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28, 128, 128);">從《走走停停》到《乘船而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都是對親情難以舍離、對人生諸多遺憾的一種難能可貴的反省</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文/秋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2024年有兩部國產(chǎn)影片,是被很多觀眾所忽視的,當然也包括我自己。自己之所以忽視,確實也是近年來對國產(chǎn)影片的一次次失望所致。今年火把節(jié)期間,才偶然在網(wǎng)上觀看完這兩部電影。凡事都不要去絕對的下結(jié)論啊!感慨之余,自己便有了關(guān)于把這兩部電影串聯(lián)起來影評的想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走走停停》是一部帶有輕喜劇風格的電影,但隨著劇情深入才體會到什么叫做笑著笑著就哭了,這是一部讓人看完不自覺地會去回味的電影。主演除了當紅的胡歌和高圓圓,還有老戲骨岳紅和周野茫。作品以青年編劇吳迪北漂十年后,又失落地回到川渝老家,偶遇在電視臺工作的高中同學馮柳柳。彼時的她正在籌拍一部紀錄片,吳迪的出現(xiàn)給正在苦于沒有合適選題的馮柳柳帶來了靈感,何不就以吳迪這樣從一線城市無功而返的人物為代表,來記錄、探尋那些闖蕩一線城市的年輕人,最終為了選擇生活還是選擇生存而經(jīng)歷的一段艱難抉擇的歷程。馮柳柳在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知道了吳迪寫了一個關(guān)于兩位老年人的情感交錯的劇本《似是故人來》于是,鼓勵吳迪獨立拍攝這部小制作電影。吳迪由此請來了話劇團的臺柱子李遠老師和自己的母親江美玲,出任這部劇的男女主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走走停停》的導演龍飛用電影一貫的敘事手法,在劇情里套進了馮柳柳手持攝影機的紀錄片寫實;同時又在紀錄片的寫實中,再次套進吳迪首次執(zhí)導《似是故人來》的拍攝場景,巧妙地建立了《走走停停》這部作品中,戲有人生、人生有戲、戲里還有人生的獨特敘事結(jié)構(gòu)。我們可以看到父親老吳、母親江美玲、哥哥吳迪、妹妹吳雙、馮柳柳、李遠等等都是《走走停停》里設(shè)置的既定人物,而吳迪既是紀錄片的主角又是《似是故人來》的編導;母親江美玲和李遠,以及父親老吳為補拍又替代老伴兒充當了《似是故人來》的主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電影《走走停停》的整個敘事過程,是有條不紊地推進劇情發(fā)展,十分穩(wěn)實地呈現(xiàn)出平凡人家的生活狀態(tài)和父母輩隱秘的情感世界。以貌似輕松、幽默的輕喜劇形式,帶出兩代人不同的生存現(xiàn)實感,以及普通人家生活不易的沉重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母親江美玲在拍攝《似是故人來》接近尾聲時,意外因心臟病突發(fā)離世。母親其實是一個很智慧的母親,活得很通透。她的話語樸素卻道出了許多生活中的哲理,母親在劇中的許多對話大都如此。她與馮柳柳交流:“誰不想出去看一下嘛,但是你要曉得,人嘛,總是下意識地選擇更容易走的那條路。沒有誰的生活是完美的,有遺憾很正常。”她和兒子吳迪對話:“人到了我這個年紀,自然就會演戲了。”“生活有點小秘密,日子才過得下去。”“有時候,就是這一步,走出來,就不一樣了。”“成功不見得是金子,失敗也不見得是屎,混得好混得差,就是別人嘴上說說,你自己曉得你是什么人就行了。”可以說岳紅飾演的母親江美玲一角,是整部作品的靈魂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母親走了,吳迪這才開始時時回想起母親,以及母親的的話語。吳迪一直嫌貴而盼望著打?qū)φ鄣纳虉隼锬前寻茨σ危步K于打五折了,但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這無疑是作品對“子欲孝而親不在”一種既無奈又傷感的詮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一向簡單粗暴的父親老吳,在老伴兒走后也開始反思,最后主動男扮女裝接替老伴兒,用背影來補拍了最后一組老伴兒制作綠豆冰糕的鏡頭。三年后,父親也離開了。妹妹吳雙即將遠赴深圳創(chuàng)業(yè),吳迪接手了妹妹的出租車。并在運營中再次偶遇已經(jīng)再婚的馮柳柳,兩車走走停停、前前后后地并向前行著,彼此都看到了對方卻自始至終沒有一句對話,甚至沒有一個眼神的交流。這或許就是電影《走走停停》片名的一段隱喻,也是人生旅程的一種常態(tài)。</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當電影結(jié)尾字幕拉出,播放了馮柳柳發(fā)給吳迪的一段視頻,是紀錄片里采訪父親的近景特寫,也是老吳作為一個父親,第一次表達了對兒子的肯定后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這一代人啊!很多人最終都沒有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一類人。生活就是這樣,沒有想象得那么好也沒有想象得那么糟糕,習慣了就好,但是……”這個但是之后,沒有了。吳迪微信問:后面呢?馮柳柳回復:沒卡了,吳迪點擊回復了一個大哭的表情,全劇到此終結(ji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而那一刻,屏幕前的自己,依然手夾香煙,還久久地沉浸在劇情里,去走過一個欲哭無淚的漫漫長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當知道總投資不足兩百萬的電影《乘船而去》的導演陳小雨,是一位90后的電影人時,我對《乘船而去》這部電影更要由衷的點一個大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乘船而去》是陳小雨為追憶自己的外婆、紀念自己的外婆,親自上陣編劇、導演、剪輯一肩挑的一部電影作品;也是一部以隔代人的視覺對親情守護、親人別離、生命來去的記錄與思考,影像畫面極具濃郁詩情畫意的電影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乘船而去》的故事情節(jié),簡單且平凡。外婆早年間就是乘船而來,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小縣城。外公和大兒子都因病早早離去,二女兒阿珍與老外丈夫、孫女在上海打拼,單身的小兒子阿清干導游也是常年在外奔波;長孫阿濤酷愛電影表演,一直在各個影視基地當臨演,與母親阿珍積怨極深。外婆盡管是一位空巢老人,但她生性樂觀,與鄰里相處融洽,收拾老屋和喂雞就是她的日常生活。某日,阿珍全家從上海匆匆而來,與外婆吃了一頓晚飯又開車匆匆而去。路上接到外婆電話,話未說完,電話那頭外婆突發(fā)腦瘤暈倒。于是,阿珍和阿清姐弟兩放下工作,回到老家照顧陪伴外婆走完最后一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電影《乘船而去》的背景地就是江南水鄉(xiāng),她最重要的道具就是一艘木船,一個‘船’字就是‘渡’的折射。船,渡著人們一生的來來去去,也渡著人們一生的悲歡離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乘船而去》的畫面感很清新,許多場景構(gòu)圖很有國畫山水的意境。外婆最后的離去很安靜,沒有老姐妹們的念護,沒有院壩里吹吹打打的熱鬧場景。導演則是用詩意的鏡頭,讓外婆身著白衣和紫色裙擺從秋千上下來,手提一欄白色的花兒漫步在林蔭小道,最后坐在自家的木船上遠去。這樣的畫面處理,也讓我觀影后感受到的不是悲情而是溫情,是外婆留給陳小雨的一段記憶時光,其間充盈著滿滿的溫暖護佑和幸福成長。也讓我回想起自家曾經(jīng)老宅里的外婆,那些跟隨外婆一起渡過的貧瘠卻又快樂無羈的年少時光,這就是作品帶給我們的共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作品也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中,子女在父母老去的時候,應該怎樣陪伴可以讓老人走好他們的最后一程。尤其是面對那些不治之癥,患者飽受苦痛的折磨,僅僅是為活著而活著的狀態(tài)時,又該如何解決可以讓他們走得少受痛苦而有尊嚴?劇中有一場戲,姐姐阿珍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與弟弟阿清,在醫(yī)院樓道上發(fā)生過一場激烈的爭吵。阿珍主張不惜一切都要醫(yī)治,而阿清卻認為既然醫(yī)療無效只是延續(xù)母親沒有質(zhì)量的生命,倒不如遵循母親的愿望回老家。但當回到老家的母親,在痛苦中艱難地扯下氧氣罩的時候,從睡夢中驚醒的阿清還是在短暫猶豫后,堅持給母親戴上氧氣罩。面對活生生的生命、面對生他養(yǎng)他的母親,阿清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同時,作品也反映了在外漂泊的游子與故鄉(xiāng)之間,因為親人在或不在所產(chǎn)生的親近與疏離,但是卻始終無法斬斷那鄉(xiāng)愁的飄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這一系列的情景設(shè)置,也反映出年輕的導演陳小雨,通過作品表達出他對生命、對親情、對鄉(xiāng)愁的關(guān)注與思考。這是一種超越年齡的理性思維,非常之難得。也讓屏幕前的我,深深感受到自古英雄出年少,后生可畏!也深深欣慰于陳小雨作品給予自己的驚喜,可謂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從《走走停停》到《乘船而去》都是對親情難以舍離、對人生諸多遺憾的一種難能可貴的反省。兩部作品都不約而同的向現(xiàn)實社會,發(fā)出了人間親情回歸地呼喚。但愿能讓更多忙碌的人們可以看到,可以聽到這樣的呼喚并持續(xù)傳遞下去。</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县|
绥中县|
河池市|
嘉黎县|
抚州市|
昌邑市|
时尚|
金湖县|
贡觉县|
察雅县|
区。|
柳河县|
沾化县|
翁源县|
丰顺县|
会泽县|
雅江县|
龙州县|
桂阳县|
宜昌市|
兖州市|
嘉兴市|
阿拉善盟|
邵武市|
临海市|
伊春市|
平定县|
科尔|
新源县|
望谟县|
武冈市|
福州市|
绥棱县|
甘谷县|
蓝山县|
正镶白旗|
凤冈县|
揭阳市|
清徐县|
永平县|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