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崖梯!位于林州林慮山的五龍洞溝附近,前兩年在驢界曾曇花一現!并沒引起太多人的關注!但對于喜歡野線攀爬的我來說!早就把它作為一個目標而努力!</p><p class="ql-block"> 夏季年年有,今年特別熱!酷暑終究還是熬不住歲月的消磨!氣溫逐漸向秋天靠近,一顆蟄伏許久的心蠢蠢欲動,感覺終于可以出山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31日,鶴徒戶外10名勇士前往五龍洞溝探尋素未謀面的"三崖梯"。</p><p class="ql-block"> 9:15分到達登山點,此處停車非常方便!順五龍洞溝開始進山。</p> <p class="ql-block"> 雨水的沖涮把溝內破壞的零亂不堪,曾經的登山小路已無影無蹤!我們只能在裸露的亂石叢中閃轉騰挪,小心前行……</p> <p class="ql-block"> 走了一里有余,小路逐漸清晰起來!不知道多久沒人來了!蜘蛛網是真多!一不小心就粘在臉上!</p> <p class="ql-block"> 如果順小路一直前行會到達我們曾經走過的"野人梯"或"黃龍梯",而"三梯崖"需要向左拐。</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見過最豪華的蜘蛛網!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對蜘蛛來說這可能是個巨大的工程!我不忍心破壞,迂回而去!</p> <p class="ql-block"> 左行不遠便到達了"三崖梯"之第一梯—拐梯!驢友也真會起名字!起的天馬行空,五花八門,甚至有時各起各的,一不小心很容易被忽悠!</p> <p class="ql-block"> 拐梯第一段難度不大!繩也不需要下,盡管我們10人中女驢友居多,甚至還有新手,也都順利攀爬而上。</p> <p class="ql-block"> 拐梯第二段有一定難度,就在兩崖壁拐角處,這可能也是稱之為"拐梯"的原因吧!從下面猛一看無從上起!但順著拐角向上爬幾米才發現左切便可上去!此處也是三崖梯中最難的一個點!</p> <p class="ql-block"> "拐梯"上去后,路痕模糊,從偶而可見的幾根紅布條兒來看,此處估計幾個月都無人問津了,三崖梯本來就不是成熟線路,只是偶爾有驢友在黃龍梯中途探尋出來的一條野線,遠不如黃龍梯好走!</p> <p class="ql-block"> 在亂林中幾經轉折之后,來到了第二梯→"官帽梯",此梯也分兩段,第一段也就三米多高,下面豎一木棍方便借力,一般人可徒手而上!</p> <p class="ql-block"> 臂力如果差些!那就是這樣上的……</p> <p class="ql-block"> 上來之后突現一巨大石板,猶如大帽子一樣蓋在頭頂,這也就是"官帽梯"名字的由來,也是第二段攀爬,石板下有一孔洞可鉆出,也可直接從右側翻越到達帽頂,但上面石板斜角挺大,易落石!需小心!</p> <p class="ql-block"> 官帽梯上來之后,路更難尋找,山高林茂,人在其中猶如井底之蛙,東尋西覓,左沖右撞,為了找路我還借助這棵老樹上到此崖壁之上,感覺不對,及時止損,一切都應該感謝走過的驢友們記錄下的一條條軌跡,否則想在這種深山老林中走出去談何容易?</p> <p class="ql-block"> 三崖梯的第三梯是一連串的攀爬,有人稱為"通天谷",每段攀爬都不難,但都不太明顯!</p> <p class="ql-block"> 山腰可俯望太行平湖!</p> <p class="ql-block"> 一路的攀爬夾雜著迷惘和坎坷!好在每一個難點都有幾棵雜樹的助力!也不知斷斷續續闖過了幾段攀爬?通天谷就像迷魂陣,即使借助了兩步路這個高科技,也得細思慎行!一不小心走個錯路很正常。</p> <p class="ql-block"> 這個拐角很有特點,三座高崖彼此依靠,有兩個縫隙貌似可上,甚至讓我以為這才是壓軸大戲→"三崖梯",但細細打量一番感覺不可能上得去!路其實在右側!</p> <p class="ql-block"> 三崖梯右側小道!</p> <p class="ql-block"> 休息一下!順便來張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處小難點!</p> <p class="ql-block"> 此處才是一段山谷!好像也有小野道存在,不知道這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通天谷?</p> <p class="ql-block"> 順崖腳一段爬坡之后終于到達了山頂!</p> <p class="ql-block"> 出口非常隱敝!反穿的話恐怕很難找到地方。</p> <p class="ql-block"> 蒼龍山上這條大道我已走過三四次了!如果從黃龍梯下山,不遠便是入口,我們并不太想早早下山,就向士驢縫方向前進。</p> <p class="ql-block"> 一位老人在采摘連翹果,聽說二十多一斤,一天估計能摘一二十斤,算起來收入也不錯!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加了收入!何樂而不為?</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這兩扇大門之間圍起來的一片場地具體干啥用?也沒發現有啥特別的東西存在。</p> <p class="ql-block"> 山頂有幾處觀景臺是觀看太行平湖的絕佳場所,山水相依,你儂我儂,一個仰望,一個凝視,彼此守護千年,詮釋了愛的真諦。</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覺中經過了一處露營基地→云頂閣,對面也是一處觀景臺!也許曾經風光無限,但現在很難見到人影,當地政府和村民在蒼龍山上花了不少心思,前后建了多處休閑設施,卻都已逐漸冷落!路,可能是最大的影響之一,唯一的一條上山大路→天一公路既不太好走,也不太好用,現在干脆罷工了。</p> <p class="ql-block"> 再次合影一張!</p> <p class="ql-block"> 一直想著順著這條康莊大道就能走下山去,不走土驢縫的話很容易就結束行程了,誰知現實卻啪啪打臉,看下軌跡,順大路竟然通往葦子凹村……</p> <p class="ql-block"> 下山小道就在觀景臺的北側不遠處,站到路口跟前都看不到在哪兒?只有撥開蘆葦叢才見其真容。</p> <p class="ql-block"> 所謂的小路其實就是又鉆又掛、模糊不清的羊道!夏末秋初,枝繁草盛,把小路遮掩的嚴嚴實實,驢友再不光顧的話,此路估計就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好幾處陡坡非?;?,走起來又險又累!上山容易下山難,說的就是這種路。</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上山的話,此處是可以攀爬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下山標準姿勢!</p> <p class="ql-block"> 這路不是一般的野呀!一不小心就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下山也是技術活,對新手來說很不舒服,但對有經驗的老驢來說并不是多大事兒,這次的隊伍里還是有新驢,一定程度上耽擱了不少時間。</p> <p class="ql-block"> 后面的道路相對好找了很多,所謂的土驢縫叉路口壓根沒看見,就是看見我們也沒精力去挑戰了!</p> <p class="ql-block"> 將近兩個半小時的艱若探尋,終于到達水泥大路之上,疲憊的身軀往地上一坐真的不想起來了,離停車位置還有一里多路,我讓牛哥開車來把我接了過去,再一起返回,終于結束了這段艱辛"三崖梯"之旅。</p> <p class="ql-block"> 三崖梯野線全程約9公里,耗時約8小時,也許是幾個月不爬山的緣故,體力有點兒吃不消,該線路風景沒的說,該有的都有,從不讓人失望,三道攀爬也很有特色,野性有余,難度不大,令人滿意,至于下山路段實在出人意料,真不太適合行走,還不如直接從黃龍洞方向或從風豁垴方向下山,甚至從遠處的小天生橋方向下山都是不錯的選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座|
石泉县|
砚山县|
贵德县|
景谷|
宝兴县|
巴楚县|
鹿泉市|
会泽县|
怀宁县|
林州市|
鲜城|
松原市|
盈江县|
巴塘县|
亚东县|
巍山|
老河口市|
太康县|
兴和县|
莱西市|
鸡西市|
张家港市|
宝山区|
军事|
紫阳县|
苍溪县|
西华县|
景泰县|
灵台县|
奈曼旗|
玛沁县|
汤原县|
嘉峪关市|
潼南县|
肥西县|
塔城市|
湛江市|
镶黄旗|
武平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