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四天 8月5日 </p><p class="ql-block">早餐后乘車從林芝的酒店出發,前往坐落于尼洋河畔的巴宜區更章門巴民族鄉門仲村參觀。</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路沿著尼洋河行駛,尼洋河的山水云霧風光讓我如醉如癡,仿佛置身于仙境,在畫中云游。這里植物繁茂,空氣濕潤,云霧繚繞,是林芝山清水秀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門仲村是2019年12月31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的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一個典型的藏村。</p> <p class="ql-block">進入村子,一棟棟藏式小樓映入眼簾,讓人有一種歸鄉的感覺,十分親切。</p> <p class="ql-block">大巴車剛剛停下來,村宣傳部長澤仁卓瑪便熱情地走上前迎接我們,親切地與我們打招呼請我們去她家做客。眼前這棟小樓就是澤仁卓瑪的家。</p> <p class="ql-block">卓瑪家與其他村民的家一樣,房子都是政府統一建造的二層獨棟別墅。我們進門在一樓客廳落座。她一邊請我們喝酥油茶,吃糌粑,一邊介紹她們村和她家里的情況。她家里的全部家電和灶具都是內地援助的,有冰箱、彩電、熱水器、煤氣灶,用的是電燈。樓內有衛生間和廚房。沒有主人許可,我不敢私自走動查看樓內房間。從整體來看她家與北京郊區的居民家庭沒有什么兩樣。卓瑪說,就是電費比你們的貴一些。聽到這話,我們急忙讓她關上電燈,節約用電。她說她母親平時不叫開燈,除非有客人來。</p> <p class="ql-block">卓瑪曾就讀于湖南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幫助家鄉建設。她能說會道,有文化,了解國家對藏區的援建工作。她還是黨員,帶領村民搞旅游接待,發家致富。她說,如今除了老人不會漢語,村子里的孩子們從小就是雙語教學,會藏文和漢語,也會說普通話。她們看的電視節目都有藏文或漢語字幕。她還給我們介紹村子的變遷,藏族傳統的手工藝品,以及藏醫刮痧、藏式養生和治病的小妙方,并當場給我們演示用銀梳子刮痧治療富貴包的手法。聽完介紹,看完演示,我們去村里的手工藝店瀏覽,那里的工藝品多為銀器,有食用級的銀缽、銀碗、銀勺子和銀筷子,也有銀手鐲、銀耳環。這些都是村里的手藝人親手打制的。我買了兩雙銀筷子和一個銀勺子,也算為藏區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我在村里四處走走,環顧周圍的村景。這里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干凈整潔。一棟棟二層紅頂彩邊的藏式小樓鱗次櫛比地排列在山腳下,家家戶戶的小院門前都種著鮮花,引得許多蜜蜂前來采蜜。路旁還種有果樹,此時已經結出一顆顆小小的果實,像是桃子。</p><p class="ql-block">在國家的大力扶植下,在內地企業和人們的援助下,藏村居民的生活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也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告別了藏族村,已接近正午,我們驅車前往卡定溝風景區。</p> <p class="ql-block">卡定溝,位于西藏318國道拉薩至林芝段,距八一鎮24公里處,海拔2980米,地處雅魯藏布江支流尼洋河畔,氣候溫濕宜人,雨水充沛,森林茂密夏季最高氣溫28℃,冬季最低氣溫零下6℃,冬暖夏涼濕,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卡定溝,藏語譯為“人間仙境”,山勢險要高聳入云,是典型的花崗巖峽谷地貌。奇峰異石,古樹參天,還有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飛流直下,雄偉壯現。山崖天然形成的大佛、女神、觀音、護法、如來佛祖、喇嘛誦經、神龜登天、神鷹獻寶、酥油燈,以及藏文“六字真言”佛字等,令人無不驚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卡定溝森林茂盛,清泉潺潺,空氣清新,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卡定溝風景區,穿梭于紫竹林小道中真是愜意,心如彩蝶在林中飛舞。在觀景臺上望翠柏蒼天,在碧竹潭聽溪水暢流,在奇石山下看天佛瀑布從天而降,一瀉千里,好不快哉、樂哉!在圣水潭與紫竹合影,在卡定石碑上疊石祈福,在許愿池邊許下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我陶醉于這山水林中,早已忘卻了時間,也不覺腹中早已饑腸轆轆。</p> <p class="ql-block">據說,在許愿池用神山泉水怕打身體疾患或不適部位,可以祛病,健體強身。</p> <p class="ql-block">游玩之后離開景區,我們才去享用延遲的午餐。隨后返回拉薩,那里等待我們的是特色晚餐——烤羊藏餐。</p> <p class="ql-block">盡管一大早出門,游玩了一整天,但在美食(烤羊排和烤魚)和美酒(青稞酒,酒精幾乎為零度)的作用下,大家依舊情緒飽滿,還在藏族歌曲聲中,即興跳起了鍋莊。說句心里話,在這海拔3000多的地方跳舞,我的確感到有些力不從心。</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 8月6日 </p><p class="ql-block">今天的重頭戲是朝圣崗巴拉神山圣湖羊卓雍措。</p><p class="ql-block">上午參觀完祥珠巴扎,了解藏傳佛教文化之后,我們去吃特色牦牛肉湯鍋,品嘗精選的西藏本土牦牛肉及新鮮食材。不得不說,牦牛肉湯鍋的湯味真是清香濃郁,食后讓人唇齒留香,令人難忘。</p><p class="ql-block">下午去游覽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喜馬拉雅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由早期堰塞湖而形成。</p><p class="ql-block">大巴車沿著七拐八彎的之字形盤山路翻越崗巴拉神山。此時,大片的烏云不知不覺地從西面飄向我們頭頂,我們似乎在與烏云賽跑,爭取在下雨前趕到山頂。而我也在不停地默念“六字真言”,祈禱我們到山頂能一睹崗巴拉神山圣湖羊卓雍措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簡稱“羊湖”,位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貢嘎縣和浪卡子縣,307省道羊湖景區旁,與納木措、瑪旁雍措并稱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措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內陸湖泊,湖水面積63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平均深度約23.6米。</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溫泉、野生動植物、寺廟等多種景觀為一體的、獨特的自然風景區。湖內分布有21個小島,各自獨立水面,大的可容五六戶居住,小的則僅有百余平方米,最大面積約18平方千米, 每個小島上都有豐美的牧草、成群的牛羊。這些島嶼上均棲息有各種鳥類。除此之外,生活在羊湖流域的野生動物種類也極為豐富,哺乳類有雪豹、盤羊、水獺、野驢、巖羊、黃羊、獐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 周圍還有終年不化的雪山冰峰,最高的海拔達7000多米。湖泊、雪峰與藍天融為一體。</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的湖水會隨著陽光照射光線的變化而變化,產生不同顏色——淺藍、深藍、孔雀藍,藍得美輪美奐,各領風騷,因此有“藍湖”之稱。當天空布滿烏云時,湖面又會變成灰色。生活在湖邊的人們都用“天上的仙境,人間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羊群”來贊美她。</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海拔4990米(也有說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這里是觀賞羊卓雍措的最佳位置,站在這里可以俯瞰羊湖的全景。我們在這里掛起經幡,祈福親人健康,國泰民安。這時下起小雨,我們的熱情依舊高漲,各種美拍,一個接一個。</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們拍攝完畢,準備收工上車時,忽見羊湖后面的卡若拉冰川從烏云中顯露出來,我激動極了,不停地按下相機快門,生怕它再被烏云罩住。</p> <p class="ql-block">雨還在下,盡管今天沒能看到藍色的羊湖,但是看到了灰色的羊湖,雨中的羊湖,還有羊湖身后,遠處的卡若拉冰川。導游說,那里就是1996年上映的國產影片《紅河谷》的拍攝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們下山時,烏云已經向東飄去,陽光再次照耀大地。雨后的空氣更加清新透亮。</p> <p class="ql-block">遠處山上的白色建筑就是哲蚌寺,位于拉薩市西郊,是黃教六大寺廟之一,也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p> <p class="ql-block">又見彩虹</p> <p class="ql-block">當晚,我們返回拉薩享用中國平安答謝VIP貴賓的紅酒晚宴。</p> <p class="ql-block">特別溫馨的是,平安還特意為8月過生日的客人準備了生日蛋糕和生日禮物。太驚喜了!</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 8月7日 </p><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們乘車前往位于國家級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西藏月王藥診生態藏藥科技有限公司(月王藏藥)參觀,了解藏醫和藏藥文化。</p><p class="ql-block">人們聽過有關西藏最多的就是轉山、轉水、轉塔、轉寺廟、轉八廓街。更令人震撼的是,藏族人畢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一路磕長頭去拉薩大昭寺,完成一生的夙愿。</p><p class="ql-block">我們也入鄉隨俗。沒有磕長頭,而是來到大昭寺廣場參拜,在大昭寺前排隊留影,再順時針地轉八廓街。</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前</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建筑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敏珠林寺藏香</p> <p class="ql-block">這是清政府于雍正六年(1728年)在西藏設立的第一座駐藏大臣衙門。</p> <p class="ql-block">衙門外墻上的繪畫與正在長椅上歇腳的老人完美地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這是坐落在西藏拉薩市八廓街的東南角的瑪吉阿米(makye ame),是一家以尼泊爾、印度、西藏風味為主的餐廳,具有濃郁的藏式風格,二樓有藏族駐場歌手演唱。</p> <p class="ql-block">瑪吉阿米,藏語的意思是“未出嫁的少女”。這個名字出自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情詩,是倉央嘉措情人的名字。 傳說身為五世達賴轉世靈童的倉央嘉措,原本在藏南家鄉生活。入宮前,他曾與家鄉一位聰明美麗的姑娘,瑪吉阿米,一起放牧,兩人青梅竹馬,情投意合。</p><p class="ql-block">坐床典禮舉行之后,單調刻板的深宮生活與繁瑣的清規戒律,以及時政的動蕩,讓年輕的倉央嘉措內心非常痛苦。他懷念以前的平民生活,便經常微服夜出,化妝成貴族模樣。為了見到他的心上人,白天的時候倉央嘉措坐在布達拉宮里,是雪域最大的王,晚上他則穿著俗家的衣服,戴上假發,甚至戴著戒指等飾品,偷偷溜出宮,去拉薩的一家酒館與瑪吉阿米幽會,過著平凡人的生活。倉央嘉措就是那個白天做虔誠念經的高僧,晚上成最美的風流情郎,還是西藏著名的情歌王。</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窗</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建筑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下午2點,我們來到布達拉宮東門,等待網約的參觀時間。據說,布達拉宮的門票很難買,要不是旅行社負責預約門票,普通人很難約到票。2點半,我們按時入宮,先在網紅打卡地喝上一杯遇見“茶”。想必有這杯茶墊底,登上白宮外那100多級臺階會更有底氣。</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網紅打卡地——遇見“茶”</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位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心瑪布日山(紅山)上,海拔3700多米,建筑面積138025平方米,宮殿高115.703米。整座宮殿東西長360余米,南北寬140米,由紅宮、白宮兩大部分組成,紅宮居中,樓高外顯13層,內實際有9層。白宮橫貫兩翼,高7層。整個建筑群紅白相間,群樓交錯。</p><p class="ql-block">布達拉是梵語(古印度語)的音譯,意為“佛的勝地”。布達拉宮最早建于7世紀吐蕃王朝第33代藏王松贊干布時期,他為迎娶文成公主在這里的瑪布日山(紅山)上建造了宮殿,后又建造了大昭寺,內供文成公主帶來的12歲釋迦牟尼等身像,吸引著大批的朝圣者前來朝拜。9世紀中葉布達拉宮遭雷擊和兵亂被毀,僅存法王洞(曲結哲布)和圣者殿(帕巴拉康)。法王洞正處在布達拉宮的中央位置,是一座巖洞式佛堂,約30平米,它的下面就是瑪布日山的山尖。據說這里曾經是松贊干布的靜修之所,現供奉著松贊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以及大臣們的塑像。圣者殿供奉松贊干布的主尊佛,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觀世音菩薩像。</p> <p class="ql-block">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建立嘎丹頗章西藏地方政權機構,于1645年在松贊干布所修建宮殿遺址上,重建了寢宮、大殿、圍墻、門樓以及地方政府工作場地——白宮等建筑物。1682年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后,為供養五世達賴喇嘛,1690年修建了靈塔、佛殿、經堂結合的紅宮。此后又經歷代達賴喇嘛逐漸改修,方形成今日之規模。</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作為歷代達賴喇嘛的住地和西藏政教合一政治中心,它內部主要由達賴喇嘛宮殿,佛殿及僧院各政權機構三大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白宮因外墻為白色而得名。它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的場所,共有7層。最頂層是達賴的寢宮“日光殿”,殿內有一部分屋頂敞開,陽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日光殿”分東西兩部分,西日光殿(尼悅索朗列吉)是原殿,東日光殿(甘丹朗色)是后來仿造的,兩者布局相仿,分別是十三世和十四世達賴的寢宮,也是他們處理政務的地方。這里等級森嚴,只允許高級僧俗官員進入。殿內包括朝拜堂、經堂、習經室和臥室等,陳設十分豪華。</p><p class="ql-block">白宮的第六層和第五層都是生活和辦公用房。第四層有白宮最大的殿宇東大殿(措欽廈)。殿長27.8米,寬25.8米,內設達賴寶座,上懸同治帝書寫的“振錫綏疆”匾額。布達拉宮的重大活動如達賴坐床典禮、親政典禮等都在此舉行。</p> <p class="ql-block">白宮外部有“之”字型的上山臺階步道。東側的半山腰有一塊寬闊的廣場,稱作“德央廈”,是達賴喇嘛觀看戲劇和舉行戶外活動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有活動時,僧侶官員在“德央廈”兩側的二樓就坐。</p> <p class="ql-block">紅宮位于布達拉宮的中央位置,外墻為紅色。宮殿采用了曼陀羅布局,圍繞著歷代達賴的靈塔殿建造了許多經堂、佛殿,從而與白宮連為一體。紅宮最主要的建筑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共有五座,分別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規模不等。其中最大的五世達賴靈塔殿(藏林靜吉)殿高3層,由16根大方柱支撐,中央安放著五世達賴靈塔,兩側分別是十世和十二世達賴的靈塔。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措欽魯,亦名司西平措)是紅宮中最大的殿堂,高6米多,面積達725.7平方米。殿內懸掛乾隆帝親書的“涌蓮初地”匾額,下置達賴寶座。整個殿堂雕梁畫棟,有壁畫698幅,內容多與五世達賴的生平有關。在紅宮的西部是十三世達賴靈塔殿(格來頓覺),建于1936年,是布達拉宮最晚的建筑。其規模之大也可與五世達賴靈塔殿相媲美,殿內除了靈塔,還供奉著一尊銀造的十三世達賴像和一座用20萬顆珍珠、珊瑚珠編成的法物“曼扎”。紅宮的屋頂平臺上布滿了每個靈塔殿的金頂,全部是單檐歇山式,以木制斗拱承托外檐,上覆鎏金銅瓦。頂端立一大二小的三座寶塔,金光燦燦,十分耀眼。屋頂外圍的女墻用一種深紫紅色的灌木壘砌而成,外綴各種金飾,墻頂立有巨大的鎏金寶幢和紅色經幡,體現出強烈的藏式風格。</p><p class="ql-block">這是紅宮外墻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我們就是從東側白宮進入,再沿白宮“之”字形坡道上去。</p> <p class="ql-block">白宮外部 “之”字形的上山臺階步道是最累人的地方,在這樣高海拔缺氧的地方走這樣的上山臺階,所耗費的體力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就在這個垛子墻邊歇會兒,看看廣場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牛皮鼓</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東側的半山腰寬闊的德央廈廣場進入白宮,在德央廈平臺的墻壁上有五世達賴將皇帝敕封的名號(“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和權利立為遺囑書于墻上的文字,和按有的雙手掌印,以示其永世不忘朝廷恩典。白宮和紅宮的樓梯都是又高又窄。盡管外面熱浪襲人,但里面的房間卻特別涼爽。我們參觀了白宮和紅宮的部分房間和靈塔殿,用導游講解器聽導游的解說。不過,里面空間很小,加上人多,走著走著就聽不見解說了。只能走馬觀花地斷斷續續聽著走完全程。</p> <p class="ql-block">從布達拉宮下來,我們去布達拉宮附近的一家旅拍店選藏服去布達拉宮前拍照。</p> <p class="ql-block">旅拍是這幾年火起來的旅游項目。之前從未聽說,也沒有在意。去中山公園、北海游玩時,我發現許多穿清朝格格裝的女子去拍照,她們身后跟著拿相機的青年男子。當時我還以為她們是朋友出來游玩拍照的。我第一次接觸旅拍就是在來羊卓雍措路上的一家旅拍小店。我先在店里拍了四張,之后穿著那身紅色藏裝來到羊湖。</p><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旅拍是我第二次經歷。換了兩套藏裝,感覺很好。似乎我一下子變成藏族姑娘了,有一種穿越的刺激。</p><p class="ql-block">給我和伙伴們拍照的是一個來自貴州的小伙子。大學學的攝影專業。畢業后來拉薩打工,如今已有三個年頭。在他工作的店里,有負責化妝的,有負責做后期精修圖片的,有負責管理并幫客人挑選服裝的,一水兒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充滿著朝氣。來,看一下攝影師給我拍的部分作品吧!</p> <p class="ql-block">西藏拉薩最后的晚餐——牦牛火鍋</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夜景。這也是我在拉薩的最后一夜。</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 8月8日 </p><p class="ql-block">我們一早來到拉薩火車站,乘8:30分的Y972次旅游列車去西寧。夜宿火車上。</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的火車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天路格桑花”,它是青藏鐵路的天使,給藏族人民送去黨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愛心,同時也把西藏的大美傳播到祖國各地。</p> <p class="ql-block">你在火車上看過星星嗎?</p><p class="ql-block">我看過,在拉薩到西寧的火車上。我在凌晨4點多醒來,四下靜悄悄,只有車輪發出的陣陣聲響。此時最適合梳洗,無人打擾。回到下鋪,我望了一眼窗外,漆黑一片。會不會有星星呢?我好奇地將臉貼在車窗上,用手攏住外眼角。哇塞,真能看到星星呀!此時火車應該早已進入青海地界了,再有兩個小時就到西寧了。我趴在車窗上尋找著北斗星,沒有。我想起來,火車正向北或東北行駛,怎么能看到北斗星呢。我應該能看到北極星。又過了半個多小時,我發現星星的位置偏向右了,也許是火車偏向東行駛了,抑或是地球自轉的作用吧。坐火車也充滿了無限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 8月9日</p><p class="ql-block">早6:00火車抵達西寧,接著坐大巴奔蘭州,再從蘭州飛北京。原定9日下午5:40分的KN5606航班,終因北京暴雨,延遲5個小時才起飛。到北京大興機場已是10日凌晨1點。我打了一輛出租車,拖著行李和疲憊的身體,終于在凌晨2點回到溫馨的家。至此,我的西藏之行圓滿結束!</p><p class="ql-block">讓我再看一眼迷人的措那湖,用她那絕世之美為《秘境西藏——凈化心靈之地》畫上完美的句號吧!</p><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閱讀、點贊、關注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在完成西藏游記后,我發現我已經愛上了西藏,閉上眼睛,眼前就會浮現她的影子,一幕幕的山水田園美景就像電影畫面在不停地播放。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再去一次,不是匆匆而過,而是慢慢細細品味她的美。這次進藏,我把心留在了那里。借用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詩中的一句話: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途中與你相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屏山县|
开原市|
蛟河市|
泰和县|
鄂伦春自治旗|
光山县|
昆山市|
和顺县|
舟山市|
信阳市|
昭通市|
民乐县|
东平县|
中江县|
城口县|
惠州市|
会泽县|
谢通门县|
曲麻莱县|
东城区|
盱眙县|
桦甸市|
阜康市|
泾川县|
会同县|
固始县|
固安县|
潞西市|
溆浦县|
四子王旗|
青铜峡市|
来凤县|
嫩江县|
酉阳|
渝中区|
保山市|
响水县|
尼勒克县|
宁陵县|
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