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樸喆:1945年出生于北京。齊白石第七孫齊西來夫人。現為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一級美術師,中國國際出版社書畫特約編輯。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顧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1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創作國畫長卷《江南水鄉》,其系列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永久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學思:1959年出生,劉炳森先生長子,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美瓏琥藝術館館長,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自幼隨父劉炳森先生(中書協副主席、隸書大師)學習繪畫、書法和篆刻,1981年畢業于北京職工大學附屬中國畫專科,得到董壽平、白雪石、田世光、崔松石等諸位書畫名家的親授指點。1989年畢業于日本京都教育大學美術系,師從烏頭尾精教授,劉學思把日本畫技法與繪畫史融入自己原有的中國傳統繪畫之中,逐漸形成了新的個人藝術風格,先后在日本和國內諸多大城市舉辦個人書畫展,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普遍好評和關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1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創作國畫長卷《江南水鄉》,其系列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永久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學惟:1971年5月生于北京,劉炳森先生次子,自幼隨父學習書法、繪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早年就讀于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學習工藝美術;200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在校期間學習山水畫并獲學士及碩士學位,2013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美學專業,獲博士學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現為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開放大學客座教授,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工作室高研班主講教師,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主要講授課程為中國山水畫和書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品多次參加各級別展覽,并有多篇學術論文發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9年與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今國家開放大學)合作主講并拍攝電視教學節目《國畫山水》(十四集)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數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主講網絡課程《山水技法與創作》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專著有《師心師造化》《國畫山水》《故宮畫譜·坡岸》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1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創作國畫長卷《江南水鄉》,其系列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永久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寶山:1956年4月出生于北京,武漢商學院畢業。自幼酷愛書法,1979年從師著名書法大師劉炳森先生,數十年日課不輟,經過多年刻苦研習,潛心鉆研、不斷探索,終于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書法語言及藝術風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現為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東盟國際書畫院執行院長;中國國際藝術交流中心藝術指導;中國國際書畫藝術交流中心理事;中國國際關系藝術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社成員;中國書畫院五臺山書畫創作基地名譽副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1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創作國畫長卷《江南水鄉》,其系列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永久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燕明:歐陽中石先生學生,現為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市篆刻藝術研究會會員、五月書畫研究會秘書長、北京騰龍美術書法協會常務副會長及泉印社副社長的劉燕明,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書法藝術專業、是一位書印兼擅、為人謙和、淡泊名利的書法篆刻家。他以其藝術風格多樣而為世人稱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1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創作國畫長卷《江南水鄉》,其系列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永久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愛新覺羅·恒鍇:滿族。1957年生于北京。愛新覺羅宗室,道光帝六世孫。系清道光皇帝第六子恭親王奕?后代。愛新覺羅·恒鍇先生成長在書畫藝術人才輩出的家族之中,在藝術上深受熏染。自幼酷愛繪畫,并得到家族的真傳。自十五歲即師從六爺愛新覺羅·溥松窗(雪齋)、父親愛新覺羅·毓峘(繼明)、啟功先生、侯長春先生等老一輩畫家系統學習書法與繪畫。深受老一輩畫家的言傳與教誨。1983年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習與深造。掌握了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的理論與技法。愛新覺羅·恒鍇先生經過四十多年的潛心鉆研與苦練,在中國傳統繪畫基礎上成功借鑒西方繪畫的技法,使得傳統宮廷畫重新煥發生機。愛新覺羅·恒鍇先生現已成為愛新覺羅家族書畫藝術的重要傳人和當代宮廷畫派的主要代表。其主攻的山水花鳥與人物深受收藏界喜愛。多次與父親在加拿大、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家舉辦父子畫展,并參加多屆世界滿族書畫大展。現仼: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華夏書畫院名譽院長,北京市東城區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九州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世界滿族文教基金會理事,長白書畫研究會理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1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創作國畫長卷《江南水鄉》,其系列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永久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愛新覺羅松伶:1961年生于北京,系愛新覺羅恒鍇之妻。自幼熱愛藝術喜歡繪畫、攝影。并在北京市工藝美術廠從事繪畫工作多年,其繪畫作品出口多個國家。自1978年跟隨恩師著名畫家愛新覺羅毓峘(繼明)學習傳統繪畫技法。并在恩師20多年的言傳與精心指導下學習了山水花卉、馬及工筆繪畫。其作品曾在國內外展出并被愛好者所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愛新覺羅.啟瑞:滿族,1986年出生于北京。愛新覺羅宗室,道光帝七世孫。系道光皇帝第六子恭親王奕?第六代。祖爺爺是著名畫家溥心畬弟弟溥僡(叔明)、爺爺是著名畫家愛新覺羅毓峘(繼明)、父親是著名畫家愛新覺羅恒鍇。愛新覺羅.啟瑞1999年畢業于動漫設計專業,其后在清華工藝美院國畫系進修,作品多次展出并深受收藏者的喜愛。愛新覺羅.啟瑞生長在書畫世家。其家學底蘊深厚,家族數百年來與書畫藝術有著不解之緣,藝術人才輩出。自幼深受家庭藝術氛圍熏染且喜愛繪畫,從小待畫于爺爺及父親案旁,從不經意的生活中接受最難得的直觀示范教學,奠定了筆墨的根基,并在長輩的嚴格教導下系統學習書畫藝術和理論及技法。并把傳承家族傳統繪畫技法和精髓作為畢生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張憲:1954年生于北京,國畫世家,現代油彩畫創始人。他秉承家學,與其父師承著名齊派國畫大師許麟廬,登堂入室向許先生學習國畫技藝,其祖父張梅邨與張大千亦師亦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現任國際中國美術家協會歐洲分會名譽主席,維也納中國美術家協會特約藝術家,中國畫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顧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1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創作國畫長卷《江南水鄉》,其系列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永久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張墨千:1984年出生于北京。大學本科學歷,文學學士學位,畢業于北京工藝美術學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生班,國際中國美術家協會歐洲分會聯絡主任。國際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委員會理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創作研究會會員,無錫太湖藝術院客座教授。油彩畫作品多幅在北京地鐵公益展示。作品<天外天>搭載神舟飛船,伴隨英雄,遨游太空。作品多次在國際外交活動中被外國元首及貴賓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張偉:福建仙游人,原名張偉,筆名張望云、字、悟真,號、空山游人、彼岸齋。自幼喜愛繪畫,1993受啟蒙老師張順連指教半年素描,國畫基礎。之后學習百家、詩、詞、書、畫、國畫自學百家有,石濤、齊白石、徐悲鴻、黃胄、蔣兆和、張大千、白雪石、李耕等百家之作,吸收其精華,融匯貫通于自己的山水、人物、花鳥和書、詩、詞、作品中。擅長國畫、油畫、書法、詩詞、音樂。2003在廈門繪畫6年時間結識五湖四海眾多名家畫,在交流中,語簡藝深,身受啟發。2008年底仙游老家,在家繪畫。直到2013年底在縣城開畫廊,店名,《彼岸畫廊》。在此時間結識仙游眾多書畫名家,有李清達、李柱、童國清、邱世芳、嚴恩明、方志忠等藝術家。常聚茶香之道,談古今造藝,論畫外有畫,身受指教。2015年9月,作品《山間人家》入圍中華藝魂峨眉山杯優秀獎。 2015年11月,作品《魂》榮獲愛我中華圓夢中國金。2016年7月,作品《紅軍不怕遠征難》榮獲江西省美協主辦的滕王閣杯全國第十二屆藝術大賽三等獎。2016年9月,作品《黃河之水天上來》榮獲廬山杯全國第十六屆藝術銅獎。2017年喜迎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限量版珍藏郵冊,入選(中國當代藝術大家.大作)。2021年10月作品(江岸農家漁舟忙)參加中國計生書畫協會第四屆全國書畫賽。榮獲三第獎。2022年、9月、砥礪奮進新征程一共促人口均衡發展喜迎黨的二十大書畫展,作品(雲繞萬重山、深清流青石)入展證書優秀作品。近年來,多幅作品在北京、香港、臺灣、福建等地展出,得到一致好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現任:華人國際書畫名家協會常務理事,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北京六藝術書畫院院士,中國國際工藝美術師協會會員,福建省莆田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莆田市楹聯協會會員,福建省油畫行業協會理事,福建省莆田市馬祖書畫院理事,李耕故里書畫院會員,蔡襄書畫院會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馬國義:1954年生于甘肅隴西筆名仰乾,號襄武漫士,現為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世界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國畫學會會員、中國東峰碑林詩書畫影研究會終身會員、國際中國美木家協會理事、中國鶴壁市畫廊一級國畫師、中國民族文化研究會詩書畫藝術委員會終身名譽主席、中國文藝終身成就藝術家、江蘇淮海書法藝術學校書法導師、山東省天香畫院名譽院長、甘肅隴西畫院院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高運華:1974年出生,河北人。現客居北京東城。師從齊白石孫,齊西來,孫媳樸喆學習20年,自幼酷愛國畫。受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吳昌碩等大家影響,受現代名畫家老師薰陶并得到眾多老師教導,現為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美協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員,清華大學李志向主題性花鳥創作高研班和清華美院楊德玉綜合創作班。《百年巨匠》研究員,銀谷藝術館畫家,本元時代研究院曌武院長助理,中新道畫院特聘畫家,作品多次獲獎并在多家報刊雜志刊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史玉琪:1958年出生,現為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河北省美協會員,齊白石后人樸喆老師學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田霞:1975年出生,畢業于海軍工程學院。2016年拜齊白石第七孫齊西來夫人樸喆先生為師,勤習齊派書畫。此間受到愛新覺羅毓駿先生、愛新覺羅恒鍇先生、王石帆先生、劉燕明先生等名家指導!現任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秘書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1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創作國畫長卷《江南水鄉》,其系列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永久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常 鵬: 生于1975年師承著名書畫家伍潤昌先生,樸喆先生。自幼酷愛繪畫,多年來一直潛心研習國畫。作品分別被國內外友人及著名書畫家收藏。現為,白石門下弟子,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新社會階層人士,市詩詞協會會員,昭通市美協會員,昭通開民畫院會員,市老干部詩書畫協會理事,昭陽區美協會員,錦逸書畫藝術院會員,同源國畫社會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鄧顯輝:1955年生,廣東省肇慶市人,師從齊白石嫡孫齊西來之愛徒伍錦標先生。現為肇慶市高要美協會員、書協會員、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廣東省老教授書畫協會會員、海南省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員、肇慶市華博軒特約畫師。擅長白石蝦、花鳥、齊派篆刻,作品曾獲:中國第三屆美術大賽優秀獎、全國第六屆中華杯書畫大賽一等獎、第十二屆中國夢書畫大賽金獎,作品入選2024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專題《我和我的祖國》中國郵冊。書畫、篆刻作品深得白石后人、中國書畫院副院長樸喆大師的指導及肯定,深愛廣大書畫、篆刻愛好者的好評及收藏。</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扶绥县|
平遥县|
襄樊市|
上高县|
时尚|
东山县|
英德市|
平谷区|
漳平市|
西华县|
桂阳县|
泽普县|
长乐市|
潮州市|
大悟县|
民丰县|
怀来县|
商都县|
上饶县|
项城市|
西林县|
叙永县|
古浪县|
沧源|
深州市|
冀州市|
青河县|
大港区|
汉沽区|
靖远县|
涞水县|
密云县|
瑞丽市|
昭苏县|
嘉义市|
小金县|
西畴县|
施秉县|
平远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