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山仰止楊靖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楊靖宇將軍——偉大的抗日英雄,任何時候提起他,我都會心潮起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8月的最后一天,我走進了河南省駐馬店市楊靖宇將軍紀念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座落在他的故鄉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古城鄉李灣村(該村原屬確山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紀念館原有一座老館 ,是在楊靖宇將軍故居修復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去駐馬店的當天,我有幸見到了參與將軍故居修復工作的張啟鳳老人。張老的父親張治國是1927年參加革命的老同志,曾和楊靖宇將軍一起戰斗過。抗戰時,確山縣縣委長期以張家開的酒館、銀匠爐等商鋪為掩護開展對敵斗爭,商鋪的“賬房先生”就是當時的縣委書記楊安平同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老在老館工地工作兩年多,因他對楊靖宇故居比較了解,修繕將軍故居時吸收了他不少建議。他能寫一手好字,那時沒有現代辦公設備打印資料,紀念館介紹文物的文字都是他一筆一筆寫出來的。當時的館長是楊靖宇唯一的女兒,叫馬躲(楊靖宇原名馬尚德)。馬躲這個名字是楊靖宇起的,他希望自己在外出生入死時,心愛的女兒能躲過一切災難。張老說:“馬躲身高將近1米9,大手大腳,他父親楊靖宇也是一個大高個兒”。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94年,有關部門擬在李灣村建設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新館,需征用50畝土地。在土地稀缺的中原地區,征地向來是件困難的事,要征的這片地緊臨107國道,看看旁邊一棟棟漂亮的別墅和商鋪,就知道它的商業價值。但是,在充滿英雄情懷的村民心中,這不算什么,楊將軍是中國人民的大英雄,也是村民心中的大英雄,在將軍的故鄉建設紀念館比什么都重要,李灣村的村民二話不說,迅速將土地全部騰退出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新建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建筑風格古樸、館藏豐富,每天前來瞻仰楊靖宇將軍的參觀者絡繹不絕,來的最多的外地人是東北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楊靖宇1929年7月來到東北。當年因叛徒出賣,撫順特支委被敵人破壞,領導人被逮捕入獄。上級希望從關內物色一名新的特支委書記,因東北缺少干部,楊靖宇便被派往撫順。與楊靖宇談話并決定他前往東北的是中共南滿省委書記劉少奇同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1年2月,他再次受黨組織的委派,參與創建和領導東北抗日武裝力量,開始了長達7年的軍事斗爭生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來東北之前,楊靖宇長期擔任黨的地方領導和軍事指揮員,有豐富的政治斗爭和軍事斗爭經驗。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后,他領導了劉店秋收起義,創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最早的縣級農工革命政權——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創建了河南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確山縣革命委員會,擔任過確山縣農民協會委員長、確山縣農民革命軍總指揮、豫南特委委員兼信陽縣委書記等職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的家鄉確山縣地處桐柏山和伏牛山脈,山勢起伏、地形復雜,他在此積累了豐富的游擊戰經驗,從他率領抗聯官兵在白山黑水間與日寇周旋數年,屢殲頑敵的經驗看,他不愧是一位打游擊戰的高手。他率領官兵在山野密林中建立密營,用來儲存彈藥、食物和藥品,是保障游擊作戰后勤供應的一個創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血與火的革命斗爭中,楊靖宇經受過各種嚴酷考驗,是一名百煉成鋼的共產黨人。他五次被敵人逮捕入獄,其中三次坐國民黨的牢房。1929年8月30日,在擔任撫順特支委書記期間,因叛徒出賣,他又被日本人逮捕,關押了600多天。出獄三天后再次被捕,直到1932年2月才被放出來。楊靖宇在日本人的監獄里遭受過各種酷刑,坐“老虎凳”、“壓杠子”、“上大掛”、坐“水牢” 、往鼻子里灌辣椒水和煤油等。不管在哪里坐牢,坐誰的牢,楊靖宇都沒有屈服過,沒有向敵人吐露半點黨的機密。滿洲省委在1932年11月2日給中央的報告中,對楊靖宇曾作過這樣的描述:“這個同志,政治上在滿表現得最堅決,曾坐過五次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日聯軍的生存環境比任何一支抗日隊伍都艱難,主要原因有三,一、日寇在東北的關東軍多時達到近百萬人,少時也有十多萬人,加上偽滿州國的軍隊和警察,敵我力量懸殊。二、東北天氣寒冷,常常在零下一二十度以上,一年有將近一半的時間不宜在戶外活動,對缺吃少穿的抗聯戰士是個極大的挑戰。三、由于敵人殘酷鎮壓,抗聯部隊無法獲得群眾掩護和獲得糧食、衣物等物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面對重重困難,楊靖宇并沒有退縮。1932年11月,他以省委代表身份來到南滿整合抗日力量,當時舉旗抗日的隊伍有呼嘯山林的土匪、有村民自己組織的自衛隊、有從偽滿隊伍中嘩變的官兵,但都是各干各的,力量分散。楊靖宇通過做工作,將他們捏合在一起,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和第三十七軍海龍游擊隊,楊靖宇擔任政委。后以兩支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楊靖宇任師長兼政委。正如一些黨史研究專家所說,楊靖宇將軍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踐行抗日統一戰線的第一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根據東北抗日形勢的發展和隊伍需要,楊靖宇將軍先后擔任過東北抗日聯合軍總指揮、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兼政委、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長達七年的浴血奮戰中,楊靖宇將軍運用靈活有效的戰術,多次帶領隊伍挫敗敵人的圍剿、“討伐”,并通過伏擊戰、攻襲戰,殲滅了大量敵人。與日偽軍作戰的次數,1933年8月至1934年45次,1935年48次,1936年1至5月12次。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曾向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日武裝致電慰問,稱之為“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二十世紀這場反對外國侵略者的斗爭中,雖然中國人民一直在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并且涌現了楊靖宇這樣的抗日英雄,但也出現了不少民族敗類。正是因為這些人,才導致楊靖宇將軍陷入絕境、壯烈犧牲。師長程斌投敵后,不僅帶領日本人摧毀了抗聯官兵賴以生存的70多個密營,而且將投敵官兵組成追擊楊靖宇的“程斌快速部隊”;楊靖宇在山上遇到了趙庭喜等鄉民,本想請趙幫忙找些糧食,趙下山后卻將他的行蹤告訴了敵人;他撫養成人的警衛排排長張秀峰忘恩負義,攜帶機密文件、長短槍支和經費叛變,直接導致他被日偽軍追蹤直至犧牲;他在生命的最后關頭,右手已被槍彈擊傷,原抗聯機槍神射手、叛徒張奚若又在日寇的指揮下,用機槍將他射殺,并伙同他人用鍘刀鍘下他的頭顱。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偽滿通化司令官王之佑在1954年5月21日所作筆供中說:“我是應負致他(即楊靖宇)于死最大罪行的責任。因為我接受這個偽司令官職時,就是受命要與楊靖宇將軍為敵的,就是沒有野副昌德的指揮討伐,也是要予楊靖宇將軍以打擊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抗戰時期有如此之多的叛徒、漢奸和茍且偷安的人,是中華民族之恥、之痛,如果沒有這些人渣,東北何至于被占領,中國大部分河山何至于淪陷。如果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視死如歸,哪怕一個老人、一個孕婦也敢于與侵略者以死相拼,敵人哪敢入侵中華大地半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偽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日記中寫道:“當我聽到館里(東北烈士紀念館)的負責干部在給我們所作的專題報告中,介紹楊靖宇將軍的抗日奮戰英勇犧牲的壯烈事跡時,不但使我忍不住雙淚齊流,同時簡直說得自己的這個身子,真是齷齪不堪和渺小得不像個樣子,覺得自己在今日存在是多余的、不應該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楊靖宇將軍在生命的最后關頭,沒有食物來源,不得不吞咽草根、樹皮,甚至揪下自己棉襖里的棉花來填肚子,但他仍然堅持戰斗到最后一刻,使日寇大為驚駭。他們驚呼道:“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楊將軍的遺首被送往偽都新京(長春)后,偽滿吉地區“討伐”司令官野副昌德成天坐臥不安,總是做惡夢,醒后頭腦發沉,疼痛難忍。為了消除心里的魔障,他指令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 尋來楊靖宇將軍的遺體,讓人用木頭刻了一個假頭安在尸體上,將遺體裝殮入棺,并請來日本和尚舉行“慰靈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身為偽山西省副省長的岸谷隆一自殺后留下一封遺書,其中有一句:“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擁有像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楊靖宇將軍在極其惡劣的戰斗環境中從未動搖。支撐他鋼鐵意志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使命,是對正義事業的執著追求,是對中國人寧死不能做亡國奴的清醒認識,是對戰勝日寇的堅定信心,是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的生死觀。這是信仰,有信仰的人是堅不可摧的。1939年9月,楊靖宇在與人談到毛主席的《論持久戰》時說:“毛主席、黨中央知道我們,全國人民知道我們。毛主席去年作了《論持久戰》,這個報告已經傳到了東北,毛主席分析了全國的抗日形勢,毛主席還提到我們……現在不是日本軍隊包圍著我們,而是日本軍隊被中國人包圍著,他們跑不掉了,一定要完蛋。”數年之后,逞一時之強的日寇果然遭到戰略失敗,滾回了島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楊靖宇將軍堅持東北抗日游擊戰,牽制了大量日偽軍,確保了中國和世界反法西斯勝利的進程。他為中華民族豎立了一座精神豐碑,以自己戰斗的一生昭示世人和后人,中華民族血液里流淌著不畏強暴、不屈不撓、敢于犧牲、敢于勝利,堅決反對外國侵略者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2014年9月1日,楊靖宇將軍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2015年,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國家領導人再次向以楊靖宇等為代表的抗日英烈表達了崇高敬意。</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江县|
盈江县|
中方县|
麻江县|
灵川县|
克东县|
建昌县|
墨竹工卡县|
绥江县|
南康市|
顺平县|
兰州市|
博罗县|
瑞丽市|
玛沁县|
台安县|
东兰县|
秦皇岛市|
涟源市|
连州市|
隆林|
五常市|
云梦县|
水富县|
文水县|
全南县|
灌南县|
石门县|
灵山县|
宜城市|
深圳市|
革吉县|
固原市|
兰州市|
马山县|
吉水县|
湘乡市|
光泽县|
泰和县|
左云县|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