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高山流水</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7日至18日一行四人自駕游</p><p class="ql-block">錦州義縣奉國寺</p> <p class="ql-block">東方之美一一千年古剎,至今保存完好的遼代皇家寺院一一奉國寺。</p> <p class="ql-block">奉國寺,(俗稱大佛寺)初名咸熙寺,位于遼寧省錦州市義縣東街18號(hào),始建于遼開泰九年(1020年)是中國國內(nèi)現(xiàn)存遼代三大木結(jié)構(gòu)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奉國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現(xiàn)存有重建的外山門,清朝時(shí)期重建的內(nèi)山門、牌樓、鐘亭、碑亭、天王殿以及遼代時(shí)期保存至今的大雄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奉國寺最早是皇家寺廟。</p><p class="ql-block">遼朝蕭太后蕭綽的故里在義縣,蕭綽的兒子遼圣宗,把自己比作釋迦牟尼。遼圣宗為了紀(jì)念過世的母后,和遼朝到他為止的六位皇帝,就建了這座皇家寺廟及絕世的七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存的了不起的三座遼代遺構(gòu)為:一閣、一殿、一塔。分別是:薊縣獨(dú)樂寺觀音閣(984年),義縣奉國寺大雄殿(1020年)、應(yīng)縣佛宮寺釋迦塔(1056年)。</p><p class="ql-block">在三座遼構(gòu)中,目前一般游客對(duì)另兩座了解比較多一些。而奉國寺大殿,無疑是其中最為神秘的。</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考古挖掘證明,奉國寺有中國古代寺院最完正的布局。最鼎盛期,有外山門五間、長廊兩百間、東三乘閣、西彌陀閣,中軸線上有觀音閣、最高潮部分的大雄殿、后法堂,周邊還有很多田地、莊園、附屬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奉國寺的大雄殿,有1800多平方米。面闊九間、通長55米,進(jìn)深五間、通寬33米,高度加上月臺(tái)是24米。</p><p class="ql-block">這里的“間”,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一個(gè)單位。房子造幾間,很有講究,“九五”是皇帝之尊,建筑等級(jí)是最高的。</p> <p class="ql-block">在中國木構(gòu)古建中,奉國寺的用材最多、規(guī)格最高。</p><p class="ql-block">光斗栱所用木構(gòu)件,就是七鋪?zhàn)?,有五種類型。體量大、木材多,把重量層層傳逆到柱子上。同時(shí)還有裝飾作用,樣式漂亮的斗栱,就像開在建筑上的一朶花。搞古建筑研究的老法師,看一眼斗拱,便知這個(gè)建筑的規(guī)格如何。</p> <p class="ql-block">從建造開始到清代,奉國寺經(jīng)歷了多達(dá)10次的地震災(zāi)害,眾多的古建筑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毀壞,但是奉國寺的大雄殿一直保存至今,成為了奉國寺最古老的建筑,也同時(shí)是中國現(xiàn)存的遼代三大木構(gòu)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奉國寺規(guī)模,包括山門、天王殿、牌坊、大雄殿以及西方三圣殿等。</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鴟吻</p> <p class="ql-block">奉國寺的大雄殿、七佛塑像和建筑彩畫三者并稱“奉國寺三絕”,是集考古、繪畫、雕塑等文化價(jià)值于一體的皇家寺院,建筑方法代表了11世紀(jì)中國建筑的最高水平,并為日后北京故宮的修造提供了成熟的建構(gòu)方法。</p><p class="ql-block">1961年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p><p class="ql-block">2012年奉國寺以“遼代木構(gòu)建筑”列入中國世界遺產(chǎn)預(yù)備名單。</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柱礎(chǔ)</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柱礎(chǔ)局部</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內(nèi)的七尊大佛,同在一個(gè)殿堂極其罕見。多為三尊或五尊的大佛殿。</p><p class="ql-block">中國境內(nèi)也僅有奉國寺存在,所以被譽(yù)為國內(nèi)第一大佛殿。</p> <p class="ql-block">七尊大佛分別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大殿內(nèi)還有一個(gè)地方非常奇怪,就是佛祖釋迦摩尼佛并不立在中間,中間的佛像為毗婆尸佛,佛祖卻站在最西側(cè),這樣的布局國內(nèi)極其罕見。</p> <p class="ql-block"> 大雄殿內(nèi)坎墻原繪十八羅漢(見下面彩圖)壁畫,近70平方米系明代修繕時(shí)所繪,明三次修繕時(shí)間為成化23年、嘉靖15年和萬歷31年,后兩次主要是補(bǔ)修圣像和重修倒座觀音,結(jié)合加前檐柱坎墻等改造工程。</p><p class="ql-block">十八羅漢壁畫為成化年所繪,距今己500多年。</p> <p class="ql-block">十八羅漢的名稱來源于佛教傳說中的十八位永住世間、護(hù)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上兩位尊者組成。</p> <p class="ql-block">十六羅漢主要流行于唐代,到唐代末開始出觀十八羅漢的說法,到宋代時(shí)則盛行十八羅漢。</p> <p class="ql-block">羅漢形象概分梵漢兩類,之后互相結(jié)合,更融入地域世俗文化的表達(dá)。</p><p class="ql-block">奉國寺明羅漢壁畫開臉充盈遼西世俗化的親和,神態(tài)安祥,表情傳神,又獨(dú)具莊嚴(yán)殊勝。</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梁架男相飛天彩繪</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東側(cè)石碑</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正面檐下現(xiàn)懸掛的大雄殿、法輪天地、慈印山河三塊匾額為現(xiàn)代仿品。</p> <p class="ql-block">匾額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承至今的奉國寺眾多文物古跡中,原懸掛在大雄殿正面檐下的三塊匾額(大雄殿、法輪天地、慈印山河)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為防止歲月摧殘等各種不良因素的侵蝕,將三塊匾額移至奉國寺國寶廳進(jìn)行保護(hù)性展示。</p> <p class="ql-block">被載入《中華名匾》和《中國名匾》的大雄殿、法輪天地、慈潤山河三塊匾額于乾隆五年(1740年)制作完成,至今己有284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三塊匾額中:</p><p class="ql-block">大雄殿匾額為木制竪形,龍邊(凡六龍)蘭地金字,高3,15米、寬1,52米。</p> <p class="ql-block">三塊匾額年代久遠(yuǎn)、體量巨大、制作精良,雕鏤工藝和書法藝術(shù)精湛,且竪版龍邊的雕刻樣式極為罕見。</p><p class="ql-block">經(jīng)多位專家學(xué)者分析論證,三塊匾額上的字跡皆為乾隆題寫。</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法輪天地、慈潤山河三塊匾額集字、雕、印、色之大成,文字凝練、書法精湛、寓意宏朗、評(píng)說古建、贊頌氣場中蘊(yùn)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令人驚嘆折服。</p> <p class="ql-block">三十年代的奉國寺</p> <p class="ql-block">李也編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临潭县|
曲靖市|
永寿县|
宜兰市|
承德县|
吉隆县|
万盛区|
陕西省|
仲巴县|
古蔺县|
南汇区|
汕头市|
邢台市|
肥乡县|
广南县|
梁山县|
古丈县|
沁阳市|
瑞丽市|
横峰县|
华亭县|
五寨县|
呼和浩特市|
全椒县|
龙海市|
连平县|
邹平县|
保定市|
桦南县|
都江堰市|
三河市|
石台县|
上虞市|
竹山县|
长兴县|
小金县|
南城县|
曲阜市|
通海县|
绥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