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鄉并沒有海的。但在我的心中,家鄉原來是有海的,一片近乎消失的竹海。</p><p class="ql-block"> 記憶里小時候家鄉的竹海東西三四里,南北綿延十幾里。不知道從何時起,祖先們來到這個地方。也不知道居住在這里多長時間了。隨著先民們不斷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三個村莊,統稱斑竹園。家鄉的竹子有特點,成年的竹子身上遍布淚痕樣的斑點,故叫斑竹。村名是根據竹子特點和大家各自居住的方位取名的。這就有了南斑竹園、中斑竹園、北斑竹園三個村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竹海的景色變幻無窮,不同的季節帶來不同的美景。每到冬雪天,仿佛進入了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密不透風的竹林下面,一撮撮綠草卻已按耐不住,冒出許多嫩芽兒來了。春天,竹子抽出嫩芽,綠意盎然,春筍拱起土皮兒,以肉眼可見,一天一拃長的速度瘋狂生長。酷夏時節,陰涼的竹林中小路邊隨處可見乘涼的老人,嬉戲的頑童,拉家常納鞋底做衣服的婦女。最有趣的是我們這些半大小的少年,一邊戲耍一邊撿拾竹林里的筍殼,回去清洗晾干整理后備用,然后就扳指頭數著距離家里端午節包粽子的日子。秋天的竹海最熱鬧,白天麻雀叫喚不停歇,晚上蛙鳴響徹天。逮青蛙摸麻雀蛋又怕蛇蟲出沒,我膽小很少光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竹海是我兒時的樂園。我喜歡聽風兒吹得竹濤陣陣綠波起伏的時候,竹子發出的沙沙聲;喜歡在皎潔月光下,搬個小竹凳子坐在老人們跟前,看旱煙鍋鍋裊裊升起帶著嗆人鼻子的那一縷縷青煙;更喜歡聽大人們諞閑傳講故事;母親及隔壁對門嬸嬸、媽媽們借著月光在竹林邊家的院子中間圍著捶布石捶布時,也喜歡和一群發小圍著捉迷藏……</p> <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竹子是我們家鄉的特點。我們這里許多村民靠此謀生。聽老人講,解放初期我們這里就組織成立了竹器社。主要編織竹椅、床、背簍、籠、耙、撈面笊篦等,涉及人們生活生產各個方面,因此,那時竹匠很多,一個很吃香的職業。現在我家還有五六十年前請竹匠師傅編的已破爛不堪的一把竹子編的撈面用的笊篦和幾把破舊竹櫈呢。幾次想扔掉了,卻下不了狠心!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人們用起了更為方便衛生的塑料、鋁合金等材料的生活用品。竹子編的器具已淡出人們的生產生活。村子里還健在的竹匠也就三兩個了。且年級紀都快成了世紀老人了。加上路網改造,人們對居住房屋需求的快速增長,種植等影響,原本浩瀚的竹海已經成為了老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幾十年間,人們不斷蠶食,諾大的竹林,我心中的竹海已人們不復存在了。每個村子僅僅剩下零星散落的一小塊,似乎還在向行人努力地訴說著竹園村這個名字的由來。</p><p class="ql-block"> 我每每回到村上,都要經過村東那片七八畝大的竹林。今天下午回來的時候停下車,在竹林邊停留一會,想進去是不行的,因為怕人盜,竹林邊設置了圍墻。只是遠處拍了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 雖然沒有進去,可我的心卻進去了,我知道,如今的我在現在的季節里,竹林里是最不好玩的,因為,我的玩伴老了,不會再陪我瘋玩了!下一代或許根本就覺得不值得知道這些缺乏科技含量的東西。高科技產品的出現,誰還去玩這些土得掉渣的玩意!想到這些,我多少有了些許失落感。</p><p class="ql-block"> 竹園村、竹器、心中的竹海,還有伴我前半生的竹子。或許已經被許多人遺忘了。我卻實在難以忘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勐海县|
玉田县|
濉溪县|
湖南省|
江孜县|
腾冲县|
湖北省|
兴文县|
云阳县|
丘北县|
大港区|
辰溪县|
新干县|
唐山市|
高青县|
石泉县|
洮南市|
寿宁县|
林州市|
保靖县|
亚东县|
天峻县|
包头市|
浠水县|
望奎县|
和田市|
大渡口区|
平定县|
洮南市|
德保县|
景宁|
大港区|
元谋县|
柏乡县|
乐安县|
天峻县|
虎林市|
隆安县|
丰原市|
九龙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