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關于叔叔的記憶,始于他退伍之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退伍之后的叔叔很少呆在家里,現在想,他應該是在忙活他未來的工作,與農村放牛耕田不一樣的體面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在一片老屋中有一間專屬的臥室,位于堂屋與爺爺奶奶臥室的中間,房間有完整的帶出入口的樓板,也就是說,這是個帶閣樓的房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在他房間的墻壁上貼滿了16開的彩色畫報,許多都是軍人、武器、戰斗場景,應該是《解放軍畫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一副特別吸引我——滿頁是無邊的墨綠色森林,在枝葉的縫隙里,有兩個小心謹慎的人,都戴褐色鴨舌帽,一人手里拿著棒子,另一個人則將棒子扛在肩上。有人說,那不是棒子,而是銃,但我那時還分不清楚棒子與銃。當知道他們是在打獵后,我仿佛聽到了獵人周圍的各種聲音:風聲,水流,樹葉響,鳥鳴,羚羊跳躍的嘀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無數次盯著這張畫報出神,一次次幻想叔叔帶我去到這樣的森林深處,我們一起捕獲了云雀,還套住了胡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不久,我竟夢想成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扛回一支步槍,不過子彈不夠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進了密林,不過不是森林,而是竹林。打的不是狼,而是鋪天蓋地的喜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時候一切都是集體的,筍子不讓掰,竹子不讓砍,所以老家的竹林特別濃密;種田不用農藥,也撒不起化肥,所以各種鳥雀密密麻麻的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以為叔叔一槍出去,會有無數只喜鵲落下來,于是特別留意叔叔的手勢,期待他立即開槍,接著享受天降喜鵲大雨的奇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道叔叔那到底是個什么槍,說是很危險,在他要開火時,居然呵斥我離他遠遠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槍響了,滿竹林的喜鵲轟的一聲四散飛去,攪下無數的竹葉和羽毛,卻沒有喜鵲雨。我以為放了個空槍,但叔叔還是在前方十多步的地方拎回一只已經不動的喜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槍的子彈太大,直接給喜鵲穿了一個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一會,受驚的喜鵲飛了回來,叔叔再放一槍,但這次算是放了個鞭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雖然我對叔叔的這次打獵很是失望,但叔叔對我這次陪獵卻很是認可,夸我聽話,不像平時大喊大叫,甚至做到不出聲,不亂跑,曉得在他開槍時遠遠躲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不久,有人閑聊說起這次獵鳥,叔叔先夸我特別勇敢,之后又說,懂事比勇敢更好!那時候,我很討厭別人勸我懂事,但叔叔手上拿的是槍,不懂事真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退役返鄉后終于獲得一份在縣水利電力局的工作,雖是臨時工,但叔叔特別在乎,很上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對我也很上心,他剛在縣城落腳,就鼓動父親同意把我交給他,他帶我到城關上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農村孩子插班讀縣城小學,到現在都不容易。于是叔叔找到在縣二小教書的汪老師,是我們的遠房親戚,叔叔喊她八姐,讓我喊八爺。八爺的丈夫,姓宋,我叫他宋姑爺,當時是縣新華書店的經理。那時候,全縣學校訂教材得依仗書店,書店經理有很大靈活調動的權力。是通過這個宋姑爺,我真的順利進入八爺所在的縣二小。不過不在八爺所帶的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還在父子嶺,那個九月開學,我就要上四年級的,但縣城小學三年級就已開英語,沒辦法,我只好在二小再讀一遍三年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學之前,叔叔帶我去武漢。武漢,據說是一座特別大的城市。我印象里,著名的城市是黃石,是鄂城,但也沒去過,小伙伴說十來個黃石鄂城加起來也不及一個武漢大,在武漢市內,走個親戚得坐公交車,公交車在中間還得換車,路很寬,還都是平的……而且,而且,武漢居然有動物園,動物園里除了猴子老虎,還有野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道我要去武漢,一家人都非常高興,母親給我一捧硬幣,用手帕包著,一共17分錢。我穿T恤短褲,居然趿著一雙拖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是在一個晴天的夏夜出發,不是客車,而是一輛很大的貨車。叔叔讓我先上車,我看到貨車車廂里已有幾個人(返城的知青),于是動作敏捷地翻入貨廂。叔叔很詫異,大聲喊:錯了,坐前面。我也很詫異,居然能坐駕駛室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遠行,第一次坐車遠行,第一次坐在駕駛室遠行,應該也是第一次熬夜。許多的第一次,讓我從頭到腳都充滿著期待,硬是全程沒有瞌睡。這種熬夜的興奮,直到9年之后第一次坐火車離開湖北才有第二回,不同的是,后者是獨行,很孤獨,滿是疑惑,甚至畏懼,因為身邊沒有叔叔。而叔叔在時我年少,想象不到自己還有失去親人的那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雖然夜行,雖然酷熱,但一路很美。叔叔反復講,我們是從山區走向平原,平原就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長路和田地。這對于自小開門見山的我,使勁想象也想不明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上我們停留了幾次,說是下車方便,現在看,主要是那個司機需要活動,哪怕只是下車走幾步,說說話。司機還拿著手電筒圍著車檢查了幾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夜,一陣陣的微風,一半滾燙一半清涼。叔叔問車廂里的知青感覺怎么樣,兩個知青都裹著棉被,也很興奮,用普通話大聲說:很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這個夏夜,我看到了更遼闊的天空,和遼闊天空下時不時晃動的巨大燈光;看到了星光之下無邊無際的蘆葦,像無數的哨兵,將無邊的黑暗阻隔在我們的視野之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說,蘆葦不是高粱,但說不明白蘆葦的用途,也不知道到底是農民特意種的還是自然野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幾時進武漢,怎么入住招待所,完全沒有印象,應該是睡著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日,被叔叔喊起來吃早飯。早飯不是飯,也不是在室內吃,而是街邊,一棵歪脖子槐樹下,國營飯店在門口支一口燒煤的黑鍋,鍋里翻滾的是一個叫熱干面的粉絲。粉絲撈上來,用涼水沖一遍,再拌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吃醬,但沒有醬連咸味都沒有,左右不好吃。于是只能吃油條,再要一碗明明是粥的稀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住在漢口漢辦的三樓,每天下午,叔叔囑咐我,看不到太陽時就拎一桶自來水到樓頂,潑一塊地方,然后將他和我的席子攤開,那是我們晚上的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露宿,又遲遲不肯入睡。我想守著街上密密麻麻的路燈,看它是不是也跟父子嶺山上的電一樣,到夜里11點就沒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停留好幾天,中間去了一趟叔叔這次出差的工廠,制作超長水泥電線桿的。廠區很大,工人特別粗魯,呵斥我好奇地東張西望,更不讓摸那些超大的設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返程時,叔叔才兌現帶我去還在中山公園里面的動物園。我要看野人,但叔叔指給我的是猴子,是蟒蛇,我問他是不是沒有野人,叔叔說可能今天沒出來。猴子還沒看完,叔叔拉肚子,我們匆忙出了動物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逛動物園,在武漢,叔叔還帶我完成了很多非常重要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教我過馬路先看紅綠燈,如果沒有斑馬線要找人行地下通道;有些地下通道有冒著冷氣的房間,是空調商場,里面的東西特別貴,但有比冰棒好吃的雪糕;上高樓可以坐魔術一樣的電梯,小小的晃動提示它一直忙著上上下下;去了幾次協和醫院,驚訝病人居然是按照人身上的部件分片住院——眼科、腸胃科、心臟科、肝科、腎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程,是白天,還是那臺貨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過新洲時,我們向路邊的攤販買了像大茄子一樣的白瓜,砸開就吃,連皮一起吃,說是叫香瓜,的確有一股香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口渴,但叔叔背的軍用水壺里面是涼水,他擔心我感冒,給我一分錢讓我去買路邊的熱茶。但熱茶要2分,于是,去趟武漢,來回我終于花了自己1分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去過武漢,返回父子嶺蔡山,我成了小伙伴中的新聞人物,但我講不清楚武漢到底是個什么樣子,除了一身新衣服證明我真的去過。</p> <p class="ql-block">轉眼到了開學季,叔叔先帶我住在水利電力局變壓器廠,平房中的一間。叔叔領我去食堂,教我認識廚師,如何用飯票菜票。除了買飯,宿舍還有煤油爐,煤油爐有許多燈芯,叔叔時不時用它在深夜煮面。燃燒的煤油,伴著面香,是一份奇特的香,特別誘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宿舍沒有晾衣服的地方,我不記得我換過衣服,更沒有自己洗過衣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我學英語,叔叔便指著宿舍里的許多東西考我,門、桌子、凳子、鋼筆、碗,這些都還好,但問到蚊帳、墻角、鎖門的搭扣,我答不上來,就不搭理他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道叔叔從哪里聽到的算術題,出給我做,說100個和尚100個饅頭,小和尚3人吃1個,大和尚1人吃3個,讓算有多少大小和尚。我當時對算術不敏銳,卻敏銳于大小和尚待遇的不公,為何大的都要多吃多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知道答案,就批評我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來的某一天,我跟叔叔復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和尚1人3個饅頭,小和尚3人1個饅頭,共100個饅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饅頭足夠多,按這個模式再發2次饅頭,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和尚1人9個饅頭,小和尚1人1個饅頭,共300個饅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著,1人交出1個饅頭,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和尚1人8個饅頭,小和尚都沒有饅頭,共200個饅頭,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和尚數=200÷8=25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笑了,有點詭異,我懷疑他并不理解算法,只是知道具體的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還檢查我的語文作業,指導我作文,要求我能真實準確充分表達自己的理想。并且強調,人的理想不只是要成為什么,因為大理想需要無數小的理想做基礎,就如整個房子和一塊磚。理想需要鍛煉,得花時間來熬,最重要在于行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參軍之前,在村里當過民辦老師,不知道帶什么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他講述理想的說辭和他當時眼中的光,我想他該是教語文的,或者他自己一直都有真切的理想,只是希望通過我來表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0多年過去了,叔叔跟我說理想時的情景,依然模糊又清晰,叔叔當時很有情緒,他盯著我的眼睛,快樂又嚴肅。雖然原話有些顛三倒四,啰里啰嗦,但態度堅定,用詞鏗鏘。之后很多次,在我順利,在我挫折,在我緊張,在我松弛的某個瞬間,叔叔不請自來,又重復這段理想與努力的畫面。在一回回念想的重播里,叔叔讓我淚流滿面,讓我哀傷,也讓我堅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鼓勵我努力的前輩很多,唯有叔叔和我的小舅最是特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奇怪的習慣,很坦然地任自己放棄努力,卻勸小孩百折不撓。叔叔一直是個有夢想且肯努力的人,但他從不說自己的理想(至少沒跟我說),但我小舅是真的放棄了。他勸我好好讀書,但第一句話卻是:我是自己打了老子,來勸你要行孝。我與小舅和叔叔,都有過不長不短一起生活的經歷,摸爬滾打的一路,他們兩位,時常結伴出現在我的回憶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父親也去世后的某一年初秋,我做了一個夢,夢里小舅對我笑,我問他:小舅你笑啥,你不是死了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舅答:我是假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舅平常就愛作弄我,這次我更不信。我記得我在夢里還掐過自己的手指,痛,證明不是做夢,但仍然不能確定真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舅給我一個很正式的通知:這個中秋節后的第二天,也就是農歷8月16,你父親和五爺(我這一輩對叔叔的統一稱呼)將從張畈小學邊上那條小路返回人間,你們要接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醒來,人很恍惚,左手食指還留有被指甲狠掐的印痕。這是小舅和叔叔最后一次以這種形式同時“出現”在我面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雖然是場夢,但也給我許多的困惑。我總以為,越是離奇的事,越是值得探究其不離奇的真相。成年之后的小舅,生活顛沛流離,的確需要許多謊言來掩蓋他真實的窘境。但事關親人的生死,他為何要那么信誓旦旦地騙我?是他看到了閻王的生死簿,還是有人向他傳遞了虛假的消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叔叔住在變壓器廠時,叔叔經常出差,失去監護的我,至少兩次涉險,這讓后來嫁給叔叔的嬸嬸很是驚訝,多次埋怨叔叔大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變壓器廠的宿舍都不帶衛生間,無論男女,都只能去廠內的公共廁所方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天夜里,我一個人去廁所,因為有路燈,也就沒用手電,朦朧中看到上面掉下一根線,線頭高過我的頭頂,但伸手就夠著了。觸摸線的瞬間,我感到一股敦實的吸力,很麻人,腿一軟,人就睡到了廁所的地上。在倒下之前,我知道自己觸電了,來不及心慌,就失去了知覺。在進廁所時,我分明看到里面有個熟悉的人,但當我被風吹醒時,發現自己在廁所的門口,手邊好幾片掉落的樹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天再去廁所,卻找不到半截電線的痕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次歷險,給我至今仍在的后怕,所以從未跟叔叔提過。今天第一次寫出來,是因為近些年,有很多次我感覺叔叔就在我的身邊,雖然我說什么他聽不見,但我做什么他應該都是看得見,我想問問叔叔,當年為何那么詭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帶我讀書時,他自己還是個單身青年,或者說,他只是個年齡比較大的少年,難免辦事毛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天放學回宿舍,發現門鎖被換了。這倒也沒為難到我,我找隔壁余廠長的兒子借了碗和飯票,在工廠食堂順利吃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廠長的兒子跟我年齡差不多,當時在一小念四年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飯后,我們一起到工廠傳達室看電視,并說好,晚上跟他睡他的宿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時候的電視,沒什么內容,大多是新聞和唱歌,不一會,他說先回去睡覺。我可能忘記了要跟他睡覺這件事,繼續看電視。他可能也忘記了要等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喊不開他的房門,又擔心驚擾到其他人,我只好悄悄走出來,翻過廠門口的鐵門,去紅衛街找我遠房的姨奶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到城關鎮政府路口,路燈全熄,整個街道一片黑暗。我依稀看到一高一矮兩個人影,也聽到兩個人的腳步聲,我們迎面走近,一個中年男人問我這大半夜干什么,同時一雙大手抱著我的頭。我沒感到危險,他的聲音也還溫和。他讓我快去,甚至輕輕拍了一下我的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后很多年,我的每個家人都為我的這次深夜旅行而驚恐不已,我自己也是越想越怕。叔叔為此檢討過很多回,每次都是滿臉的愧疚和無奈的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能每個人的一生都要跨越幾條兇險的河流,或早或晚,我倒是感謝叔叔在無意間給了我這些嘗試的機會,并且剛好是在我無知無畏的少年時期。</p> 變壓器廠內,有幾棵喜樹,掛在枝頭的喜果一簇簇,跟瓊花一樣好看。那時候我和叔叔都不知道那是喜樹,只是看到它,心底就有一種莫名的喜感。<br><br>應該就是這個時間段,叔叔喜結良緣,認識了我后來的嬸嬸。<br><br>臘月,叔叔剪幾根光禿禿的樹枝,在枝杈上纏上白色的棉絮,接著在宿舍里用搪瓷碗熬肥皂,肥皂融化后,往里面滴幾顆紅墨。然后,稍微冷卻液體肥皂,食指蘸一下,指尖立即沾滿肥皂,并迅速固化,但指尖處肥皂稍多,趁其半干未干,指尖輕輕按到樹枝的棉花上,再小心翼翼抽出手指,一朵粉紅色的桃花就開在樹枝上。<br><br>叔叔很耐心,忙活大半天,便有好幾枝滿是盛開的桃花。在那個大冷天里,加熱的肥皂有一股溫暖的香味,讓人很有些迷糊,仿佛突然進入了一個春色滿園的世界。<br><br>工廠宿舍住著不少單身女工,好幾個循香進屋,大驚,喜形于色,連連夸贊:汪隊長好能干!滿滿的羨慕。<br><br>我這才知道叔叔雖然是個臨時工,但有個“隊長”的頭銜。面對美眉的示好,叔叔毫無反應,我那時就斷定,他已心有所屬。<br><br>入冬,叔叔說變壓器的宿舍要上交,于是我們搬到水利電力局辦公室樓上。<br><br>當時的水利電力局與郵電局隔一條路,緊挨著縣大禮堂,叔叔帶我去大禮堂看過幾回電影。大禮堂要對號入座,為了不影響別人,叔叔只好全程都把我放在他的腿上。看《偷自行車的人》是在他身上,看《尼羅河慘案》也在他身上。<br><br>為了不買我的票,叔叔讓我在檢票的時候身子稍微往下蹲些,而他自己則往上踮些。雖然用盡了技術方案,但還是不免被嚴格的守門員拒之門外,叔叔很尷尬,囑咐我回去自己看書,晚些他再給我講電影的情節。<br><br>叔叔有個戰友,也是父子嶺山上的老鄉,叫饒玉田,很關心我,在叔叔出差時,招呼我吃飯,看我做作業,也曾帶我去大禮堂看過電影。<br><br>因為宿舍沒有衛生間,叔叔專門為我準備了一個黑色陶盆,擱床底下,讓我晚上小便,第二天他早起再端出去。叔叔很細致,每次涮完尿盆順便接些清水,以減少室內不好的味道。有天夜里叔叔未回,第二天我也忘記處理,等叔叔下午進門時,已經滿屋毒氣。叔叔單手拖出,手被毒了。<br><br>叔叔很生氣:我以為你刷盆之后也接了一些水!<br><br>我詫異:原來前面每天里邊存的是水啊?害我每次雙手挪出時還那么小心翼翼。<br><br>叔叔笑著批評我,但我感覺到了他的失望。<br><br>這宿舍說是樓,其實只有兩層,一樓是公共辦事兼會議室,二樓是幾間用木板隔開的宿舍,奇怪的是,地板居然也是木板,還是單層,透過縫隙能看到下面的人,也能清楚地聽到他們談話。<br><br>因為在局機關,與辦公室只隔一層薄板,叔叔反復告誡我,一定不能發出聲響!我也知道其中的厲害,但還是出事了。<br><br>是一個晚上,叔叔他們在樓下開會,后來感覺應該是政治學習,因為我聽到一個領導反復提到“要隨時準備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做完作業,躲在床上玩一個滾珠軸承,本來是安全的,但那滾珠太滑溜,從床上滾到了地板上。咚的一聲,樓下立即安靜了下來,接著聽到有人抱怨:這是搞什么。叔叔怒氣沖沖地上來,我已藏好了滾珠,扯謊說倒了凳子。<br><br>擔心領導說他一個臨時工不安心工作,還帶非直系親屬住單位的宿舍,叔叔要求我在局里有人上班時不要出宿舍或者不進院子,更不讓去局食堂買飯。<br><br>當年的縣二小,有早自習,我每天聽到隔壁郵電局的郵車發動后起床,然后在路燈下跟絡繹不絕的小孩一起上學。到下午放學,我多半在教室寫完家庭作業,然后再回宿舍,平時很少有叔叔的同事知道我住樓上。但那時候機關沒事周末也加班,雖然躲躲藏藏,我還是暴露了。<br><br>因為宿舍毗鄰大馬路,叔叔特別擔心我忘記鎖門。為了讓我提高警惕,叔叔做了一次假案——某日散學回來,叔叔說他才剛進屋,發現門虛掩,木箱、抽屜和床鋪都被翻得凌亂——因為我早上沒鎖門,小偷來過,丟失了零錢罐和幾件像樣的衣服。<br><br>叔叔不太會作假,被盜卻不著急,也不生氣,反而眼角有淡淡的笑,口中的抱怨都是他曾經對我的警示——那么神奇,居然都被他預測全了,現在一一印驗。可抽屜和木箱是如何不要鑰匙打開的?<br><br>果然,到了晚上,他便安慰我,說是他的一個同事跟他開玩笑,看到門沒鎖,想嚇唬他一下。<br><br>這件事,在叔叔和所有長輩的意識里,可能都是一堂合理且生動的教育課,但卻極大改變了我對親人的信任方式,有時甚至懷疑他們自以為平常的行為和言語。<br><br>我家的長輩,大多生活樸素,但思維更是單純,他們自己善良,卻誤以為別人也都慈悲,經常以自己的經驗忽視孩子的智商、情商和對世界的思考。這就是很多小孩并不待見明明寵愛他們的長輩親戚的重要根源。<br><br>藐視孩子的另一個說法是瞧不起孩子,再換一個說法,那就是不尊重孩子。想一想,我們曾經被多少親人和長輩忽略過?<br><br>可能上面這段話有些隱晦,那我舉個例子吧。<br><br>你愛我不?你是更愛你的爸爸還是更愛你的媽媽?<br><br>這些看似聰明的問題,其實是在孩子心中給自己使勁抹黑。<br><br>再說水利電力局宿舍,不久真的被盜,門鎖被撬,抽屜的鉸鏈脫落,木箱的小鎖直接扭斷。有錢票散落在抽屜和寫字臺上。在縣一中念書的姐姐來了,她跟我說,這個情況不能報警,警察會說錢都在,報警了會有同事笑話叔叔,局領導也不希望自己的單位有治安不好的情況。姐姐進一步神秘地跟我講:這次宿舍遭劫,可能就是局里的領導安排人故意所為,目的是尋找叔叔不忠于單位的證據——這種陰謀,以我當時對社會的認知,理解不了。但緊張的氣氛擺在那里,利益厲害也是明顯的……<br><br>可是,他們跟我強調這個干嗎?我又沒有強調要報警,報警不報警,好像都不需要經過我同意。多年之后,我是自己向自己報了一個警,自己將自己反省了一個遍。<br><br>叔叔遭遇各種不順,情緒低落。<br><br>春節回父子嶺,父親批評我不懂事,叔叔告誡我幾遍不要去水利電力局食堂買飯,但我還是時不時就去了。我很詫異,我可從未單獨去過局食堂的。<br><br>我性子急,受不得冤枉,但那次,我的憤怒遠不及我的疑惑。<br><br>當時的情景,至今還有印象,父親不像平時的嚴厲,所以沖突的感覺比較弱;另外,我期末考試的結果比較好,應該是有獎狀和獎品,喜悅才是我寒假的主要情緒;再個,當每一次我被定義為故意犯錯而不是過失致錯時,我都特別謹慎,先想一想別人有意的目的,然后再判斷抗辯的風險。<br><br>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往往結果要好過維權帶來的不可知。那一次,我明白了大家的苦心。父親和叔叔,他們真的不容易。 春節之后,叔叔安排我住到縣一中,跟一個老屋在四顧墩熊姓初一學生住在進校門左邊那個磚木三層樓房的二樓。<br><br>叔叔又聯系我就讀的二小,讓學校食堂允許我在那里搭伙。不知道叔叔找了誰,又做了怎樣的打點,第一天午餐我不敢去食堂,那個年輕的胖師傅,圍著我們教室喊:那個要吃飯的同學,你今天來了沒有?快到餐廳啊!<br><br>她沒見過我,也不知道我的名字。<br><br>有這么負責任的食堂,我卻挨了半年的餓——小學教工食堂,只提供午餐,我的早餐和晚餐,一直依靠當時悄悄開起的路邊小攤。而在學校,自從有我搭伙之后,搭伙的學生立即多起來,多到后來經常發生老師沒飯沒菜大吵大鬧。于是搭伙的學生按關系軟硬重新排隊,我成了食堂嫌棄的那枚。 在城關二小讀一年之后,我離開了縣城,也暫時離開了叔叔。<br><br>兩年之后,我回父子嶺念初一,叔叔從別人口中的“那個男伢”轉正成了嬸嬸的丈夫,工作上也從臨時工轉正進了編制。<br><br>有一天,叔叔突然找到我,讓我謄寫一份由他起草、準備遞交給區法庭的申訴狀,內容是以“一個有良知和正義的群眾”身份控告徐某調戲婦女。<br><br>徐某長我幾歲,住在我家200米外的上灣,是我中國象棋的啟蒙老師之一,他出事之前,我已進步到比他水平略臭,但他更愛悔棋。<br><br>不久,徐某批捕,在看守所過完十八歲生日后即被槍斃。其時,正是大革命結束之后的第一次全國性“嚴打”。<br><br>善良的村民大駭,閑聊中嘆息政策厲害,但絕對沒人指責叔叔。當時,公開和未公開檢舉徐某的人,我們小孩知道的就很多,只是叔叔是自己把自己公開了。<br><br>若干年后,徐家大兒子因為瑣事當眾指責叔叔當年是陷害。此時叔叔是鄉水保站日常工作負責人,業務能力很強,政治和政策水平都不低,質問徐家是不是認為法律錯了,還是說政府錯了,堅持拉徐家人一起到公安局去評理,還徐家一個清白。徐家不懂法律和政府的關系,感覺哪個都惹不起,于是家長親自上門道歉。<br><br>事后,叔叔很興奮,我感覺他是卸下了自己心頭那個隱隱的包袱。 <p class="ql-block">又三年,我再到縣城,又住進一中,這次是讀高一。叔叔很高興,特地送我一塊上海牌手表,以茲鼓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一邊埋怨叔叔亂花錢,一邊給叔叔下了另外一份禮單:“等他考上大學,再買塊手表還差不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告訴父親,那手表不值錢,不要當個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私下里,叔叔提醒我,這表是水貨,要時不時對著收音機校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時候戴手表的男生還蠻少,多少有些體現穩重嚴謹與流年歲月的氣派,雖然手表戴第一年就脫落了11點位置的標記,但它還是鄭重而準確地陪我參加完高考,接著讓我順利地趕上了北上又東行的火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剛進縣一中的那年春季,家人決定將伯父的骨灰從宜昌移回父子嶺山上安葬。伯父是上一輩人中的佼佼者,不只家族,整個蔡山都很重視。那時候山上沒有電話,座機都沒有,父親與叔叔商量后落實的儀式流程和時間,要求我準確傳達給即將到達城關的伯母和堂兄,還有孔坊的一位鄭姓姑爺。我下山之前,父親和叔叔都反復叮囑我:千萬不要傳差了時間,定好的時間改變不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日清早,我在城關與伯母一行見過面,返程路上遇到了叔叔,他急急忙忙跟我說,伯父的骨灰先要去縣烈士陵園呆一晚上,然后再回父子嶺,也就是說,山上的相關儀式 得向后推遲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讓革命一輩子的伯父進烈士陵園暫厝,我覺得很有排面,于是有些驕傲地通知鄭姓姑爺明天上山,姑媽留我午飯,我也坦然坐下休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當我騎車路過新鋪大堤時,遇到一中同學先柱,他很緊張地告訴我,宜昌的人已上父子嶺,大家都在找我,說我昨天出去的人,怕是走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意識到大事不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然,我剛到楊坪村部,父親站在集體糧屋前的山嘴沖我破口大罵,不過沒有對我動手。很尷尬地回家,伯母笑著問我去了哪里,接著安慰大家,說我人沒事就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偷偷跟我說,按照前面的安排,在迎接的隊伍里,我要負責從堂兄的手中接過伯父的骨灰,代表家鄉人對伯父的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回來的比我還晚,他先去了烈士陵園,結果沒談妥,于是再去迎接宜昌一行,結果汽車一晃而過,任他怎么呼喊和打手勢,司機和車上的人硬是沒有注意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機靈,主意多,人又善良,也用自己的善去美化別人的好,行事果斷到草率,勇氣十足,但有時缺乏必要的圓滑世態,所以事與愿違的多,甚至好心惹上狗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叔叔也是少年時,田地盡喊口號不結實,饑餓是經歲經年總也熬不過去的苦。他曾對山上更小的孩子說:我幫你吃餅,我吃飽了你就不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山上,知道這個故事的人很多,大家當做笑話念叨時,焦點都是叔叔的狡黠,沒有人提及和關注他的計謀是否真的得逞。我猜是沒有得逞的,至少是沒有完全得逞。如果得逞了,那一定不是故事而是還有后續的事故,一句謊言,一塊面餅,一生都要被人提防的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么一想,人生中的很多失敗或失意,或許也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守護著我們尚未到來的福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年夏收的傍晚,家里趕出一條茶碗粗細的菜花蛇,大家先說這蛇沒有毒,但我們看它穿過土墻的縫隙,先將身體穩定在墻上的一顆樁釘,然后靈敏地躍向另一根樁釘時充滿智慧的樣子,大家立即否認它是善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叔勇敢地用鋤頭鉤住蛇,用力一拽,蛇重重摔在地上,大家手上的家伙便胡亂搗向蛇身,只一瞬,大蛇便癱瘓如一根草繩,接著很快被叔叔埋在我家老廁所的東頭田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分田地到戶后,那塊田由叔叔承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忽然某日,有人看到叔叔站在田間一動不動,趕忙走近喊他。叔叔仍不抬頭,卻大聲呼救:有條大蛇跟我對著在,是毒蛇,快幫我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來,叔叔挖田時,突然一條眼鏡蛇豎起來,叔叔用鋤掌迎著它。蛇盯著叔叔,頭一動不動;叔叔盯著蛇,也不敢挪開眼神。周圍沒有人,他也不敢呼救,擔心聲音會誘發毒蛇的進攻。就這樣,據說他們相持了十多分鐘,叔叔已大汗淋淋。幸虧有村民及時發現,一邊沖向事發地,一邊用竹竿使勁拍打地面,毒蛇立即逃之夭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一年的除夕前夜,父親一個人如廁,突然驚慌失措地沖進屋,語無倫次,喊著說“有個鬼”,又說“有個人”。只見他雙手拎著褲子,雙眼因驚恐已見紅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稍稍緩和一口氣,父親才講清楚:他蹲廁所時,聽到墻外有人在嘆息,他問是哪個,那人不應,卻發出長而奇怪的哨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幾年,我們家人多,春節時特別熱鬧。爺爺不僅還健在,而且是家里干農活的唯一勞力,叔叔在家,姐夫也在家,母親剛剛步入中年,嬸嬸才三十多歲,姐姐和我都已成年,所以大家一點恐怖的氣氛都沒有,反倒特別希望捉個鬼來為春節助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來,家里所有男人都武裝了起來,鋤頭、斧頭、砍刀,慌忙間,有人還拿了一把鋸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出門了,叔叔卻回頭說句:還是留個(男)人在屋里吧……意思是家里只剩女眾,擔心惡鬼調虎離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嬸嬸笑著囑咐叔叔自己小心,說若鬼進屋,要摁它在火爐,燒了吃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一群人圍著廁所轉了好幾圈,罵罵咧咧,也敲敲打打,連個鬼影都沒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廁所正南,是我們家的牛欄屋,但家里沒牛好幾年了,房間塞滿稻草和雜物,我們進去搜尋了一番。想象著,應該能轟出幾只老鼠什么的,結果安靜得確實不太尋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廁所的西南角,有一棵三人合圍的烏桕,樹已中空,樹底更是開了一個一米多高的“門”。我們懷疑前面是風吹進了樹洞,但我們到處搜尋時,恰好還有風,怎么就一點響動都沒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過去,春節殺鬼的經歷,時不時成為我們一家人追憶蔡山生活的引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0年代初,宜昌的堂兄經商發達,老家經常有人借故前去捧場,見識世面,也分享成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兩次去宜昌,好面子的叔叔總是挑最好的糖果,作為帶給侄孫的禮物。但侄孫不僅不吃,連看第二眼的興趣都沒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堂兄有些尷尬,解釋說孩子太胖,已不敢吃糖。叔叔還是有些沮喪。這是我第一回見識叔叔花錢送禮卻不得好的記憶,讓我略有醒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第二回得知叔叔送禮不得好,是在幾年之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妹妹中考后,叔叔找到市招辦主任,那人不僅是英山人,而且還是我們家的轉折親戚。那人對妹妹報考的學校很熟悉,主動說“這個學校有兩個校區,本部在武漢,分校在麻城,你想上哪一個?”叔叔想也沒想就說哪個都行,只要能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面找領導只是嘗試性接觸,沒想到人家念及親戚,特別爽快,叔叔過意不去,執意要買點東西表示感謝,于是又聯系那位領導,領導說中午下班在單位門口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叔叔一使勁,割了十五斤上好的豬肉,在那個大夏天的中午,在人家單位大門口,一把塞給領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后叔叔也覺得好像哪里不對勁,雖然妹妹如愿以償上了理想的學校,但一入學就發現麻城分校的各種狀況以及畢業就業的冷暖較武漢本部截然不同,于是到妹妹最后一學期時,叔叔又找鐵路上一個親戚,好不容易將妹妹從麻城分部轉到武漢本部,但這是后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臨時工到體制內正式工的一路,也是叔叔求神拜佛的一路,讓叔叔看盡了各路菩薩的臉,嘗遍求人辦事的種種苦痛。可惜,叔叔一生不曾當個有權勢的官,不然也可以苦盡甘來,讓他在收禮中補償和平衡前面送禮的痛與恨,叔叔有的,都是出于本心對底層群眾的真切同情和主動幫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隔壁大哥為了七塊錢的補貼,大熱天多次翻山去村部找村長蓋章都沒結果,叔叔特別心痛又憤怒,帶著批評的口吻跟大哥說:你再別去村里找他,我今天看到他跟他打個招呼,你明天早上直接去他家找他蓋章就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長就是我們小組人,從大哥家步行到村長家,步子邁大點可能不到800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隔壁大哥跟灣子里的人抱怨:我昨天倒說先去村部,五叔攔住了我,讓我今天早上去村長家就辦得成,結果還是算冇的。今天要送禮,又要找人借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私下跟我們說:你叔叔是自己鉆了自己的煙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能挫折和打擊受的足夠多,叔叔對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以為意,只要有益于大家或者干脆是別人的事,仍然傾心傾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叔叔細致謀劃、指揮、教導、監督和參與下,山民全部吃上了帶過濾層的自流泉水。這在山上,是前無古人的事。叔叔過世時,好些山民還在叔叔的墓前追思他的飲水之恩;再后來,好多山民搬下山,吃自來水,感覺遠遠不如山上的自流泉水,于是又是一回回念叨叔叔的功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有人成功說服了村干部,獲得一筆大錢,同意在山上開挖一口大井,供應蔡山和鄭灣兩個生產小組的飲水。兩個小組的村民忙活幾個月,各家各戶還掏了不少錢,可最終并未打出一口井,只是建了兩個蓄水池。剛通水的那天,水壓的確很喜人,但僅僅維持了一周,接著水源被毀,水質惡化,還不能保障天天都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時候,有人開始反思:當年汪家五叔為何不主張修大井,為何不追求大水流,為何花小錢卻辦了能夠經受幾十年考驗的大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常在歲月的途中小憩,發現許多看似容易的事情,自己做過才知有千千萬萬的不容易;很多看似平凡的東西,其實卻蘊含著了不起的學問與機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許多當過家謀過事的人眼里,叔叔就是那種能處大關系也心藏機巧的智者,這或許也是我最佩服叔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62年中秋,穿T恤短褲布鞋的是叔叔,他的長發分頭,也算是那個時代一邊倒的集體性格</span></p> 雖然入了單位的編制,但叔叔的工資一直很低。為了多掙錢,到1990年代,叔叔甚至短暫地辦過停薪留職,跟無數個農民工一樣,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好在叔叔不是純粹出賣苦力,他有水路安裝的專業能力。<br><br>為多掙錢,叔叔想了很多辦法,他差不多是孔坊街最早安裝收費公共電話的,之后支起了日雜零售店,接著辦起了長途客車車票代售點。在叔叔去世之后的第二十年,我記得嬸嬸還在為車票代售的生意與合伙人輪流坐班。<br><br>在我念大學和畢業之后的每年春節,叔叔都把我當做重要的客人專門接到他家吃飯,今天想來,這多少還是有些不合邏輯。雖然我知道,叔叔是有話想跟我說,或者故意制造一種要跟我私聊的氛圍,但客觀地講,這種方式并不機智,讓其他親人有見外的猜忌。回避旁人的私聊很容易也很正常,但在山上,回避旁人的飯局,很難做到,就很不尋常。<br><br>事實上,叔叔壓根就沒跟我聊什么,更沒什么特殊的小話。叔叔輕聲說得最多的,還是感嘆我的不容易,讀那么多的書,走那么彎的路。<br><br>我非常不爭氣,直到叔叔臨終,他也沒有迎來我職業的轉機,這讓他的每一聲嘆息,都顯得特別的沉重。<br><br>農歷1999年底(2000年1月11日),屬于叔叔的最后一個冬季,他為妹妹轉學的事,到武漢跑關系,晚上跟我住在車輛廠的單身宿舍。宿舍簡陋,我們的被子都不厚,躺下之后再把棉襖壓在被子上。但叔叔的被子壓了兩件大衣他還喊冷,讓我有些意外。<br><br>第二日,叔叔醒的早,都還沒洗漱,便抹黑去單身宿舍院內另一棟樓取他從英山里帶來送人的禮品。<br><br>放禮品的房間在三樓,叔叔也知道是三樓,但他走到二樓就開始拿鑰匙捅門,捅半天,里面出來一對疑惑的夫妻,還好人家沒有毛躁,但大家彼此都是嚇了一大跳。<br><br>叔叔說他視力很差,我特地看了他的眼睛,當年那么明亮的雙眸,真的已經渾濁,而且也不是純粹的黑色,而是昏沉沉的灰。那一刻,我還只是懷疑叔叔沒有休息好。<br><br>我帶叔叔出去過早,剛好是在車輛廠的上班時間,廠里的廣播照例播報當天的天氣預報。廣播還沒完全結束,叔叔立即問我:今天什么天氣啊?<br><br>我很詫異,廣播的余音還在,憑本能都能跟著播音員復述廣播的內容,叔叔居然眨眼失憶,意識模糊。<br><br>這次見叔叔,他臉色發黑,背微駝,而且走路還有些瘸,是前段時間沒看清杯子的位置,自己將半瓶開水淋到了自己的腳上——視力不好看不準東西可以理解,怎么會將半瓶開水都澆到自己的腳上感覺不到痛嗎?<br><br>不經世事的年輕真是無知到可怕,叔叔奇怪地畏寒、視力模糊、聽力衰退、記憶力喪失、神經麻木,我們都不知道那是生命的星火即將熄滅的信號,卻仍然無動于衷。<br><br>中午,叔叔又來找我,心情很好,說妹妹轉學的事落實了,囑咐我以后有空要時不時去看看她。妹妹的學校,也在和平大道上,離我們工廠只有兩站公交。<div><br></div><div>看到我有一臺同學幫我買的PC,叔叔從主機到顯示器打量好多遍,交代我要安排妹妹跟我學打字,學好電腦。<br><br>叔叔接著告訴我,幫忙妹妹這次轉學的人,是妹妹外公的族弟,在鐵路局的官職很高,雖然馬上退休,但話語權還在,叔叔希望未來通過這位外公,實現我工作的好轉。</div><div><br></div><div>說到這些,叔叔又念叨我畢業分配時沒把握好,不愛求人,不適應社會。</div><div><br>說過我,叔叔接著轉身告誡妹妹:你要放大膽些,你總是不唱歌,不跳舞……<br><br>誰知道,這居然是我跟叔叔最后的相聚,在自己尚年輕的生命盡頭,他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他去世之后孩子的孤單,孩子的能力;他惦記的,是我工作的盡快改變,他一直希望我能得到升遷,賺到能光宗耀祖的大錢。</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71年2月11日,農歷正月十六,一家人到縣城為西遷的伯父“一棵菜”送行,“分別留念”印刻著我們家族劃時代的大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除了微笑的伯母,全家人對未來都是深切的懵懂,包括爺爺奶奶,哥哥姐姐。叔叔在后排C位,雖然有兵帽與像章加持,卻依然憂心忡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當時全家15人,而今在世的剛好過半</span></p> 近些年,我調回武漢上班,回老家的機會很多,一個人自駕的路上,我時不時想起叔叔帶我第一次遠行,回憶叔叔跟我說話的樣子,感覺叔叔就坐在我的副駕,在跟我聊天,在聽我唱歌,在聽我講述,在詢問他放心不下的所有人的各種消息……<br><br>這種場景很多,反復出現,多到我經常分不清是幻覺還是真實。我無數次淚流滿面,甚至痛哭失聲,只好把車停到服務區,讓自己慢慢緩和,慢慢清醒。<br><br>感謝叔叔帶我旅行,給我教誨,萬幸我雖然顛沛流離,卻還保留住了關于叔叔記憶的零星碎片。謝謝叔叔對我的寵愛,雖然他已遠赴天國,仍能重回我的夢中。我常常特別不愿意立即蘇醒,因為只有在迷離之中,我才能看清本已模糊的叔叔;才能見到歷經世事的叔叔,給我指點迷津;叔叔明亮的眼神,謙和的微笑,是我必須勇敢的力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叔叔是在鐘祥服役,但這張照片的具體日期未知,地點也未必是在部隊駐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山下平陽,的確平坦,視野也一望無際,我們走在現在能看到未來,而山上崎嶇,轉個彎就不知道前面是溝是塹,但人要常向山上的溪水學習,走山路時不要優柔寡斷,站在高處就有起點的優勢,要干脆利落,享受一躍千尋的自由奔赴,即便碎骨粉身,也是浪花朵朵;而到了平原,地勢平緩,正好生養休息,可以附身親貼大地,也能仰面迎天,日送千帆遠行,夜伴小月西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山谷里磨煉意志,在開闊處增長見識,在漩渦里取舍交際,奔流又滌蕩,聽風聽雨聽船歌,也聽跨過冬凌之后的春和景明、花開萬谷的交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回顧人生的每一段歷程,最關鍵也最難熬都是轉折。轉折都是變故,變故都是傷痛,與其痛苦抱怨,不如迅速認同,快速適應,把握一輪又一輪的機遇,實現一次又一次的轉身。每一次轉身,絕不會是簡單的方向輪回,因為每一次的景象都不相同,轉變再轉變,終將是脫胎換骨的蛻變。</b></p> 上面這一段文字,是叔叔和我交流的回憶,不是當時書信的原文。<br><br>在回憶長輩與回憶具體事件上,我是沿著兩個方向在走。具體事件要盡量還原真相,因為只有真相才能反映當時每個人的真實態度和所處的背景;但回憶長輩的語言,一定要提煉出親人的真實的想法,因為大多數原話都是瑣碎的、啰嗦的、顛三倒四的、甚至詞不達意。我有個熟悉的人習慣用“熙熙攘攘”來比如人很少,還有個人常用“拭目以待”表達厲兵秣馬般的斗爭情緒,我必須用最貼切的詞語還原他們最真實的意思。<br><br>另一方面,長輩對我們的教誨,也的確值得反復思考、揣摩和領悟,淬煉他們粗糙的原話,捕獲他們樸素的原意,才不枉他們諄諄教誨的初衷。如果幾代人都停留在先輩的原文原句上,那才是真正的形而上學,貌合神離,刻舟求劍的努力,越努力,越是南轅北轍。<br><br>在大連的那幾年,叔叔跟我書信很多,我將他感嘆他自己的話和告誡我的文字,一遍遍地整理,歸納,提煉,一次次地反饋給他。叔叔特別感動,說我理解他,也鼓勵了他,精神上支持了他,他摘抄我們交流的句子,壓到書桌的玻璃板下,或貼在床頭的墻上。<br><br>叔叔用他謙虛又驕傲的舉動,一直安慰我,鼓勵我,激勵我,從北方到南方,從寒冷到溫暖,從猶疑到堅定,從夜黑到天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73年3月19日,鐘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戴像章的奶奶從張掖跟運化肥的軍車返回湖北,車在武漢被省軍區扣留,奶奶到鐘祥找叔叔,叔叔再找伯父的老領導,化肥才得以運抵英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這是我能找到叔叔唯一的年輕照,五官端正,風華正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叔叔胸前插著兩支鋼筆,據說,這是那個時代有文化的重要標志</span></p> <p class="ql-block">叔叔離開我們的時候,雖然歷經人世間的種種委屈,卻還不到知天命的五十歲。他去世之后的第二日,我見他眼角仍有淚痕 。有人說,心臟停止跳動之后,人的很多知覺仍在,而聽覺最后離開。我特別懷疑,叔叔是不是還能聽到我們的哭泣,明白是哪些人在他身邊顫抖。叔叔有太多的愿望來不及實現,有太多的不舍和不甘,但仍然突然又決絕地離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回,在迷糊中與叔叔對話,<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這一輩子不要把所有的親情、自由、幸福、運氣、才情全部都用干凈,最好留一點,作為種子,帶到那邊去,說不定,轉頭下一輩子又要開始,都還用得上。</b>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叔叔上輩子一定是個幸福的人,甚至浪費了一些運氣;而今世積下的善良、智慧和德行,就該成就他轉世之后的健康與高貴,至少是比這輩子光亮。想到這里,我便有了滿足的安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結緣今世,叔叔是我們永遠的燈火,長亮在我們黑暗的深處;愿叔叔,永生吉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95年10月22日,紅山中學,這一天是農歷閏8月28,樂曉生日。據說,閏月的生日每19年才出現一次,樂曉很在乎,春天就邀請了西河舅舅這邊的親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這是我熟悉的叔叔,瘦高,嚴肅,擺不脫的憂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前排是東升、汪高和聞倩,當年他們都才七歲多,今天都是孩子的父親,家庭的頂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跟自己敬重的“岳哥”“細五姐”一起,叔叔是那么開心,孩子一般的喜形于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成年后的姊妹很少合影,誰曾想,最年輕的叔叔反而最先離開</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芜湖市|
永修县|
积石山|
松桃|
衡山县|
普兰店市|
抚州市|
大厂|
玛纳斯县|
高邑县|
建宁县|
江山市|
将乐县|
秦皇岛市|
乡宁县|
葫芦岛市|
河西区|
伊通|
丁青县|
无锡市|
靖江市|
诸暨市|
江源县|
浮山县|
察隅县|
随州市|
沛县|
宁陕县|
长寿区|
瑞安市|
焉耆|
株洲县|
玉环县|
炉霍县|
奈曼旗|
得荣县|
张家口市|
宜宾县|
五常市|
萨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