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年來網上關于南太行山的自駕游介紹和自駕攻略較多,漸漸從心里滋生起前往太行山自駕體驗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巍巍太行八百里,悠悠歲月兩千年。”</p><p class="ql-block">在中學時期的記憶中,太行山是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國戰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但對“八百里太行”,卻缺乏全貌概念。</p> <p class="ql-block">經查相關資料:</p><p class="ql-block">太行山脈,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山脈以西為黃土高原,山脈以東為華北平原。太行山脈南北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個省市。北起北京西山、南至山西與河南交界處的王屋山。山脈整體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約400余公里,所以一般也會稱之為800里太行。</p><p class="ql-block">太行山植被覆蓋率為90%,森林覆蓋率為80%,是天然氧吧和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太行山形勢險峻,歷來被視為兵要之地。從春秋戰國直到明、清,兩千多年間烽火不息。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山曾作為戰略基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辟了晉察冀、晉冀魯豫等根據地。太行山人民抵抗日軍的進攻,建設根據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中國國家地理》中有過這樣一句話: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p> <p class="ql-block">9月初,我和幾位中學同學重逢于河南省會鄭州市。相聚間,大家臨時組團,推舉定居在鄭州的王同學為團長,率領我們一起自駕赴南太行山的大峽谷景區避暑探幽。</p><p class="ql-block">從鄭州市出發,先沿京港澳高速北上,在安陽市外圍轉接安林高速往北朝林州市方向前行。高速上共行駛200公里后,離開高速進入林州市。在省道上繼續行駛了二十幾公里開始進入太行山區。</p><p class="ql-block">太行山首先呈現給我們的是太行平湖美景,太行平湖也被稱為南谷洞水庫。</p> <p class="ql-block">駛入太行天路一號旅游公路,便正式進入太行山大峽谷景區了。</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游區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東麓安陽市下轄的林州市(縣級市)石板巖鄉境內,南北長50公里,東西寬1.5公里,海拔800-1739米。景區總面積89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大峽谷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大峽谷景區內千峰競秀,萬壑爭奇,獨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動植物資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峽谷奇異的自然風光。</p> <p class="ql-block">大峽谷內擁有眾多獨立的景區。</p> <p class="ql-block">經過石板巖鎮后,進入大峽谷縱深區域。</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脈,風光旖旎,山川相映,美如畫卷。</p> <p class="ql-block">山巒疊翠,<span style="font-size:18px;">巍峨如畫,能不心醉?</span></p> <p class="ql-block">位于大峽谷深處的高家臺村,是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眾多藝術院校的教學寫生基地。村民開設大量的民宿接待師生并提供服務,成為大山深處村民的脫貧路徑之一。也可理解為是藝術院校師生的一種新型助農模式。</p> <p class="ql-block">位于大峽谷縱深一側山頂上的賢麻溝村魯班生態園,是我們此行的宿營地。自駕行駛從峽谷溝底爬升到谷峰山頂的狹小懸崖掛壁路,沒有十幾年的駕齡,肯定會膽戰心驚手腳發麻!慶幸的是我們團長是位有著數十年駕齡的老司機,讓我們在爬山登峰的行<s>駛</s>途中安坐無憂。</p> <p class="ql-block">千仞壁立,地勢險絕。瞧瞧這功勛護欄,它護佑了多少自駕探險者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在陡峭山峰上開鑿出的石洞公路,常被人們稱為掛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掛壁公路中,最負盛名的便是位于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處的“郭亮掛壁公路”。(郭亮掛壁公路不在我們此次行程中)</p> <p class="ql-block">站在魯班生態園的懸崖道上,林州市夜景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南太行山大峽谷夜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凌晨我們守候著朝霞升起。</p> <p class="ql-block">“巍巍大行起云煙,鳥徑盤旋入帝天”。</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個早晨,云霧繚繞著太行山的巍峨和險峻,給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徒步攀登魯班天梯</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是位于中國河南省林州市(當年稱為林縣)穿越太行山區的人工引水渠。</p><p class="ql-block">我們這代人,在讀小學時期,紅旗渠這三個字可謂如雷貫耳。</p><p class="ql-block">如今的紅旗渠則是太行山大峽谷旅游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區。</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1960年2月開始修建,至1969年7月完工)干渠長70.6公里,各分干渠、支渠、斗渠共計全長約1500公里,劈開山頭1250座,鑿通隧洞180個,架設渡槽150座,共挖砌土石方2500多萬方。灌區的有效灌溉面積為54萬畝。由于多處渠段位于山腰的懸崖峭壁上,因此獲譽為“人工天河”。</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簡介</p><p class="ql-block">青年洞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位于林縣任村鎮盧家拐村,從地勢險惡、石質堅硬的大行山腰穿過。洞長616米,高5米,寬6.2米,縱坡高1/5000,設計流量23立分米/秒,松土活:19400立方米,總投工13萬個。</p><p class="ql-block">該工程動工于1960年2月,當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濟困難,總幹渠被迫停工。爲早日將漳河水引入林縣,建渠干部群眾提出“寧愿苦戰、不愿苦熬”,并挑選了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堅持繼續施工。當時每人每天只有六兩糧食,爲了填飽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饑,很多人得了浮腫病,仍堅持戰鬥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他們創造了“連環炮”、“三角炮”、“瓦缸窯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速度由每日0.3米提高到2米多。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終于在1961年7月15日將洞鑿通,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 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p><p class="ql-block">林縣紅旗渠灌區管理局</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日立</p> <p class="ql-block">李先念題字:山碑!</p> <p class="ql-block">乘坐小艇深入青年洞內參觀。</p> <p class="ql-block">王團長在黨旗下舉手向黨保證:積極努力帶好團隊,保證讓全體團員成為三好團員(玩好,吃好,休息好),共度一段愉快難忘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我卻更希望王團長日后能常態化的帶領團隊,從一省走向另一省,繼續探尋大自然的風光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中秋節前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枝江市|
高雄县|
麻城市|
西和县|
西吉县|
克拉玛依市|
虎林市|
西华县|
恩施市|
兰考县|
内乡县|
治多县|
太白县|
盐边县|
萨嘎县|
类乌齐县|
西吉县|
手游|
兰溪市|
壶关县|
米脂县|
郁南县|
金寨县|
甘南县|
义乌市|
遵化市|
景宁|
北碚区|
古田县|
温州市|
藁城市|
甘孜县|
晋江市|
无极县|
佛冈县|
洛阳市|
昭苏县|
宁津县|
东乡族自治县|
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