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什么是藝術?藝術究竟是作什么用的?這問題,好像很不容易解答。如果從字的表面來講,那么,“藝”者技也,術者法也;以吾人敏慧的心機,而表現美術的方法,據物象之形色,而顯出生命之精神。這種解釋,雖不能算錯,但未免太簡單了。因為藝術的意義既很廣闊,同時,功用又很偉大,對于國家、民族,以及社會,都有莫大的關系。藝術不但能夠發啟吾人之思想,且能促進國家之文化,代表民族之優劣等,藝術是一切情感的表現,一切生命的靈魂。我們要想知道一個國家的文明,民族的優劣,只看他的藝術作品,就可以明瞭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趙成功畢業大連工業大學,(原大連輕工學院)現任哈爾濱市藝海畫院院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媒體技術與藝術系客座教授,先后在北京國際藝博會上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藝術家”, 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網絡投票最佳人氣藝術(家)第一名。趙成功曾在大連、天津、蘭州、沈陽、長春、哈爾濱、廣州、濰坊等地舉辦個人畫展,2018年8月趙成功美術館落戶濰坊,2023年4月21日趙成功個人畫展在青島美術館開幕。</span></p> <p class="ql-block">不過,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因為文化和歷史的不同,同時,加以思想的變遷,時代的演進,一般藝術的創造者,就形成了種種的派別。因此,吾人對于藝術,不求甚解,而亦不可解。況且人類的思想,各有不同,時代的演進,又頗復雜,吾人對于藝術的觀念,不免有些神秘。以為他是哲學,是詩歌,又似乎是幻想的,超然的,不可思議的東西一樣,這也就因為是思想和時代的轉變,而形成了藝術上的各種派別的關系,如中國畫,自唐宋迄今,每朝均有幾位杰出的畫家,各具風格,自成一派。尤以西洋藝術的派別,為最繁奇,如十九世紀以前的古典派、寫實派,后來的印象派、野獸派等等。藝術的派別,既是如此分歧,而吾人欣賞藝術,也就頗為不易。所謂藝術大眾化,就更不可能了。尤其是中國的藝術,多少年來,和民間隔離很遠。因為中國畫,自唐宋以后,向來是重超然的表現,神韻的象征,偏于寫意,而不寫實,非是胸中據有丘壑,有所懷抱的人,不能有此超凡入圣的表現。同時,這種藝術,也非是士大夫之流,文人逸士之輩,不能玩味。至于庸夫俗子,民間大眾,就沒有鑒賞的可能了。因之,藝術究竟是作什么用的,什么是藝術?對于吾人,未免就成了一個莫大的疑問了。</p> <p class="ql-block">化和歷史的不同,同時,加以思想的變遷,時代的演進,一般藝術的創造者,就形成了種種的派別。因此,吾人對于藝術,不求甚解,而亦不可解。況且人類的思想,各有不同,時代的演進,又頗復雜,吾人對于藝術的觀念,不免有些神秘。以為他是哲學,是詩歌,又似乎是幻想的,超然的,不可思議的東西一樣,這也就因為是思想和時代的轉變,而形成了藝術上的各種派別的關系,如中國畫,自唐宋迄今,每朝均有幾位杰出的畫家,各具風格,自成一派。尤以西洋藝術的派別,為最繁奇,如十九世紀以前的古典派、寫實派,后來的印象派、野獸派等等。藝術的派別,既是如此分歧,而吾人欣賞藝術,也就頗為不易。所謂藝術大眾化,就更不可能了。尤其是中國的藝術,多少年來,和民間隔離很遠。因為中國畫,自唐宋以后,向來是重超然的表現,神韻的象征,偏于寫意,而不寫實,非是胸中據有丘壑,有所懷抱的人,不能有此超凡入圣的表現。同時,這種藝術,也非是士大夫之流,文人逸士之輩,不能玩味。至于庸夫俗子,民間大眾,就沒有鑒賞的可能了。因之,藝術究竟是作什么用的,什么是藝術?對于吾人,未免就成了一個莫大的疑問了。</p> <p class="ql-block">吾人學習藝術,往往苦于不得其門而入;同時,派別既分歧,更不知何所適從。往往為各類派別所惑,以致將自己的天才、情感、個性等,完全埋沒,一世也不能發展。結果,只能追隨于前,步人之后,既失去自己的情感、個性,則永無新徑可尋,又豈有藝術的表現?吾人研究藝術者,如果陷入此境,其不以為自憐耶?</p> <p class="ql-block">因為藝術既與國家、民族、社會有莫大關系,所以他是需要一個現實環境、時代的精神,來表達他的使命的。雖然藝術并不是作任何的工具,然而他的生命,卻是絕對的產于時代的環境。因為藝術的創造者,不是以往,亦并非未來,僅僅是他目前的情感,他所看見的,是些什么,所感覺的,又是些什么。只要他能忠實的描寫出來,自然會給人們以真實的同情,與充分的安慰。所以藝術之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精神,民族的優劣等,皆因其真誠忠實,無絲毫假借空虛,反映出一切的真理,光明燦爛,如日月之照耀于宇宙,而使人們朝夕所追求的,也就是這個燦爛的真理。所以一個藝術的發達的國家,可以看出人民的自然,活潑的情趣,處處都表示有生的精神。一般所謂高尚文明的國家,恐怕絕不是僅僅靠著科學的發達,物質的充裕,所能成功的吧!?</p> <p class="ql-block">至于情感,又從何而產生呢?因為吾人有思想,有靈慧,思想與靈慧,又是產生于外來的環境。吾人既不能單獨的存留于社會上,勢必要有多方面的接觸,在這多方面的環境中,覺得苦或是樂,于是就產生了情感。做一個簡單的比喻,例如:打你則痛,罵你則恨。如果打你罵你,你都不覺得什么呢?那末,你還是不能單獨的生存著,你總要找著你精神上的寄托。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一般修仙成佛的和尚們,雖然并不需要怎樣一個現實的環境,可是也不能不算是一種情感的美現吧!?</p> <p class="ql-block">在藝術的觀點上,我們認清了是由真實的情感構成的,而情感又是由時代的環境產生的,那末,藝術就是一個時代的表現者了。從某一個時代的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出某一個時代的思想與情感,究竟是怎樣的精神。譬如在原始時候的人們,是茹毛飲血,穴居野處,洪水猛獸,弱肉強食的時代,簡直說不上甚么思想與文明。后來出了黃帝,才有國家,才有政治,使人想有一個組織,因為要使這組織堅強穩固,所以作詩書,訂禮樂,治生理,漸漸的進化到了現在。今日的文明,今日的幸福,也不是偶然的。經了數千年來的變化,各方面的演進,在每一朝,每一代的過程之中,都有一個真實的環境,時代的精神,因之,才產生了藝術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當唐宋之時,人民都是很古樸的,宗教的信仰,也最深強,而藝術上的描寫,自然也是很忠實。流傳至今的許多佛像人物等,都是慈祥的面孔,敦厚的表情。就是畫一幅花瓶吧,對于線條輪廓,也是非常規整的,而沒有一絲茍且的地方。至后來幾代,漸漸的就大不同了。因為環境與思想上的變遷,受不了一切的約束,繪畫的風格,固然另有趨勢,這也由于國家的安危,人民的苦樂,各種不同的情緒使然,于是就造成了藝術家的筆墨,如奔放,蒼茫,雄健,清秀等等的筆觸,其表現之超然,寓意之抽象,都不外為氣韻生動,以象征一切萬物,而很少將萬物的形體,以寫實的方法描寫出來,只憑主管的感覺,而不重可觀的同情,施以神韻的技巧,來表現個人的情趣,這也就因為是時代的演進,人們的思想,隨著復雜的一種現象。所以中國畫,漸漸的脫離了一般人們,而不用意使人瞭解,欣賞,其原因也就在此。同時,文藝的頹落,也未嘗不是因為這個原故。</p> <p class="ql-block">中國一般的藝術家,向來是孤僻自信,清高自賞,仿佛不屑與庸夫俗子往還,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當窗明幾凈的時候,則鋪紙揮筆,一洩胸中的懷抱,怡然自得,與世無關,于是藝術和一般人們,自然就隔離開了。再有一般俊秀之士,因為命運乖違,有志不能達到,或因事業失敗,退隱茍安,于是就寄情于詩琴書畫,以資修心養性,這些都不是為藝術而藝術。不過,大家如果都這樣的作起來,藝術還有發展的一天嗎?</p> <p class="ql-block">凡是民間大眾的藝術作品,無一不含有深刻的人生意味。在國家太平的時候,人民都安居樂業,度著快樂的生活。在歷史的過程中,我們已看見了許多這樣的圖畫,如田家之樂,播種的農夫,牛背上的牧童,高山幽徑樵夫,寒江獨釣的老叟,夕陽映照的茅屋,窗前紡織的婦孺,這些是怎樣安閑的做著他們的工作,又是怎樣顯示出一個農業立國的國家!然而這些情景,現在都已經過去了。因為自從海禁大開,新文化的輸入,將我們數千年來靠以統治的文化、禮教、經濟等,都打破了。所以農村破產,民不聊生,老弱貧病,孤苦無依,這許多現實的情景給予我們是怎樣的一種情感呢?而給予藝術的路上,又該是怎樣的一種趨勢呢?我不知道我們中國目前的幾位自命為文藝復興的大師,尚在那里畫幾幅風景,或幾張走獸,而眩耀于一般達官顯者之前,是否可作文藝復興的基礎?誠一大疑問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平县|
遵化市|
嘉定区|
永胜县|
黄浦区|
资阳市|
阿合奇县|
岑巩县|
临澧县|
澎湖县|
玛沁县|
灵石县|
南皮县|
安康市|
隆化县|
长治市|
石柱|
兰考县|
北海市|
新巴尔虎左旗|
杭锦旗|
二连浩特市|
蓬溪县|
万全县|
梁平县|
朝阳市|
雷山县|
白银市|
赤城县|
尖扎县|
丹寨县|
平顺县|
南投市|
舞阳县|
沾益县|
宜州市|
隆子县|
抚远县|
白朗县|
延寿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