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長江、漢江把武漢一分為三鎮——武昌、漢口、漢陽。改革開放之前,武漢三鎮之間的往來,除了通過長江大橋和江漢一橋的公共汽車和無軌電車,就是江上的輪渡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現如今的武漢城區,已經有了11座長江大橋、7座漢江大橋、一條穿越長江的隧道,上十條線路的地鐵、近2萬輛出租車,然而普通過江輪渡并沒有被歷史的大潮淹沒,它交通和觀光的作用反而更加凸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武漢輪渡承載有我數十年的鮮活記憶。在武漢市曾經的18條輪渡線路中,要數武昌中華路~漢口武漢關的線路最為熱門了。文革期間武漢客運輪渡統一命名“紅衛”號并排序,現在普同渡輪則按“江城”號命名和排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家距離中華路碼頭只要步行10分鐘。我們去往漢口,大多是搭乘便宜舒適的輪渡過江,一趟只要6分錢,行程不過20分鐘。船上有好些條凳座位,站在船邊觀景也很愜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姑媽的家曾在江漢路的寧波里,大舅的家在惠濟路,還有四舅、六姑婆的家也在漢口。小時候,父母每逢勞動節、國慶節和春節,會帶了我們四個兒子,搭船過江走親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父母先在售票窗口買輪渡的牌子。文革之前的牌子是金屬的,比5分錢硬幣要大一點,文革時期改用稍小的紅色塑料圓牌。在入口處把牌子投進大票箱,再經步梯和木跳板上到躉船,等候下一趟輪船的到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到岸的乘客下船后,我們幾個趕緊穿梭到輪渡的二層。輪渡行駛中,我們透窗從背后看駕駛員操作、看船體兩邊白浪花花、看船尾追逐的水鳥。玩性起來,就開始樓上樓下、船前船后躲貓貓。直到輪渡鳴笛(——市民俗稱“拉位置”,意即船將(啟航或)靠岸了,需要搭船的趕緊),幾個人才聚攏到父母旁邊跟隨下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輪船前部一樓下面的底倉是一個上大小小、前窄后寬的空間。里面艙壁每間隔一兩米就有約三十公分直徑的防水玻璃圓窗,可以透視外面急速而過的水流。有年春節,我們玩樂疲勞了一天,乘晚班輪渡返回武昌,兄弟幾個竟然在底艙長凳上睡著了,還是父親找來催我們下船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時的輪渡,上面第二層兩邊是欄桿。冬季嚴寒就用油布圍擋起來,但還是有寒風灌進來?,F在輪渡的上層是帶有玻窗的客艙,配有一排排靠椅,還有空調和電視伺候。尾部有個露天平臺,可供享受清新的空氣和冬日的暖陽。那時,有小販在輪渡上下前后游走,叫賣冰棒、當天的報紙——乘客休閑的時間正好被利用。如今船艙配有自助的零食飲料售賣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年齡漸長,十多歲的我們會三兩人結伴搭船過江,到江漢路的新華書店買書、到武漢市最大的五金交電商店配礦石收音機、后來是無線電收音機的元件,去利濟路的信鴿市場,看看交易行情也買上鴿哨、腳箍等小東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過江輪渡還曾是我們的臨時“避難場所”。文革時期市民住房沒有沙門紗窗、電扇空調。居民家庭有的是蒲扇、蚊帳和蚊香。政府在夏季會組織幾次全區煙熏滅殺蒼蠅蚊蟲的行動。當天晚上7點到9點鐘,家家戶戶要關閉門窗,在室內噴灑滴滴涕。在室外點燃撒了劇毒六六粉的干草。城區彌漫濃烈的煙霧和藥味。煙熏結束后,在一個個路燈下,一些被熏昏的蒼蠅等蟲子在地上彈翅掙扎,我們小孩就以踩死它們作為玩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開始煙熏后,大人們只有到街頭聊天散步、在路燈旁邊下棋、打牌(絕不會帶彩)......我們幾個男伢就到江邊的大橋橋頭堡處,換換空氣,也正好到附近的草叢捉蛐蛐。小伙伴中有人發覺江面開闊空氣好,我們就購票乘船,到岸不下船來來回回乘坐。輪渡成了煙熏時的“若亞方舟”。這樣雖然也就一兩次,但卻記憶深刻。如今滴滴涕、六六粉等劇毒農藥早已禁用,滿城煙熏滅蟲的圍剿再也不會有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成長的人生,變化的角色。六十年代后期,我們幾兄弟還輪著送奶奶搭船過江。那時的老人身體不及現在的同齡人,六十多歲的奶奶從小就裹腳了——我們應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見證婦女裹足小腳的最后一代了。奶奶小腳行走艱難,她出遠門要拄拐杖。每過一兩三個月,奶奶就要換著到她兒子這邊,到她女兒——我姑媽那邊住一段時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現在的十來歲的孩子屬于被接送的對象。因為父母忙于工作和家務,同齡的我們擔負起了送奶奶搭船過江的責任。我們很敬重奶奶,寧波籍稱“阿娘”,她性情溫和,衣著干干凈凈,燒得一手美味好菜。兄弟中不論哪個送奶奶過江,除了幫助提包包,就是在上下碼頭和輪船時牽著奶奶,幫奶奶在船上找座位,這在活潑好動的小男孩,還真是一個培養孝心和耐心活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里再說一件涉及輪渡的怪事。我們樓上養了一只深色花貓,多年喂養不是作為寵物,只是為了捉老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貓子馴得很熟,有它專門的破舊搪瓷碗,只要口里叫喚“貓咪——”、連續敲一下碗,它不管在樓上樓下哪個角落都會跑來進食。貓子拉屎也有專門的裝有煤炭灰的小盒子,它完事后會扒拉炭灰覆蓋它的糞便。我們家挨著走廊的隔板墻還特意開了一個半塊磚的洞,是為了方便它在叫春的季節出去“約會”,當然也阻擋它帶來的“不速之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多年以后,因為各家都給它投食,它也變得懶散了,居然在住戶的床底下就地大小便,奇臭難聞。樓上的人就把它捉了,帶到“作案現場”,指認“證據”并拍打它的頭,以案說法懲戒教育。糾正了一段時間,后來又舊病復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嘗試著把它帶出去好幾條街丟了,可是它比丟他的人回來得還快。有人說,把它眼睛蒙了丟過江去,看它怎么回來。于是,我們把貓子裝在布袋子里(盲帶),搭輪渡到漢口后走了很遠才丟了。安閑了幾天,那貓子居然又回來了!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它蒙在袋子里是怎么認路的?絕不可能逆流渡江!最可能是搭船過江了,它怎么知道輪渡可以帶它過江?繞長江大橋跑幾十公里?那也太超人了!此事已成跨世紀懸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還是回到我與輪渡的過往。文革期間的暑假,在江里游泳是我們那群伢每天的必修課。輪渡從漢口過來,大家經常會奮力游向船邊——我們稱之為“搶浪”,享受波浪起伏帶來的快感,更有膽大者會提前靠近輪渡一躍而起扒上船幫的防撞舊輪胎,玩的就是驚險刺激,臂力強的甚至會逆水扒上輪渡,然后從船幫跳下來......這一切引得乘客們憑欄圍觀,船體也隨之側向傾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們隔段時間會六、七人結伴從武昌橋頭堡處下水橫渡長江,除了穿的三角游泳褲,啥也不帶。每次都在武漢關碼頭上游就抵達漢口,然后漂流下來扒上過江輪渡,不用買票。在返回并駛經過武昌江邊時,我們從輪渡的上層欄桿外瀟灑地躍入江水,在乘客們的驚嘆中游向岸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時光流逝,我們由少兒、到青年、到壯年、到老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我們曾帶了幼小的兒子文文、侄女蘇蘇、侄兒興興和飛飛,專門搭乘輪渡游玩(那時還沒有“觀光”這個詞),他們在破浪前行的輪船上,對江上的一切充滿好奇和興奮,一會兒擔心地驚呼:“把魚軋死了”!一會兒看著翻滾的白色浪花歡呼:“好多好多白木耳呀”!還在船尾對著一群上下飛翔的魚鷹高呼“你們追呀追呀,追不上我們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7年,此時的輪渡客票是1.5元,因為是公共交通,廉價得不及一瓶飲水。我又成了孫子鐺鐺的“輪渡觀光導游”,帶著三歲多的他開啟人生第一次體驗過江輪渡。引導他在船上觀看遠處的長江大橋、江上的快艇和貨輪、江邊停靠的游輪、船尾翻卷的浪花和飛翔的魚鷹,還懸賞引誘他配合著讓我給他拍照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追昔撫今,武昌中華路碼頭與漢口武漢關碼頭之間的輪渡,幾十年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來航行。在我眼里,它不僅是水上交通工具,還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承載了我滿滿的記憶。我這個普通乘客的角色不經意發生了轉變:從父母領著搭船過江,到自己乘船,到牽帶奶奶乘船,到靠近輪渡“搶浪”、在行駛的輪渡上跳水、先后帶兒孫們搭乘輪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逝者如斯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0px;">2024.09.</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蒙自县|
邢台县|
兖州市|
汝南县|
翁源县|
宣城市|
黔西县|
虞城县|
红安县|
新绛县|
昭平县|
汾西县|
东兰县|
温泉县|
当阳市|
搜索|
湘乡市|
甘洛县|
石楼县|
全州县|
金门县|
永康市|
彭州市|
行唐县|
无棣县|
客服|
涿州市|
徐州市|
济源市|
台山市|
桂阳县|
潼南县|
宜兰市|
张北县|
托克逊县|
拉孜县|
枣强县|
饶阳县|
承德市|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