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近中秋,各種月餅粉墨登場。中國的月餅,西方的面包,異曲同工,有著共同的食材小麥。但最早的餅卻并非小麥制作,而是稱之為粟或禾、稷的谷物。上古堯民將谷物加水磨成濃稠的漿,架起干柴生起火,石板燒得滾燙后攤開谷漿,翻覆幾次,噴香的“石子餅”制成,傳說這是堯的發明。這種制餅的方式與現在的煎餅或烘焙的原理一樣,也與書上記載的“石上燔谷”一致:“神農時,民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p><p class="ql-block"> 隨著小麥種植的推廣及冶鐵技術的成熟,小麥代替了谷物,鐵鏊取代了原始的石板,真正的餅誕生了。《說文解字》析:“餅,面餈也。從食并聲。”清代學者段玉裁注:“面,麥末也。面餈者,餅之本義也。”劉熙《釋名》中說得明明白白:“餅,并也,溲面使合并也。”餅就是加水和面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無論中外,面粉都發展成人們不可或缺的食物。《列寧在1918年》的經典臺詞:“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面包是生存的底線。在我國,如果你光臨過北方的早市,打一碗小米粥,要一個剛出爐熱乎乎的燒餅,切幾兩帶著醬香的千層餅;要是中餐晚餐,來碗滾熱的柴火羊湯,店主熱情招呼,來塊餅不?這些常見的生活小景,就是中國人含蓄的“面包會有的”。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不忘給這些溫暖的市井生活一個鏡頭:在一輛三頭牛拉的大篷車后面,隱藏著一個餅攤,撐開的遮陽傘下,方桌上或躺或立擺放著許多圓形的餅,餅上星星點點,有圖案有芝麻粒。頭戴幞頭,身扎圍裙的老板,眉飛色舞地兜售。</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不僅將小麥演化成充饑的各種餅,更升華成帶有強烈儀式感的中秋月餅。這種莊重的儀式,在于一年一次。佳節將至,游子爭取回到生養的老家,父母盼著兒女歸來,這是僅屬于中國人的期待與盼望。在特定的日子,在千年不變的一輪明月下,家人圍坐,吃著特定的月餅,享受獨屬每個家庭的團圓,這是中國家庭的儀式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圓而聚,月缺則散。一塊餅兒,融入情感,有美好的團圓,也有分離的苦痛。</p><p class="ql-block"> “ 莫以今時寵,寧忘舊日恩。</p><p class="ql-block"> 看花滿目淚,不共楚王言。”</p><p class="ql-block"> 唐時一賣餅人的妻子“纖白明媚”,寧王一見傾心。于是“厚遺其夫求之,寵愛逾等”。過了一年,他問女子是否還記得賣餅人,女子低頭沉默不語。寧王自負錢財能買斷一切,包括愛情與親情,于是把賣餅人找來。“其妻注視,雙淚垂頰,若不勝情”。女子默默看著賣餅人,兩行清淚流到雙頰,這場景深深觸動了在場的王維,寫下這首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過中秋夜,母親買一塊海碗大包著牛皮紙的金山肉餅,紙上浸潤著油漬,未啟封香氣已四溢。焚香拜完各路神仙后,切成小塊分發,招呼我們吃餅看月。老人說中秋的月亮上能看見嫦娥與玉兔。云朵飄過,恍恍惚惚。仙人不曾見著,但金山肉餅的味道卻記得深刻。</p><p class="ql-block"> 餅以面粉為食材,功夫總落在面上。如今的月餅正如廣告宣稱的餡料飽滿,切開看各種餡料占了九成有多,而面皮被逼到只剩薄薄的一層。吃月餅就是吃蓮蓉、吃蛋黃、吃堅果仁等各種厚實的餡料,月餅失去了餅該有的本色。金山肉餅里外兼修,餡料加入糖冬瓜、野山桔、油蔥、豬肉等,甜香而不膩。于餅皮匠心獨具,烘烤得爐火純青酥松易化令人驚喜。大多月餅皮口感如塊濕面皮,但金山肉餅的餅皮入口自然融化散開,與餡料交相輝映。家里有兩塊月餅,一為五仁火腿月餅,制作包裝精良,沉如石板,足有四公分厚,但餅皮僅薄薄一層。切成小塊,只見餡料不見餅皮,肥膩生厭。另有一塊金山肉餅,厚約一公分半,餅面灑滿芝麻,再扎四五個筷子大小的眼,讓餅在烘烤過程中里外透氣。入口酥香四溢,口舌交融甚為暢快。那幾日,肚饑時,掛念著這塊金山餅,一塊不爽,再切一片。細品之下,總是母親中秋拜神的那塊餅的滋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山是漳州市南靖縣靠近閩西的小鎮,漳州平原開闊平坦,河網密布,自古為閩南谷倉。除聞名的八寶印泥、水仙花、片仔癀外,其與眾餅不同的金山肉餅外皮香酥可口,內餡肥而不膩,是中秋時節舌尖上的美食。金山肉餅只在中秋制作,月余即銷聲匿跡。餅大如海碗素面朝天,因地處偏僻識者寥寥,僅在附近鄉鎮流傳。老家與南靖山水相連,一至中秋,即有金山商販來圩上賣餅,金山肉餅也就成為大家熟悉的味道。漳州制餅技術精湛,除了金山肉餅,平和小溪的枕頭餅亦為極具特色的小眾名餅,明朝列入貢品。</p><p class="ql-block"> 月餅佳否,終因口味各有所好,但其中蘊含的情感卻是一樣,大概只有中國人會因團圓而相聚。月亮的餅,只等月圓,月兒慢慢變圓,路微微亮著,而你,正踏月歸來。</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永春县|
冷水江市|
盐津县|
革吉县|
大方县|
大化|
旌德县|
六盘水市|
青河县|
呼伦贝尔市|
边坝县|
安溪县|
金秀|
南郑县|
苏尼特左旗|
绿春县|
千阳县|
桃园市|
成安县|
西平县|
衡南县|
辽阳县|
竹北市|
拉萨市|
星子县|
衡东县|
五河县|
肇源县|
大理市|
宁远县|
晋中市|
高密市|
手游|
普陀区|
榆林市|
嵊州市|
大理市|
天祝|
汨罗市|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