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的夏天,由于氣候原因全國許多城市氣溫居高不下,進入伏天后更是悶熱難耐,就連河北懷來縣這樣的避暑勝地也不再涼爽愜意。我們決定去山西避暑,重走黃河一號公路,再賞大河壯美風光。7月24日首先來到山西省呂梁地區的臨縣磧口古鎮,入住附近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磧口是位于山西臨縣黃河邊的一個古渡口。古代時期,黃河下游急流險灘居多,水情異常兇險,上游來往的商船只能在磧口處停泊轉走旱路,古鎮位于臨縣城南50公里處,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當年的古渡口已成為如今的游船碼頭。</p> <p class="ql-block">作為曾經的水旱碼頭,明清至民國期間,憑借黃河水運,一躍成為我國北方著名的商貿重鎮。</p> <p class="ql-block">古鎮街巷連接,不少老房子正處于改造之中,與北方其它古鎮相比較并無更多特色,故而走馬觀花轉了一條街便離開回去休息。</p> <p class="ql-block">昨天的一場大雨,讓村外的湫水河變得異常渾濁,傍晚時分暑熱漸漸退去,我們步行前往磧口古鎮最西邊的古村落一西灣村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西灣,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東臨湫水河,西傍臥虎山,背靠臥龍崗,因地處臥龍崗西的小山灣而得名西灣村。</p> <p class="ql-block">這個村依照陰陽風水學說,背山面水,左青龍右白虎。</p> <p class="ql-block">居民建筑群坐落在臥龍崗和臥虎山之間30度的斜坡上,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最高處可達六層。村內巷巷相通,院院相連,可謂是“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村外高墻維護,形成一個龐大的城堡式村落。</p> <p class="ql-block">90多歲的老人家身體硬朗,從不拾閑,認真過好每一個日子,頤養天年。</p> <p class="ql-block">看好自家小院落,做點木雕小生意,帶著孫兒樂逍遙。</p> <p class="ql-block">7月25日天氣晴好,我們驅車前往磧口著名的古村落一李家山村。三年前我們曾經參觀過這里,今天主要是培同二哥二嫂到這里走走看看。</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位于磧口古鎮南三公里處,是中國優秀景觀村落。主體建筑是以明清時期的窯洞為主,依90度的山坡而建,從山底一直建到山頂,疊至11層,一氣呵成,形成了主體村落。這樣的建筑風格,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你家的房頂就是我家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三年前的導游大爺因年老體衰無法繼續承擔解說工作,今天年青的導游大叔繼續為游客介紹李家山村的古往今來。</p> <p class="ql-block">7月26日早飯后出發,開車走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從磧口至山西老牛灣村全程350多公里,從早上8:30到晚上8:30,邊走邊玩兒,看見哪里有美景就停車游覽拍照,路上停停走走,無數美景讓我們流連忘返,不怕日曬忘記疲勞,大家玩兒的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毛澤東東渡黃河紀念碑</p><p class="ql-block">高大的紀念碑矗立在黃河東岸,據介紹,解放戰爭時期大概是1947年前后,毛澤東在陜北指揮我軍與國民黨胡宗南部隊周旋作戰,戰斗取得初步勝利后,毛澤東率中共中央從這里東渡黃河前往西柏坡,指揮了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為解放全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特立此碑紀念。</p> <p class="ql-block">很巧的是,碰到一群從北京騎行來到這里游玩的年輕人,很樂意為他們拍了黃河邊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黃河在這里河道變寬,水流變緩,河床裸露出一片片淺黃色泥沙與清澈的河水相映相交,形成視覺差異和線條美感,充分展現了黃河至柔至美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延途經過黃河畫廊景區,我們停車下到黃河邊,200元租乘小快艇在水面上觀看黃河壁畫,也稱水蝕浮雕。</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黃河水面寬大,水深流急,波浪不斷拍打岸邊巖石,仿佛用水做雕槍,在兩邊崖壁上刻下許多密密麻麻,坑坑洼洼的線條和形態各異的沖刷痕跡,看上去如同天書。在船夫指引下,憑著個人想像力,崖壁上一會出現西游記的畫面,一會是泰坦尼克號沉船畫面,一會又是滿篇阿拉伯文字,一會又出現奇神怪獸。看水蝕浮雕便<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想象出當年黃河水流的巨大威力!</span></p> <p class="ql-block">船夫帶著我們在一處淺灘上岸并爬到巨石上,船夫則艱難的攀爬到巖石縫隙間為大家拍照,因光線問題照片很不理想。</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來,黃河水流不斷沖擊岸邊的崖壁,如刻刀般讓巨大巖石變成現在的特殊形狀,想一想都感覺到畫面很震撼!</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一個小村莊稍事休息,品嘗了當地特色飲食“豆面條”,它是一種特殊的豆科植物結出的果實,曬干磨細成粉而做成的面條,味道口感與普通豆面和米面稍有差別,挺好吃。飯后繼續沿1號公路九曲十八彎前行,在山西保德縣故城過黃河大橋進入了陜西榆林府谷縣。</p> <p class="ql-block">出府谷縣城不遠便到達陜西沿黃公路0公里處的“雞鳴三省”觀景區,從這里就進入了陜西省的沿黃公路。該景點位于秦、晉、蒙三省交匯處,這里既有“雞鳴三省”之美稱,也有“塞上江南”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最高處昂立著一座中華雄雞雕塑,它昂首向北,朝著天安門方向,只要對著下方的二唯碼掃一掃,即可聽到三聲雞鳴,很是應景。它還具有脫貧致富的功能,游客的每一次“掃碼聞鳴”都是對當地人脫貧致富的一點貢獻。站在觀景臺上,三省地形地貌盡收眼底,在這里可以看到清澈的黃河,河水流過陜西的黃土高坡,內蒙的連綿青山,山西的廣袤平原,仿佛是偉大的黃河母親孕育而成的三個孩子,各具特色又一脈相承。</p> <p class="ql-block">從觀景臺下來走陜西沿黃公路府準線,十幾公里后進入了內蒙古準葛爾旗,雖然我們在內蒙地界只開了一小段路,但路邊所有店鋪門臉和路標都標有漢蒙兩種文字,提示你已進入內蒙界。很快我們又二次過黃河大橋,回到山西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偏關段,全程43公里直達老牛灣。沿途多個觀景點,主要有:偏頭關,關河口(古渡),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黃河天翼,硫磺窖遺址,畫廊谷,火路墩,常勝墩。可以游覽參觀的主要景區有乾坤灣,老牛灣,萬家寨水利樞紐等。</p> <p class="ql-block">因為周邊施工影響,觀景臺上塵土很多,無法看清玻璃下面的硫磺窖遺跡。</p> <p class="ql-block">“關河口”是黃河偏頭關的水路關口,也是偏頭關的關隘標志之一。它以偏頭河匯入黃河的入口處而得名。當年從縣城駕船順關河而下直達黃河,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入河口。從山勢地理上看,又是一個關河峽谷的谷口,兩面絕壁,中間河谷。</p> <p class="ql-block">由于駐軍將士自古定居,把守關口,形成古兵寨,撤軍之后,當地居民在此定居。現在的關河口民居古樸,石窖古老,門券環戶,石巷幽深,是一個風格特殊的古村落。在明朝長城防御時,谷口兩邊接著長城的絕崖山險墻,周邊建有三個大墩臺,兩道長城防線,三道墻門,使此地成為黃河畔防御最為嚴密的長城隘口。夏守河,冬防兵,現在駐兵營地仍依稀可見。明清走西口時,這里又是走西口的水路通道,有國家設的關口巡檢司等管理機構。</p> <p class="ql-block">關河口自然風光壯觀,人文景觀深厚,黃河滔滔,關河清澈,峽谷幽深,絕崖驚險,是黃河一號公路偏關段最為著名的觀景點。</p> <p class="ql-block">“黃河天翼”是觀賞大山大水大氣勢的最佳位置。佇立崖壁之巔,一道上懸弧形的黃河峽谷如龐大的翅膀張開,左攜關河口,右托漚泥嘴,躍躍欲試,翩翩欲飛,黃河雄渾,峽谷深幽,絕壁聳立,氣勢磅礴,彰顯著一種中華大山水,心靈度假地的神奇境界。</p> <p class="ql-block">左攜關河口</p> <p class="ql-block">右托漚泥嘴</p> <p class="ql-block">黃河岸邊土石混筑的秦代長城從東向西而來,在河畔駐足,在崖壁上,明代石砌長城堅守于河口,岸邊高地的明代大墩臺一一關河口2號峰火臺如守河將士,凝視黃河西岸。</p> <p class="ql-block">站在觀景臺上,望著遠山,看著如巨龍般的黃河奔騰而過,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情不自禁的高呼:黃河,我們來啦!</p> <p class="ql-block">此時已是7點多鐘,夕陽西下,趁著最后的光線,我們抓緊時間來到火路墩觀景區,已經來不及上觀景臺,只能遠遠的拍下這火紅壯麗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太陽落山后,天色漸暗,一路上的美景,還不時在眼前浮現。玩了一天感覺到累了,已經快八點了,大家都想抓緊時間早點到達目的地一老牛灣,可是最壯美的觀景區“畫廊谷”到了,為了不耽誤第二天的行程,我們還是打起精神快步來到觀景臺,可惜天色太暗,無法用手機拍出她最壯美的面面。晚上八點半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一一山西偏關縣老牛灣村入住民宿。</p> <p class="ql-block">畫廊谷位于黃河畔上,是黃河峽谷中的一個分支峽谷,在曲線起伏的山梁上,排布著五道曲折幽深的山梁皺褶,每道山梁褶皺被黃河水沖刷形成一道道小溝谷,匯在大深谷內就形成一個個U型峽灣,最后組合成一道美麗的峽谷。峽谷的石壁為天然風蝕形成的各種圖案,如同一幅幅規模宏大的巖畫,組合成一道壯觀的天然畫廊。</p> <p class="ql-block">這是兩天后再次來到畫廊谷補拍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7月27日經過一夜的休息,我們又滿血復活,早飯后步行前往著名的老牛灣村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三年前曾經到過這里,所以這次帶我哥哥嫂子來玩就輕車熟路了。</p> <p class="ql-block">參觀老牛灣堡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老牛灣村三面環河,四周峽谷峭壁,村中民居因地就勢,錯落有致,村中有窯洞式建筑六十多座,房屋200余間,其建筑材料和生活器物就地取材,皆為石質,有石板街、石板屋、石桌、石炕、石碾、石磨、石臼、石鎖等。旅游界贊譽老牛灣古村為“石頭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老中灣古村落里保存完好的長城峰火臺,也是長城與黃河握手的重要地標。</p> <p class="ql-block">烽火臺的下方延伸進入大河之中,在此處長城與黃河親密握手。</p> <p class="ql-block">遠處的乾坤灣</p> <p class="ql-block">周邊的地形地貌</p> <p class="ql-block">7月28日上午我們離開山西偏關縣老牛灣村,進入了長城一號旅游公路,目的地是內蒙的老牛灣村。</p> <p class="ql-block">沿途看山觀景,循著古長城遺跡,七拐八彎,腳下是已經枯竭了的古黃河支流,最高處有保存完好的古墩臺(古時專門傳遞敵情信息的峰火臺),古長城遺跡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臨近中午時分,我們到達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區老牛灣村,入住一家窯洞民宿。同樣都叫老牛灣村,內蒙的老牛灣村和山西的老牛灣村雖然只有一河之隔,但是感覺這邊的旅游資源更豐富,旅游氛圍更濃厚,民宿更多樣,基礎設施更完善,歸根結底是這里的經濟基礎比較好,百姓生活比較富裕。</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山西和內蒙交界的地方,雖然夏天氣溫不是很高,但中午時分烈日炎炎,外出也是很曬的,下午四點半我們才出來,前往老牛堡觀看老牛灣全景。</p> <p class="ql-block">從老牛堡上遠眺九曲黃河。</p> <p class="ql-block">站在老牛堡上,對面的山西老牛灣一覽無余,正如當地人們傳唱的古老歌謠“九曲黃河十八彎,神牛開河到偏關,明燈一亮受驚嚇,轉身犁出個老牛灣”。</p> <p class="ql-block">遠眺九曲黃河氣勢恢宏,村落靜謐,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巍巍長城,雄風猶存,山清水秀,原始自然。</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蒙晉陜黃河大峽谷的核心地段,在這里可以感受穿越在山西與內蒙古之間,見證天下黃河與長城唯一握手的壯美景觀。這里也是國內外游客公認的觀賞與拍照的最佳景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這里玩兒的開心盡興,直到天黑才戀戀不舍的回到住地休息。</p> <p class="ql-block">7月29日,我們收拾行囊出發返回,沿途風景如畫,岸邊的綠色勾勒出黃河婀娜多姿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我們先走的209國道,再進入興巴高速,途經內蒙的烏蘭察布集寧區,這里空氣清新,氣候涼爽,賓館附近還有一家好吃的飯館,我們決定多住兩天,31號才返回懷來縣的家。</p> <p class="ql-block">這趟黃河之旅用時7天,行程千余公里,一路上欣賞了黃河不一樣的壯麗美景。雖然旅途辛苦,但累并快樂著!我們喜歡在變老的路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放</span>飛心情,愉悅身心,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人雖老但心不能老。只要身體允許就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吃吃玩玩兒,永保身心健康,做一個優雅快樂老年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塘沽区|
宝山区|
花莲市|
夹江县|
沧州市|
绩溪县|
东源县|
玉屏|
射阳县|
宁远县|
祥云县|
海丰县|
腾冲县|
蒲城县|
军事|
临猗县|
岳西县|
宁海县|
六安市|
颍上县|
东港市|
蛟河市|
天祝|
科技|
湄潭县|
丹棱县|
海口市|
田阳县|
宁都县|
平阴县|
吉林市|
延川县|
重庆市|
红原县|
惠东县|
砀山县|
卓尼县|
蕉岭县|
社会|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