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8年秋天我們面臨著分配,何去何從?全國數以百萬的青年學生面臨著選擇:下鄉或去兵團。少數人因各種特殊情況留城待業。那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已成大勢,順應潮流是最明智的選擇。隨后我們幾個志趣相投的同學也迫于形勢相繼報名,組成了一個女子小分隊奔赴內蒙古杭錦后旗紅星公社和豐八隊成為下鄉知青。</p><p class="ql-block">我們在鑼鼓喧天、紅旗招展、人潮涌動的歡送中登上了西去的列車,那是1968年9月5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鄉后的第一個秋天就趕上”打場”的苦重活兒。我們這些只知讀書,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的女娃從小沒體驗過遠離家人自炊自理的獨立生活。那天我們五個城里來的女子,跟男社員一樣在場面上用木叉挑起麥秸向空中揚起,麥秸上下翻飛,麥芒四處飛揚扎滿全身,這樣一直地挑上翻下從傍晚干到凌晨……挑戰了身體的極限!轉天胳膊又紅又腫,身上刺癢難耐,吃飯時筷子都拿不起來……</p><p class="ql-block">以后的日子里每天天一亮就隨社員們一起出工,回來后挑水做飯。幸好隊長有惻隱之心把隊里的麥薪讓我們拿來燒火做飯,省得我們自己去拾柴。最重的活兒還有冬閑時修渠挖土,起牲口圈里的糞,用籮筐擔到不止二三里地里的田里灑開,肩膀常常是紅腫的。夏天苦重的活兒就是割麥子,烈日當頭,腰都直不起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的勞動之余就對著閃爍的油燈給異地的同學朋友寫信,交流不同環境里各自的感受。有時根據隊里的按排到社員的家串串門聊聊天,美其名曰訪貧問苦、憶苦思甜。我們還常常討論國家對我們這批知青的關注程度,總相信政府不會把我們這些人一輩子都撂在這兒。</p><p class="ql-block">年輕人人的承受力還是很強的,習慣了這種日子后對那里的民情民俗,一草一木,田野、河溝、菜田都產生了喜愛和依戀。與萬物共存于大地之上陽光下,人與自然親密接觸后會深感土地母親般的情懷,與草木田園為伴,會使你的心靈產生愉悅。看那平野落日,看那綠疇連綿,也許這就是我們在廣闊天地里感受的奢侈快樂。</p> <p class="ql-block">感謝網絡圖片</p><p class="ql-block">文章原創太上老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门县|
泗水县|
乾安县|
凤山市|
登封市|
舒城县|
孝昌县|
曲沃县|
胶州市|
灵川县|
灵武市|
滦南县|
临漳县|
安达市|
榆林市|
无极县|
克山县|
周宁县|
绥宁县|
蕉岭县|
松江区|
漳平市|
福安市|
定州市|
巴林右旗|
南雄市|
景洪市|
同心县|
那坡县|
永吉县|
呼和浩特市|
抚顺县|
多伦县|
宾川县|
南岸区|
西宁市|
长顺县|
衡南县|
唐河县|
英吉沙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