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圓月缺思娘親。”每年中秋節這??萬家團圓之日,便是緬懷我娘親誕辰之時。今日是娘親誕辰1 1 1周年!一九一三年農歷八月十五日出生于繁峙縣腰莊村一個藝名“小八百”的晉劇名家張氏磐家,這個長女出生后因長的貌美如花起乳名牡丹。心靈手巧的她十四歲之前便在其母親的調教下,不僅能熟背默寫三字經、女兒徑、百家姓、名賢集。更學精了描龍畫鳳,飛針走線刺繡各類飛禽走獸、花草樹葉。這個在抗日戰爭初由其胞弟張潤存,(3 7年參加工作后曾任繁峙縣鋤奸隊長時改名于一丁)介紹入黨并任繁峙縣二區婦救會委員兼平型關村婦救會主任,光榮在黨五十四年的老共產黨員病逝于一九九二年,享年七十九歲。</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二七年十四歲的她,帶著七歲喪母相依為命的胞弟張潤存,嫁到了平型關村兩代單傳的中醫世家汪氏文斌為妻,此時的丈夫,服役于第三集團軍第五軍團總指揮傅作義部,任軍醫官。同年其父張盤喪妻終身未續,所賺銀錢高價聘請家教,培養兒、女學習文化知識,愿成為國家棟梁之材。這就為其弟于一丁成為抗日戰爭期間任繁峙縣委書記馬天水秘書踏上革命之路奠定了基礎。并伴隨其南征北戰,逐步升至鄭州鐵路局黨委書記。然54歲卻因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于工作崗位上。這對親手足戰友并肩戰斗在繁峙縣解放區八年抗戰中。最終因懷三胎未育夭折,辭去了二區婦救會委員回村專司村婦聯主任之職并育后代續香火,同時也開始與中原大戰中負傷而解甲歸田的丈夫學習醫技,盡賢妻良母之職。漸成為十里八鄉有名的婦科難產、治愈嬰兒破傷風“專家”,也續加于汪氏世醫大家之列。醫者仁心救死扶傷一生至終!'</p> <p class="ql-block"> 娘親的一生,雖飽經戰火洗禮、喪多子之痛,但她仍以鋼強的性格慈仁的胸懷,養兒育子,教育后代。一生與人為善、寬以待人、孝敬長輩、關心群眾、工作盡責。樹家風正家規、勤儉持家。治病救人、不計報酬,醫者大仁、壽終正寢。成為我輩終身學習效仿的榜樣!牢記教誨,受益終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河县|
离岛区|
潜山县|
武宣县|
布尔津县|
孟村|
明水县|
武隆县|
广南县|
哈巴河县|
布尔津县|
新竹市|
怀安县|
磐石市|
淅川县|
渝中区|
灵石县|
普陀区|
高淳县|
阿城市|
连平县|
措美县|
贡觉县|
澄江县|
大新县|
宜春市|
孟津县|
泗洪县|
丹东市|
肃南|
兴海县|
黎平县|
怀化市|
通山县|
东阳市|
香港|
南昌县|
辽源市|
璧山县|
浙江省|
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