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從銀屏走出來的將軍</p><p class="ql-block"> ——我和林達信將軍的交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識林達信,在銀屏。</p><p class="ql-block"> 緣起電視劇《夜幕下的哈爾濱》,講述了“九一八事變”之后,以教師“王一民”為首的哈爾濱中共地下黨員及愛國人士,與日寇開展英勇斗爭的故事。該劇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央電視臺播出,引發轟動效應。演職隊伍,陣容豪華,功底深厚。“說書人”王剛,一鳴驚人;遲重瑞,舍生取義的“塞上蕭”飾演者,《西游記》中扮演唐僧。還有多位演員,因出演這部電視劇而走紅影視,成為名星大腕。</p><p class="ql-block"> 特別是男一號“王一民”扮演者林達信,以其身材高大,容顏高值,舉止高雅,學識高深,品質高尚,武功高強,演技高超,智勇雙全的銀幕形象,贏得觀眾熱捧和喜愛,成為一代人的美好記憶和無數少男靚女夢寐以求的偶像。</p> <p class="ql-block"> 相識林達信,在雅安。</p><p class="ql-block"> 2000年初,軍區黨委作出決定,大力宣傳兵站部官兵的英勇事跡,協同軍地各大報刊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報道。聯勤部陳開禮政委就聯合“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走向喜瑪拉雅》電視連續劇一事,向軍區首長專題報告。</p><p class="ql-block"> 聽陳政委講,3月上旬,“八?一廠”劇組人員到達兵站部。是否開拍?聯勤政治部何遠安主任根據周文碧部長意見,請示在京開會的陳開禮政委。陳政委根據軍區之前的批復,定下決心,經何主任溝通協調,劇組如期進場開機。</p><p class="ql-block"> 劇本根據成都軍區創作室楊澤民、張泗琪兩位作家撰寫的長篇報告文學《西海無岸》改編,真實記錄川藏兵站部汽車某團在1998年冬季,戰勝重重困難,圓滿完成進藏運輸任務的全過程。該書融入作者深厚情感,全面展示川藏線官兵精神風貌,集中體現川藏線官兵“艱險多嚇不倒,條件差難不倒,任務重壓不倒”的三不倒精神。</p> <p class="ql-block"> 軍區聯勤部陳開禮政委任總指揮,把關定向,全面統籌,協調各方,組織推進。由著名導演趙繼烈和姜運民執導;著名演員儲智博、劉之冰、龔麗君、董凡等主演。</p><p class="ql-block"> 兵站部黨委高度重視,張全林部長和董勤木政委多次看望慰問劇組人員,全方位、無條件提供保障。要求車團兵站,熱情接待,搞好服務。從汽車十七團抽調一個連,加強相關人員,參與劇組現場拍攝。指派魏副部長,負責線上安全工作和后勤保障。</p><p class="ql-block"> 為了爭取時間,采取劇本修改和現場拍攝同步進行,從現場拍攝到后期制作僅用了一年多時間。編劇張泗琪等常常熬更守夜,加班趕寫,付出艱辛勞動。業余時間,我們常在一起品茶交談,傳授寫作經驗,出謀劃策,亦師亦友,無話不說。聯勤部陳政委贊揚他,為川藏線宣傳立下大功。</p> <p class="ql-block"> 還記得,劇組人員從高原乘飛機返回,我帶宣傳科戴成華副科長和汽車二十團劉正良團長到成都機場迎接,在軍交部成運酒樓為他們接風洗塵。席間,趙繼烈導演深有感觸地談到,他曾導演過多部軍事題材的大片,而這一次在川藏線拍攝,讓他終身難忘。地方參與的姜運民導演也感慨萬千,說到:我們在線上只是幾十天,而川藏線官兵卻是幾十年的堅守,其中艱辛,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劇組人員普遍感到,這趟高原之行,心靈受到凈化,意志得到磨練,靈魂得以升華。</p> <p class="ql-block"> 林達信時任“八?一制片廠”副廠長,為劇作總負責人,與<span style="font-size:18px;">軍區聯勤部和兵站部對接,</span>全面統籌劇組工作。</p><p class="ql-block"> 我時任兵站部政治部主任,負責組織協調和服務保障,參與前期工作。因此與林副廠長在成都、雅安有多次接觸交流,落實他交辦的各項任務,結下深厚感情。</p><p class="ql-block"> 酒宴席上,也曾聽他現場朗誦詩文; 茶余飯后,曾在蒼坪山上放聲高歌;夕陽輝映,我們在青衣江邊品茶聊天。雅雨清風,伴隨我們度過了那段短暫而又美好的時光。</p><p class="ql-block"> 電視劇后期編輯時,我已調回昆明。從劇組一位朋友那里得知,最后審定制作人員時,林副廠長專門交待,不能忘了兵站部政治部游主任,把我的名字列入策劃欄目。</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2年,電視劇《走向喜瑪拉雅》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引起強烈反響。</span> </p><p class="ql-block"> 該劇主題曲《向遠方》由林達信愛人、總政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秦方作詞,張千一作曲,譚晶演唱。聽兵站部政治部宣傳科長雷輝剛講,兵站部派出懂音樂的干部上線教唱,全面普及,人人會唱,官兵視《向遠方》為部歌。</p><p class="ql-block"> “一條崎嶇的路,通向遠方,通向了風雪的故鄉……</p><p class="ql-block"> 啊,喜瑪拉雅,我思念的地方,啊,喜瑪拉雅,那里有我圣潔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唱響全軍全國,飛向遠方。</p> <p class="ql-block"> 重逢林達信,在春城。</p><p class="ql-block"> 2007年8月上旬,林達信夫婦帶著兒子到昆明療養,他當時已調任總政話劇團團長,我任昆鐵軍代處政委。接送他到療養院,并告之云南省作協要為我的新書《成功先做人》舉辦首發式和作品朗誦會,特邀他參加,林達信和秦方老師欣然應諾。</p> <p class="ql-block"> 8月9日上午,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作家協會、昆明市文學研究院等有關領導及彭荊風、張永權等40余名著名作家、詩人出席首發式,文聯、作協領導及著名作家彭荊風等十余人發言,對《成功先做人》作了全面肯定。林達信作為特邀嘉賓作了精彩發言。介紹我倆在川藏線相識相知的過程,勉勵我勤學善思,繼續努力,多出成果。英容笑貌,溫馨暖語,記憶猶新,至今未忘。</p><p class="ql-block"> 作品朗誦階段,秦方老師挑選《懷念母親》,林達信選定《祖國頌三章》“國旗?國徽?國歌”。兩位飽含深情,鏗鏘有力的朗誦,讓大家現場感受了聲音的力量和朗誦的魅力,領略了國家級藝術家的風范,贏得全場長時掌聲。</p><p class="ql-block"> 聯勤22分部新聞干事周其常在《云南日報》和《春城晚報》發文,報道現場盛況。</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件事想告訴林將軍。我在軍代處工作時,寫了一篇近兩萬字的報告文學《奇路軍魂》,反映兩名烈士后代繼承父志,投身軍營,在川藏線成長為優秀基層主官,與藏族姑娘和駐軍醫院護士相親相慕,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旨在反映新一代官兵生活,弘揚川藏線“三不倒”精神。朋友認為是一個很好的電影題材,還幫我制作成圖文并茂的策劃書。</p><p class="ql-block"> 2010年,我到北京受領任務,負責抽組人員,編拍原十一軍軍史文獻片《滇西勁旅》。收集資料,全國采訪,現場拍攝,編輯制作,歷時兩年,其間數次到北京,在藍顯忠將軍帶領下向總部首長匯報。</p><p class="ql-block"> 2012年赴京匯報審片,首長非常滿意。我趁機呈上《奇路軍魂》策劃書,得到充分肯定,表態資助。原準備批準后立即向林將軍報告,請你再次掛帥出征,后因時局變化,新一輪軍改展開,此事中斷,算是閑聊。</p> <p class="ql-block"> 人際交往中常見這樣的情況,有的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有的日久生怨,甚至反目成仇;有的會越走越近,有的會越走越遠;我和林將軍屬于前者。</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和原軍區聯勤部副政委史云政等戰友小聚,話題剛好談到林達信將軍,突然手機響起,正是林將軍從北京打來電話。</p><p class="ql-block"> 心理學解釋過這種現象,當你想念某人時,也許這人剛好也在念想你,這叫心理感應。在量子力學中,發現一種現象:即在不同時空環境里,當其中一顆被操作而狀態發生變化時,另一顆也會即刻發生相應變化,表明兩個或多個粒子之間存在特殊關聯,科學家稱之為量子糾纏。隱形的量子世界尚能如此,我相信,在有情的人世間,尤其是至親好友,無論遠隔干山萬水,彼此間必然會心心相印,在心靈和情感上發生相應的交織和糾纏。</p> <p class="ql-block"> 也許是受《夜幕下的哈爾濱》影響,抑或是因為身材容貌、語音性格的緣故,我一直以為,林將軍是地道的東北漢子。百度搜尋,呈現的是:林達信,江蘇揚州人,1953年出生,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七屆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五屆理事,有著深厚的藝術功力和造詣,在全軍全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 揚州,這座具有2500多年歷史積淀的文化名城,且不言“揚州八怪”,趣事軼聞;也不說古往今來,人才濟濟,群賢畢至。只言當代中國,一代偉人。謹此,此地就可以成為國人和國際友人觀而仰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揚州,1984年在南京政院上學時曾去過一次,我南政同學、班長倪冬家在揚州。這座既古老在而又年輕,處處充滿詩情畫意和文化氣息的文明城市,之所以能夠英才輩出,眾星閃耀,潤育出像林達信這樣的軍隊文化建設的高級將領,文藝界多個領域的領軍人物,深受部隊官兵和全國觀眾敬慕愛戴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在這里,我找到了他的根和脈。</p><p class="ql-block"> 時光飛逝,歲月流轉,如今的林將軍雖然年愈古稀,在全國軍地舉辦的一些重大文化活動和電視銀屏上,時而能看到他健朗的身姿和更加成穩的表演。依然神彩依舊,寶刀未老,雄風猶在,讓人敬慕。聽說秦方老師軍改后到了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處于豐產的季節,作品屢獲大獎,祝賀點贊!</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我相知相識,相交相往的林達信將軍——他從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文化名城走來,他從中央電視臺的銀屏中走來,走向部隊,走向基層,走向官兵,走進全國億萬觀眾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林將軍,不管時間過去多少年,珍藏在我腦海的,依然是《夜幕下的哈爾濱》中那個年輕儒雅、英俊瀟灑的完美形象。你不僅成就一代人美好的記憶,也是我心中仰慕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一首小詩《偶像》,獻給林將軍和秦方老師,藝術人生,芳華永在!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偶像》</p><p class="ql-block"> 每個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都有自己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他不是神,</p><p class="ql-block"> 卻有神一樣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每個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都有自己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他是行為的指南,</p><p class="ql-block"> 他是遠行的路標。</p> <p class="ql-block"> 每個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都有自己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他是做人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他是不變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崇拜你的偶像吧,</p><p class="ql-block"> 慢慢地——</p><p class="ql-block"> 你也變成了別人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正如卞之琳的《斷章》:</p><p class="ql-block">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p><p class="ql-block">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p><p class="ql-block">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p><p class="ql-block">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游德遠</p><p class="ql-block"> 2024—09—18于昆明</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游德遠,貴州遵義人。1954年生,1974年高坪中學高中畢業,同年應征入伍。歷任營部書記、參謀、“猛虎九連”指導員、宣傳股長、軍區政研處干事、秘書科長、政治處主任、團政委、川藏兵站部政治部主任、聯勤第22分部副政委、昆鐵軍代處政委等職。兩次參戰,榮立戰功。南京政院84屆學員,云南省作協理事,有多部作品出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金平|
确山县|
扶沟县|
五台县|
嘉兴市|
宜黄县|
巴林左旗|
朝阳区|
潮安县|
平阳县|
思茅市|
四子王旗|
襄樊市|
尼木县|
呼和浩特市|
沁源县|
正阳县|
嘉峪关市|
浦江县|
隆子县|
上杭县|
辽宁省|
平陆县|
呼和浩特市|
洮南市|
新巴尔虎左旗|
惠水县|
马尔康县|
定日县|
汝阳县|
德州市|
安吉县|
宜川县|
青神县|
临泉县|
娄烦县|
霍邱县|
禄丰县|
海盐县|
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