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西北大環線:青海站

宋成璽

<p class="ql-block">  要說西北大環線,最具挑戰性的環節,那一定是“山宗水源”的青海,幾乎備齊了“此生必駕”的所有要素。</p><p class="ql-block"> 前兩次來青海,走的都是常規。無非是青海湖、日月山,最遠到茶卡的三點一線。這回再來,換了個模版,不走尋常路,直接放大招。東出橫斷山脈,南走青藏高原,西穿茫崖戈壁,北到祁連山下,有多遠走多遠。</p><p class="ql-block"> 格局一打開,自然天地寬。跳出了青海湖的青海,其大、其壯、其險、其絕,其美,都遠遠超出想象。6800多米的高拔,72萬平方公里的遠闊,包孕三江的博大,一天四季的變化,一再刷新對大青海的認知。 </p><p class="ql-block"> 繞了那么大一圈,有一見“青”心的暢快,也有推車撞壁的窘困,但和極致的體驗相比,都算不得什么。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環線中篇:青海站</p> <p class="ql-block">  由川入青,從久治縣的一片高原開始。海拔陡然升高,七百多公里的行程,平均4000米左右。巴顏喀拉、安巴拉、瑪崩幾個埡口,都是4700米往上。山遠水闊,路況上佳,縣道、鄉道都能開的飛起。可憐了橫穿馬路的小田鼠,不知多少命喪輪下,就連禿鷲這種天空霸主也沒能幸免。</p><p class="ql-block">? 兩省的界山,犬牙交錯,途徑的縣域,一會是青一會是川。信號也是來回的橫跳,常常會有走錯路的疑惑。隨著海拔越來越高,一脈相承的山水,開始變得不同。山峻林密,水繞九曲,漸漸被天地蒼茫,四野洪荒代替。初夏的綠剛剛冒出地皮,牛羊過后愈發顯得稀疏。連綿的雪山一路起伏,積雪只剩薄薄的一層,高原的酷寒已是強弩之末。淺綠和薄雪之上,三五成群的牦牛悠然的覓食,冷不丁就來一次結隊橫穿。任你急著趕路,也得耐著性子禮讓。</p><p class="ql-block"> 大震十四年后的玉樹,除了保留的地震遺址,已經看不到天災的痕跡。重建的新城,欣欣向榮又佛意濃濃,擺滿藏地傳統物件的商業街,人來人往,看的多,買的少。傍晚的陽光依然高照,斜陽下的山城,清風和煦,山閑水靜,格外的通透。最新十大建筑之一的玉樹州博物館,拉滿民族風,又有現代感,從什么角度看,都是地標性的亮點。斜對面的格薩爾廣場,矗立著格薩爾王半人半神銅像,據說是全球最大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日行海拔4000,夜宿3800,所有人都平安無事,都說年齡越大越抗高反,現在實錘了。</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搭錯了哪根筋,從玉樹一出城,就和導航較上了勁。在省時和省錢之間反復算計,直到大腦亂成漿糊,線路也擰成了麻花。來回白跑了二十幾公里,還莫名其妙繞進了山溝,又窄又陡又急彎,彈坑搓板兩齊全。萬分糾結中顛簸了兩個小時,才突然想起溝口“玉樹千年唐蕃古道”那行大字,再查定位,確定無疑。錯上加錯,負負得正,意外撿了個找都找不到的老古董,也算是歪打正著。走出古道回頭再望,所有的驚險都變得云淡風輕。</p><p class="ql-block">? 瑪多縣的湖多,多如天上的星宿,千湖縣、星星海,實至名歸。星星海漲漲落落,分分合合,最終眾流歸一,匯入黃河源頭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時間耽擱在了路上,那么多的星星海,只能就近選擇一兩處。詩意的海碰上陰沉的天,凄冷和荒涼疊加,湖邊的爛泥路還險些陷車,來的匆忙,去的倉惶。穿過星星海的天空,就是“兩湖一碑”的人口。著名的黃河源頭,想不到的簡易,一根攔桿,還是手動。車停門前等著抬桿,卻被告知,沒有通行證不得入內,就連開放的鄂陵湖也是一樣。正想問個究竟,忽然風雨交加,氣溫也降到了冰點。這天,這車,這時間,已無需多問,就算能夠放行,也是進去不得。海拔4500的瑪多縣城,住又不敢住,等也沒個譜,再不甘心也只能放棄,拍個三江源地標拉倒。</p><p class="ql-block">? 無奈棄走黃河源,卻無法避開高海拔。5000米高度的凍土地質,把好端端的天路,擰巴成波浪谷一般。往前看去,一馬平川,上點速度就開始蹦迪,不留神碰上炮彈坑、大搓板,直接墩的人仰馬翻。無奈改道高速,也沒多大改變,只是硬顛和軟顛、大顛和小顛的區別。這樣的路況,這樣的天氣,天黑前趕到下一站都費勁,就別惦記其它了。一股腦刪除了花石峽、冬給措那湖等所有經停,一路直下香日德。</p> <p class="ql-block">  從凄風冷雨的三江源,到大漠綠洲香日德,海拔陡降了2000多米,人和車的都松弛了下來。夜雨敲窗全無聲,一覺睡到自然醒,第一次九點之后出行。</p><p class="ql-block"> 離鎮不遠的香日德寺,院落不大,等級不低,是歷代班禪來往內地的行轅。雨后的寺院格外清新,殿堂靜穆,花草吐翠,三兩掃地僧,東一頭西一頭的打理著小院。堂前香火稀薄,也沒幾個游客,愈顯佛家的清修無為。我以為的佛門,就應該是這樣的。</p><p class="ql-block"> 考肖圖這個地方,是翻看床頭文旅折頁時偶然發現。蹊蹺的是,紙面上有圖有文字,導航搜索卻只有“公廁”,翻來找去,差點整不會了。好在不遠,去去便知,大不了兜個風再回。沒想到,這一去去,就去到了一處仙境。剛剛從主路拐進齊腰的草叢,朦朧的雪線就綿延開來。遠山雪色鴻濛,坡上霧凇叢叢,綠茵茵的草地好似蒙上一層白紗。時空瞬間靜止,也忘了3600米的海拔,只顧踏雪而上,一心想去虛無縹緲處探個究竟,直到大雨和泥濘擋住了去路。</p><p class="ql-block"> 走出雪境,驀然回首,距離產生的美,又是不一樣的妖嬈。一條彎彎的小路穿過靜靜的草甸,消失在白茫茫的盡頭。在雪山和草地之間,遠處白塔幾座,近前牛群三兩,虛實相生,動靜相宜。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所謂的“夏日冰瀑”,有沒有,在哪里,已經沒人在意。有緣走過,就已經足夠。</p><p class="ql-block"> 神秘的巴哈莫力巖畫,據說有1700的歷史,雖是外行,架不住好奇,高低要裝一回考古愛好者。哪成想,地點沒錯,導航也對,就是找不到一點點巖畫的影子。沿著巴哈莫力溝來回幾趟,在疑似的山坡爬上爬下,終是一無所獲。巖畫看了個寂寞,百溪竟流的“紅河谷”倒成了一景。一條大河紅浪翻,遠雪近花鑲兩岸,又是一場陰差陽錯的意外。香日德的意外實在太多,驚喜和遺憾半斤八兩。</p> <p class="ql-block">  格爾木到花土溝,迢迢幾百公里,放眼都是沙漠戈壁。天蒼蒼,野茫茫,大風起兮云飛揚。所經之地,除了團團沙蒿,鮮有生命跡象。風吹游沙,一陣陣一縷縷的飄過路面,像流動的波紋。格茫公路一如既往的把蒼涼進行到底,不到半晌,就眼枯心燥。車有聲,人無語,昏昏欲睡中。</p><p class="ql-block"> 烏圖美仁草原,是茫茫大漠中少有的植被存在。盡管還是青黃不接,和初夏的季節完全不搭,對這廣袤的無人區而言,已經是絕無僅有的綠洲了 。走進草原腹地,幾乎看不到綠色,牛羊們在枯草中啃食著星星點點的嫩綠,等待著萬物生長的到來。草原很大,一直到天邊,疙疙瘩瘩的鹽殼地,非常的難走,一不小心就會崴腳。原野的風,刺骨的冷,待不上幾分鐘,就得躲回車里。草原不當季,荒蠻就是主宰,順路看看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 格茫公路和西和高速,路況沒得說,駕感也極好,一路爽到放飛。車開的得意,人就容易忘形,這一忘形就忽略了油表,直到紅燈亮起。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亮燈,就等于攤上了大事。方圓上百公里的加油站,不是在建,就是無油,找了幾十公里都沒有著落,焦慮寫在每個人臉上。用最省油的模式,好不容易熬到了花土溝,油箱只剩一升不到,差點就撂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戈壁灘。</p> <p class="ql-block">  好人的運氣一般不會太差,上午還在合計,趕上這倒霉的天氣如何應變,過了晌午突然就烏云散去,天光大開。在變天比變臉都快的戈壁灘,有點陽光就得抓緊燦爛。在花土溝匆匆撂下行李,立馬折回剛剛錯過的翡翠湖,趁著天好打個時間差。</p><p class="ql-block">? “走最咸的路,看最美的景”,茫崖翡翠湖的這句廣告詞,是不帶一滴水分的。方圓十幾公里的鹽湖,綠如藍,白如雪,從頭到尾都是本色呈現。湖面如鏡,波瀾不驚,各種色號的綠,濃妝淡抹總相宜,岸邊的丹霞,一抹暗紅落水中。團團云影飄過,頓時色彩斑斕。兩千米多長的鹽堤,似龍形的銀簪鑲嵌在翡翠之上。抬頭云白天藍,低頭天上人間,兩個天空,一眼望斷。人在堤上走,似在云中游,紅男綠女,倒影如畫。一個轉身,就美成了瑤池仙界。</p><p class="ql-block"> 鹽湖的開發也是用了心的,一站一景,一池一款,不搞改頭換面,只做錦上添花。水映丹霞、圖形鹽灘、各種標卡,還有漂浮的透明小船,是裝點,也是招攬。游客不多也不少,都跟打了雞血似的。但凡熱門的打卡點,都被大媽們先占為王,不把造型擺夠不算完。只能靜靜的看,耐心的等,就像看一道風景,等一個最美的剎那。</p> <p class="ql-block">  離花土溝四十公里的艾肯泉,形似巨瞳,眼眶銹紅,一副惡狠狠的兇相,又被稱為“惡魔之眼”。艾肯泉自打有人類踏足,已有一百多年,而開發成景并沒多久。說起來只是荒漠中沒多大的泉眼,但網紅就得有網紅的配置,景區道路、游客中心、區間擺渡、升降看臺,一樣都不少。哪怕近在咫尺,肉眼可見,也得坐車繞上一圈。平面視野里的艾肯泉,就是紅堿灘上的一汪水,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即便登上觀景臺,也只有大概的眼形,沒有半點的惡相。倒是的鱗片狀的五色土,天際線綿綿的雪山,彌補了獨眼的單調。個人覺得,不是無人機玩家,沒有上帝的視角,來不來都無所謂。</p><p class="ql-block">? 從艾肯泉到俄博梁,中間隔著300公里的無人區,除了戈壁,就是沙漠,間或一片雅丹狀的丘陵。沒有綠色,沒有生命,也看不到水的存在。單調的土灰一色到底,極度的荒涼直到天際,就像“惡魔之眼”看到的魔鬼世界。在令人窒息的死寂之中,唯一有動靜的就是筆直起伏的天路,一會是國道315,一會是省道316。路況好的不能再好,車輛少到一騎絕塵,一眼看出十里外,幾十公里都不帶打方向的。</p><p class="ql-block">? 眼看就到了冷湖鎮,導航一聲左轉,進了去俄博梁的岔道?;臎鲆蝗缂韧穮s變得兩樣??此埔粭l路,實為一串坑,時速一過二十,就顛的不行。一路顛簸,一路揪心,怕人吃不消,也怕車顛散了架。日當正午,又熱又躁,路難行,人難熬,油也所剩不多。50公里沒走一半,就打起了退堂鼓,寧可白費辛苦,也好過活活顛死。去它的俄博梁,苦路無邊,回頭是岸。</p><p class="ql-block">? 俄博梁半道折回,轉頭就去了石油城遺址。遺址離冷湖鎮不遠,出鎮十多公里,就看到一片低矮的斷壁殘垣,這一堆那一堆的散落在戈壁灘上。大門是敞開的,也無人值守,總共也就兩三臺車,三五個人。平房區的斷墻,公共區的殘垣,橫平豎直的街道痕跡,依稀還能看出城市的規模和布局??此撇黄鹧鄣钠破茽€爛,卻有一段話說當年的無比輝煌。四大石油基地之一,占比十二的石油產量,茫茫無人區的萬家燈火…,隨便哪一條,都值得大書一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油田的枯竭,基地遷址,曾經燈火闌珊的冷湖市也人去城空。只留下這片廢墟,獨攬大漠蒼涼,見證歲月滄桑。</p> <p class="ql-block">  拐進火星一號公路,才漸漸理清了頭緒。俄博梁和俄博梁雅丹不是一回事,一個是地域統稱,一個是地質景觀。 </p><p class="ql-block"> 俄博梁雅丹太過荒遠,自古人跡罕至,古地質的原貌得幸完整保存。后有科考發現,俄博梁雅丹和火星表面十分相似,有心者便腦洞大開,以雅丹地貌為中心,模擬了一處貌似火星的營地,火星一號公路也配套開通。雅丹還是那個雅丹,換了個宇宙級的名頭,穿了件火星的新裝,聽起來就高大上。</p><p class="ql-block">? 火星地質公園,名字很酷,車卻難開,迷路的事經常發生。攻略反復幾回,心里還是沒底,聽了專業介紹,才略知大概:全程50公里,收費500一輛,乘員限定四人,時限五個小時,超員罰款,超時加錢。總之,舍得花銀子,啥都不是事。安全保障也很周全,不管租車還是自帶,必配營地提供的北斗信號系統,全程導航、定位、監控、解說。偏離既定線路,即刻發出警告,甚者終止旅程。</p><p class="ql-block">? 剛進火星山門,就是一片流線型的波谷狀地貌,像一條條鯨魚或海豚,成群結隊的游往一個方向。約莫十公里過后,一座奇異的“城堡”突兀而起,火星探險就從城堡開始。穿過沙巖質、節理狀的石林,就算正式著陸火星了,“潘多拉魔盒”也瞬間被打開。形態各異的“火星”地殼,像魔獸爭霸,神仙打架,變著陣法撲面而來。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什么像什么,根本記不住,也分不清,唯一的感受就是震撼。不遠處,身著宇航服的游客,玩著各種擺拍,自己嗨的不行,也把看客帶了進去。恍惚間,真有一種人在火星的飄然。俄博梁的風,果真是頂級的雕藝大師,信手一揮,就是上佳極品,隨手一拍,都是火星大片。行到深處,觀至興起,哪還聽得進系統的解說,顧得上路走的對錯,就連提示器再三的違規警告,都當了耳旁風。</p><p class="ql-block"> 三個小時的火星夢幻不知不覺,回過神來才發現,按照系統的顯示,還有很多的錯過。好在火星一號公路,延續著俄博梁雅丹的余脈,從雅丹的形成、發育、成熟到消亡,幾十公里不絕。一路一世界,一眼千萬年。</p> <p class="ql-block">  從俄博梁的大漠雅丹到烏素特的水上雅丹,百里之間,都是相似的地貌,無非是從旱到水。依稀記得很多年前的那次路過,秋風蕭瑟葦蒼蒼,蓼渚丹丘野茫茫,那么大一片雅丹,荒蕪到可以獨自擁有,隨意攀爬。這回專程過來,樣子已經大變,各種人為的附加比雅丹還多。環形的沿湖路,像拉面一樣,把景區抻的老長,擺渡也就成了必須。景色還是那么獨特,同向風雕琢的雅丹,漂浮在暗綠的水面,像一艘艘停泊在港灣的航船。高低不同的觀景臺,讓視野更加遠闊,站點式的觀光,也提供了更多視角。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體驗,但在野趣和商化之間,我更喜歡前者。</p><p class="ql-block">? 過足了水旱雅丹的癮,時間已經不早。以至于光顧著趕路,連計劃經停的吉乃爾湖,都不知不覺的開過了頭。反應過來再想返回,已經幾公里開外。透過車窗遠遠看去,湖邊和通道,人頭攢動,車也停滿,頓時釋懷了很多。甚至在想,本就不該如此倉促,錯過的都是上天注定。</p><p class="ql-block"> 青海處處是天路,U型路段特別多,最有名的就是格爾木315國道780公里處。坡道兩頭的路邊,觀光的,打卡的,直播的,做小買賣的,成群扎堆。一把遮陽傘,加個小椅子,就能坐地收錢。多少年都沒人在意,一夜爆紅就經年不衰,還整出這么大的動靜,占道禁拍的警示一路可見。真就應了那些話,風景是個筐,啥都可以裝,風景不用找,全靠網絡炒。趕上天好人少,U型公路還是很值得駐足凝望的,畫面感十足,也很入鏡,路過打個卡沒什么不可以,就當是錯過吉乃爾湖的一點找補吧。</p> <p class="ql-block">  穿越大柴旦的途中,突遇滂沱大雨,這在干旱的戈壁沙漠,非常少見。風助雨勢,劈頭蓋臉,路面瞬間積水,車一會打滑,一會漂移,雙手和方向盤直接焊死,不敢有半點分心。萬幸的是,在大雨來臨之前,去大柴旦的翡翠湖趕了個場。</p><p class="ql-block">? 相比茫崖翡翠湖的萬千氣象,大柴旦翡翠湖,更接近翡翠的形似,主打一個小巧精致。鹽池都不大,分布面很廣,一汪汪的小家碧玉,自成一體,又連成一串,有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感。雖然天幕不開,光線昏暗,色澤和質感都大打折扣,依然是天生麗質難自棄。趕上端午節,游人特別多,擺渡基本靠擠,拍照基本靠搶,偏偏又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不敢過多的停留。</p><p class="ql-block">? 大青海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不缺鹽湖。剛剛走出大柴旦翡翠湖,又冒雨趕往察爾汗鹽湖,就是想看看那里的萬丈鹽橋長啥樣。不成想,緊趕慢趕到了門口,卻被告知臨時關閉,給出的理由是下雨天,鹽橋滑,不安全。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大鹽湖,就這么擦肩而過,心有不甘,卻又無奈。匆匆拍了張大門照,悻悻而去。</p><p class="ql-block">? 剛到海西州府德令哈,人和車就出了狀況,不得不小住休整,過個端午節,趁機歇歇腳。歇的差不多了,又去外星人遺址,不想半道就被攔停,說是早已關閉,暫不對外開放。想當然的以為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么大的戈壁灘,總能找到進去的路。結果繞了半天,還是四處碰壁,“外星人”還真不是想見就能見的。</p> <p class="ql-block">  早就聽說,祁連山脈的哈拉湖、疏勒南山,是自駕探險的天堂。風光絕美,條件惡劣,所謂“眼在天堂,身在地獄”的那種。這在當地人的言談話語中也有所驗證,甚者還說我們這種車,根本到不了,到了也回不來。路人的話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猶豫再三,還是打算賭一把、博一回。行不行,成不成,走起來再說,大不了撞了南墻再回頭。</p><p class="ql-block">? 從德令哈出發,繞了個幾字形一路北上。蒼茫大漠掉個頭就是開闊的草原,說不上有多豐茂,也是牛羊成群,綠野連片。不錯的天氣,通天的大道,一路清風愜爽。走著走著就不對勁了,海拔越來越高,云層越來越厚,風中也有了絲絲寒意。離哈拉湖還有一百多公里,已經和出發時隔了兩個季節。</p><p class="ql-block"> 未入險地先試水,就拿天峻練練手。北上必經的天峻縣,天高山峻,孤遠空靈,一如其名。稀疏的草甸,一條小路筆直,路的盡頭就是天峻石林,擎天而立,高冷逼人。石林在初夏的綠色中,一層層、一片片,一座座,或立或臥或嶙峋,就像從草地里長出來一樣。蒼拔雄起的奇石陣沿著山間小徑,一路對峙,一路爭鋒,支支楞楞直到天外??赡苓^于偏遠,亦或尚在開發,這么美的一片石林,很少有人光顧,仿佛世外之地。</p><p class="ql-block"> 走出石林,回到主路,天色愈發的陰沉。剛剛穿過空無一人的陽康鎮,鋪裝路面轉眼變成沙石小道,遠處黑壓壓的烏云,化作絲絲雨線垂落在地面,車胎也雪上加霜的突然報警。路要命,天要命,車更要命,最后的八十公里頓時變得兇險異常。再往下走,怕是風景沒見到,風險先來到,想回頭都沒機會了。罷了罷了,天不助我,車不給力,縱是有心一博,也是無力回天,只能認慫掉頭。</p><p class="ql-block">? 雖然半途而廢,也不是無功而返。畢竟走過了行程的大半,第一次來到離哈拉湖的最近的地方,實地實時實在的憧憬了一回。人在旅途,過程有時候比目的更重要,也更加有料有趣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  離開以高原湖泊藏城自稱的剛察縣,也把陰雨和清冷一并帶走,半天都沒能甩掉。直到金銀灘的原子城,也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反而愈發的密急和凄冷起來。</p><p class="ql-block">? 曾經在地理上消失了幾十年的金銀灘草原,相比第一次所見,完全不一樣了。首次核試的221基地廢墟,已然被開發成一線多點的遺址景區。大概是點位太多又未能細化,導航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錯,鬼打墻似的繞來繞去。連問帶導,連猜帶蒙,先摸到客服中心,再按客服的示意圖重新設置,才算恢復正常。</p><p class="ql-block">? 原子城遺址景觀,從地下指揮部,到核彈生產廠,再到爆轟試驗場,都是原址修復,實景重建。十幾處遺址,分布在幾十公里范圍,就算一目十行的走馬觀花,也得小半天時間。畢竟是過來人,很容易和那個年代共情,即便是渾身濕透,還是不舍一處。雨中匆匆,恍如隔世,一個時代的記憶瞬間復活,一下子就回到一聲巨響后的舉國歡騰。而最能打動人的還是車間橫幅上的兩句話:干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的人。</p><p class="ql-block">? 離開原子城,繼續風雨兼程。不知不覺就繞進了海北的高原,一連幾個埡口都在3500米上下,好在早已適應,全程無感通過。陰雨掩途,涼意如蛇,路邊的風景也就顧不上了。永安古城,是個例外,城在路邊,順帶腳的事。古城建于300年前,為清朝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所筑。在沒有特別保護和修復的狀態下,城墻、城門、翁城,還能保持當年大致輪廓,也是難得。</p><p class="ql-block">? 到了門源境內,天氣開始轉晴,也漸漸有了暖意。可惜來的不是花期,初夏的綠剛剛覆蓋大地,偶有不知名的野花,在綠色中時隱時現,連花海的小水滴都算不上。要看潑天的花海,尚需一些時日。登上門源城郊的照壁山,草甸起伏于幽谷,原野鋪陳于山下,五色的花田間雜其間,綠油油的青稞,靜靜的等待油菜花的綻放。沒有花海的門源,一樣的詩畫滿川。</p> <p class="ql-block">  路過西寧,看看兄弟,自然是不醉不歸,直到離開,人還是迷糊的。高原都市十幾年的天翻地覆,也只看了個皮毛。</p><p class="ql-block"> 從三江源出發的黃河,一路無拘無束,剛要沖出青海,突然被龍羊峽扼住了喉嚨,在深邃的幽谷間,流淌出一條綠色的玉帶。既然挽留不住,就得整出點動靜,“中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由此橫空出世,一眼驚醒夢中人。龍羊峽或者龍羊湖,都是距離產生美的類型。遠遠看去,峽谷蜿蜒,綠水丹巖,天高云淡,大氣磅礴,走到近前,就“不識廬山真面目”了。一座老舊的大壩,一處冷清的碼頭,再加幾片稀疏的油菜花,就是龍羊湖景區的全部。騎著龜速的電動車,晃晃悠悠,走走停停,也不過一小時的光景。</p><p class="ql-block"> 出了龍羊峽,拐個彎就是貴德。天下黃河,源自青藏,清在貴德,滔滔上百公里,都是一綠到底,直到流入黃土高原。清清黃河邊,綿延著七彩丹霞,斑斕和碧綠,生死相伴,上演了一出永不謝幕的黃河絕戀。離縣城不遠的“清清黃河景區”,一尊“天下黃河貴德清”碑石立于河畔。字,是前國家領導人即興手書,清,則是貴德山水的真實寫照。</p><p class="ql-block"> 前面都是餐前小菜,尖扎縣的坎布拉才是終極的盛宴。開席的時間算的好好的,卻被糟糕的路況完全打亂。山路崎嶇,塌方不斷,最后的幾公里,更是擺爛擺到極限,快也快不了,急也急不得??偹惆さ蕉煽?,咔嚓一聲炸雷,正式宣告: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p><p class="ql-block"> 船也到了,票也買了,一路的辛苦也不能白費,是風是雨都得上,萬一老天轉性了呢。指望萬一到底是不靠譜的,游船剛剛離開碼頭,大風大雨就不期而至,坎布拉瞬間被黑暗籠罩。風起浪涌雨打窗,冒險出湖的游船,顛簸的比山路還厲害,差點就靠不了岸。跌跌撞撞從船上下來,還沒來得及瞄上一眼,又被急吼吼的喊回頭,從下船到上船,前后不到十分鐘。風雨中的坎布拉,就像一道最終都沒拉開的黑幕,留在了極為不爽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青海站的最后一程,不是一般的爛尾。</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镇远县| 安化县| 普宁市| 蛟河市| 仙居县| 富民县| 双桥区| 岐山县| 灵山县| 安国市| 湘乡市| 镶黄旗| 会同县| 玛多县| 儋州市| 黄浦区| 都昌县| 巧家县| 六枝特区| 灵武市| 平度市| 鄱阳县| 浪卡子县| 常山县| 贵州省| 麻栗坡县| 五台县| 辉南县| 清流县| 莱阳市| 玉林市| 福建省| 稷山县| 海兴县| 兴隆县| 拉萨市| 金寨县| 通州市| 香河县|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