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走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1)

梅姐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楊輝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雅魯藏布江從喜馬拉雅山的岡底斯山脈之間的藏南谷地中自西向東流,直瀉千余公里后,在米林縣與墨脫縣交界處,喜馬拉雅山東段最高的南迦巴瓦峰擋住了它的去路,從米林縣派鎮開始,東經95度急轉南下,像一把巨斧把喜馬拉雅山東段劈為兩半。以南迦巴瓦峰為中心形成了世界上奇特的“馬蹄形大峽谷”,現在稱為“雅魯藏布大峽谷”。</p><p class="ql-block">大峽谷從海拔2800米左右的米林縣派村到海拔只有500米的墨脫縣希讓村,長200余公里的河段內,湍急的江水在迂回曲折的峽谷奔流。大峽谷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水力資源,水能資源約有7000萬千瓦,僅次于長江,居我國第二位。在米林縣轄區大峽谷段水能蘊藏量占整個雅魯藏布江天然水能蘊藏量的三分二左右,約占全國水能蘊藏量的十分之一,其水能的單位面積蘊藏量在世界同類大河中是罕見的。若能從大峽谷的德陽和希讓之間鑿出一條隧道,水流會更大,可在這里興建裝機容量約4000萬千瓦的世界最大水電站,它將是祖國錦繡河山中的又一巨大財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大峽谷:有趣的傳說</b></p><p class="ql-block">舉世聞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雖然蘊藏著占全國發電量12%的發電能力,但長期以來,人們對它是那么陌生,它給人們的印象是那么神秘莫測。多少世紀來,大峽谷的珞巴和門巴人刀耕火種,過著非常原始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為了揭開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奧秘,1973年7月,我們偵察分隊配屬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的同志到大峽谷考察。我們翻雪山,爬絕壁,穿過荊棘叢生的原始森林,爬過一條條橫跨于急流洶涌的雅魯藏布江上的高空索橋,向大峽谷挺進。</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江圍繞南迦巴瓦峰作了180度的截然改變。它的這種不同異常的突然改變,曾經引起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對大峽谷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早期的雅魯藏布江是一直向東流去的,只是后來由于南迦巴瓦峰形成以后,沿著斷裂和褶皺發展起來的……</p><p class="ql-block">據有關資料介紹和調查,雅魯藏布江是沿著一個近東西方向的斷裂帶發展起來的。這個斷裂帶就是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的結合帶。但是到了南迦巴瓦峰一帶,雅魯藏布江卻曲曲彎彎隨著巖石斷裂和褶皺方向的變化而改變。</p><p class="ql-block">在這里,雅魯藏布江從派鎮的北東向逐漸轉變為南東向,到墨脫一帶變為南西向。整整轉了180度。到江波村,由于受大型削斜構造的控制,又突然作了90度急轉彎,一直往東南方向流去。出了喜馬拉雅山,河道大大加寬,順著山前平原流向孟加拉灣。</p><p class="ql-block">據向導索朗平措介紹,這里還有一個奇趣的傳說。相傳,有個叫“冰山之母”的崗仁波且大雪山有4個兒女:大兒子是雅魯藏布江,二兒子是獅泉河,三兒子是象泉河,小女兒是孔雀河。一天,雙鬢斑白的老母把4個兒女都叫到身邊說:“你們都長大了,應當出去見見世面。現在,你們就沿著各自選擇的道路,去世界各地遨游吧!”兒女們告別了母親,分4路出發了。它們相約在印度洋相會,然后一同乘著彩云回到家鄉。</p><p class="ql-block">獅泉河往西,象泉河向北,孔雀河走南,而雅魯藏布江一直往東,它要去到太陽升起的地方。雅魯藏布江繞過999座雪山,穿過999條峽谷,來到貢布地區,看到綠色的森林廣袤的草原鮮艷的花朵,還有“冰山之父”的南迦巴瓦大雪山,高興極了,便放聲高歌……</p> <p class="ql-block">這時,一只小鷂子落到江面喝水,雅魯藏布江問它:“喂,朋友,你是從哪里來的?”小鷂子歪著脖子傲慢地回答“我是從印度洋來的呀!”雅魯藏布江一聽,連忙打聽:“你看見我的弟弟獅泉河和象泉河了嗎?還有我的妹妹孔雀河?”其實,小鷂子根本沒有到過印度洋,更沒見過三兄妹,便撒了一個謊:“他們呀,早就到了印度洋。”雅魯藏布江一聽,趕緊掉頭南奔,再高的山崖,他毫不猶豫地闖;再深的險灘,他勇敢地往下跳……</p><p class="ql-block">從而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大峽谷。</p><p class="ql-block">太陽戀戀地離去霧靄,向湛藍的天空走去。大峽谷的傳說吸引著我們向大峽谷瀑布走去……太陽剛偏西,我們就放下背包準備在林中住宿。</p><p class="ql-block">向導索朗平措取下腰刀砍來小木棒,我們用砍刀割來了藤蔓,然后割來些芭蕉葉。每人選一棵叉枝伸開的樹,在叉枝間把木棒用藤蔓捆起來呈三角形,在三角形中再橫豎捆些木棒就成了吊床。再在床上豎起一個三角叉,蓋上芭蕉葉就成了“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索朗平措去弄了些開白花的“真都”在樹兜下撒了一圈,以防止毒蛇從樹干爬上來。這種小白花有一種特殊的氣味,蛇不敢接近,圓圈內便成了安全區。最后,我們吃起了晚餐——壓縮干糧。</p><p class="ql-block">夜幕將至,大霧降臨。濃霧在茂密的樹葉上結成了水珠,水珠打在我們的屋頂上,“吧噠、吧噠”,好像在下雨,潮濕的空氣里充滿腐殖質的氣味。我們用毛巾蓋住臉,以防蚊蟲叮咬。若讓花腳蚊咬了,皮膚會立即紅腫,弄不好還會化膿。我們躺在高高的“吊床”上,慢慢地進入了夢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大峽谷:美麗的瀑布</b></p><p class="ql-block">我們在一陣鳥鳴聲中醒來,林中依然是濃重的白霧。太陽的金箭穿不透陰翳和霧幔,水珠滴落的聲音又響又密。我們不能再逗留,背著背包出發了。林中的霧開始流動,有時看不見兩丈之外,有時又能見到葉縫中撒下的幾朵光圈或者一塊藍天。路,比昨天的難走多了。</p><p class="ql-block">“看,蝴蝶群!”隨著戰士小李高叫,我們突然發現成群成片的蝴蝶出現在空中,在陽光的照耀下像片片飄動的彩霞:有的似展翅騰飛的山鷹,有的似仰天長嘯的雄虎,有的像揚鬃飛蹄的駿馬……真讓人驚嘆不已。越往前走,溝越深花越密蝴蝶越多,索朗平措告訴我們,這是蝴蝶溝。只見山花一簇簇一層層一片片一坡坡,火紅的雪白的橙黃的天藍的淡紫的,蝶型的傘型的唇型的瓣型的吊鐘型的十字型的,有的典雅艷冶有的清淡幽雅,有的眉飛色舞婆娑弄姿有的低眉垂袖瓔珞矜嚴……它們花冠與花冠相接枝葉與枝葉交錯,盡態極妍千紫萬紅,光艷到讓人不可逼視。</p><p class="ql-block">科考隊的王老興致特別高,他時而采擷一朵黃燦燦的花朵說:“這叫金蓮花。”時而又折來一株紫茵茵的花苞說:“這叫千里光。”時而又指著前面一片花海說:“那是忍冬,有紅、黃兩色花朵;那是薔薇,花大,直徑有8厘米。”他說說笑笑指指點點,如數家珍地向我們介紹了黨參花、小檗花、百里香、仙女木、斑葉蘭……數以萬計的各種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花中有蝶蝶中有花,花蝶交融使人無法辨清哪是花哪是蝶。</p><p class="ql-block">我曾在成都展覽館參觀過“中國蝴蝶展”,見到過天涯海角的粉綠燕尾蝶,燕山腳下的軟尾鳳蝶,西雙版納的藪環蝶,白山黑水間的白絹蝶,臺灣的瑩光翼鳳蝶,也見過新疆的“仙客”螺鈿蝶,蔥嶺上隨陽光出沒的銅灰蝶……卻從未見過大峽谷這么美這么奇這么多的蝴蝶:空中飛滿蝴蝶,花上叮滿蝴蝶,低洼陰濕處堆滿蝴蝶,大的如楓葉小的似雪片,有的體形如菱角恰似銀梭,有的雙翅邊緣好似拋物線有的儼如孔雀屏……色彩斑紋異彩紛呈:粉白金黃亮綠墨黑銀灰……有的盈盈有的盤盤有的翩翩有的款款……讓人眼花繚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索朗平措講,大峽谷的蝴蝶有傳說中的“箭頭環蝶”、“花紋斑蝶”、“火鳥蝶”、“貓頭鷹蝶”……最多的是“七彩蝶”,只見它身上似乎涂有一層金屬粉末,五彩花紋在陽光下飛舞,隨著光線角度照射的變換幻出赤橙黃綠青藍紫7種色彩,美麗無比。</p> <p class="ql-block">這里不僅山高谷深,地勢險要,而且還是一個“動亂”和非常“活躍”的世界。每當我們宿營在石崖下、樹林中或新蓋的芭蕉棚里憩睡,夢中常被轟轟隆隆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巨大的響聲驚醒,使人不寒而栗。</p><p class="ql-block">據向導索朗平措介紹:1950年8月15日,藏歷鐵虎年七月二日,在大峽谷里,大地突然顫動起來,緊接著是震撼山谷、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呼嘯聲……頓時山崩地裂,大大小小的石塊連同被擊倒的樹木,從陡崖上從雪峰上從山坡上以勢如破竹之勢傾瀉而下,人和牲畜及各種動物驚恐萬狀,寂靜的群山成了一片混亂的恐怖世界。</p><p class="ql-block">剎那間,一些珞巴、門巴人世代居住的村寨,從大峽谷消失了,從地球上消失了。不少人由于來不及逃走而喪生。</p><p class="ql-block">據有關資料介紹,在大峽谷中,本世紀初英國地理學家曾經在這里看到過一個十分壯觀的虹霞瀑布,其上常有美麗的彩虹,自這次大地震后,人們再沒有看到它的蹤跡,它似乎從地球上消失了。</p><p class="ql-block">大峽谷的地熱更具特色。在清晨,我們常常發現,團團白霧從峽谷中冉冉升起。起初,我們以為那里有人在燒火做飯呢!上前一看,杳無人煙,而是一串串溫度達到80℃~90℃的溫泉。</p><p class="ql-block">大峽谷的路,步步充滿奇險。雅魯藏布江向著前方咆哮而去,江面不寬,各種形狀的巖石在江心立阻,白浪撲打水聲轟鳴。地上沒有路,但在落葉鋪就的厚厚的腐殖層上似乎又有路,走起來顫巍巍的,不陪一百個小心,隨時都有跌下去粉身碎骨的危險。</p> <p class="ql-block">兩岸高峙,抬頭望,大峽谷中蔭翳濃濃。犬牙交錯的巖岸回還遠去,偶有開闊處,芭蕉葉肥,闊葉重疊,岸邊有河床下降留下的臺階,一輪、二輪、三輪……中午,我們在林中野餐,將采來的蕨菜用開水炒一下味道十分鮮美。漫山遍野的林中,到處是松茸、黃木耳……還有黃連、貝母、三七等自然資源。</p><p class="ql-block">大峽谷的古木新樹,呈現出各種奇異的形狀,或如傘張開或似龍盤繞或像虎起跳,塑造的景觀崢嶸而又森然;途中不時可見冰崩壓倒的樹木,有些二三人抱不過來那么粗的大樹倒栽蔥似的翻倒在地,根須朝上,給人以原始莽林之感。無名小鳥啼鳴婉轉清脆,不絕于耳,不知是不是故意逗引我們。</p><p class="ql-block">隱隱的,有響聲傳來,沉雷滾動,海潮拍擊,馬蹄騰躍,一聲聲,一聲聲,不間斷不疲倦。索朗平措說,這就是大峽谷瀑布的聲音。我尋聲望去,什么也沒有,連瀑布的影子也看不到。</p><p class="ql-block">我曾經在“黑鷹”直升飛機上看過雅魯藏布江,遙望大峽谷盡收眼底,那洶洶江流簡直就像千萬匹戰馬疾馳而來,兩岸群山卻似在驚飛后退,驚人的狂濤如同爭相奪路的蛟龍撲下斷崖。啊,雅魯藏布江一霎時竟立起來了!</p><p class="ql-block">啊,大峽谷瀑布,這哪里是什么瀑布呢?這是奪路求生的驚濤,是沖決一切的狂瀾,是不容任何人輕侮的、雅魯藏布江的那種力量和尊嚴!唯有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雅江之水天上來”的境界!雅魯藏布江啊雅魯藏布江,你是何等地浩瀚啊!你雄偉磅礴的氣概有誰能與之相比呢!難怪人們把你看作是藏民族的象征。大峽谷還是向下延伸,山徑還是向下懸掛,好像沒有底,一直通向深淵似的。</p> <p class="ql-block">驀然之間,我們驚呆了:那鋪天蓋地而來的滾滾江流,分明是千萬條張牙舞爪的巨龍齊刷刷地跌下深淵……這就是大峽谷瀑布!震耳欲聾的雷聲還在轟響,緊接著撼天動地的霹靂又已炸響。跌落進深淵的巨龍拼命掙扎著蜿蜒著躍出深淵……跟蹤而至的后來者又以泰山壓頂之勢俯沖下來。在山呼海嘯的轟鳴聲中,無數的斷鱗殘甲化作腥風血雨,從深淵中升騰、升騰,如同一股強勁的龍卷風沖天而起扶搖直上……</p><p class="ql-block">據索朗平措講,冬天水小時,它嫵媚秀麗輕輕下瀉,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動地的磅礴氣勢,簡直令人驚心動魄。有時瀑布激起的雪沫煙霧竟高達數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周圍一帶經常處于紛飛的瀑雨之中,成為別致的“水云”。</p><p class="ql-block">我們想站在崖邊留一個影,不意被濺起的飛沫打得衣襟盡濕,不得不向后退了幾步。這時,忽聽有人叫:“彩虹!彩虹!”我仰頭一望,果見頭頂蒸騰的白霧中掛著一彎伸手可觸的七色彩虹。此時,雖上有驚濤凌空但不見其狀,下有深淵雷鳴也不見其形,一切都為白皚皚霧蒙蒙的雪濤所掩蓋,只覺得山搖地撼奪人心魄。 </p><p class="ql-block">這真是大自然的造化!</p><p class="ql-block">大峽谷瀑布兩側雪山對峙,自西而來的雅魯藏布江,不知經歷了多少年,硬是在擋路的山中沖刷出一條峽谷。由于河床高低懸殊,落差達幾千公尺,因而從杰馬央宗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而下的雅魯藏布江,一旦陡然跌入大峽谷便發出震天怒吼,有如萬鼓轟擂,在數里外便可聽到聲音。</p><p class="ql-block">據索朗平措介紹,此處因雅魯藏布江由寬變窄下瀉,江身突然斷落,就像鬼斧神工劈成的臺階,瀑布共有7級,最大瀑布高30米,寬50米,在相距200米之間形成落差100多米,瀑流跌落深淵之后,翻滾奔涌之狀如開鍋沸騰,所以取名“絨扎瀑布”,人們習稱“大峽谷瀑布”。</p><p class="ql-block">當地人還世代相傳,說當年大峽谷曾發生大崩塌半邊山體滑入江中把江水堵截,南迦巴瓦山神疏導江水,用巨斧劈開險關,從此這里才有了大峽谷瀑布。我想,大峽谷瀑布乃是“山擋水路,水沖山開”所致,是自然力相互作用的產物。古老的傳說,只不過是人類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和一種寄托。</p><p class="ql-block">大自然給了我們美景,人類啊,可不是辜負了它!</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大峽谷:珞巴風情</b></p><p class="ql-block">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大峽谷,日復一日地朝墨脫進發。抬頭,茫林如海,懸浮著的奇峰層巒像一朵朵綠色的寶石花,在云霧縹渺中閃光。近瞧,蜿蜒的山嶺逶迤騰浪,猶如出海蛟龍飛躍騰空。</p><p class="ql-block">原來碧空如洗,眨眼,乳白色的云霧涌來,霎時,彌漫了整個山巒。林海不見了巨龍隱形了,一切都無影無蹤。忽然,涼風拂面風撩衣角,大雨從天而降主宰了整個世界,大峽谷蕩然無存只剩一片空濛! </p><p class="ql-block">不一會兒,云散雨收又是一個晴朗的天空。啊,遍地奇花異草猶如蕩著秋千的少女,在微風下翩翩起舞煞是好看。</p><p class="ql-block">夏日的清晨,空氣潮濕,水草珠閃;溝溪水邊的螞蟥便乘機而入,輕輕地貼在我們的頭上、身上、手上、腳上,不聲不響地把頭扎進皮膚吸吮我們的血液,吸煙的用煙頭熏,不吸煙的用碘酒擦,但還是弄得白襯衫血跡斑斑變成了花襯衫。</p><p class="ql-block">更有那討厭的竹虱子,專咬人下部的陰囊!過溪澗爬懸崖,背著科考隊的儀器還要天上看地下瞧,眼觀六路耳聽八方。</p><p class="ql-block">天上看,要提防毒蜂。但我還是被毒蜂蜇了一下,左手頓時腫成饅頭一般,痛得全身打顫。據索朗平措說,大峽谷的毒蜂分三種:第一種最兇叫“結波”,蜇了人有生命危險;第二種叫“索吉瑪”;第三種叫“帕瑪”。我是被“索吉瑪”蜇的,痛是痛,但不會送命。</p><p class="ql-block">地下瞧,草叢里往往有毒蛇。俗話說:“金環蛇銀環蛇,晚上咬晚上死!”這是一種很毒的蛇,如果不注意踩著它,它的報復是很兇狠的!所以我們帶有雄黃酒,不僅喝酒防潮止乏,毒蛇聞味也會逃之夭夭。</p><p class="ql-block">那天中午,為躲避一條眼鏡蛇,我從江邊栽落下去滾了幾轉,幸虧被一棵大樹擋住,要不然就被滔滔的江水卷走了。現在想起來還覺得肋骨隱隱作痛。</p><p class="ql-block">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防備野獸。“一豬二熊三老虎”,稍不留神,齜牙咧嘴吭吭嚎叫的野豬就會出現在面前。一天,我們正在林中穿行,濃霧撲地而來,不知誰一時興起便對濃霧高喊一聲:“哎——!”</p><p class="ql-block">這一喊可不得了啦,在附近響起了一聲驚天動地的怒吼:“嗚——”震得身邊的地都動了。啊!豹子!全身立時涼了,怎么辦?還是科考隊的老李有辦法,他說:“我們畢竟是人,人為萬物之靈,老虎還有七分怕人呢!”說完,他抖擻精神大吼起來。雖然霧大沒看清豹子,但豹子卻慢慢地消逝了!</p><p class="ql-block">我們就這樣走著,沿西南方向爬上一片緩緩南傾的臺地,這時,老遠望去,便隱約可見一片房舍。索朗平措說,這是珞巴人住的,叫卡布村。</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這里與內地的聯系幾乎完全隔絕。據歷史文獻記載,“珞巴”這一族稱,來源于藏族對居住在珞瑜地區的人的習慣性稱呼,意為“南方人”。在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加拉莎和邦辛一帶,住著米新巴部落;在達木、卡布地區,住著米古巴部落;在墨脫東南部印占區的仰桑河兩岸,居住著達額木部落……</p><p class="ql-block">此外,還有希蒙、巴達姆、堅波、博嘎爾、博日、棱波、民榮、米鳥等20多個部落,他們都是珞巴族的組成部分。墨脫境內的珞巴又分為東貢、達昂、當布、亞讓、龍工、米仁、格林等十余個支系。</p><p class="ql-block">據西藏史料記載,珞巴族是青藏高原東南部一帶的古老群體中的一支或數支蕃衍而來的。大峽谷的米古巴部落主要由波覺和嘎窩兩個氏族組成。傳說他們是從波密遷來的。大約在許多年以前,波密住著兩兄弟,哥哥叫央色,弟弟叫嘎嘎,他們種地、放牛、狩獵……</p><p class="ql-block">村里有一個頭人叫央格扎瓦,想霸占另一個頭人奧登色列的土地和牛羊。一天,央格扎瓦要央色兄弟去殺掉奧登色列,并答應奧登色列死后的土地和牛羊歸央色兄弟。受了央格扎瓦的誘惑,央色和嘎嘎就去殺死了奧登色列。</p><p class="ql-block">奧登色列死后,土地和牛羊卻被央格扎瓦霸占了。央色兄弟要求央格扎瓦履行諾言,央格扎瓦卻說:“你們要把這里的熊殺死,土地和牛羊才能歸你們。”央色兄弟十分氣憤,他們殺死了央格扎瓦的牦牛,把牦牛耳朵割下來交給央格扎瓦,告訴他殺死了熊。</p><p class="ql-block">央格扎瓦惱羞成怒,說:“你們殺死的是我的牦牛。你們趕快離開這里,不然我就要殺掉你們!”央色兄弟只好背上弓箭,挎上砍刀離開了家鄉,漂泊流浪,他倆向南翻過呷龍山后,面前的崇山峻嶺之間重重疊疊著一望無際的大森林。</p><p class="ql-block">他倆不知道該往哪里走,最后決定聽憑神的安排,每人射一箭,箭落到哪里就在哪里定居。結果,央色的箭射到卡布,箭落到地上變成了一塊大石頭,他就在卡布定居,他的子孫就是后來的波覺氏族。弟弟嘎嘎的箭落在達木變成一片竹林,他就在達木定居,他的子孫就是后來的嘎窩氏族……</p><p class="ql-block">又據索朗平措講,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珞巴人是從山洞里出來的。傳說,珞巴人的祖先是從浪錯湖上的巖洞里出來的。珞巴人出來時,一個老人因舍不得巖洞里的水,便用葫蘆瓢帶了一瓢水,不慎摔了一跤,將水潑到地上形成了今天的浪錯湖……老人的子孫就是后來的米古巴人。</p><p class="ql-block">而現在的珞巴人,備受黨和政府的關懷,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條通過多雄山的驛道,溝通了珞巴人與內地的聯系。但是每到冬季,大雪封山,那聳入云宵的山嶺就像一道巨大的鍘刀,把珞巴人與內地的聯系又給鍘斷。這樣一封便是8個月。每到8月,從米林派村出發的民工,背著鹽巴、布帛、汽油、火柴……源源不斷地運向大峽谷——那里已經在囤積物資,準備過冬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爬上村頭,山泉從山澗里流來。眺望村寨后面的山洼,茂林深葉已染上夕陽的殷紅。田畦里瓜藤上架,花蕾待放。在平緩的開闊地上,有南向、西向、東向的人字木樓20多幢。系竹木結構,離地約2米高的數十根圓木樁作底架,分為3層:下層放柴禾圈牲畜,中層住人,上層堆放辣椒、工具等雜物。層頂用竹席鋪搭,更多的是用雜草、稻秸、棕葉覆蓋;墻壁地板用竹席或小竹、竹片、木板編排而成。</p><p class="ql-block">村旁,用竹子破開的引水槽架在空中,彎彎拐拐,向南、西、東輸送著泉水。一群小孩在溝槽下喧鬧,裙裾搖曳的婦女在溝槽流瀉的水池里打水。每幢木樓前有木棚,每個欄圈里有奶牛、豬仔、羊羔……一股牲口的屎尿味傳來,我聞到了“世外桃源”的清香。</p><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了一戶珞巴人家里。上木梯,看見門口有一個用榿木刻制的男性生殖器,有一米多長碗口粗,龜頭上還涂了紅顏色;進屋后見天花板上也畫有男性生殖器。經過了解才知道,珞巴人對男性生殖器很崇拜,據說一來可以避邪,二來表示人丁興旺。</p><p class="ql-block">主人叫嘎青,50多歲,口噙竹制煙斗,牙齒很黑,臉上的皺紋很深,眉毛濃黑,腦后的頭發披著,腦前頭發齊眉,穿著典型的墨脫珞巴人服裝:上身白布短襯衣,下身花短褲,赤著腳,腳上的繭子很厚。</p><p class="ql-block">主人起立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嘎青坐在樓門正對的右邊,那是男主人席;左邊是女主人席,坐著女主人;右側是客人席,坐著我們一行7人;左側是陪客席,坐著村干部旺杰;背向樓門為晚輩席,坐著主人的一兒兩女。然后,主人給我們烤老鼠肉吃。</p> <p class="ql-block">只見他用一截竹子從老鼠屁股里捅進去,放在火上烤,一會兒用嘴吹兩口,再烤,烤得黑黢黢的,牙齒惡狠狠地齜出唇外,眼睛圓圓地鼓了出來,長尾巴一圈一圈地卷起,隨后用刀子刮掉毛灰,洗凈,再把老鼠肚內的東西掏出來扔到樓下,又把老鼠剁成一截一截地放進石鍋里,放上辣椒、鹽什么的,老鼠肉做好了,主人說嘗嘗吧,我們都用手撕著,味道絕頂的美。</p><p class="ql-block">主人見我們吃了老鼠肉,很是高興。據嘎青老人講,此外,老鼠肉還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先在火上燒烤,毛燒光之后連著內臟一起切碎,加上鹽巴、辣椒煮熟吃;另一種是連毛一起切成段,放進竹筒中在火旁烤,什么時候來了貴客什么時候打開竹筒請客人食用;吃的時候把帶毛的皮子撕去。</p><p class="ql-block">同時,嘎青老人盛情地請我們喝酒。珞巴族的酒分兩種:一種為白酒,一種為黃酒。據主人介紹,用玉米、雞爪谷、達謝等煮好拌曲后,裝在大葫蘆內封釀,釀成后放在漏斗形的竹筐或竹筒內加水濾出即為黃酒,是人們常喝的;釀好的酒經過蒸餾可制成白酒。</p><p class="ql-block">珞巴人喜歡以自釀的雞爪谷酒待客,以示敬意。珞巴人太熱情了,女主人跪在地上,用瓢端來黃酒,我喝一口,她添一次,酒碗始終是滿的。最有意思的是女主人在添酒前,倒一點在手心里,“咝”,喝一口嘗嘗,表示酒是干凈的沒有下毒。</p><p class="ql-block">飲完酒,女主人又把飯端上來,是大米和玉米渣做成的米飯,還的瓜菜、烤肉、辣椒……按照珞巴人的風俗,飯菜由女主人按人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放在半邊竹筒里。我們學著主人的樣子,用手抓吃,別有情趣。夜晚,圍著火苗熊熊的火塘,嘎青老人為我們講述珞巴族的民間傳說和故事。閑談中,我們自然地問到了珞巴人的宗教信仰。嘎青老人說:“我們信仰叫萬物有靈吧,山有靈魂,樹有靈魂,連動物也有主人。”</p> <p class="ql-block">說到這里,村干部旺杰為我們作了說明:珞巴人還是原始共產主義,上山打獵吧,回來平均分配,每人一份。珞巴人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全和萬物有靈有關,牲靈、神靈、鬼魂、妖魔……珞巴人稱為“吾勇”。</p><p class="ql-block">他們認為,吾勇種類繁多,無所不在,因而十分崇拜山神。在觀念上,高山峻嶺、懸崖峭壁、巖洞溪澗、古樹怪石、泥石山川都是吾勇隱居的住所;山上生長的植物,林間棲息的動物都是由吾勇管轄。因此,人們出獵、出征、外出交換……須殺牲祭獻山神。如每次進山狩獵,從離家到返回要進行7次祭祀儀式,給山神奉獻雞、飯和酒。</p><p class="ql-block">人們崇拜風、雨、雷、電、冰雹等自然現象。祭祀大地、森林,是珞巴大自然崇拜的主要內容,凡砍伐、翻土、播種、除草、收割、開倉……都要擇吉日殺牲祭祀。在砍樹或開荒后,出現生病、死亡等不幸事故,認為是樹神在作祟,須終止開墾或請巫師殺牲禳解。</p><p class="ql-block">珞巴人認為,虎、獅、豹、狼、野牛、毒蛇、毒蟲等猛獸均由“吾勇”管轄,因而有許多祭祀活動和禁忌。具體講,有圖騰崇拜。珞巴人認為,他們自身與自然界中的某些動植物、無生物、自然現象和生產工具等有著一種神秘的關系。他們信仰的圖騰有虎、豹、熊、猴、野牛、水獺、豬、牛、羊、狗、老鷹、烏鴉、布谷鳥、蛇、刀、太陽、月亮……多達30多種。</p><p class="ql-block">珞巴人的圖騰崇拜又和圖騰神話結合在一起。《尼英姐妹尋配偶》是珞巴人關于虎、刀圖騰來由的神話。珞巴人對圖騰物有一系列崇拜儀式和禁忌,不準獵虎,視虎為他們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還有各式各樣的宗教活動。珞巴人相信包羅萬象的宇宙皆受鬼神的支配。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動輒請巫師探神問鬼。巫師有卜卦師“米劑”和祭祀跳鬼師“紐布”兩種。</p><p class="ql-block">“米劑”殺雞取肝,從肝呈現的顏色、粗細、明暗、凹凸、平陷、圓扁及紋絡的曲直、折向、起迄點等征象,判定吉兇、貧富、離合、壽緣、旺敗、豐歉、觸犯何種鬼神、所需何種祭品。</p><p class="ql-block">“紐布”除具有“米劑”的職能外,還以祭祀跳鬼的禱詞、咒經、模擬動作、祭獻畜牲和占卜等方式,為人祛危求安,免災招益。巫師除為病人驅鬼治病、為死者祈禱外,還主持氏族或村寨祭祀和神判等各種巫術活動。</p><p class="ql-block">珞巴人認為,靈魂沒有牢固地附在人身上。為此,巫師將1根羊毛和3粒串珠施以巫術后戴在患者脖子上,就可以把靈魂穩住,免遭鬼怪引誘和勾走。珞巴人還相信,人患病是因為靈魂被鬼勾走所致,為此“紐布”施以巫術,探查靈魂的游蹤,一旦“吾勇”接受了贖祭,靈魂就會重新回到病人身上,病勢隨即轉輕直至痊愈,如靈魂贖不回就會死亡。</p><p class="ql-block">在珞巴人中,凡家人被殺或殺害他人,甚至無意獵殺了圖騰動物虎、豹、蛇、野牛、水獺……都要舉行相應的送魂儀式,以示鎮壓,人們相信通過驅趕或模擬巫術,家人才能平安。</p><p class="ql-block">聽到這里,使我想起了在翻越多雄山的一件事:在多雄山(意為石頭山)埡口,向導索朗平措要我與他轉那堆被過往人壘起來的插著經幡的石堆,爾后對著對面的雪山虔誠地合掌祈禱。</p><p class="ql-block">索朗平措說那白雪之中獨立著的黑色巖石是多雄山的守護神“多哇扎贊”的化身。我不知道這守護神的來歷,但見它從雪坡的低洼處直線突起,又尖又陡又黑,與周圍的白雪形成了鮮明的色差。</p><p class="ql-block">索朗平措告誡我:“每過一處險峰,都要向守護神祈禱,否則準出事!”我想,我又沒有得罪守護神,它憑什么要與我過意不去呢?但是,我還是學著索朗平措的樣子合掌祈求神的庇護。好笑吧?!</p> <p class="ql-block">珞巴人還有一些禁忌:婦女禁吃雞肉;酒曲、釀酒糧,禁止其他人摸動,認為他人摸動了會帶來吾勇,而使酒曲失效酒發酸;妻子生小孩至嬰兒肚臍脫落期間,禁止丈夫外出勞動;妻子懷孕兩三個月后,禁止丈夫參加捆綁尸體和豬牛,禁忌殺牲……</p><p class="ql-block">珞巴人的婚姻和喪葬也很奇怪。珞巴人除了買賣婚姻和包辦婚姻外,還有試婚制。珞巴人認為,父系血緣不能婚配,姨表不能婚配,姑表親戚婚配好。</p><p class="ql-block">據嘎青老人介紹,珞巴人的試婚比較自由,一個小伙子到了十七八歲就自己去找情人,很少有不發生性關系的,然后由男方家長去女方家提親,得到同意后,男方去女方家住三年,白天為女家勞動,可以同居。三年后,如果雙方愿意就結婚;如果不愿意就陪給對方一些東西。一般情況是男方不同意結婚的多……</p><p class="ql-block">珞巴人的喪葬除了土葬外,就是樹葬。樹葬就是把死者的尸體,放在死者生前用過的藤筐里,掛在村頭的樹枝上,上面搭草棚遮雨防曬。嘎青老人說,人死了,尸體變成蟲子,靈魂卻去了“極樂世界”;尸體用白布包裹,不能用帶毛的東西,因為毛是牲畜身上的,包了的話來世會變成牛馬。</p><p class="ql-block">突然,收錄機響起了流行音樂,主人的一兒兩女跳起了現代舞。我問村干部旺杰:“他們怎么不跳珞巴舞?”</p><p class="ql-block">旺杰告訴我,珞巴舞大都是巫師跳的。珞巴人在行獵之前或行獵歸來,為了祭灶神、山神,專門由巫師降神表演,神靈附體,全身抽動。過去珞巴人很少跳,何況現在的年輕人就更不喜歡了。</p><p class="ql-block">珞巴人刀耕火種、刻木記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他們總是要變遷要發展要前進的,到過珞巴村寨的人都這樣相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呼和浩特市| 山阳县| 瓦房店市| 大姚县| 英超| 固镇县| 南川市| 泽库县| 象山县| 沂水县| 陕西省| 精河县| 苏尼特左旗| 台安县| 江山市| 石狮市| 东台市| 桐庐县| 黄浦区| 巩义市| 芜湖市| 榆社县| 北川| 和田市| 延安市| 任丘市| 青河县| 科技| 金塔县| 弥渡县| 邹平县| 金溪县| 阜宁县| 武功县| 重庆市| 兴义市| 三亚市| 郓城县| 阿克陶县|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