,好多農家客棧都已關門撤人,估計還是暑期更熱鬧一些,假長人多,大家也都愿意到山中避暑。</p> <p class="ql-block"> 俯望白云龕村!沒幾戶人家了!</p> <p class="ql-block"> 再次踏上"雞冠梯"!依然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 不登雞冠梯,不知太行險,不上十字嶺,不知太行美!雞冠梯,號稱太行第一險,自然有它的獨特之處,200多米的高度很多地方近乎垂直,在懸崖峭壁間依山勢而建大大小小的石階,寬度大多不到半米,一邊靠山體,一邊臨懸崖,之字形迂回而上,大部分僅能容一人通過。大小不一的石塊壘成的層層臺階,最窄處甚至不足半米,好多石塊松動錯位,隨時有崩塌之險,往上看,一梯又一梯梯梯艱難,往下看,一崖又一崖崖崖兇險,令人不寒而栗,攀爬時需"四驅啟動",萬分小心!</p> <p class="ql-block"> 山頂風光!始終是治愈身疲力竭的一劑良藥!正如這一株株蒼勁有力的太行青松,不畏風雨,不懼嚴寒,頂天立地,俯望人間。</p> <p class="ql-block"> 迎著太行之巔的一抹余暉,我們到達了十字嶺埡口。</p> <p class="ql-block"> 埡口處向南可登十字嶺,向西能下達張溝,向東下雞冠梯到龍水莊,向北走可到王莽嶺。由于時間尚早,我們決定向十字嶺出發,既然來了就必須得上!</p> <p class="ql-block"> 后望,能看到十字嶺客棧,剛上來時是看不到的,這家客棧基本上每天都開放!</p> <p class="ql-block"> 像不像宋朝時期的大臣?</p> <p class="ql-block"> 小帥哥清彧,零零后新驢,熱衷戶外肯吃苦,喜歡徒步愛學習,未來可期。</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還以為是人民解放軍攻下了臺灣島!十字嶺上紅旗招展,人山人海,遠遠的就能聽到年輕人的歡呼雀躍之聲!</p> <p class="ql-block"> 自從三年疫情之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戶外,青春!本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在乎目的地是哪兒!只在乎沿途的風景!青青!本來就應該充滿激情充滿幻想,敢于挑戰、勇往直前,走出學校家園,盡情擁抱高山大海、日月星辰,回到公司車間,一心立足本職工作、埋頭苦干,青春無悔!人生無憾!</p> <p class="ql-block"> 十字嶺海拔到底多高?是1736還是1778?也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來過這里。</p> <p class="ql-block"> 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本來計劃在十字嶺上扎營看日出,但十字嶺上唯一的一家客棧(十字嶺主峰客棧)卻沒營業!(原因是九峰山方向正在修水電站施工而斷了其電源),我們也找不到水源,決定回埡口客棧扎營。</p><p class="ql-block"> 埡口的這家客棧名字叫十字嶺客棧!今天人來人往!甚是熱鬧!我們勉強在附近找了幾處扎營點兒,收拾妥當后,開啟了豐盛的晚餐!</p><p class="ql-block"> 酒興正酣之際!人越聚越多,后來干脆拼到一起!吹牛聊天,吃嘛嘛香。</p><p class="ql-block"> 一眾崇拜的表情在聽老牛講述徒步經歷……</p> <p class="ql-block"> 旭日東升,霞光萬道,群山瞬間披上了一層金光,好多驢友都趕早去看日出了,客棧附近嘈雜聲一片,而我卻懶得早起,直到七點半才起床,簡單做了點早餐,收拾好行囊,給自己的營地來個留念!昨晚在草叢中勉強找到一席之地,附近平整之地基本全被老板擴建成鐵皮房了,還有幾個驢友甚至在山坡上湊合了一夜,相比之下我這算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 山上露水特別多!外帳完全濕透了,多出來兩三斤水的重量,包和昨天差不多一樣重,本想涼曬一下,奈何陽光死活不過來,不知哪座山頭在搗蛋!時間有限,我們收拾好行囊,8點半開始朝王莽嶺出發。</p> <p class="ql-block"> 回頭望,是不是這座錐形尖山擋住了寶貴的陽光呢?</p> <p class="ql-block"> 雙嶺路!是連接十字嶺到王莽嶺的一段山脊小路,海拔約1500米左右,長約6公里,正常情況下需兩三個小時,小路比較好走,雖有幾段起伏拔高,但都不太高,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在國內盛譽頗高!</p> <p class="ql-block"> 一半之后,小路靠崖一側修筑了扶梯,路也經過了適當的修整,大部分是石板路,這應該是王莽嶺景區所修,初心是好的,但我感覺卻少了一份原生態特色,走起來還不如以前舒服。</p> <p class="ql-block"> 估計不久以后,十字嶺也會加以開發,另一半雙嶺路也會修善,說不定通車都有可能……</p> <p class="ql-block"> 沿著雙嶺路向西俯望,能看到錫崖溝。</p> <p class="ql-block"> 窟窿山!猶如一個大門洞,巧的是由此向下還真有一條小路可下山,但不太好走。</p> <p class="ql-block"> 不知這是不是五指山?</p> <p class="ql-block">一處攔羊小門!附近石板路上的羊糞太多,味道很大!</p> <p class="ql-block"> 不登王莽嶺,豈識太行山?天下奇峰 聚,何須五岳攀。"</p><p class="ql-block"> 王莽嶺,由高低錯落的五十多個山峰組成,最高海拔1700余米,和十字嶺不相上下,但名氣卻大的多,相傳西漢王莽追趕劉秀時曾在此處安營扎寨,故名"王莽嶺",其最低處跌入河南輝縣境內僅300米左右,由于海拔高、溫差大,冷暖氣流經常相互交匯,形成壯美的云海氣象景觀。</p> <p class="ql-block"> 王莽嶺本來有驢道可以逃票上山,后逐漸有人看守,現在干脆修成了一條小路,正規收票,把驢友想逃票的最后一絲希望掐滅了……</p> <p class="ql-block"> 王莽嶺右側有兩座峰,稱雙乳峰(也叫雙筍峰),兩峰中間有一下山小道,也就是以前著名的豫晉古道→桶坡梯,可到滴水寨,我們由此路開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 桶坡梯在山之陰,很難見到陽光,清涼避暑,但這次卻不好走,主要是古道損毀嚴重,且又濕又滑,甚是崎嶇難行,很容易滑倒,我們走得較慢,將近兩個小時才到達滴水寨。</p> <p class="ql-block"> 滴水寨處于二嶄之上,我們在橋頭農家歇息一下,簡單吃了點午餐,此位置相當好,絕大部分驢友都會在此稍歇片刻,老板的生意比五年前擴大了幾倍。</p><p class="ql-block"> 從滴水寨到山下的韓口村,還有三公里的梯路→瓦澤溝梯,如果實在走不動,可以找農家老板拼車下山,七座車200元到韓口,價格不非,因為開車需繞行十幾公里的山路,想想也正常。</p> <p class="ql-block"> 瓦澤溝梯比較好走,不到一個小時我們便到達了韓口村。</p> <p class="ql-block"> 韓口村這棵皂角古樹相當出名!</p> <p class="ql-block"> 韓口村有西韓口和和東韓口村兩個村子,這是東韓口村大門,也是村文化活動中心所在地。從此處到清水莊還有六公里大路,我們堅持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6點半,終于到達車前,兩天的雙嶺穿越圓滿結束!</p><p class="ql-block"> 清水莊→麒麟溝→龍水梯→白云龕→雞冠梯→十字嶺→雙嶺路→王莽嶺→桶坡梯→滴水寨→瓦澤溝梯→韓口→清水莊這條雙嶺穿越野線,全程約27公里,累計拔高達2000余米,此線路可輕裝可重裝,可一天也可兩天,既可體驗太行天梯之險,也可領略太行風景之美,是一條國內聞名的初級徒步線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凯里市|
茶陵县|
航空|
百色市|
高淳县|
乳源|
高青县|
嘉黎县|
扎赉特旗|
耒阳市|
修文县|
静海县|
平顶山市|
千阳县|
屏边|
扶余县|
明光市|
百色市|
佛冈县|
饶平县|
梁山县|
章丘市|
张家界市|
廉江市|
鄱阳县|
钦州市|
清镇市|
兴山县|
汝南县|
邵东县|
滨州市|
林口县|
襄垣县|
乌恰县|
东乡族自治县|
盐池县|
略阳县|
牟定县|
邹城市|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