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醫院真是一個人生百態、百態人生的地方。每次在醫院陪護,總是感慨萬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去年在銀川一家醫院,病房里有一患者和陪護是兄弟倆,跑長途運輸出了車禍,弟弟傷勢嚴重,內臟受損。哥哥一只胳膊打了繃帶,一只胳膊拄拐,一天幾乎24小時不離病房,伺候著臥床的弟弟,極其周到耐心。當時看到此景此情,總有一種悲壯之感。“傷筋動骨一百天”不管是科學還是古訓,都抵擋不住血濃于水的親情。軀體疼痛的折磨,骨折恢復期后遺癥的顧慮,已被親情的力量融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陪護待過的病房里,有手牽手互相攙扶的老兩口,有對父母百般孝順的兒女,有相互鼓勵、互幫互助的陌生病友。有在子女面前百般小心翼翼的老人,看到其他患者被照顧的無微不至而獨自傷心落淚的患者,更有夫妻大難臨頭各自飛的,也有患者與疾病做斗爭時的各種痛苦與煎熬等等。這個世界有溫情,有冷漠,有歡喜有煩憂,但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被人性的美好所溫暖著,人生路上某個階段,生活帶給你的無奈、焦慮和恐慌只是一個插曲,都會成為過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數年前在一家醫院,有陪護家屬舍不得住賓館,甚至舍不得租一張不到十元的簡易折疊床,帶著簡單鋪蓋,大冬天睡在步行樓梯拐彎處,看著不免讓人心酸。讓我想起十多年前老媽講起老家一老太太的故事。所說的老太太其實當時只有六十多歲,踩著梯子上房時不小心骨盆摔成重傷。因無錢治療,醫院都沒去,硬生生的疼死病死在了家里……而我的老家距離市區還不到十公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如今或許已不復存在,但貧富差距將會伴隨著社會的存在而永遠存在。我們只企盼這種差距越來越小,國家越來越富裕,讓更多的人在疾病來臨時,能因著醫療報銷比例的提高,自身經濟收入的改善,醫學的發達</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變得更加從容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醫院每天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天南地北的人們走了一波又來一波。你默默感慨:這個世上似乎沒有不珍惜生命的人。疾病面前不放棄,除了求生是人的本能外,還有每個生命所擔負的責任,使得他(她)不敢離開,也不能離開。只要有一線希望,經濟允許,不遠千里忍受著病痛奔向醫療資源優質的城市,尋求一線生機。而首都的醫療水平與其他絕大多數城市相比自然是天壤之別,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可能公平,也無法公平。作為醫療資源發達城市的市民,不必埋怨人們一窩蜂的前去求醫。資源是國家、社會的資源,疾病面前,人人心態一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次陪護,都有想寫些文字的沖動,終因懶惰擱筆。近日陪護老媽做理療性治療,這個念頭再次襲來,于是有了以上文字和接下來的記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媽雖然年過古稀,但她對他人、對生活依然充滿了極大的熱情。熱情到我在醫院照顧她,而她稍有空閑就去照顧病友;熱情到我帶她做各項檢查,她非要讓我順便帶上同病房一位八十歲的老太太。倆人九項檢查,幸好那天老公在,我倆樓上樓下來回跑著排隊、陪檢。她倆的檢查時間錯開后,只能讓老公陪老媽,我陪老太太。熱情到第一天給她送午餐,她非要分一部分給八十歲老太太吃。她根本不會像我一樣,顧慮萬一老太太吃多了或者吃不舒服了,人子女會不會責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數日陪護下來,我反對我的,老媽堅持做老媽的。沒幾天,她和老太太像老熟人一樣,有吃的一起分享,有需要互相幫助,倆人同出同進,做完治療聊的不亦樂乎。盡管出院后幾乎不可能有來往,但她們還是以她們喜歡的方式相處著。我想,她們也許是以這種方式懷念她們那個濃情的年代。我擯棄顧慮,不再干預,因為有人說:順從也是一種孝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媽的過分熱情和多管閑事簡直是“罄竹難書”。年齡大了,不想讓她勞累,也擔心她管的閑事多惹的事多。和女兒說起這件事并表達我的不滿時,女兒說,因為奶奶淋過雨,所以總想為別人撐起一把傘。也許女兒說的是對的,加之她們那個年代生活艱難,物質缺乏,人們比現在更需要互相分享相互取暖,也正是在一來一往的需要和被需要中,人和人之間的情誼變得更加真摯濃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陪護路上故事多,有脈脈溫情,偶有世態炎涼。遇需要幫助的,力所能及給予幫助,利人悅己。逢世態炎涼,任其隨風而去,外因左右的是你一時的心情,撼動不了你追求健康和幸福生活的執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愿所有人健康快樂,愿世界溫暖美好!</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车险|
建始县|
乌兰察布市|
莒南县|
大丰市|
肥城市|
定结县|
多伦县|
东辽县|
漾濞|
合山市|
武功县|
永仁县|
定南县|
定远县|
上思县|
黄浦区|
定西市|
武冈市|
四子王旗|
文山县|
青浦区|
福泉市|
巴彦淖尔市|
封开县|
晋州市|
内乡县|
南江县|
襄垣县|
广德县|
潮州市|
元阳县|
临汾市|
定远县|
玉环县|
湖北省|
永顺县|
澄迈县|
铅山县|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