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廖瑞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1968年11月下鄉(xiāng)大悟 66屆武漢知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知青居住房東瑞卿的家(改建后)</p> <p class="ql-block"> 人老了,看到身邊的年輕人,就會想到我們的青春歲月,自然就會想到大悟想到芳畈想到中沖這片紅色的土地,更會想到這片熱土中的李家洼子——曾給我們青春航船避風(fēng)并加油的港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明秀新建的四間三層新屋</p> <p class="ql-block"> 李家洼子是人力劈開山坡造出一小塊平地然后造出房子居住的半山坡。我們?nèi)ブ埃抢锞幼≈钚盏娜龖羧思摇?lt;/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知青第一站臨時住隊長袁友發(fā)家外景</p> <p class="ql-block"> 我們插隊落戶到中沖三隊了,隊里一時沒有合適的住房給我們。先是隊長袁友發(fā)接納我們:兩個男生在他家灶房,三個女生在他家?guī)颗R時過渡了幾天。隨后,李家洼子就成為我們知青生涯里的家,自立自強團結(jié)奮斗的快樂之家。在組長陳文同學(xué)的帶領(lǐng)下,我們積極出工,獲得社員認可;我們打柴、擔水、種菜、養(yǎng)豬、養(yǎng)雞,腌制咸菜、臘肉和干豆腐......還碾米磨面攤豆皮打糍粑......三個女同學(xué)在白天辛苦勞作之外,晚上還抽空安安靜靜地用彩線納襪底做女紅......當然,我們這些勞動能力生存技能都是在中沖三隊在李家洼子這個環(huán)境里學(xué)習(xí)養(yǎng)成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當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知青曾毅寫的“</span>自力更生”</p> <p class="ql-block"> 在中沖,在李家洼子,鄉(xiāng)親們對我們的指導(dǎo)幫助是一言難盡;孝感地區(qū)、大悟縣、芳畈區(qū)、芳畈公社的領(lǐng)導(dǎo)多次深入到李家洼子來看望我們,慰問我們,鼓勵我們;當時的公社青年書記劉東山工作時路過李家洼子,遇見我們在砍柴,就拿起砍刀示范,指導(dǎo)我們多快好省地砍柴技巧。他幫我們砍了一擔柴挑到我家。事后有機會時我稱了一下,半擔(一捆)柴就有90多斤。我感慨:劉東山真是能文能武的農(nóng)村好青年,公社的好干部,知青的好朋友!大小隊干部更是天天與我們在一起關(guān)心愛護著我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黃<s>忠</s>華 黃五華在老家原址重建新房</p> <p class="ql-block"> 離開李家洼子五十六年了,離開中沖三隊的鄉(xiāng)親五十六年了,告別我們曾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同學(xué)五十六年了,我魂牽夢縈著這片多情的土地,魂牽夢縈著勤儉純樸善良的鄉(xiāng)親們,魂牽夢縈著我純潔向上可敬可愛的同學(xué)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廖瑞琪老師(第2排右1)和學(xué)生的畢業(yè)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黃青山的新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阳市|
广饶县|
乌拉特后旗|
崇左市|
彰化市|
江陵县|
仪陇县|
辉南县|
赣榆县|
凤山市|
墨竹工卡县|
闻喜县|
外汇|
明光市|
荣昌县|
雷山县|
岳普湖县|
舟曲县|
申扎县|
渝北区|
宜章县|
长泰县|
乌拉特中旗|
泌阳县|
铜陵市|
龙游县|
芮城县|
旺苍县|
永安市|
延吉市|
通化市|
安顺市|
武平县|
德钦县|
凉城县|
左贡县|
达拉特旗|
洛南县|
内乡县|
东乌|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