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家人團圓和對未來美好向往祝愿的節日。故人有很多贊美中秋的詩詞,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被譽為古今絕唱。我們普通百姓沒有這樣雅興。在不同的年齡段對過中秋有不同的方式和情景。</p><p class="ql-block"> 童年時代我和祖母生活在梅村大西園農村。每到中秋想的是可以吃麥餅和芋頭。按家鄉的習俗,芋頭都在中午吃,記得那時在學校上課,到第三節課心里想的就是吃芋頭,下課后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家中,祖母己把芋頭盛好,吃得津津樂道,勝似山珍海味。吃了芋頭晚上吃麥餅,麥餅的餡心是用食鹽加素油麺粉相拌的,還有的是加一些糖,在麥餅的二面加一些芝麻。放在鍋上烤干即成。很香很脆,是那時最上等的食品。</p><p class="ql-block"> 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困難時期,老百姓飯都吃不飽,于是中秋這個節日也被大多數人淡忘了。后來我參了軍,每到中秋部隊都改善伙食,早上油餅油條豆漿,晚上菜肴比平時豐富。身在異鄉有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覺,晚上當一輪明月升起時,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故鄉,想起了童年,想起了父母兄弟姐妹,家書一封問候。</p><p class="ql-block"> 結婚成家以后,生兒育女兩個孩子,小孩由安鎮鄉下的岳父母帶養。那時候是七八十年代,由于工資低,雖然溫飽不成問題,但生活還是很艱苦。我家住在南站新村,妻子是學校的老師,由于離家近,常住學校值班。這樣既節約了水電,煤球等費用,又幫了其它老師的忙(值班是老師輪的,每人一周)。記得有一年的中秋,為了節約,我們也不講究,沒有買芋頭,買了幾只比芋頭便宜很多的山芋(紅薯),我們燒湯山芋代替了中秋晚飯。晚上我們坐在操場上乘涼,明月當空,如同白晝,涼風習習,我們沒有欣賞月光如水的美景。而是遐想什么時候我們的工資能提高,從而改善生活。</p><p class="ql-block"> 后來工廠福利分房,我們喬遷到了河埒小桃園新村。兒子上初中,女兒上三年級的那年中秋。早上我們吃了糖芋頭,由于工作忙,沒有時間做麥餅。晚上女兒鬧著要吃月餅,無奈我去買了一個月餅,一切兩,兩個孩子每人半個?,F在想來還很是感慨,不是我們吝惜,也不是我們不關心孩子,實在是工資微薄。月餅這個概念還和我們無緣。</p><p class="ql-block">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我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憑妻子老師的優勢,學校所在的生產大隊還批了我們兩間地基自建民房,隨著孩子的長大都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都相繼結婚成家。數年以后,我們過中秋節,不只是熱鬧而是質量。兒孫滿堂加上父母,一家人一大圓桌,菜肴豐盛,飯后吃月餅,其樂融融,共享天倫之樂。晚上去蠡湖邊渤公島賞月,看黿頭渚煙火,美不勝收。</p><p class="ql-block"> 現在的中秋節,國家規定有假期,鼓勵消費,太平盛世,節日氣氛濃厚,人民的生活觀念,生活質量有了極大的改變和提高。這時候過中秋節是子女請我們,兒孫繞膝,我們樂享晚年,中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傳統佳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淮北市|
汉沽区|
阿拉尔市|
察哈|
文登市|
郑州市|
汕头市|
昌图县|
盱眙县|
遂川县|
武川县|
广水市|
鲁山县|
汝南县|
湖北省|
独山县|
通江县|
天等县|
赣州市|
吴江市|
武清区|
盐津县|
长沙县|
桓台县|
天津市|
垣曲县|
玉树县|
安岳县|
淳安县|
宣武区|
龙里县|
兰溪市|
罗甸县|
西华县|
固阳县|
连州市|
青阳县|
西城区|
张家界市|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