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斯普利特(Split)是達爾馬提亞地區最大,同時也是克羅地亞第二大的城市,若以古羅馬戴克里先宮建造的時間(305年)開始計算,這個城市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羅馬時代名"阿斯帕拉托斯",后改稱"斯帕拉托"和"斯普利特"。</h3><h3><br></h3><h3>雖然行色匆匆,但LG還是決定在此停留2天。我們到的那天是陰天,這倒免卻了艷陽高照的炎熱。</h3><h3><br></h3><h3>斯普利特的地標性建筑是戴克里先宮。</h3><h3><br></h3><h3>巴爾干地區在古羅馬時代被稱為伊利里亞,在羅馬帝國時期,伊利里亞人被視為不開化的民族,但他們中的佼佼者卻在后期帝國的歷史中發揮了巨大作用。</h3><h3><br></h3><h3>自235年到284年,羅馬帝國一共出現過二十六位皇帝,平均在位時間不到2年,社會動蕩,帝國頹敗,史稱三世紀危機。在三世紀危機到達高峰時,數位出身于伊利里亞的軍人皇帝(史稱伊利里亞諸帝)挺身而出,挽救了即將崩潰的帝國。<br></h3><h3><br></h3><h3>伊利里亞諸帝包括克勞狄二世、奧勒良、普羅布斯、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一世。<br></h3><h3><br></h3><h3>其中戴克里先(Diocletian)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h3> <h3>-- 戴克里先的頭像(來自網絡)。古羅馬的君王雕像都非常寫實,所以可以由此想象一下他的真實面貌。</h3><h3><br></h3><h3>在古羅馬1500年的歷史長河里,戴克里先是一個具有承先啟后作用的君主。</h3><h3><br></h3><h3>作為第一個出生于奴隸家庭的皇帝,戴克里先正式確立了古羅馬的君主專制體制。此前,雖然自從屋大維開始,古羅馬就進入了獨裁統治時期,但那個時候,共和國的殘留形式還存在。戴克里先改革后,大權獨掌,讓羅馬元老院形同虛設。戴克里先正式放棄了自屋大維以來所有獨裁者都擁有的羅馬“第一公民”的稱號。</h3><h3><br></h3><h3>他頭戴皇冠,身著鑲有金邊的紫袍,宮廷禮儀仿照東方專制國家的禮節,臣民覲見時須行跪拜禮,從此徒有其表的羅馬共和制正式被取消,羅馬帝國政體從元首制變為君主制。</h3><h3><br>為了有效地統一羅馬帝國,戴克里先要求所有羅馬公民信奉同一信仰-羅馬教,在羅馬歷史上對基督教和其教徒進行了最大的一次迫害,史稱戴克里先迫害(Diocletianic Persecution)。<br></h3><h3><br></h3><h3>戴克里先率先實行四帝共治(Tetrarchy)。為了更有效的管理古羅馬日益擴大的國土,他把整個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戴克里先任命自己為帝國東部主皇帝(Augustus),伽列里烏斯(Galerius)為副皇帝(Caesar);馬克西米安(Maximian)為西部主皇帝(Augustus),君士坦丁烏斯(Constantius)為副皇帝(Caesar),兩位皇帝分別建立新都(東部首都--尼科米底亞,西部首都在米蘭)。四帝當中,戴克里先又給自己加了一個稱號--多米努斯--,意為擁有最高權力。從那以后,羅馬作為首都的地位漸漸旁落。</h3> <h3>古羅馬雕塑--四帝共治</h3><h3><br></h3><h3>雖然建立了四帝共治,但戴克里先卻是古羅馬第一個退休的皇帝。在位20年后,戴克里先把皇權讓給東部帝國的副皇帝,自己退休,來到斯普利特,過起了輕松自在的田園生活。</h3><h3><br></h3><h3>戴克里先宮就是他的退居之所。</h3> <h3><font color="#010101">戴克里先宮大門口,豎立著一座巨型雕塑,這是寧斯基(Grgur Ninski).他是克羅地亞十世紀時的主教,他勇于向羅馬教皇挑戰,堅決不用拉丁語,而是用斯拉夫語舉行彌撒。他是第一個用克羅地亞語傳教的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為傳說會帶來好運氣,雕像的腳趾頭已經給來往的游人摸得錚亮。</font></h3> <p>這是后世研究者繪出的宮殿示意圖。</p><p><br></p><p>戴克里先宮占地3萬多平方米,用Brac產的白石建造,動用了2000名奴隸,耗時10年,并且不惜血本進口意大利和希臘的大理石,以及埃及的獅身人面像。</p> <h3><font color="#010101">整個宮殿由金銀銅鐵四座城門以街道相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金門(Golden Gate),只供皇帝出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雖然1700多年過去了,眼前殘留的戴克里先宮依然壯觀得讓人瞠目結舌。</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金門應該是整個宮殿裝飾最華美的一個大門,只是因為年代太久遠了,門上的壁龕里的雕像全無蹤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當地人化妝成古羅馬武士的模樣,游客可以付費和他們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路走來,我印象里面,除了戴克里先宮,還有2處所謂的古羅馬宮殿。一處在意大利羅馬市中心的Palatine Hill,但那兒只有幾個柱子矗立在荒涼的黃土地上;還有一處是羅馬市郊的哈德利離宮(Hadrian's Villa),那兒如今也只剩斷墻殘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相比之下,斯普利特的戴克里先宮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的古羅馬宮殿了,難怪1979年,它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們來到皇宮中庭(Peristil), 走進戴克里先的夢想天堂,雖然羅馬式的柱廊已經頹敗,但昔日的豪華氣勢猶存。身處喧囂的人群當中,恍惚間我好像穿越回1700年前,看著戴克里先在前呼后擁中,從我眼前閃過。</font></h3> <h3>從埃及千里迢迢運來的獅身人面像,就這么凝望著前方,已經千年。<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戴克里先在這座宮殿里只住了四年多,他退位后,東西正副皇帝捉對率軍廝殺,退位以后的戴克里先再也無法約束他人,老妻與愛女先是被囚禁于敘利亞,后又被當時的東部皇帝李錫尼(</font>Licinius)殺害。眼見自己畢生致力的“四帝共治制”崩潰瓦解以及親人被殺,戴克里先被徹底擊潰,精神失常。公元312年5月24日,一代大帝戴克里先死于斯普利特宮中,終年62歲。</h3> <p>他再也不會知道,他死后12年,公元324年他當初在位之時的西部副皇帝君士坦丁烏斯的兒子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the Great)在哈德良堡大敗李錫尼,自此統一了羅馬。他更不會知道,他死后,君士坦丁頒布了米蘭敕令,在尼西亞會議后,基督教正式成為帝國的國教;他也不會知道,君士坦丁一世以拜占庭為帝國的新都城,從此拉開了東羅馬的序幕,然后有了君士坦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布爾),有了東正教。。</p><p><br></p><p>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br></p> <p>圣多米努斯教堂(Cathedral of St Domnius),原是戴克里先大帝的陵墓,后改為教堂。原址本是個大花園,戴克里先去世后便葬在這里,到了5世紀,他的遺體和石棺都被移走,下落不明,陵墓變成了天主教堂,中世紀又加建了高約57米的鐘樓。</p><p><br></p><p>戴克里先生前迫害基督徒,死后墳墓被改造成教堂,不知道算不算上帝對他的那些罪惡的某種救贖呢?</p> <h3><font color="#010101">戴克里先墓采用埃及八角陵墓的外形,24根立柱構成柱廊環繞一周,陵墓內部結構為圓形拱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教堂入口的木門很特別,建于1214年,530公分高,300公分寬,左右各有14個核桃木的方形雕刻,展示著基督孩提時代、公共活動以及基督受難、死亡和復活的景象。門的制作者是中世紀畫家和雕刻家Andrija Buvina。這兩扇門是亞得里亞海地區保存得最好的中世紀木門,也是世界同類文物中最具價值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巴洛克風格的祭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走出圣多米努斯教堂,登上鐘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居高臨下,斯普利特老城盡收眼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離開教堂,不遠處就是朱庇特神廟(Jupiter's Temple),當時用于供奉羅馬教的主神朱庇特,7世紀時改為洗禮廳。</font></h3> <h3>門口一尊巨大的無頭獅身人面像,據說頭部是被基督徒砍去的。</h3> <h3><font color="#010101">千百年過去,這兒除了兩具石棺,已經空空如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但石棺上的雕刻依然清晰可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戴克里先地宮,現在成了熙熙攘攘的工藝品小市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戴克里先死后的幾百年里,宮殿基本處于閑置狀態,雖然偶爾還有君王入住。7世紀,阿瓦爾人入侵,宮殿被嚴重破壞。待阿瓦爾人撤退以后,大量難民涌入,把宮殿當成了避難所。宮殿里的居民越來越多,慢慢地宮殿變成了一座城市。</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也許正因為千百年來當地居民以宮為家,反而對宮殿起到了保護作用。我們看過太多的宮殿,因為荒涼無人,很快就變成廢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和前面經過的扎達爾,特羅吉爾一樣,斯普利特也有一條海濱大道(Riva)</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家海邊的餐館吸引了我們的視線,因為它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 - Diocletian Cuisine</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這兒稍事休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份看似平常的海鮮湯,侍者卻上了四種不同的鹽,他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當地產的海鹽,讓我們嘗嘗不同的海域風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沿著Riva大道繼續一路逛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斯普利特稅務局前面的小廣場是一個小型農貿市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達爾馬提亞地區雖然不像潘諾尼亞的薩格勒布和十六湖那樣無肉不歡,但是當地居民也很擅長制作各種熏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海面上,天色漸晚,輪船紛紛返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坐在長椅上,海風拂面,說不盡的愜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兒子說,這個宮殿有四座城門呢,我們去看看除了金門的其它三座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銀門(Silver gate),供王公大臣出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銅門(Brass Gate),銅門是商門,現在也算是商門了,因為它是地宮上來的那道門,門里面就是購物中心,同時也是最繁忙的一座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鐵門(Iron Gate),鐵門是海門,出去就是海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黃昏中,銀門下,在戴克里先宮前,這是我們進入達爾馬提亞以來最豐盛的一頓晚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吃完晚飯,我們早早回去休息。因為明天,我們要出海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來到斯普利特之前,LG和兒子的一個夢想是操縱無人機飛越戴克里先宮,可惜那天游人太多了,又不太明確斯普利特對于無人機的規定,于是只有遺憾的放棄,這段無人機視頻,是在海邊拍的。請靜待15秒優酷廣告結束。</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耿马|
观塘区|
安徽省|
拜泉县|
宁远县|
滨州市|
岐山县|
博爱县|
平塘县|
昌江|
旺苍县|
富川|
基隆市|
沙田区|
牙克石市|
上犹县|
马山县|
牟定县|
班玛县|
保亭|
疏附县|
科技|
阳高县|
苏尼特左旗|
邹平县|
阿坝|
万荣县|
临江市|
太和县|
孟州市|
宁德市|
金溪县|
周至县|
吉木乃县|
修水县|
秦皇岛市|
襄汾县|
开远市|
徐闻县|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