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賞星空銀河牛郎織女星</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從隕石坑里面所拍星空銀河</p> <p class="ql-block">紅光林場是牡丹江地區,光污染最低的地方,暗黑度極佳,是優質的觀星基地。</p> <p class="ql-block">中國空間站與國際空間站,在同一個早晨的黎明,霧中飛過紅光林場。</p> <p class="ql-block">星空下的紅色爬山虎(當年采伐原木時代曾經使用的集材拖拉機)現在已經是歷史文物了</p> <p class="ql-block">國家森林公園是指森林景觀特別優美,人文景物比較集中,觀賞、科學、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區域代表性,旅游服務設施齊全,有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們游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場所,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作出準予設立的行政許可決定。</p><p class="ql-block">森林公園是經過修整可供短期自由休假的森林,或是經過逐漸改造使它形成一定的景觀系統的森林。建立森林公園的目的是保護其范圍內的一切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并為人們游憩、療養、避暑、文化娛樂和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環境。</p><p class="ql-block">(文字:源自網絡 侵刪)</p> <p class="ql-block">隕石坑里 林中仙境</p> <p class="ql-block">紅光林場住宅區,完整的坐落在直徑1360米的隕石坑內。</p> <p class="ql-block">隕石坑里 晨霧小橋流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隕石坑里的詩意田園</p> <p class="ql-block">紀念1983年-隕石坑里重新遷建紅光林場新址</p> <p class="ql-block">一眼望盡這1360米直徑的隕石坑內人家</p> <p class="ql-block">盡享這隕石坑里的森林養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紅光林場</p><p class="ql-block">黑龍江省柴河林業局有限公司紅光林場于 1957 年建場,曾用名冷溝子伐木場。按照林業局生產經營調整規劃,1963 年,紅光林場分離為紅光林場和紅光經營所兩個獨立單位,林場場址設在曙光,經營所設在冷溝子。1968 年,場、所重新合并,統稱為紅光林場,場址定于冷溝子。1981 年,場址從冷溝子遷至現場址。紅光林場地處柴河林業局有限公司中西部山區,距局址88公里,施業區面積17271公頃,有林地面積17079公頃,森林蓄積2301566立方米。主要溝系有大北岔、紅旗段、大西南岔、四段、前進段。主要水系:大西南岔河由西至東流經紅光林場,經三道河匯入牡丹江。林場主責主業是森林資源培育和管護,職工經濟收入以農用林地種植、養殖業、工資性收入及外出務工為主。紅光林場在2014年全面停伐前是以木材生產為主、集營林生產、多種經營為一體的生產經營林場。2014年4月1日開始,林場全面停止了木材生產商業性采伐,結束了多年以采伐木材為主的生產歷史,開啟了天然林資源保護、經濟轉型發展和生態林場建設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為黎明前帶我爬出這隕石坑,登山拍日出前晨霧的向導造像!</p> <p class="ql-block">以下文章:源自網絡 侵刪</p> <p class="ql-block">黑龍江省柴河林業局轄區內的隕石坑</p><p class="ql-block">原創 嚴延冬 威虎山嚴冬</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5日 23:42 黑龍江</p><p class="ql-block">這是今日頭條里的一條新聞:【首次發現!位于黑龍江省海林市,直徑達1360米】!這條由澎湃新聞發布、來自東北網 2024-11-24 00:00的消息,報道了海林市北部山區發現了一座直徑為1360米的隕石坑,且是中國境內首個被發現的山脊隕石坑。并且配了一張航拍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眼看去,覺得頗為眼熟,看那一排排整齊的房舍、呈三角形的布局,左側酷似隕石落下時沖擊出來的半環狀隕石坑沿兒,好似柴河林業局紅光林場家屬區所在地,遂上網查找衛星地圖對比:</p><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正是柴河林業局紅光林場所在地。這幾張照片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其他的特征均能重合。上北下南的布局里,左側便是隕石坑沿,是一道弧狀山脊,山脊西側是一條小河和毛毛道,右側便是紅光林場家屬區。這是一個呈C狀的隕石坑,坑口朝東北呈開放狀,有可能隕石撞擊方向是來自東南。</p><p class="ql-block">說起來也是巧得很,前些日子,牡丹江一群喜愛戶外自駕穿越的愛好者,駕駛多部四驅越野車,冒雨穿越紅芭線,即紅光林場至芭蒿砬子經營所的林區防火通道,是一條山林沙土路。我的好朋友峰上風隨行拍攝了一段視頻,名曰《激情穿越》,當時峰上風在微信群里向我們描述分享這段旅程的時候,我也同時分享了芭蒿砬子與紅光林場的衛星地圖,并在群聊里表達了紅光林場那地方很像隕石坑,老早以前便覺得紅光林場就像是坐落在一個隕石坑里。特別是在呂源峰2015年發現依蘭隕石坑之后,更覺得紅光林場那兒也是個隕石坑。但沒有呂源峰那種鍥而不舍的探究精神。只有想法,沒有做法,沒去實地考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心血來潮寫這篇文章,不為別的,只是因為當心中的某種判斷得到了正確的驗證時,記錄一下內心的激動,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黑龍江發現我國第四個隕石坑,直徑1360米!一座山被隕石砸成大坑</span></p><p class="ql-block">地球上的隕石坑,是宇宙中的小行星等天體高速墜落在地球上撞擊后形成的環形凹坑,它們不僅是大自然中令人驚嘆的奇特景觀,更是科學家研究外太空和地球歷史的重要依據。</p> <p class="ql-block">我們看月球表面的照片,會發現上面有非常多的隕石坑,幾乎遍地都是,但是地球上卻很少能看到,這是因為隕石墜落地球的時候,質量較小的隕石直接在大氣層中燒蝕掉了(流星),但是有一些質量較大的隕石,卻能穿透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并撞擊出一個隕石坑。</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球表層有風蝕和水蝕作用,還有板塊活動造成的地震,重力作用造成的崩塌,以及人為活動等現象,使得地球表面的隕石坑很難長時間保持原狀,所以地球表面的隕石坑時間一長就不那么顯眼了,因此發現隕石坑也是比較罕見的。</p><p class="ql-block">據《光明網》2024年11月23日的報道,我國科學家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北部群山之中首次發現了位于山脊上的隕石坑——海林隕石坑。這一重要發現近日已在知名英文學術期刊《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上發表,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p> <p class="ql-block">(以下文字:新華社)</p><p class="ql-block">新發現的海林隕石坑位于黑龍江省海林市北部群山之中。獨特的是,這一隕石坑形成于一座山體的山脊上,直徑達1360米,呈橢圓形的簸箕狀。從坑緣最高點到最低點之間的高差達一百多米,如同一個大大的漏斗懸掛在長白山的支脈張廣才嶺,蔚為壯觀。海林隕石坑是中國地質歷史上發生的一次較大規模星球碰撞事件留下的地質印記。“這次撞擊發生在距今約幾十萬年前。我們通過野外地質調查和地質樣品檢測,在這個‘小盆地’中找到了與撞擊作用相關的一系列宏觀與微觀地質證據,證實了這是一處經由地外小行星撞擊形成的地質構造。”隕石坑發現者之一、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鳴告訴記者,除部分受到一定程度侵蝕之外,海林隕石坑總體保存狀態良好。美國物理聯合會以《一個有影響力的發現:中國東北發現隕石撞擊坑》為題對這一成果進行報道。文章稱“經測量直徑為1360米的海林隕石坑,是中國境內首個被發現的山脊隕石坑?!?lt;/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中國東北發現世界首個位于山脊上的隕石撞擊坑</span></p><p class="ql-block">原創 羅業鑫、李少林 上海天文館</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04日 18:05 上海</p><p class="ql-block">近日,英文國際學術期刊《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陳鳴研究員團隊在中國東北的長白山脈山區發現了一個新的隕石撞擊坑。這一撞擊坑被命名為海林撞擊坑,直徑達1360米,是我國境內第四個被發現的撞擊坑,也是世界首個被確認的位于山脊上的撞擊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陳鳴研究員團隊利用衛星影像和區域地質數據來確定潛在的撞擊坑位置。通過現場調查和地質樣品分析,他們發現具有面狀變形構造的石英顆?!E石撞擊所產生的巨大沖擊會導致石英顆粒內部發生晶格畸變和局域相變,也是確認撞擊坑的決定性證據。由于隕石撞擊所形成的地形地貌以及當地的巖相學特征都可以通過地球上其他的地質過程形成,這也是撞擊坑難以被辨別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地質數據顯示,海林撞擊坑所在的長白山脈地形是在過去2000萬年間逐漸形成的。這次撞擊事件可能發生在新生代晚期(距今幾十萬年前),當時山脊已經形成。如果這次撞擊發生在茂密的森林中,可能會造成廣泛的破壞。這種級別的撞擊事件不亞于核爆炸,能對周圍環境造成重大破壞,海林撞擊坑及其他中國境內撞擊坑的發現表明,未來地球上仍可能發生如此規模的隕石撞擊。</p><p class="ql-block">在本世紀之前,中國境內并未發現任何隕石撞擊坑,2009年陳鳴團隊發現了位于遼寧省的岫巖撞擊坑,直至目前,海林撞擊坑也不過是第四個。而海林撞擊坑所處的特殊地形又使該發現更顯重要。由于地球山脈的復雜地質過程和演化歷史,該地區的撞擊坑很少被發現。海林撞擊坑獨特的橢圓形狀歸因于當地地形的影響,為研究山地撞擊坑的形成提供了寶貴的見解。相較于在平原地區發現的撞擊坑,山地撞擊坑發現難度更大。這是因為山地地形復雜,多變的地質過程和植被覆蓋使得撞擊坑的識別和確認變得更加困難。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研究需要更多的技術手段和野外調查,工作量巨大且充滿挑戰。陳鳴研究員團隊的這一發現,體現了他們在艱難條件下卓越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嚴謹的研究態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圖1. 海林撞擊坑影像圖(圖片來自《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p> <p class="ql-block">圖2. 光學顯微鏡下石英的面狀變形構造(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在我國東北地區已發現的四個隕石撞擊坑中,海林撞擊坑以1360米的直徑位列第四。其他三個撞擊坑分別是遼寧省鞍山市的岫巖撞擊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的依蘭撞擊坑與吉林省通化市白雞峰撞擊坑。</p> <p class="ql-block">圖3. 隕石撞擊產生的地震沖擊在湖中激起巨大的波浪(圖片來自BBC)</p> <p class="ql-block">圖4. 陳鳴研究員在野外調研</p> <p class="ql-block">陳鳴研究員此前在隕石撞擊研究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成果。他的研究不僅限于隕石撞擊坑,還涉及地球的地質演化和行星科學。陳研究員曾參與多個國際科研項目,并在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為推進隕石撞擊及其環境影響的科學理解做出了重要貢獻。</p><p class="ql-block">撞擊坑研究在地質學和行星科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隕石撞擊坑不僅記錄了地球表面的重大歷史事件,還能提供有關地球及其他行星表面地質過程的信息。通過研究這些撞擊坑,科學家們可以了解隕石撞擊事件對地質和環境的影響,揭示地球及其他行星的演化歷史。此外,撞擊坑還可能成為探索地球深部結構和礦產資源的新途徑。陳鳴研究員團隊計劃進一步進行地質鉆探,以探索撞擊坑的深層結構和演化歷史,從而推進我們對這種罕見而重要的撞擊事件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圖5. 全球已證實的隕石坑(紅色圓圈)分布圖(數據來源為The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Centre),圓圈大小指示隕石坑直徑。</p> <p class="ql-block">圖6. 墨西哥著名的天坑-一個覆蓋著石灰石的隕石撞擊坑</p> <p class="ql-block">陳鳴研究員表示:“發現海林撞擊坑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研究隕石撞擊過程的珍貴樣本,也為揭示地球地質演化提供了新的視角。我們希望通過進一步的研究,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種自然現象及其對地球環境的影響。”</p><p class="ql-block">作者:羅業鑫、李少林(上??萍拣^天文研究中心)</p><p class="ql-block">鳴謝:陳鳴研究員(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p><p class="ql-block">編輯:大頭</p><p class="ql-block">審核:水仙</p><p class="ql-block">圖源:已在文中標注</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個原木采伐歷史視頻:源自網絡侵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区|
射洪县|
阿合奇县|
凤冈县|
高淳县|
天气|
和平县|
开远市|
安泽县|
攀枝花市|
壶关县|
邹城市|
宝坻区|
仙桃市|
石嘴山市|
寿宁县|
华宁县|
育儿|
包头市|
祁东县|
元谋县|
隆尧县|
福安市|
陆丰市|
柞水县|
额济纳旗|
鲁甸县|
丰县|
蓬莱市|
鲁山县|
衡阳市|
东丰县|
海林市|
闸北区|
尚志市|
抚远县|
集安市|
阳原县|
米泉市|
山阳县|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