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對我們這個年齡的人而言,裴多菲的名字簡直是聽而生畏。</p><p class="ql-block">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裴多菲、尤其是裴多菲俱樂部,就是和平演變,就是敵對分子,就是境外勢力,就是反革命。1967年1 月,四人邦成員姚文元在《評反革命兩面派周揚》這篇文章中稱:“徹底揭露了周揚這伙文藝界的修正主義分子,正在為資本主義復辟準備輿論,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要在赫魯曉夫那樣的野心家的導演下,演出裴多菲俱樂部式的反革命政變。”</p> 然而,歷史上的裴多菲,并不是這樣的。<br> 正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展出的《群星閃耀時:裴多菲和時代》展覽,為我們還原了這位匈牙利愛國者的光輝一生。本次展覽由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和北京魯迅博物館聯合主辦,與匈牙利布達佩斯歷史博物館和裴多菲文學博物館深度合作,引進了100多件裴多菲相關的珍貴實物,包括手稿、畫像、銅像,生前使用過的器具和衣物,初版《裴多菲詩歌全集》等。其中不少為首次出境,第一次與中國觀眾見面。<br> 裴多菲?山陀爾(Pet?fi Sándor,1823~1849年),是匈牙利的愛國詩人和英雄,匈牙利偉大的革命詩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學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義者。<br> 裴多菲出生于匈牙利的一個貧苦家庭,童年在貧困與艱辛中度過,他在19歲開始開始發表作品,早期采用民歌體寫詩,在形式上加以發展,語言上加以提煉,創作了不少名篇,推翻了貴族階級文學家一貫輕視農民語言、認為它只能表達低級感受的偏見。<br> 展覽的設計理念是穿插、融合、交匯。展覽通過創新性的展陳設計,展現一位19世紀匈牙利詩人的傳奇一生以及他對中國左翼作家的深遠影響。 <h3> 1848年春,奧地利統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達到白熱化。裴多菲目睹人民遭受侵略和奴役,大聲地疾呼:“難道我們要世代相傳做奴隸嗎?難道我們永遠沒有自由和平等嗎?”詩人開始把理想同革命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決心依靠貧苦人民來戰斗,并寫下一系列語言凝練的小詩,作為鼓舞人們走向民族民主革命的號角。3月15日,震驚世界的“佩斯三月起義”開始了,1萬多名起義者集中在民族博物館前,裴多菲當眾朗誦了他的《民族之歌》。恩格斯指出:“匈牙利是從三月革命時起在法律上和實際上都完全廢除了農民封建義務的唯一國家。”</h3> 面對布達佩斯起義,奧地利皇帝斐迪南勾結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出動34萬俄奧聯軍殘酷地鎮壓匈牙利革命。在戰火紛飛的年份,裴多菲寫下了多達106首抒情詩。翌年1月,裴多菲在寫詩的同時又直接拿起武器參加反抗俄奧聯軍的戰斗。1849年7月31日,裴多菲英勇地“死在哥薩克兵的矛尖上”(魯迅語)。另有一說詩人在戰役中被俘,作為1800名匈牙利戰俘之一,被押送到西伯利亞,于1856年去世。 <br> 裴多菲犧牲時僅26歲,身后留下22歲的妻子和1歲半的幼子。他一生中寫下了800多首抒情詩和8部長篇敘事詩,此外還有80多萬字的小說、政論、戲劇和游記,且有相當部分在戰火中完成。這樣的高產,在歐洲文學史上極為罕見。 <br> 在裴多菲的眾多詩歌中,《自由與愛情》幾乎無人不曉:<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命誠可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愛情價更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若為自由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者皆可拋!</div> 成為百年來一直激勵世界進步青年的警句。<br> 上世紀二十年代起,裴多菲的作品就被魯迅、茅盾等翻譯引進到中國, 并得到高度評價。 展覽了從19世紀的古典譯作,到20世紀白話文運動時期的通俗譯本,再到當代學者的精品翻譯,這些豐富多樣的中文版本,生動呈現出裴多菲詩歌在中國傳播過程中的變遷歷程。 畢爾瓦茲咖啡館是裴多菲最喜歡光顧的場所。這里是他與同仁們暢飲談論政事之所,這里也誕生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作,《民族之歌》就誕生于此。策展團隊從匈牙利借來珍品,重現了具有19世紀匈牙利風情的咖啡館場景,并配以匈牙利語童聲詩朗誦。 留言板上有觀眾寫的字條 裴多菲展與“林放不老”展同在5樓緊鄰。林放展到10月底,裴多菲展到11月底止。 視頻為翻拍,效果不太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西省|
盱眙县|
资源县|
邵武市|
巴林左旗|
金塔县|
寻乌县|
五华县|
抚顺市|
十堰市|
兴安县|
梅州市|
宜良县|
依安县|
安庆市|
安吉县|
光山县|
攀枝花市|
北京市|
兴隆县|
翼城县|
靖州|
浑源县|
寻甸|
特克斯县|
高雄县|
库尔勒市|
大荔县|
蕉岭县|
白城市|
晋城|
乡城县|
新丰县|
界首市|
赞皇县|
丁青县|
台山市|
沈阳市|
崇信县|
望城县|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