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秋之夜月兒圓,闔家歡樂家家圓。吃月餅,賞明月,再喝上幾杯小酒,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也融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便是不能團聚,中秋的圓月,永遠都會在心間,思念和離愁,也是一種圓圓滿滿的幸福。正如黃庭堅所說:“一年中秋最明月,也照貧家門戶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圓也好、缺也好,富也罷、窮也罷,中秋的月亮,都會一視同仁,最是明朗、最為公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如月,有圓滿,也有殘缺。若是圓滿,切不可自滿;若是殘缺,也不要自缺。且以平常心,從容過一生,才是最大的圓滿。</p> <p class="ql-block">做人不易,若得圓滿,切忌自滿。 換句話說,就是取得成功,或是身處順境的時候,不要驕傲自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誠如《尚書》所寫:“滿招損,謙受益。” 驕傲自滿的人,總是沾沾自喜、虛浮夸耀于自己的功績,所以容易招來損失和災禍。 謙虛低調的人,總是正確看待、時時改進自己的不足,所以容易獲得精進和益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晉朝的石崇與王愷,兩個人斗富,比誰更有錢。 王愷做了紫絲步障長四十里,石崇就做了錦步障長五十里。 王愷夸耀皇上賜給他的徑尺珊瑚,石崇拿起鐵如意就把珊瑚擊碎。 然后,拿出家中的許多珊瑚,都是長達二、三尺高,以一株賠給了王愷。 后來石崇因為犯罪,家破人亡的時候,嘆息道:“你們殺我的目的,不就是想要得到我的家產嗎?”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如過客,富貴如浮云。石崇要是能早點醒悟,不自夸、不炫耀,謹慎小心、低調做人,怎么會遭受家破人亡的災禍呢?</p>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總是福禍相依,若能獲得圓滿,就要明白“月滿則虧,物盛則衰”的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為,月亮圓滿之后,就開始虧缺;萬物極盛之后,就慢慢衰敗。 常人只知道追求圓滿無缺,晚清名臣曾國藩卻“求闕”,并給自己的書舍取名“求闕齋”。 闕,即缺;求闕,就是尋求欠缺,用以提醒自己不能自滿。 正是因為曾國藩懂得“求缺”,所以才能在滿是急流險灘的官場中一生“圓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有圓有缺才是正常的狀態,圓滿而不自滿才是最高的境界。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抬頭望月吧。</p> <p class="ql-block">人生難得圓滿,卻有太多殘缺。 殘缺并不可怕,怕的是悟不透“圓缺互變”的道理,遇缺而志衰氣餒、迷失心智。 人活于世,圓少缺多,因為人的內心,總是被貪欲私欲、功名利祿、天災人禍、生離死別等等所蒙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誠如王陽明所說:“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我的心中,自有一輪光明的圓月,始終常在、常圓,所以永不殘缺。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一邊追求圓滿,一邊接納殘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殘缺,即是一種圓滿,所以,低頭沉思吧。 月缺之時,缺而不缺,方為不缺。</p> <p class="ql-block">人活一世,無論是圓滿,還是殘缺,都要坦然接受,從容面對。 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自古以來就是難以周全的事情。 做人,唯有滿而不滿,方得圓滿;缺而不缺,方為不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鲜城|
大姚县|
灵山县|
句容市|
沁水县|
旬阳县|
湖口县|
永州市|
盐边县|
延吉市|
襄城县|
丽江市|
尚志市|
新巴尔虎右旗|
四平市|
武冈市|
陈巴尔虎旗|
丽江市|
敖汉旗|
岑溪市|
柞水县|
叶城县|
东山县|
焉耆|
玉林市|
奎屯市|
耿马|
基隆市|
中西区|
涿鹿县|
繁峙县|
萝北县|
满洲里市|
鄂托克前旗|
莱芜市|
涪陵区|
黑河市|
奎屯市|
南昌市|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