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肇興侗寨,位于黔東南侗族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鎮,始建于?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目前全寨有1100戶,6000多人,是黔東南侗族地區最大的村寨之一。</p> <p class="ql-block"> 肇興侗寨四面環山,村寨建于山間盆地一處狹長地帶,一條小河穿寨而過,村頭寨尾層層梯田,飄逸著陣陣稻香。</p> <p class="ql-block"> 鼓樓是侗寨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樓內不分層,貫通到頂。外廓密疊的層檐為裝飾性樓層,飛閣重檐,層層而上,氣勢雄偉。鼓樓由侗家工匠設計建造,不用一釘一鐵,全用榫頭卯眼套扣接合,牢固異常,可延二、三百年不損。鼓樓不僅是侗族建筑藝術的結晶,更是侗族文化的載體。千年以來,凡聚眾議事,制定村規民約,調解民事糾紛,抵御兵匪等重大活動均在鼓樓進行;逢年過節,迎賓送客,對唱大歌,也在鼓樓進行;平時閑暇,人們則聚集在鼓樓休息,談家常、講故事,說古論今。</p> <p class="ql-block"> 風雨橋又稱"花橋",橋長幾十米不等,橋寬五至六米,為長廊式木結構,其獨特的結構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聞名中外。橋下以青石砌墩,橋身用巨大的杉木連接,上建橋廊,并在橋的兩頭和中間建有鼓樓式的閣樓,上覆青瓦,橋的兩邊設有欄桿長凳,供行人遮風避雨和休息之用。</p> <p class="ql-block"> 侗族服飾多種多樣,不同年齡不同季節有不同服式,顏色以青、藍、黑、白為主,侗族服飾的衣料,過去以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為主,由于侗布制作工藝復雜,耗時耗力,上世紀80年代以后,已普遍使用機織細布,自織的侗布已成為珍貴之物,或饋贈親友,或為自家孩子做一套漂亮侗服,以備參加重大節慶活動時穿戴。 在寨子里轉了一圈,很少見到穿侗服的當地居民,看到的都是租穿侗服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肇興侗寨成為國家級旅游景區后,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旅游者不僅帶走了這里的寧靜,同時也給這里帶來了以前未曾有過的喧囂,但寨子里人們的觀念卻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街道兩邊的民房改造成了飯店菜館和酒店超市,村民們也都辦起了民宿。下午開始,寨子里游客開始逐漸增多,夜幕還未降臨,街道上已經熙熙攘攘,與城里沒有什么兩樣,只有早晨才是寧靜的,起個早,在寨子里散步轉悠,走走看看,感覺靜謐、清新且帶有幾分神秘。</p> <p class="ql-block"> 寨子里居民房屋依山而建,房屋為干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一般都是二至三層,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p> <p class="ql-block">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侗族人口在全國少數民族人口中,占比還是比較高的,全國侗族總人口約有350多萬,侗族是一個名人輩出的少數民族,國人耳熟能詳的開國大將粟裕,就是侗族。</p> <p class="ql-block"> 清晨,在寨子里轉悠探訪,見一農貿市場(菜市場)沿溪而建,規模不大,有豬牛羊肉、活家禽交易,侗族大姐們在銷售各種蔬菜,有辣椒、毛豆、黃瓜、薯葉、青菜、韭菜等等,大部分蔬菜都被整理扎成一小把一小把出售,看上去整整齊齊,很干凈,一問價格,也不貴。經過交談,大姐們都會說幾句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有手機,可以掃碼支付,她們說蔬菜都是自家種的,沒有噴施過農藥,新鮮、綠色、環保。在經得大姐同意后,為她們拍了一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大姐們的衣著打扮有著濃濃的侗族昧,身穿右衽服裝,配戴耳環,盤發辮于頭頂。</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整個寨子燈火通明透亮,在寨子里住一宿,看看侗寨的夜景,是不錯的選擇。</p> <p class="ql-block"> 8月14日,夜宿侗寨,見聞頗豐,遂記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市|
小金县|
广昌县|
腾冲县|
老河口市|
高邮市|
新兴县|
容城县|
惠安县|
贺州市|
惠水县|
中超|
宜州市|
阳新县|
龙山县|
文昌市|
惠水县|
重庆市|
连平县|
松潘县|
高唐县|
内乡县|
福安市|
临沂市|
浦东新区|
兴城市|
布尔津县|
米林县|
威远县|
荔波县|
彭泽县|
定襄县|
和静县|
巴南区|
新干县|
天镇县|
比如县|
文登市|
菏泽市|
社会|
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