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圖 龍騰虎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號 1781405</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前曾兩到廣州,第一次到穗是三十多年前,參訪了黃埔軍校舊址、中山紀念堂、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等;第二次抵穗是十幾年前,因出差招商沒去游玩,只登上“小蠻腰”廣州塔吃自助餐。直到這次抵穗,才獲悉有“不到北京路,不識廣州城”一說。看來不到北京路逛一逛,就相當于沒來過廣州。帶著獵奇的心理,我趁著月色正濃,搭車來到北京路。然而,當我踏上石板鋪砌的北京路,映入眼簾的是燈火輝煌、熙熙攘攘的繁華街市,本以為不過是一條步行的商業街而已,沒想到走進一看,才驚訝發現這里原來是廣州城發源的伊始所在,由此悠然開啟了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廣州清代城坊示意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步行街的中心,擺放著廣州清代城坊示意圖的沙盤模型,原來這里自古以來就是繁華都市,代表著廣州心臟的脈動。沙盤后是一段被鋼化玻璃罩保護的古道路遺址。透過玻璃,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的路面層層疊壓,仿佛是歷史的年輪。這里曾是南越國的宮署,是廣州城的中軸線,見證了廣州兩千多年的變遷。我站在玻璃罩前,想象著古代的商賈、官員、百姓在這里行走的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穿越時空的感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19年4月,北京路古道遺址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從路上所立的碑記了解到, 2002 年盛夏,在對北京路商業步行街進行整飭的路面開挖工程中,意外發現了古道遺跡。經過考古發掘及縝密考證,找到了自唐至民國時期的路面,以及宋代至明清時期的文化層,當中還涵蓋拱北樓建筑基址。在距離地表 3 米以上的地方,揭開了層層疊壓的 11 層路面,自上而下分別隸屬于民國、明代、宋元、南漢、唐代這五個歷史時期。深入至 4.5 米處,發現了南越國時期的遺跡,再往下則是淤泥層,一直到 79 米深時可見灰紅色深土,這充分表明此處曾經是河涌地段。這對于研究廣州市城市道路的發展歷史具有至關重要的參考價值。這一嶄新發現,讓北京路自古以來作為商業區的文化特色更加突出。2019 年 4 月,北京路古道遺址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臨近中秋佳節,街道兩旁商家們紛紛推出了各種促銷活動,吸引著游客的目光。我被一家賣月餅的店鋪吸引,店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月餅,有傳統的五仁、蓮蓉等,彌漫著濃濃的中秋韻味。街道中心地帶攤位上的商品也是琳瑯滿目,從水果花束到誘人的飲品美食,每一處都充滿著生活的色彩和市井的氣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千年古樓遺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過一小段路,便遇見千年古樓遺址。宋代門洞路面和石門檻、南宋門樓磉墩、明代門洞路面等遺跡,透過鋼化玻璃罩一一展示。這里的每一磚一瓦,都承載著廣州的歷史和文化。布政司署、大南門、永清門,這些曾經是廣州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但它們的故事仍然在人們的口中流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19 年 4 月,拱北樓遺址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為清代拱北樓遺址所在地,這里的碑記詳細地介紹了其建筑形制,當年整座建筑可謂氣勢恢宏、壯觀不已。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拱北樓遭英國侵略軍炮擊損毀。清咸豐十一年(1861 年)修復,清同治三年(1864 年)重修,1918 年拆城墻筑馬路時被拆。2019 年 4 月,發掘出來的拱北樓遺址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些古老建筑遺址承載著歲月的痕跡,猶如一部活生生的歷史畫卷,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記錄著時代的交替與文明的傳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象征“千年城脈”青磚方拱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十字路口處,迎面而來是一座青磚方拱門,上刻有“北京路”紅色大字和“始于公元前 214 年” 藍色小字。這個極具地標價值的建筑造型,敘說著廣州北京路“千年城脈”的源頭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南海郡尉任囂在今北京路北段財廳前一帶筑番禺城,作為南海郡的郡治所在,史稱“任囂城”。公元前204年,秦朝大將趙佗建立南越國,把“任囂城”擴大到“周長十里”,俗稱“趙佗城”。此后,歷朝歷代眾多官衙機構都設在這一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北京路始終保持著商業中心區的重要地位,其商業的繁榮經久不衰。它不僅是廣州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區,也是中國古代延續至現代最古老的城市中軸線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元代銅壺滴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拱門后面有一組階梯排列的四個銅壺雕塑,依次不停滴水,此為仿造的銅壺滴漏。它們靜靜地排列著,仿佛在訴說著時間的秘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壺滴漏是我國現存最大且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由廣州冶鑄工人洗運行等人于元代延祐三年(1316 年)鑄造,原置于北京路拱北樓上為百姓報時。在近代機械鐘表進入前,廣州人靠它安排重要活動。因其長滴不絕,被視為長相思念的象征。1919 年移至越秀山鎮海樓,1959 年調至國家博物館,2009 年北京路原址復制,2017 年提取相關元素重新設計,建成體現傳統計時文化的人文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大佛寺弘法大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右拐繼續前行,來到了著名的大佛寺。該寺始建于南漢時期(917-971年),初名“新藏寺”,明代時稱“龍藏寺”,清康熙三年(1664年),平南王尚可喜捐資在此建寺,并為寺內澆鑄三尊大青銅佛,故稱大佛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眼前這座七層仿古樓閣式建筑,系大佛寺新建的弘法大樓,由主樓及東西兩側附樓組成。主樓為黃銅瓦五重檐歇山頂,附樓為金屬青瓦卷棚歇山頂,南北立面各有兩座樓閣式塔的意象設計,莊嚴典雅,飄逸靈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輝煌燈火映襯下,弘法大樓顯得格外富麗堂皇。飛檐翹角處,露出漸圓皓月,銀輝傾灑,如同時間之輪,緩緩轉動,訴說著歲月的流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禺山僲湖”屏風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大佛寺弘法大樓一層毗盧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繞過刻有“禺山僲湖”四個字的屏風墻,只見弘法大樓前的立有一對用花崗巖雕刻而成的石雕大象,表情微微笑著,給人以親切之感。其腳踩蓮花底座,寓意著吉祥如意、聚財納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樓一層懸掛“大佛寺”大匾的殿堂內金光閃閃,莊嚴肅穆。我發現一對情侶相約長跪在釋迦牟尼佛像前,許下了中秋的愿望,希望家人安康,國泰民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漸漸深了,弘法大樓的燈火也熄了,我無法進寺參觀,雖略感遺憾,但見月光如水,灑在古典的建筑上,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我仿佛看到了歷史的長河在這里緩緩流淌,感受到了廣州這座城市的厚重與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一個難忘的月夜,一個讓我對廣州、對中國歷史有了更深理解的月夜。帶著滿足和感慨,我離開了北京路步行街。月光依舊明亮,照亮了我回家的路。這次穿越時空的月夜探尋,讓我暗暗竊喜,慶幸不虛此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寫于 2024 年 9 月 15 日福建漳州</span></p> 謝謝雅賞美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黔江区|
台北县|
全州县|
尼玛县|
沁阳市|
南川市|
简阳市|
阿拉善左旗|
古浪县|
普宁市|
壤塘县|
澜沧|
南澳县|
扬州市|
酒泉市|
甘泉县|
文安县|
敖汉旗|
女性|
高雄县|
开阳县|
合川市|
阿合奇县|
汨罗市|
余江县|
吉安市|
桐城市|
额济纳旗|
齐齐哈尔市|
清河县|
谢通门县|
隆安县|
利辛县|
承德市|
扎囊县|
南召县|
汾西县|
武定县|
仙游县|
泾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