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以無為則無不為》</p><p class="ql-block"> 夏去秋來又輪回,又見雁銜夕陽飛, </p><p class="ql-block"> 枝疏枼落秋果熟,夜露無聲濕香桂。</p><p class="ql-block"> 春日種,秋日惠,順從自然碩果累,</p><p class="ql-block"> 法于陰陽和術數,以無為則無不為!</p><p class="ql-block"> 是的,夏天去了,秋天來,春天種了,秋天采,秋收過后,種小麥……一切都按照自然界的本性和規律在有序地運轉著,法于陰陽,和于術數,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太陽從西邊落下,進入黃昏……</p><p class="ql-block"> 秋日的黃昏,落日的余輝染紅了整個天空,濃郁的橙紅色穿透云層,宛如天堂里的光輝,照亮了整個大地,仿佛火焰在燃燒……湖水波光粼粼,宛若仙境,天空的大雁排成人字形,馱載著血紅的夕陽,向南方飛去,路過荷塘時,留下了依依不舍的鳴叫聲……這依依不舍的雁鳴聲,引起了山谷的回響……山上的果園里果香飄溢,碩果累累,有紅彤彤的蘋果,有黃澄澄的梨,有紅里夾黃的柿子,還有水靈靈的葡萄和桔紅色的石榴……所有這些都是自然界有序地按著節氣年年都這樣的重復著,如詩如畫的景象……這就是大自然的無為而治。</p> <p class="ql-block"> 秋夜,星星在夜空中眨著眼,一輪彎月靜靜地掛在天邊,清冷的月光灑向大地,光線是那么的清淡、柔和和幽黯,透著隱幽、奧秘和深邃……在披著月光的茂密的高梁、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和地響著秋蟲唧唧的嗚叫聲,這聲音里不時的還有青蛙和蟋蟀的伴奏……秋天的田野里,月光下的稻谷在微風中搖曳,紅通通的高梁彎著腰,不仃地點著頭,成熟而有禮;沉甸甸的谷子低垂著頭,好似在負著無限的重荷;密密麻麻的玉米深情的裂著嘴唱著歌……秋夜靜謐,月光如水,這就是大自然的令人陶醉的樂章……,不知誰家姑娘在果園里歌唱,“……秋風颯颯秋草黃,秋月昏昏秋夜長,秋露重重催花落,秋霜濃濃壓花香……” 這動聽的跳動的的音符,披著月光,充溢著果香,隨風飄向遠方……這種音景味相融的景象,被視為秋天到來的標志,象征著歲月有次序的更迭和自然界有規律的變化,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順著事物的自然的本性而為,它們無不在驗證著老子的一句話,為不為,則無不為!</p><p class="ql-block"> 那么,什么是為不為,則無不為呢?</p> <p class="ql-block"> 老子此話重點是強調了“無為”的概念,即順應自然、不強行干預,以達到無所不為的效果。這句話的核心在于理解“無為”的哲學思想,即通過所謂“不作為”的方式,達到無所不能的目的。?這就是老子要表達的無為而治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所謂無為,不是不為,而是不妄為。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是強調要順應自然規律,不強行干預,讓事物自然發展。這種思想認為,通過不妄為的方式,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理效果,因為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人類應當尊重并利用這種力量。 </p><p class="ql-block"> 一年有四季,有24個節氣。每個季節種什么都是有講究的,如開春插秧,然后種早玉米,到6、7月份種夏玉米,秋收后就播小麥……農事的一切一定要按自然規律來,不能違背事物發展規律,更不能妄為……相信大家一定聽個這樣一個故事,宋國有個農夫種了幾畝稻田,為了急于求成,便拔高禾苗的高度來加速其生長,最終導至禾苗全部枯死……這個拔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不能因為急于求成而違反事物本身的規則,象畫蛇添足,刻舟求劍,陸地行舟,樹上撒網等等都是違反事物本性和規律,最后的結果都是可想而知的,這就是妄為。所以,現在你們明白了吧,當看到秋天碩果累累、稻田金光燦燦、紅通通的高梁點頭哈腰、密密麻麻的包米裂嘴歌唱的收豐的埸景的時候,我為什么概嘆,這是大自然的無為而冶,是以不為,則無不為!</p> <p class="ql-block"> 其實,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牽涉到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如治理大國,就像烹制小魚,若反夏折騰就會碎爛;貴重的物品反復搬動,就容易造成損壞;有技藝的人屢次變更職業,就會喪失專業技能;一國法令反復變更,就會讓人無所適從……也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遵行事物的本性和規律,不妄為,不多為,有所不為,盡量根據其本性和規律讓其自行調節,自我完善,要“看不見手”,讓事情沿著自然之道去運作和發展。</p><p class="ql-block"> 所謂“看不見手”的概念是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提出的,指市場會根據供需情況自行調節,自行其實,自我完善……說穿了就是不要橫加干預,要“看不見手”,其實,它的實質就是無為而治,以不為,達到無不為!</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想到了這么一個故事: </p><p class="ql-block"> 古時候,南海有個皇帝叫儵(tiao),北海有個皇帝叫忽,中央有個皇帝叫渾沌。三個皇帝關系很好,經常互相串門。渾沌對這兩個朋友特別好。他倆想對渾沌表示感謝,說:“人有七竅,看東西、吃東西、呼吸,可渾沌沒有。他們決定幫他鑿出七竅。于是,一天鑿一竅,到了第七天,混沌就掛了。儵和忽的“妄為”行為與亞當.斯密的“看不見手”的概念背道而馳,導致了渾沌的死亡。這件事告訴我們,無為則靜,無為則無所不為。也就是,無為而治心無事,無不為處天地寬。</p> <p class="ql-block"> 另外,儵和忽的“妄為,”還讓我想到了另處一個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天,孔子在呂梁玩得很嗨,突然看到一個高達幾十丈的瀑布從天而降,瀑布下河水湍急,漩渦很多,連魚鱉都不敢游。可孔子卻看到一個男的在這水里游,一會被漩渦卷下去,一會隨浪涌浮上來…… 孔子就覺得好奇,他為什游得象魚兒一樣自如?他又為什么未被漩渦卷下去呢?當游者游到岸邊時,就問這泳者咋能在這么多、這么急的漩渦里游泳呢?那人說,我跟著漩渦沉底,再跟著涌浪浮出來。我就一直順著水勢走,不跟它犟。這就是我的游泳秘籍。相反,若是在水中掙扎,便可能被洶涌的水勢吞沒……孔子終于明白了,凡事物都有它的規律和本性,不犟,就是不妄為,不橫加干涉,順著事物的本性和規律而為……就是無為而治,以不為則無不為。</p> <p class="ql-block"> 是的,無為不治的哲學思想充塞著整個大千世界,充塞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如老子所說,無為而治,天下之道。比如,有這么一對剛剛結婚不久的男女,男的叫宋松,女的叫菊花。由于男的性格在婚后的表現相當優秀,使菊花越法的喜歡他,覺得自己每時每刻都離開不了他。她經常向宋松表達了對他的依戀,并要求宋松常常陪在她身邊……宋松照著做了。但有時候,宋松工作很忙,無法陪伴,她就會感覺很不自在,一定要打電話給他,并總喜歡問他在做什么……這種依戀,剛開始的時候,宋松還感覺特別受用,并認為菊花是相當愛自己的……只是后來,菊花的電話越來越多,有時宋松在工作中忙得不可開交之際,可菊花的電話還是不得不接,若是漏接一個電話,菊花就會不斷地打來,直到宋松接聽電話為止。漸漸,宋松感到很窒息,他對菊花的這種做法表示不滿……,可菊花卻說,“……我那是關心你呀,我想知道你在干什么,累不累,有沒有吃飯……”菊花對宋松的不滿不以為然,依然我行我素。</p><p class="ql-block"> 到后來,宋松實在怕了菊花,并明令禁止在他工作的時候打電話……</p><p class="ql-block"> 而他自己也一下班就趕快回家,如果有飯局,就事先通知菊花一聲。一次,宋松與朋友吃飯時忘了事先通知菊花一聲,而手機不知什么時候沒電了,菊花急了,不知道宋松在哪里,就把她認識的宋松朋友的電話都打了一遍,直到打通了與宋松一起吃飯的朋友的電話,才與宋松通上了話……兩人在手機里吵了一架,菊花把宋松關在門外一夜,宋松相當生氣,對著門口說到,“你不要這樣子,再這樣子,我也愛不動你了……”</p> <p class="ql-block"> 看到了吧,婚姻的關系也是有其本性和規律的,也需要無為而治,象菊花這樣妄動,與“看不見手”的概念背道而馳,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永遠記住:心不妄動,則無得失之患!人不妄求,則心安;人不妄做,則身安。………</p><p class="ql-block"> 其實,無為而治說穿了就是負熵流,就是用來抵消大千世界熵增的,以不為達到無不為。真如《莊子.知北游》上所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意思說,天地有偉大的美卻不言語,四時有分明的規律卻不議論,萬物有生成的道理卻不去說,表達了無為而治的理念,即讓事物自然發展,不加于干預。象夏天過去了,秋天自然的來,象太陽落下了,月兒自然的升上來……</p> <p class="ql-block"> 是的。一輪明月悄然升上來,銀色的月光如水般傾瀉而下,給大地披上了一層柔和的銀紗。在這寧靜的夜晚,漫步在山上這片果園中,果香四溢,每一顆果實都像是被月光精心雕琢過,閃耀著誘人的光澤,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的世界里,心靈得到了無比的寧靜與和諧,讓人陶醉其中……而山下的稻田在月光的照耀下,變得異常寧靜而神秘。微風拂過,稻穗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語。遠處的山巒在月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幽遠,而近處的稻田則像一片無垠的金色海洋,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浪,偶爾,幾只夜行的鳥兒掠過稻田上空,留下一串串清脆的鳴叫聲,為這靜謐的夜晚增添了幾分生機,每一束稻穗、每一道波紋都在講述著關于土地和生命的故事。月光下的稻田,是自然與人類勞動無為而治的完美結合,讓人不禁沉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因大自然的無為而治而沉醉其秋日豐收的喜悅之中時,可曾想到那一片片無私奉獻的落葉,沒有那一片片落葉,哪有秋天?沒有那一片片落葉,哪有秋天的豐收?沒有那一片片落葉,哪有豐收后的喜悅?……所有的葉子們都在秋風里傷感地互相告別,有些葉子還偷偷在夜里低聲哭泣,象母親思念孩子,不忍離去,但自然界的輪回誰能阻擋得了?這就是樹葉的無奈……秋天的落葉,詮釋了生命的短暫與無常,卻也彰顯了堅韌與不屈。……隨著枯葉的落地,秋天又開始回到人間,秋收開始了,生物新的輪回也重新開始……這就是自然界的本性和發展規律,是自然界的無為而治,法于陰陽,和于術數,以不為則無不為。</p> <p class="ql-block"> 所謂法于陰陽,和于術數, 就是強調的是要順應自然規律,運用合適的技術方法生活,就是不妄為,不違背自然規律,以達到無不為。</p><p class="ql-block"> 通過上面的諸多舉例講解,大家一定明白了什么是無為而治,以不為而無不為。這個哲學理論充塞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說穿了它就是負熵流,它是用于抵消大千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的熵增,為了消化這個哲學理論,請記住老子所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p><p class="ql-block"> 它的意思是:最完美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掘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詞一樣;躁動克服寒冷;清靜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p> <p class="ql-block"> 老子句句強調的還是無為。所謂無為,不是不為,而是不做違背事物本性和自然規律的妄為舉動,比如,大巧若拙而拒之;大盈若沖而拋之,大直若屈而丟之,大巧若拙而攆之,大辯若訥而棄之……還有,不要逼青蛙語天,不要逼夏蟲語冰,不要逼曲士語道,不要逼蟪蛄語春秋……這樣才能無為而治,以不為則無不為。</p><p class="ql-block"> 還有,莊子也告誡我們,“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p><p class="ql-block"> 其意思是天鵝并不需要天天沐浴,但其羽毛自然潔白;烏鴉也不需要天天用黑色漬染,但其羽毛自然烏黑。?這句話強調了萬物都有其自然本性和規律,不應強行改變。?</p><p class="ql-block"> 另外,還有一群人想一點不作為而治。就是春天不播種,秋天卻想收;見海不撒網,卻想魚兒入船倉……他們不想自度,因為自度很苦。那怎么辦呢?他們就想到了去寺廟拜菩薩,讓菩薩幫他們度。于是這些善男信女們就去寺廟燒香,當然各人皆有所求:窮的問富,富的問路,有路有富的問劫數!他們希望菩薩幫他們不作為而治……當然,他們并不知道。菩薩是不會度心有雜念的人……他們依然做著夢……因為擦肩而過的晚風,并沒有告訴他們白晝已然過去!</p><p class="ql-block"> 真是,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 ,佛法雖廣不度雜念之人!</p><p class="ql-block"> 永遠記住:“無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過多地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走向崇高與輝煌。“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就是不違背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p><p class="ql-block"> 永遠記住: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p><p class="ql-block"> 永遠記住: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p><p class="ql-block"> 永遠記住: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君子不茍求,求必有義;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p><p class="ql-block"> 是的,無為而治,看起來就四個字,可要做到“無為而無不為”還真不容易。但是,只要心里有繁星,即使夜再黑,也能照亮自己的路,縱然有時處理問題是總會有些縫隙,但是不要氣餒,因為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也是靈魂透出的窗口!</p><p class="ql-block"> 寫到此處,老爺子情不自禁地伏案而書:</p><p class="ql-block"> 《坐禪品茶聽漏滴》</p><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日月移,四季輪回依次替,</p><p class="ql-block"> 順其自然隨勢走,秋燈一盞閑敲棋。</p><p class="ql-block"> 經聲行,佛號起,無欲修身手合揖,</p><p class="ql-block"> 細悟無為無不為,坐禪品茶聽漏滴!</p> <p class="ql-block"> 注解:</p><p class="ql-block"> 1、無為而無不為:直譯過來就是只要做到無為就可以無所不為。說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順應自然的運行,不必去干預自然的運行,不做不必的事,(不妄為),但也必須去做“作為自然與社會一部分的你”遵循自然邏輯該做的事(無不為)。</p><p class="ql-block"> 2、無為而治 :無為,順其自然,不必有所作為,(不是不為,而是不妄為)是古代道家的一種處世態度和政治思想; 治,就是治理。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而使國家得到治理。 </p><p class="ql-block"> 3、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做事考慮多方感受,合乎禮儀,不隨便行動,但有行動必有其用意。</p><p class="ql-block"> 4、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徒語是謠言,不要以訛傳訛,謠言止于智者。君子非禮勿言,不說空話,不說不該說的,守口如瓶;言必有理就是該說的時候一定要說。</p><p class="ql-block"> 5、君子不苛求,求必有義:君子相當愛惜自己的名譽,對于欲望有所節制,不會貪取妄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會以茍且心態妄想獲利,更不會落井下石,謀求私人利益,豪取強奪.一個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正義,必定是為民求利,代眾生而求。</p><p class="ql-block"> 6、、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君子做事必思前想后,不損害別人的利益,或者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才會去做,他的行為是合乎正道合乎情理的,做人要有底線,有自己的行為準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锦州市|
丰台区|
合肥市|
泊头市|
京山县|
墨脱县|
将乐县|
巨鹿县|
蛟河市|
武城县|
柘城县|
韶关市|
伊宁市|
太仆寺旗|
高邮市|
聂荣县|
错那县|
弥勒县|
遵义市|
重庆市|
修文县|
道孚县|
丰顺县|
庆云县|
襄垣县|
绵阳市|
栖霞市|
梅河口市|
清水县|
始兴县|
准格尔旗|
辽源市|
瓮安县|
灵丘县|
梁河县|
潜山县|
游戏|
扶风县|
洪江市|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