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墓地文化是歐美的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他們的墓地大都建在城市中,或周邊的小山上,墳墓沒有封土堆,也沒有好似大圈椅的水泥掩體,更沒有量產的墓碑。一座座各種形狀精雕細刻的墓碑豎立在綠草地里。墓地里經常有動物和鳥類居住其間,怡然自得。我在鹽湖城的墓地中見過好幾只小鹿在漫步,也曾在卡爾加里的墓園中看到很多五顏六色的小兔子在嬉戲。而墓地又常與一棟棟居民樓為鄰,站在陽臺上就能俯看墓地的一切,附近的居民也把這里當成休息,散步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格拉斯哥大教堂位于市中心,而大教堂的后面就是墓地所在。格拉斯哥大教堂是為了奉獻給格拉斯哥的守護神St. Mungo而建,始建于公元1136年,歷經三百年完工。由此推斷是先有大教堂才有大墓地。想必把墓地建在與大教堂為鄰的這塊風水寶地上,是為了讓這些亡靈可以得到教堂的庇護。但亡靈們會不會因此受到約束而不能像鳥兒一樣進出自由呢?</p> <p class="ql-block">從教堂后門走過這座小橋,便進入了墓地。不知這座橋是不是奈何橋?惠看了后告訴我,那是嘆息橋,英國有很多地方都有嘆息橋,如劍橋和牛津就都有。是啊,人生不如意十八九,更何況生離死別,一聲嘆息總是不可避免的。</p> <p class="ql-block">正對著小橋的這座拱門型牌坊甚是宏偉,雕刻也很精致,符合其C位的身份。除了正門還有兩個偏門,顯然,就寢于此的不止一個人。</p> <p class="ql-block">門楣上的碑文寫了不少,從并不太準確的譯文來看,這是基督教信徒立的碑。致那些已經到來,尚未到來,即將安息的人,耶和華才是希望。</p> <p class="ql-block">墓園里聳立著大大小小成千上萬個各種造型的墓碑,有圓的也有方的,有雕刻動物的也有人像雕刻的,有哥特式的也有羅馬式的。漫步其間仿佛置身于石雕博物館,令人目不暇接。據說能埋葬于此的大部分都是整個蘇格蘭地區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以及藝術家。</p> <p class="ql-block">這是墓園中座最大的建筑。其墓碑上刻有公式,若不是自然風化后人新刻的,那就應該是數學家的下葬之地。</p> <p class="ql-block">這里安息的是備受人們尊敬的醫學博士,大學教授。</p> <p class="ql-block">這位是某法國啤酒的首席運營官?顯然,逝于1961年的譯文應該是不正確的,因為碑文上有更粗大的1882的字樣。英文高手望留言矯正哦。</p> <p class="ql-block">這位大佬與其父親都是部長哦</p> <p class="ql-block">遠遠望去,這座墓碑大有鶴立雞群的氣勢,來都來了就在墓碑前留個影吧。</p> <p class="ql-block">原來是個商人,更是個新教徒。新舊是相對而言的,而?19世紀新教徒?主要指的是那些信仰基督教新教的信徒。19世紀有部歌劇就叫《新教徒》,在歐美巡回演出轟動一時。自新教有組織地大規模向海外傳教開始,新教徒開始向全球傳播。英國的傳教力量在人力和財力方面一直在全球的傳教運動中占據主要地位,1900年,來自英語國家的傳教士人數占當時的傳教士總數的四分之三。</p><p class="ql-block">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侗族大歌”的多聲部就是由傳教士帶來的宗教音樂打下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格拉斯哥的大墓地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既保持了墓地的美觀和寧靜也體現了對死者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敬畏。使得墓地不僅是安葬亡靈的地方,也成為了一個可以讓人緬懷和紀念的場所,更成了來格拉斯哥旅游的打卡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铅山县|
固安县|
沽源县|
蒙阴县|
宁化县|
新干县|
静乐县|
淅川县|
渭源县|
宣城市|
高台县|
玛沁县|
凤庆县|
二手房|
嵊泗县|
祁门县|
宝清县|
淮北市|
漳平市|
南平市|
河间市|
莫力|
岳普湖县|
大宁县|
曲水县|
渝北区|
梅州市|
焦作市|
武义县|
巴楚县|
永善县|
宁远县|
尚志市|
安康市|
建始县|
巴彦县|
九寨沟县|
黄梅县|
讷河市|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