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哥德堡(Gothenburg),瑞典第二大城市,位于瑞典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峽、約塔河畔,與丹麥北端隔海相望。這座城市擁有約60萬人口。哥德堡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北歐的工業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哥德堡的氣候屬于海洋性氣候,夏季涼爽,冬季溫和。作為北歐交通航運的樞紐,哥德堡300公里半徑范圍內集中了瑞典、丹麥、挪威三國50%的工業。歷史上,哥德堡曾是三國爭奪的戰略要地。城市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于1619年下令建立,以防御丹麥的侵擾。隨著時間的推移,哥德堡的防御功能逐漸減弱,1621年開埠后,其外貿和運輸作用日益凸顯,成為瑞典重要的物資輸出港,有“小倫敦”之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維京號(Barken Viking)是一艘著名的四桅桿帆船,目前是世界上少數幸存下來的同類帆船之一。這艘帆船長達108米,建造于1906年,最初是作為丹麥的海員訓練船使用。如今,維京號已經不再執行其原始的航海任務,而是被改造成了一家飯店和餐廳,供人們用餐和體驗。它停泊在瑞典哥德堡的小博門碼頭(Lilla Bommens Hamn),成為了該地區的一個著名景點。這艘帆船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哥德堡海洋文化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次行程,我們未能見到最古老的哥德堡號商船。哥德堡號(G?theborg)是一艘具有豐富歷史的瑞典商船,以其多次遠航中國而聞名。原始的哥德堡號在1738年下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制海船之一,它在1745年的第三次從中國返回瑞典的途中,不幸在接近哥德堡港時觸礁沉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哥德堡號的沉沒并沒有讓它的故事結束,1995年,瑞典開始了重建工程,2003年新船下水,2005年10月,仿古船“哥德堡號”再次啟航前往中國,2006年5月抵達廣州,這一事件被視為中瑞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復制的哥德堡號重航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復現,更是一次文化和經濟交流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說明:此圖來源于網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6年5月,仿古建造的“哥德堡號”船隊浩浩蕩蕩歷時1個多月來到了中國廣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親自專程前往廣州迎接,受到原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以及吳儀、李肇星等人熱情接待。</p> <p class="ql-block">(說明:此圖來源于網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廣場中心有一個噴水池,池子上豎立著瑞典雕刻家米勒斯制作的希臘海神波塞冬(Poseidon)的雕像,雕像有別于其他歐洲城市同樣的海神雕像,采用了典型的北歐男人高大的形象,你可以領略一下海洋之神的風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波塞冬雕像右手緊握一條大魚,左手托著一個大貝殼,仿佛一直在提醒人們,哥德堡是典型的一個海洋城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座城市保留著19世紀以來的很多古建筑,其中市政廳是1672年由Nicodemus Tessin設計,用荷蘭磚建造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的雕像</span>位于哥德堡市中心的古斯塔夫·阿道夫廣場(Gustav Adolfs Torg),雕像是為了紀念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而建立。他是瑞典歷史上的一位重要君主,也是哥德堡市的創建者之一,因此有“哥德堡之父”的尊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雕像描繪了國王手指向地面的姿態,象征著他選定哥德堡建城的地點。這座銅像不僅是廣場的中心標志,也是哥德堡市的一個重要歷史象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游玩這座城市剛好遇上是周末,但游客不多,逛街的本地人更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哥德堡周末很多商店不開門,這可能與當地的商業習慣和法規有關。在歐洲,許多國家的傳統是將周日視為休息日,因此很多商店會選擇在這一天休息。一家人離開城市選擇到廣寬的郊野度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哥德堡是北歐最大的有軌電車網絡之一,總軌道長度達到161公里 。有軌電車是哥德堡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79年,當時開通的第一條線路是馬拉有軌電車。到了1902年8月18日,電動有軌電車取代了馬拉有軌電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軌電車以及縱橫交錯的空中電路網線與古建筑所展現的動與靜,也成了游客住足觀看欣賞的一道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于1914年落成的Masthuggskyrkan教堂。坐落在Stigbergstorget的山頂上,是哥德堡最好的觀景臺之一。這座教堂被認為是瑞典國內最好的中世界和維京時期的懷舊民族浪漫風格建筑之一。木制屋頂既體現了瑞典的傳統風格,也暗示著像一艘船身。采用了本土的材料,熟練的工匠為這種淳樸風格錦上添花。教堂被石墻環繞,給人一種修道院的感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郴州市|
汝阳县|
米脂县|
雷波县|
水富县|
方城县|
上蔡县|
昌江|
鄂托克前旗|
古田县|
石嘴山市|
通州区|
郓城县|
台湾省|
甘孜县|
嘉善县|
郁南县|
抚顺市|
修武县|
潼南县|
温州市|
石门县|
尼玛县|
巴青县|
三门县|
赤水市|
林西县|
台中市|
新平|
平南县|
遵化市|
达孜县|
勃利县|
阳春市|
潼关县|
依安县|
肇州县|
南部县|
桃园县|
手机|
阿合奇县|