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渡北歸》是一部反映抗戰全面曝發,北平天津等華北地區相繼淪陷之際,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大撤離大逃亡大遷徙的紀實文學。分三冊,《南渡》、《北歸》、《離別》。厚厚的三本書,文字近兩百萬,看了整整兩個月,浮光掠影的過了一遍,加之又過了些時日,書中的很多內容情節已記不清了,但是,一群知識分子在國家危難之時展現出來的大節大義,責任擔當,舍身取義,報效國家的壯舉化作一道亮麗的風景,不時的在眼前晃動,他們一個個鮮活的性情迥異的文弱而有堅強的形象深深的扎在記憶深處。</p><p class="ql-block"> 《南渡北歸》全方位多視角詩史般的再現了一代大師、學者近百年的生存生活家庭學術學業狀況,再現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以及社會的狀態。作者數年的實地、人物采訪,大量的史料查閱,整個書有豐富的史料支撐,一些章節的注釋約占文章三分之一之多,堪稱那個時代學界大師學者的一部史記。 作者在擁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靠史料說話,秉持史家′客觀公允的態度。但是,作者的胸懷、好惡、觀念、政治態度還是在書中留下不少明顯的痕跡,如對一些大師的描述上,喜愛者竭盡美言,重筆濃彩,反復提及,完美無瑕,即是缺點也大事化小(如果歷史地位如此也是可以理′解的),討厭者取材往往是一些不正道不光彩的事情。存在個人偏見,用個別人的行為作派棒打一個地區。對共產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革命帶有排斥情緒,特別是離別篇,是一個個留在大陸的學者大師的悲殘遭遇,缺乏對在新中國成立后對舊派知識分子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的理解。盡管如此,本書仍為我們提供了了解民國知識分子的重要窗口。打開此書,在烽煙四起兵荒馬亂的抗戰歲月里,眾多的學界泰斗、大師一個個撲面走來,他們才華橫溢滿腹經倫學貫中西,他們是業界的翹楚,他們又是平凡的血肉之驅,有家庭有妻兒父母,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他們在山河破碎顛波流離,隨時遭受敵機轟炸的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創辦學校、教書育人,開展科研、著書立說,為中華民族的振興抪灑種子培育人才。書中涉列的人物繁若星辰,魯迅、朱家驊、胡適、梅貽琦、傅斯年、李濟、董作賓、石璋如、蔣夢鱗、葉公超、聞一多、梁啟超、王國維、梁思成、梁思永、林微因、陳寅恪、馮友蘭、曾昭燏、葉企孫、吳宓、錢鍾書等等。由于知識欠缺,對其知之甚少,知道的也是一點支離破碎的皮毛,認知上只是一個神壇上的符號,一個政治標簽。而書中的他們一個個血肉豐滿,鮮活靈動。</p><p class="ql-block"> 這群人大多出生在世紀之交的清朝末年,當時的國家閉關自守腐朽墮落,積貧積弱,自甲午戰爭后,繼續遭受日俄德法等國家的入侵蠶食,喪權辱國的清政府被迫簽定了馬關條約、中日遼南條約、中俄密約、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庚子賠款等。面對強敵侵凌國家衰敗,仁人志士懷抱強國的信念,從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維新到孫中山提出的政體革命以俄為師,以及以后的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胡適提出的全盤西化口號。尋求真理,探索救國之路。這個時期出現了留日熱,出現了中國革命同盟會,掀起了排滿革命。</p><p class="ql-block"> 他們前撲后繼,赴湯蹈火,薪火相傳,矢志不渝地探尋適合中國的政治模式,蔡元培陳獨秀李大召胡適傅斯年等等,是五四運動以及新文化運動發起的策化者組織者。傅斯年是著名的學者大師事務活動家,還是名噪一時的北大學生運動領袖,帶領學生反抗當局的專制獨裁,揭露其喪權賣國的行為,喚醒勞苦大眾推翻黑暗統治,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平等富強的國體。</p><p class="ql-block"> 突遇外族入侵,對待殘破的國家、貧弱的民眾,他們如同忠臣義士,表現出大節大義,義無反顧,以文弱之軀支撐起國家大廈的每一個組成部分,在文化科技教學的各個領域里,在極其困難危險的狀態下,傾心做著自己的事。他們不少人在國外學習或從事科研教學工作,那里遠離戰爭,生活舒適,待遇優厚,有著非常優越的學習研究條件,但當外族入侵,國家危難之時,他們不顧挽留,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未完成的學業、研究課題,回到千瘡百孔戰火蔓延的祖國。面對這種選擇,梁思成說:我的祖國正在災難之中,我不能離開她,假使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也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曾昭燏(曾國藩大弟曾國潢的長曾孫女)這位中國考古界女性第一人,1938年是倫敦大學考古學助教。國家有難,拒絕英國大學的聘請,并放棄取得博士學位的機會,毅然決然的回國,從英國走不方便,就找尋機會,請朋友幫助,取道法國啟程。在流亡途中,李濟、梁思永、傅斯年等,或重病纏身,或喪兒失女,不言放棄,堅守奔忙在自已職責上。林微因在李莊臥床數年,得的是肺結核,這種病當時在國內是不治之癥,偏僻的李莊缺醫少藥,生活條件非艱難。面對國家破敗的殘景,她始終不向當局提出到大醫院甚止國外醫治的要求。國家孱弱,抗戰形勢極其不利,當有人談到,我們己經退到李莊,再退還能退到哪里?極度虛弱的林微因凜然道,還有前面的金沙江!書中自始至終大篇幅的記述了考古方面,列舉了李濟梁思永郭沫若董作賓石璋如曾昭熵等一批考古界的專家泰斗。傅斯年領導的史研所以及從事的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成了作者敘事的主線。這可能是我們這個歷來重文輕理的國度,當打開國門向外學習時,考古這一塊走在了其他學科的前面,作者在發掘這段歷史時有大量的涉及考古的文史資料可以為其所用。另外隱隱感到,近一百多年來歷史的走向是我們這個民族積壓已久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結,因而急于弄清真相。十九世紀西方實行文化侵略,散布種族主義,并貼上新興學科的標簽。把人類分為白色人種黃色人種棕色人種黑色人種紅色人種,白色人種智力最高最聰明,其他種族屬怪人下等人。這樣為他們肆意掠奪殖民地,奴役原住民,販賣黑奴提供理論依據。1894年印度人拉孔皮爾提出了中國文明西方起源論,認為中國人源于古代西亞亞卡地,當時黃帝率部族大舉東徙來到中國黃河流域。這對于當時飽受西方種族學說強力壓迫,感到沮喪自卑的中國精英來說,不啻是天大的喜訊。據說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詩句與此有關。于是有了辛亥革命以“黃帝紀元”說,有了蔣介石“我們大家都是許身革命的黃帝子孫”之說,有了袁世凱的國歌中的:華胄從來昆倫巔,江湖浩蕩山錦連。當然了,隨著考古的不斷發現,黃帝西來說恐怕早已成為一種歪說。</p><p class="ql-block"> 書中有許多趣聞逸事,增強了可讀性,如林微因的太太客廳,林微因與金岳霖、徐志摩的情感糾葛,林微因與張愛玲的以文結怨。吳宓的愛情泛濫,胡適的風流韻事。魯迅胡適梁啟超等對中醫的不屑,對西醫的竭力推崇(現在不還是如此嗎)。這些描寫使人物血肉豐滿,使文章不再枯燥。</p><p class="ql-block"> 斯人早己逝去,他們在每一個歷史階段有自己的人生態度、政治選擇,有的甚止最后成會歷史的反動、人民的敵人,但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至暗時刻都曾是一盞燈一束光,他們匯成的燈塔必將繼續照亮著民族的未來。</p><p class="ql-block"> 2024.9.19</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枣阳市|
安徽省|
尚义县|
夏邑县|
赣州市|
邛崃市|
丰原市|
南华县|
亚东县|
云林县|
苍溪县|
绵阳市|
隆林|
玛纳斯县|
台北县|
凉山|
郯城县|
辽阳县|
平乡县|
奇台县|
金沙县|
铜梁县|
乳山市|
延寿县|
北川|
雷州市|
如东县|
定日县|
嘉祥县|
阿鲁科尔沁旗|
商河县|
砀山县|
历史|
阳西县|
利津县|
潼关县|
东乡县|
健康|
漳浦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